本發明涉及商用車重卡制動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防抱死防滑轉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商用車重卡制動系統的防抱死制動系統和驅動防滑系統主要包括繼動閥、兩個abs電磁閥、一個asr電磁閥以及一個雙通單向閥,所述五個閥的連接結構均是通過彼此的中間管路實現,該技術方案的技術缺陷是:總體體積大、重量大、結構不緊湊,響應時間慢,同時也不便于主機廠在裝車布局時設計系統安裝位置。因此,亟待改進。所述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全稱是anti-lockbrakesystem,是一種具有防止車輪抱死、縮短汽車制動距離,減少輪胎磨損,防止汽車跑偏、甩尾等優點的汽車安全控制系統,它基于常規制動系統起作用。在車輪接近抱死的情況下,相應的車輪制動壓力將被釋放并在要求或測得車輪重新加速期間保持恒定,在重新加速之后逐步增加制動壓力。相當于對每個車輪單獨的“點剎”。所述驅動防滑系統asr,全稱是accelerationslipregulation,是驅動防滑系統也叫牽引力控制系統。當車輪轉動而車身不動或是汽車的移動速度低于轉動車輪的輪線速度時,車輪胎面與地面之間就有相對的滑動,這種滑動稱為“滑轉”,以區別于汽車制動時車輪抱死而產生的車輪“拖滑”。驅動車輪的滑轉,同樣會使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下降。汽車防滑轉電子控制系統是在車輪出現滑轉時,通過對滑轉車施以制動力或控制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來抑制車輪的滑轉,以避免汽車牽引力和行駛穩定性的下降。
專利號為zl201710088978.1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商用車制動系統緊湊型后橋制動模塊,屬于車輛制動技術領域。這種制動系統緊湊型后橋制動模塊包括上閥體和下閥體,活塞組件包含活塞和第一o型圈,活塞下端與密封墊相連、密封墊通過壓縮彈簧與導套接觸、由第五o型圈密封,用卡簧加以固定。電磁閥組件包含磁頭、進氣電樞集合、排氣電樞集合、閥座、第六o型圈、長壓縮彈簧和短壓縮彈簧,用進氣電樞集合、排氣電樞集合控制氣路的通斷進行壓力控制;在整個模塊中,有兩條相對獨立,互不相通的氣路通道,但同時又通過活塞組件及電磁閥組件實現兩條氣路氣壓的相互平衡,來實現壓力調節,壓力供給及壓力排放。該制動模塊是一種結構緊湊,集合程度高,功能強大的商用車后橋制動模塊。但該發明僅設置有兩個膜片9,其只能實現第一輸出口p21壓力和第二輸出口p22壓力的保壓及增壓功能,當其中一個所述輸出口的壓力需要減壓時,只能通過主支路電磁閥控制口進行排氣,以達到所述輸出口的氣壓減壓,該控制方案的技術缺陷是造成所述兩個輸出口同時減壓,也就是說,所述兩個輸出口壓力的減壓不能實現獨立控制,因此所述兩個輸出口壓力的控制不夠靈活,可靠性也較低,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商用車制動系統緊湊型后橋制動模塊存在的技術缺陷,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防抱死防滑轉系統,包括閥體,所述閥體上集成設置有abs電磁閥部分、雙通單向閥部分、asr電磁閥部分和繼動閥部分,所述abs電磁閥部分包括設置在所述閥體兩側的第一abs電磁閥部分和第二abs電磁閥部分,所述第一abs電磁閥部分和第二abs電磁閥部分分別各設置有兩個進氣膜片和兩個排氣膜片。
優選的是,所述進氣膜片處裝有進氣彈簧,所述排氣膜片處裝有排氣彈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在所述進氣膜片、進氣彈簧、排氣膜片和排氣彈簧的外側裝有壓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壓板的外側裝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所述壓板之間的安裝配合面上裝有異型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電磁閥包括進氣線圈組件,所述進氣線圈組件包括進氣靜鐵芯、進氣動鐵芯、大彈簧和進氣閥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電磁閥包括排氣線圈組件,所述排氣線圈組件包括排氣靜鐵芯、排氣動鐵芯、小彈簧和排氣閥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雙通單向閥部分包括雙通單向閥活塞、電磁閥座和第二o形圈,所述雙通單向閥活塞安裝在所述電磁閥座內,所述雙通單向閥活塞的外壁上開有活塞環槽,所述活塞環槽內裝有第二o形圈,所述雙通單向閥活塞的外壁與所述電磁閥座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連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asr電磁閥部分包括動鐵芯、回位彈簧、靜鐵芯、asr電磁閥線圈和asr電磁閥排氣罩,所述動鐵芯上套裝有所述回位彈簧,所述動鐵芯和回位彈簧安裝在所述電磁閥座與靜鐵芯之間。