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捷吊椅,特別涉及一種火車上使用的便攜吊椅。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吊椅在現在的生活中十分流行,已經成為城市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種休息工具。吊椅通常分為便攜式吊椅和固定式吊椅。便攜式吊主要由布或類似可折疊材料制成,由于其舒適和便攜的優點,在戶外活動、旅行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0003]火車是我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我國每年的“春運”已經聞名全球。在世界范圍內,每天乘坐火車的人也是數不勝數,其中很多人需要乘坐很長時間的車程并且會攜帶一定的行李。但是有些時候攜帶行李的乘客存在買不到坐票的情況,只能坐在地上、倚靠著座位以及采用小板凳休息,短程對于旅客來說或許問題不大,但是時間一長旅客就疲憊不堪。特別是在節假日時,尤其是春運時,這種情況十分常見。這種情況極大的削弱了站票旅客的乘車舒適度,同時也激化了鐵路局與旅客、旅客與旅客之間的矛盾。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該吊椅結構簡單,安全舒適。
[0005]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包括乘坐面、兩根鋼管、相配合的前連接端和后連接端、受拉織帶、兩頂角帶、拉繩、依靠面、目字扣、手提繩;
[0006]所述乘坐面前后兩側邊分別包裹住一根鋼管,所述受拉織帶穿過兩鋼管,然后在乘坐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用于固定在座椅拐角的頂角帶;
[0007]所述依靠面由上部開口的口袋前側面構成;所述拉繩穿過依靠面頂邊上的穿孔,與受拉織帶左右兩側端部相連,所述手提繩沿依靠面頂部設置兩個;所述乘坐面上遠離依靠面的邊緣外側設置前連接端,所述依靠面底邊遠離鋼管的一側邊緣設置后連接端。
[0008]優選的,所述兩鋼管上分別設置連接件,連接件連接彈力件的兩端。
[0009]優選的,所述彈力件由碳素彈簧或者橡膠帶構成,彈力件為平行布置的兩個或者更多個;所述乘坐面左右兩側中部連接固定帶,固定帶懸伸端相連接對彈力件構成約束。
[0010]優選的,所述彈力件由碳素彈簧構成,鋼管處的連接件設置為連接扣,碳素彈簧兩端扣在連接扣上。
[0011]優選的,所述頂角帶呈兩個V形自由端疊合的結構,疊合處與受拉織帶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每一鋼管兩端位置的受拉織帶上分別設置目字扣;所述拉繩長短可調節。
[0013]優選的,所述乘坐面由帆布或牛津布或內襯海綿的墊子構成;所述前連接端和后連接端分別由單邊拉鏈構成。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時可將頂角帶置于火車過道兩側座椅靠背的頂角上,頂角帶主要作用是受承受拉力,另一個作用為防止頂角帶滑動。調節目字扣使得吊椅牛津布高度適中,掛上彈力件,扣上固定帶,調節拉繩長短,即可形成一個簡易的便捷吊椅。在彈簧的作用下吊椅產生適當形變使得旅客臀部更加舒適,適宜長時間使用。當不使用時,可將彈力件、受拉織帶、依靠面、拉繩折疊收納放于牛津布背面,然后用鋼管帶著乘坐面將彈力件、受拉織布、依靠面、拉繩包裹在其中,最后將用連接端連接固定,保證收納穩定。則整個吊椅下部分就縮小到依靠面底部,依靠面上部是長方體形狀上方開口的手提袋,便于裝帶東西。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中A向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圖1所示吊椅收納后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所示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其主體結構包括乘坐面1、鋼管2和鋼管3、單邊拉鏈4和單邊拉鏈5構成的后連接端和前連接端、彈力件6、固定帶7、頂角帶8和頂角帶9、受拉織帶10、拉繩11、依靠面12、目字扣13、手提繩14。
[0019]所述乘坐面1由帆布或牛津布或內襯海綿的墊子構成,乘坐面1兩對邊分別包裹住鋼管2和鋼管3。所述鋼管2和鋼管3上分別設置連接件;彈力件6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件固定;彈力件6的長度小于鋼管2、3的長度;這樣就構成如圖1所示狀態的寬度大于高度的乘坐面。所述固定帶7連接在乘坐面1兩側中部,固定帶7懸伸端相連接,可套住彈力件6,對彈力件構成約束,防止彈力件6向圖1的兩側滑動。彈力件6可以設置兩個或者更多個。彈力件6通常是碳素彈簧或者橡膠帶構成,簡單輕便。
