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該中部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和位于支架本體上的連接孔,所述支架本體包括四部分,四部分分別是上平面、承接面、下表面和對稱面;所述上表面和承接面的連接處設有兩個減重孔和兩個凹痕,所述上表面上設有兩個螺孔Ⅰ,所述螺孔Ⅰ內設有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所述支架本體通過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與副儀表板本體固定連接;所述承接面上設有兩個穿線孔,分別是方形穿線孔和橢圓形穿線孔;所述下表面和承接面的連接處設有兩個凸起,所述下表面上設有兩個螺孔Ⅱ,所述螺孔Ⅱ內設有六角凸緣螺母,所述下表面通過六角凸緣螺母與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
【專利說明】
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汽車內飾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副儀表板總成是指位于駕駛座旁邊的用于安裝手剎和換擋桿等部件的儀表板,包括副儀表板、煙灰缸內外殼、電子按鈕板、橡膠墊等配件,這些部件大部分為塑料件,尤其是副儀表板多是通過注塑得到。現在的副儀表板分為基本型和舒適型,隨著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對副儀表板的質量要求和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0003]副儀表板結構較為復雜,一般通過固定支架與車身固定,副儀表板總體長度較長,多將固定支架分為幾個部分分別注塑。在固定支架的設計生產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結構強度、成本、安裝工藝性等多個方面,而固定支架作為副儀表板的安裝載體,它的強度、裝配工藝性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固定支架一般分為中部固定支架、后部固定支架兩個部分,由于副儀表板前部沒有支架,直接通過左護板、右護板與儀表板本體相固定,而中部固定支架又位于副儀表板中間靠后的位置,因此在設計中部固定支架的時候需要充分滿足造型和整體強度的要求,同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副儀表板發生變形和移位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本支架結構合理,能夠很好地實現副儀表板本體和前地板中通道的固定連接,且加設的穿線孔位置合理,在不降低支架本體的強度基礎上,實現了減重和穿線功能。
[0005]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該中部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和位于支架本體上的連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體包括四部分,四部分分別是上平面、承接面、下表面和對稱面,所述承接面向左延伸形成上平面,所述承接面向右延伸形成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設置,所述承接面與上表面、下表面相互垂直設置,所述對稱面包括兩個相互對稱的連接面,所述連接面的延伸方向與上表面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連接面與承接面相互垂直連接,所述上表面與承接面、承接面與下表面、連接面與承接面之間均是弧形連接;所述上表面和承接面的連接處設有兩個減重孔和兩個凹痕,所述上表面上設有兩個螺孔I,所述減重孔包括兩個端孔和連接通孔,兩個端孔位于連接通孔的兩端,所述連接通孔內設有弧形延伸邊,所述螺孔I內設有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所述支架本體通過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與副儀表板本體固定連接;所述承接面上設有兩個穿線孔,分別是方形穿線孔和橢圓形穿線孔;所述下表面和承接面的連接處設有兩個凸起,所述下表面上設有兩個螺孔Π,所述螺孔Π內設有六角凸緣螺母,所述下表面通過六角凸緣螺母與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
[0006]作為優選的,所述方形穿線孔位于承接面的中心位置。
[0007]作為優選的,兩個凹痕和兩個凸起分別位于方形穿線孔的四個角上,所述凹痕和凸起的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
[0008]作為優選的,所述上表面的寬度和下表面的寬度相等。
[0009]作為優選的,所述凸起包括傾斜面、上環面、下環面、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傾斜面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所述上環面位于承接面上,所述下環面位于下表面上。
[0010]作為優選的,所述方形穿線孔的內壁突出于承接面,是向上表面延伸方向突出,所述方形穿線孔在承接面一側的邊長大于突出一側的邊長。
[0011]作為優選的,所述上表面、承接面與連接面之間通過弧形連接條連接。
[0012]作為優選的,所述連接面上設有傾斜橢圓孔。
[0013]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0014]1、本中部固定支架結構簡單,弧形邊緣便于脫模,能夠充分滿足造型需要。
[0015]2、加設的凹痕和凸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部固定支架橫向的變形能力。
[0016]3、四個表面的組成,且上表面、下表面的延伸方向不同,保證了本中部固定支架沿車身方向的定位強度,降低了車體受到正面沖擊時候的變形程度。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圖。
[0019]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0020]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0021]圖4為圖3的A-A向視圖。
[0022]圖5為圖3的B-B向視圖。
[0023]其中:1、上平面2、承接面3、下表面4、連接面
[0024]5、弧形連接條6、傾斜橢圓孔7、凹痕8、螺孔I
[0025]9、端孔10、連接通孔11、弧形延伸邊12、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
[0026]13、副儀表板本體14、方形穿線孔15、橢圓形穿線孔16、內壁