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繼動閥部分包括活塞、閥門組件、壓縮彈簧、彈簧座、上殼體和閥門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膜片的進氣膜片軸線與所述排氣膜片的排氣膜片軸線之間相互平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雙通單向閥部分的雙通單向閥軸線與所述asr電磁閥部分的asr電磁閥軸線之間相互平行且重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膜片的進氣膜片軸線和所述排氣膜片的排氣膜片軸線分別與所述雙通單向閥部分的雙通單向閥軸線和所述asr電磁閥部分的asr電磁閥軸線之間相互平行。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閥體上開有進氣口,所述雙通單向閥部分和asr電磁閥部分設置在所述進氣口的上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口的進氣通道延伸至所述asr電磁閥部分,所述進氣通道內壁上開有環槽,所述環槽內裝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上設置有密封凸臺,所述密封凸臺上套裝有第一o形圈,所述連接套與所述環槽之間通過所述第一o形圈形成密封狀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電磁閥座上方開有控制口,所述控制口的控制通道延伸至所述電磁閥座處。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abs電磁閥部分的一側裝有右電器端子,所述第二abs電磁閥部分的一側裝有左電器端子,所述左電器端子和右電器端子設置成不同型號。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asr電磁閥部分與所述閥體之間通過第一安裝螺釘固定連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第一abs電磁閥部分與所述閥體之間以及所述第二abs電磁閥部分與所述閥體之間均通過第二安裝螺釘固定連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上殼體與所述閥體之間通過第三安裝螺釘固定連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閥體的下方裝有消聲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口的兩側設置有第一輸出口和第二輸出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口的下方并排設置有第一出氣口和第二出氣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在所述第一出氣口和第二出氣口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輸出口和第四輸出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asr電磁閥部分包括第一排氣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消聲器的外側設有第二排氣口。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將所述輸出口的壓力分別由設置在所述閥體兩側的第一abs電磁閥部分和第二abs電磁閥部分中的兩組進氣膜片和兩組排氣膜片共計四個膜片進行控制,不僅能夠實現所述輸出口壓力的保壓和排氣功能,還能夠實現所述輸出口壓力分別由不同的所述膜片進行控制,使得所述輸出口壓力的控制更加靈活和可靠;同時,對閥體兩側的所述輸出口氣壓能夠實現獨立控制,即當一側的輸出口進行進氣保壓、排氣控制時,另一側的輸出口也能夠獨立進行升壓、保壓或排氣工作。增設第一出氣口和第二出氣口并由繼動閥部分直接控制,輸出至所述輸出口時,無須經過abs電磁閥部分,所述輸出口直接與abs調節器相連接以實現6s/6m功能。所述asr電磁閥部分與雙通單向閥部分設置成既相互關聯集成又相互獨立,以方便裝配與維修作業。通過對所述進氣膜片、排氣膜片與電磁閥之間的重疊設計,進一步縮小產品體積,節省產品安裝空間。