[0020]所述受拉織帶10穿過鋼管2、3內部,然后在乘坐面1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頂角帶
8、9,頂角帶8、9呈疊加的V形,自由端與受拉織帶10連接,這樣兩個V形可以固定住兩個座椅的靠背拐角。更好是每一鋼管2、3兩側位置的受拉織帶10上分別設置目字扣13 ;這樣可以調節受拉織帶10的長度,匹配不同的火車車型上座椅的尺寸。
[0021 ] 結合圖1、2所示,所述依靠面12為一長方體上部開口的口袋狀結構。可以放行李、物件,并作為靠背供乘坐吊椅者依靠。所述拉繩11穿過依靠面12頂邊,與兩側受拉織帶10端部相連,且可以通過目字扣或打接的方式調節拉繩11長短。所述手提繩14沿依靠面12頂部設置兩個。所述單邊拉鏈5連接在乘坐面1邊緣的鋼管3外側,另一單邊拉鏈4連接在依靠面12底邊遠離鋼管2的一側邊緣。如果彈力件6由碳素彈簧構成,鋼管2、3處的連接件設置為連接扣,方便取下碳素彈簧放置于鋼管2和鋼管3之間的乘坐面1上。便于放置平整。
[0022]如圖1、2所示,作為吊椅使用時,將頂角帶8、9置于火車過道兩側座椅靠背的頂角上,調節目字扣13使得吊椅乘坐面1高度適中,掛上彈力件6,扣上固定帶7,調節拉繩11長短,即可形成一個簡易的便捷吊椅。在彈力件6的作用下吊椅產生適當形變使得旅客臀部更加舒適,適宜長時間使用。
[0023]如圖3,下車的時候,將彈簧6拆卸下放置于乘坐面1上,并將受拉織帶10、拉繩11折疊放于乘坐面1下表面,用鋼管3帶著乘坐面1將彈力件6、受拉織帶10、拉繩11包裹在其中,最后將單邊拉鏈4、5拉合,則整個吊椅下部分就縮小到依靠面底部,形成一個長方體形狀上方開口的手提袋,便于裝帶行李和物件。當然,單邊拉鏈4、5也可以用連接繩、目字扣、卡扣等可拆卸的連接結構替換。
[0024]這樣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吊椅既可以作為吊椅使用,也可以作為手提袋使用,非常方便。
【主權項】
1.一種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坐面、兩根鋼管、相配合的前連接端和后連接端、受拉織帶、兩頂角帶、拉繩、依靠面、目字扣、手提繩; 所述乘坐面前后兩側邊分別包裹住一根鋼管,所述受拉織帶穿過兩鋼管,然后在乘坐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用于固定在座椅拐角的頂角帶; 所述依靠面由上部開口的口袋前側面構成;所述拉繩穿過依靠面頂邊上的穿孔,與受拉織帶左右兩側端部相連,所述手提繩沿依靠面頂部設置兩個;所述乘坐面上遠離依靠面的邊緣外側設置前連接端,所述依靠面底邊遠離鋼管的一側邊緣設置后連接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鋼管上分別設置連接件,連接件連接彈力件的兩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件由碳素彈簧或者橡膠帶構成,彈力件為平行布置的兩個或者更多個;所述乘坐面左右兩側中部連接固定帶,固定帶懸伸端相連接對彈力件構成約束。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件由碳素彈簧構成,鋼管處的連接件設置為連接扣,碳素彈簧兩端扣在連接扣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角帶呈兩個V形自由端疊合的結構,疊合處與受拉織帶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鋼管兩端位置的受拉織帶上分別設置目字扣;所述拉繩長短可調節。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面由帆布或牛津布或內襯海綿的墊子構成;所述前連接端和后連接端分別由單邊拉鏈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火車上使用的便攜吊椅,目的是提供一種具備手提袋功能的火車上用的便攜吊椅,該吊椅結構簡單,安全舒適。便攜吊椅包括乘坐面、兩根鋼管、相配合的前連接端和后連接端、受拉織帶、兩頂角帶、拉繩、依靠面、目字扣、手提繩;所述乘坐面前后兩側邊分別包裹住一根鋼管,所述受拉織帶穿過兩鋼管,然后在乘坐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用于固定在座椅拐角的頂角帶;所述依靠面上部開口的口袋前側面構成;所述拉繩穿過依靠面頂邊上的穿孔,與左右兩側受拉織帶端部相連,所述手提繩沿依靠面頂部設置兩個;所述乘坐面上遠離依靠面的邊緣外側設置前連接端,所述依靠面底邊遠離鋼管的一側邊緣設置后連接端。該吊椅也作為手提袋,方便攜帶行李。
【IPC分類】B61D33/00
【公開號】CN204978682
【申請號】CN201520778645
【發明人】鐘聲, 王昕 , 李楊均, 謝宏建, 程偉
【申請人】西華大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