[0027]17、凸起18、傾斜面19、上環面20、下環面
[0028]21、左端面22、右端面23、螺孔Π 24、六角凸緣螺母
[0029]25、前地板中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1]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2]—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該中部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和位于支架本體上的連接孔,所述支架本體包括四部分,四部分分別是上平面1、承接面2、下表面3和對稱面,所述上表面I的寬度和下表面3的寬度相等,所述承接面2上端向左延伸形成上平面I,所述承接面2下端向右延伸形成下表面3,所述上表面I和下表面3平行設置,所述承接面2與上表面
1、下表面3相互垂直設置,所述對稱面包括兩個相互對稱的連接面4,所述上表面1、承接面2與連接面4之間通過弧形連接條5連接,所述連接面4上設有傾斜橢圓孔6,所述連接面4的延伸方向與上表面I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連接面4與承接面2相互垂直連接,所述上表面I與承接面2、承接面2與下表面3、連接面4與承接面3之間均是弧形連接;本支架本體由四個表面組成,上表面、下表面向兩個方向延伸,保證了本中部固定支架沿車身方向的定位強度,降低了車體受到正面沖擊時候的變形程度,且相互對車的兩個連接面也給予了副儀表板本體兩側的支撐力,弧形連接條的設置一是為了快速脫模,減少脫模形成的毛刺,二是弧形增加了受力面,使得受到的作用力分散,既能提高本身強度,又能減少在受到沖擊時的沖擊力。
[0033]所述上表面I和承接面2的連接處設有兩個減重孔和兩個凹痕7,所述上表面I上設有兩個螺孔18,所述減重孔包括兩個端孔9和連接通孔10,兩個端孔9位于連接通孔10的兩端,所述連接通孔10內設有弧形延伸邊11,所述螺孔18內設有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12,所述支架本體通過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12與副儀表板本體13固定連接;所述承接面2上設有兩個穿線孔,分別是方形穿線孔14和橢圓形穿線孔15,所述方形穿線孔14位于承接面2的中心位置,所述方形穿線孔14的內壁16突出于承接面2,是向上表面延伸方向突出,所述方形穿線孔14在承接面2—側的邊長大于突出一側的邊長。
[0034]所述下表面I和承接面2的連接處設有兩個凸起17,所述凸起I包括傾斜面18、上環面19、下環面20、左端面21和右端面22,所述傾斜面18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所述上環面19位于承接面2上,所述下環面20位于下表面3上,所述下表面3上設有兩個螺孔Π 23,所述螺孔Π 23內設有六角凸緣螺母24,所述下表面3通過六角凸緣螺母24與前地板中通道25相固定。
[0035]兩個凹痕和兩個凸起分別位于方形穿線孔的四個角上,所述凹痕和凸起的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凹痕和凸起的設置一是為了快速脫模,二是增加支架本體的抗變形能力。
[0036]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該中部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和位于支架本體上的連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體包括四部分,四部分分別是上平面、承接面、下表面和對稱面,所述承接面向左延伸形成上平面,所述承接面向右延伸形成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設置,所述承接面與上表面、下表面相互垂直設置,所述對稱面包括兩個相互對稱的連接面,所述連接面的延伸方向與上表面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連接面與承接面相互垂直連接,所述上表面與承接面、承接面與下表面、連接面與承接面之間均是弧形連接;所述上表面和承接面的連接處設有兩個減重孔和兩個凹痕,所述上表面上設有兩個螺孔I,所述減重孔包括兩個端孔和連接通孔,兩個端孔位于連接通孔的兩端,所述連接通孔內設有弧形延伸邊,所述螺孔I內設有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所述支架本體通過十字盤頭凸緣自攻釘與副儀表板本體固定連接;所述承接面上設有兩個穿線孔,分別是方形穿線孔和橢圓形穿線孔;所述下表面和承接面的連接處設有兩個凸起,所述下表面上設有兩個螺孔Π,所述螺孔Π內設有六角凸緣螺母,所述下表面通過六角凸緣螺母與前地板中通道相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穿線孔位于承接面的中心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兩個凹痕和兩個凸起分別位于方形穿線孔的四個角上,所述凹痕和凸起的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的寬度和下表面的寬度相等。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傾斜面、上環面、下環面、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傾斜面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所述上環面位于承接面上,所述下環面位于下表面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穿線孔的內壁突出于承接面,是向上表面延伸方向突出,所述方形穿線孔在承接面一側的邊長大于突出一側的邊長。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承接面與連接面之間通過弧形連接條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副儀表板中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面上設有傾斜橢圓孔。
【文檔編號】B60K37/00GK106080200SQ201610662676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10日 公開號201610662676.6, CN 106080200 A, CN 106080200A, CN 201610662676, CN-A-106080200, CN106080200 A, CN106080200A, CN201610662676, CN201610662676.6
【發明人】潘玟宇
【申請人】天津華夏聯盛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