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折疊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具體為一種可折疊的便攜折疊車。
目前,在我國所有的城市零售網點,賣雜志、售報書刊等都設有一個很方便的攜帶、運載的工具,都是用傳統馬扎子,再放上一塊板或用一塊市往地上一放,就是售報、書、雜志、刊物的工具了。這很不規范、不統一、不方便,更不美觀,影響市容。影響城市的形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攜帶方便,可用于售報、售書、售雜志、刊物的便攜折疊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支承架1、活動支架2、車架3、合頁4、折疊架5、鉸接桿6、車輪7、扶手立桿8、折疊展開架9、網兜10構成,本實用新型為上下兩層且都可先橫向后縱向折疊為一體,由鉸接桿6將車架子3與扶手立軒8連接,在車架子3的前端下方連接有平衡支撐的支承架1,活動支架2一端與車架3連接,另一端與折疊架5連接。由合頁4將折疊架5與折疊展開架9連接可橫向折疊。在扶手立桿8上有網兜10,在扶手立桿8的下端連接有車輪7。在折疊架5、折疊展開架9上可以有網、無網、布或插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攜帶方便、重量輕、老人、少年都可方便的攜帶、拉著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側視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一種可折疊的便攜折疊車,它是由支承架1、活動支架2、車架3、合頁4、折疊架5、鉸接桿6、車輪7、扶手立軒8、折疊展開架9、網兜10構成,本實用新型為上下兩層且都可先橫向后縱向折疊為一體,由鉸接桿6將車架子3與扶手立桿8連接,在車架子3的前端下方連接有平衡支撐的支承架1,活動支架2一端與車架3連接,另一端與折疊架5連接。由合頁4將折疊架5與折疊展開架9連接可橫向折疊。在扶手立桿8上有網兜10,在扶手立桿8的下端連接有車輪7。在折疊架5、折疊展開架9上可以有網、無網、布或插板。
本實用新型占地面積小,立體形象美觀,展示效果好。平面為展示各種報刊空間,各個立面展示廣告空間、達到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藝術化的立體美的效果,成為城市中的文化視點的風景線。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折疊車,它是由支承架1、活動支架2、車架3、合頁4、折疊架5、鉸接軒6、車輪7、扶手立軒8、折疊展開架9、網兜10構成,其特征在于本實用新型為上下兩層且都可先橫向后縱向折疊為一體,由鉸接軒6將車架子3與扶手立軒8連接,在車架子3的前端下方連接有平衡支撐的支承架1,活動支架2一端與車架3連接,另一端與折疊架5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折疊車,其特征在于由合頁4將折疊架5與折疊展開架9連接可橫向折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折疊車,其特征在于在扶手立軒8上有網兜10,在扶手立軒8的下端連接有車輪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折疊車,其特征在于在折疊架5、折疊展開架9上有網、布或插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具體為一種可折疊的便攜折疊車,其特點是本實用新型為上下兩層且都可先橫向后縱向折疊為一體,由鉸接桿6將車架子3與扶手立桿8連接,在車架子3的前端下方連接有平衡支撐的支承架1,活動支架2一端與車架3連接,另一端與折疊架5連接。由合頁4將折疊架5與折疊展開架9連接可橫向折疊。在扶手立桿8上有網兜10,在扶手立桿8的下端連接有車輪7。在折疊架5、折疊展開架9上可以有網、無網、布或插板。
文檔編號B62B1/00GK2468862SQ0025343
公開日2002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9日
發明者李金繩, 譚利華, 李長民, 韓井江, 王世亮, 魯硯強, 卞文馥 申請人:張璽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