附圖說明
圖1作為本發明的防抱死防滑轉系統的一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按照本發明的防抱死防滑轉系統的圖1所示實施例的a-a剖視圖;
圖3按照本發明的防抱死防滑轉系統的圖2所示實施例的b-b剖視圖;
圖4按照本發明的防抱死防滑轉系統的圖3所示實施例的k向剖視圖;
圖5按照本發明的防抱死防滑轉系統的圖3所示實施例的雙通單向閥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閥體;2消聲器;3第一o形圈;4連接套;5活塞;6閥門組件;7壓縮彈簧;8彈簧座;9上殼體;10閥門嘴;11進氣膜片;13進氣彈簧;14雙通單向閥活塞;15電磁閥座;16動鐵芯;17回位彈簧;18靜鐵芯;19asr電磁閥線圈;20排氣膜片;21第二o形圈;22電磁閥;23排氣彈簧;24異型圈;25壓板;26進氣線圈組件;27排氣線圈組件;28進氣靜鐵芯;29進氣動鐵芯;30大彈簧;31進氣閥門;32排氣靜鐵芯;33排氣動鐵芯;34小彈簧;35排氣閥門;36asr電磁閥排氣罩;37第一安裝螺釘;38第二安裝螺釘;39第三安裝螺釘;40第一abs電磁閥部分;41第二abs電磁閥部分;42雙通單向閥部分;43asr電磁閥部分;44繼動閥部分;45左電器端子;46右電器端子;47進氣膜片軸線;48排氣膜片軸線;49雙通單向閥軸線;50asr電磁閥軸線。
p101進氣口;p211第一輸出口;p221第二輸出口;p231第三輸出口;p241第四輸出口;p251第一出氣口;p261第二出氣口;p301第一排氣口;p331第二排氣口;p411控制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僅為一優選技術方案,其中所涉及的各個組成部件以及連接關系并不限于該實施例所描述的以下這一種實施方案,該優選方案中的各個組成部件的設置以及連接關系可以進行任意的排列組合并形成完整的技術方案。
下面結合圖1-5詳細描述所述防抱死防滑轉系統的技術方案:
一種防抱死防滑轉系統,包括閥體1,閥體1上集成設置有abs電磁閥部分、雙通單向閥部分42、asr電磁閥部分43和繼動閥部分44。閥體1上開有進氣口p101,雙通單向閥部分42和asr電磁閥部分43設置在進氣口p101的上方。進氣口p101的進氣通道延伸至asr電磁閥部分43,所述進氣通道內壁上開有環槽,所述環槽內裝有連接套4,連接套4上設置有密封凸臺,所述密封凸臺上套裝有第一o形圈3,連接套4與所述環槽之間通過第一o形圈3形成密封狀態。閥體1的下方裝有消聲器2。進氣口p101的兩側設置有第一輸出口p211和第二輸出口p221,進氣口p101的下方并排設置有第一出氣口p251和第二出氣口p261,在第一出氣口p251和第二出氣口p26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輸出口p231和第四輸出口p241。asr電磁閥部分43包括第一排氣口p301。消聲器2外側設有第二排氣口p331。
所述abs電磁閥部分包括設置在閥體1兩側的第一abs電磁閥部分40和第二abs電磁閥部分41,第一abs電磁閥部分40和第二abs電磁閥部分41分別各設置有兩個進氣膜片11和兩個排氣膜片20,進氣膜片11處裝有進氣彈簧13,排氣膜片20處裝有排氣彈簧23,在進氣膜片11、進氣彈簧13、排氣膜片20和排氣彈簧23的外側裝有壓板25,壓板25的外側裝有電磁閥22,電磁閥22與壓板25之間的安裝配合面上裝有異型圈24。電磁閥22包括進氣線圈組件26,進氣線圈組件26包括進氣靜鐵芯28、進氣動鐵芯29、大彈簧30和進氣閥門31;電磁閥22包括排氣線圈組件27,排氣線圈組件27包括排氣靜鐵芯32、排氣動鐵芯33、小彈簧34和排氣閥門35。進氣膜片11的進氣膜片軸線47與排氣膜片20的排氣膜片軸線48之間相互平行。
第一abs電磁閥部分40的一側裝有右電器端子46,第二abs電磁閥部分41的一側裝有左電器端子45,左電器端子45和右電器端子46設置成不同型號。asr電磁閥部分43與閥體1之間通過第一安裝螺釘37固定連接,第一abs電磁閥部分40與閥體1之間以及第二abs電磁閥部分41與閥體1之間均通過第二安裝螺釘38固定連接,上殼體9與閥體1之間通過第三安裝螺釘39固定連接。
雙通單向閥部分42包括雙通單向閥活塞14、電磁閥座15和第二o形圈21,雙通單向閥活塞14安裝在電磁閥座15內,雙通單向閥活塞14的外壁上開有活塞環槽,所述活塞環槽內裝有第二o形圈21,雙通單向閥活塞14的外壁與電磁閥座15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連接。
asr電磁閥部分43包括動鐵芯16、回位彈簧17、靜鐵芯18、asr電磁閥線圈19和asr電磁閥排氣罩36,動鐵芯16上套裝有回位彈簧17,動鐵芯16和回位彈簧17安裝在電磁閥座15與靜鐵芯18之間。電磁閥座15上方開有控制口p411,控制口p411的控制通道延伸至電磁閥座15處。
雙通單向閥部分42的雙通單向閥軸線49與asr電磁閥部分43的asr電磁閥軸線50之間相互平行且重合。進氣膜片11的進氣膜片軸線47和排氣膜片20的排氣膜片軸線48分別與雙通單向閥部分42的雙通單向閥軸線49和asr電磁閥部分43的asr電磁閥軸線50之間相互平行。
繼動閥部分44包括活塞5、閥門組件6、壓縮彈簧7、彈簧座8、上殼體9和閥門嘴10。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進氣口p101為常進氣口,當車輛需要剎車制動時,司機踩下腳制動閥,控制口p411有氣壓,控制口p411的氣壓推動雙通單向閥活塞14及第二o形圈21運動至電磁閥座15,經過通道內部環形區域推動活塞5,克服彈簧座8上的壓縮彈簧7,活塞5頂開閥門組件6,以上為繼動閥部分44輸出氣壓的工作原理,在該位置的輸出氣壓包括多路走向:第一路氣壓直接輸出到第一出氣口p251、第二出氣口p261,通過外接單獨的abs調節器以實現6s/6m功能。第二路氣壓通過分別設置在閥體1兩側的兩個排氣線圈組件27分別作用于兩個排氣膜片20處,與兩個排氣彈簧23共同將第一排氣口p301和第二排氣口p331封堵住,以保證輸出口氣壓的穩定性。與此同時,氣壓克服兩個進氣彈簧13的壓力,頂開兩個進氣膜片11并分別輸出至第一輸出口p211、第三輸出口p231以及第二輸出口p221、第四輸出口p241。
兩個進氣線圈組件26和兩個排氣線圈組件27共同的工作原理:當所述線圈組件不通電時,進氣動鐵芯29沒有動作;當所述線圈組件通電時,所述線圈與排氣靜鐵芯32共同產生電磁場,克服彈簧壓力將進氣動鐵芯29吸向排氣靜鐵芯32。本發明通過控制所述進氣線圈、排氣線圈的通斷,來實現第一輸出口p211、第三輸出口p231、第二輸出口p221和第四輸出口p241的壓力控制。
當車輪輪速傳感器監測到車輪滑移率過大時,ecu給所述進氣線圈、排氣線圈同時發布通電指令,經所述繼動閥的氣壓通過進氣線圈組件26到達進氣膜片11的上方并與進氣彈簧13共同作用,將進氣膜片11壓住,排氣膜片20的氣壓連同制動氣室多余的壓力通過排氣線圈組件27從第二排氣口p331排掉。
當車輪的滑移率回復正常后,所述進氣線圈、排氣線圈均不通電,經過所述繼動閥的氣壓通過排氣線圈組件27到達排氣膜片20的上方,連同排氣彈簧23將所述排氣口封堵住,此時第一輸出口p211、第三輸出口p231、第二輸出口p221和第四輸出口p241的壓力上升。
當第一輸出口p211、第三輸出口p231、第二輸出口p221和第四輸出口p241的壓力需要保持在一定壓力時,ecu控制所述進氣線圈通電,所述排氣線圈不通電時,則第一輸出口p211、第三輸出口p231、第二輸出口p221和第四輸出口p241的壓力將被保持在穩定值。
當車輛正常行駛時,傳感器監測到車輪打滑時,ecu控制asr電磁閥線圈19通電并與靜鐵芯18產生電磁場,克服回位彈簧17吸合動鐵芯16,來自進氣口p101的氣壓經過連接套4、第一o形圈3推動雙通單向閥活塞14與第一o形圈3,經過通道內部環形區域推動活塞5,克服彈簧座8上的壓縮彈簧7,使活塞5頂開閥門組件6。
當asr功能結束后,ecu控制asr電磁閥線圈19斷電,在回位彈簧17的作用下,動鐵芯16復位,活塞5上方的氣壓經過內部環形區域,從第一排氣口p301排掉。
所述6s/6m是指每個車輪通過獨立的傳感器,控制單獨的氣路制動抱死調整,這樣掛車6個輪位的制動轂獨立控制,理論上這樣的控制邏輯接近最佳制動效果。
本發明將現有的一個繼動閥、兩個abs電磁閥、一個asr電磁閥和一個雙通單向閥集成設置在同一閥體上,省去了現有技術中連接各個閥的中間管路,此舉既大幅減輕了產品重量、提高了系統響應時間,也使得整個防抱死防滑轉系統更加安全可靠,同時大幅減少汽車零部件的裝配數量,大幅減輕整車廠的安裝負擔,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整體性能。本發明一方面體積小、結構緊湊,有利于主機廠在裝車布局時對該系統的安裝位置進行優化設計;另一方面,由于該集成產品重量輕,故能實現降低油耗、減少廢氣排量的技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