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式滑板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滑板車,特別是一種具有傳動機構的自行式滑板車,適用于旱地溜冰運動。
背景技術:
普通的滑板車主要是在踏板的后部設置后輪,前部設置一手架,手架底端設一前輪構成的。這種普通的滑板車的行走運動者必需一只腳站在踏板上,另一只腳不停地蹬踩地面才能驅動滑板車前進,無法實現人始終在滑板車上驅車前進。
為了解決滑板車的自行問題,業者披露了各有特色的技術方案。國家知識產權局2001年10月24日授權公告了一種“滑板車”(公告號為2455307)實用新型專利,該專利將普通滑板的踏板改進成上拱形的彈簧板,同時在后軸與后輪之間增加一單向轉動機構,利用人體在踏板上上下抖動的動力使踏板變形伸長,改變前后輪間距離,通過所述的單向轉動機構把人體上下抖動力轉變成作用在后軸上前推力,驅動滑板車前進。由于所述的上拱形的彈簧板伸長長度所限,滑板車車速很慢,所以玩起來趣味性不高,鍛煉效果也不理想。要想獲得理想的車速必需加快人體上下抖動頻率,體力消耗又大,很難實現其商業目的。
國家知識產權局2002年1月2日授權公告了一種“單向自行式滑板車”(公告號為2468539)實用新型專利,該專利用所述的腳控“方向盤”取代普通滑板車的把手,用所述的“飛輪”取代普通滑板車的后輪,用前后移動使用者身體重心獲得動力驅動滑板車。很顯然,這種方式能獲得的動力是十分有限的,那么存在上述相同的不足就不言而諭了。況且,這種“飛輪”與前一專利中所述的單向轉動機構的作用和原理完全相同,那么該專利利用前后移動人體重心獲得動力驅動滑板車的原理在前一專利中也同樣能得到體現,只不過創作者沒明示而已。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是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改進自行式滑板車的驅動方式,提高滑板車速度。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自行式滑板車,包括前車架、設在前叉下的前輪、與立軸樞接的踏板、具有單向超越離合器的后輪以及設在后輪上部的腳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由供前腳踩踏的前踏板和供后腳踩蹬的后滑板組成;前輪樞接于前踏板下,前踏板固定在一車架前端;車架下設有一拉伸彈簧,該拉伸彈簧的一端系接于后滑板下,另一端系接于車架的前部,后滑板與車架間設有一導向連接機構;后輪樞接在后滑板的后部。
本發明所述的導向連接機構的一個較佳實施方案是車架的兩側設有平行的槽形導軌,后滑板下面兩側分別對稱設有兩只滾輪,所述的滾輪嵌在槽形導軌內。
本發明所述的導向連接機構的另一個較佳實施方案是車架的兩側設有平行的角形導軌,后滑板下面兩側分別對稱設有兩滾輪組,所述滾輪組的滾輪夾持在角形導軌的水平邊上。
運動者兩腳分別踏在本發明所述的自行式滑板車的前踏板和后滑板上,后腳向后踩蹬,由于后輪上設有單超越離合器的作用,后輪不轉,后蹬力必然通過前腳傳遞到前輪上,克服拉伸彈簧的彈力拉動車架向前運動,一旦撤去后滑板上的后蹬力,拉伸彈簧便拉動后滑板向前運動。反復重復上述動作,本發明所述的自行式滑板車一伸一縮,車連人一道向前運動,如同溜旱冰一般,速度快,趣味性強。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自行式滑板車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俯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處于伸展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處于伸展狀態的仰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卸去底部蓋板);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后滑板和后輪部位立體結構示意圖(卸去后滑板);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導向連接機構的另一實施方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和圖7為顯示圖1所示實施例運動狀態的示意圖,其中圖6為初始狀態,圖7為伸展狀態;圖8為使用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制作的一種三輪自行式滑板車。
例1參見圖1、圖2和圖3,本例為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制作的兩輪滑板車。前車架與普通的自行車或三輪車類似,主要由車把2、立軸4、立管5、車頭碗6、前叉7組成。前輪9樞接在前叉7上,整個前車架通過設在立管5側面的拉桿8與車架3固接,前踏板1設置在車架3的前部;輪轱內設有單向超越離合器的后輪14樞接在一個n形后支架15上,n形后支架15固定在后滑板12的下表面。所述的單向超越離合器屬現有技術,與自行車或三輪車上的“飛”完全相同。
參見圖3和圖4,車架3下設有一拉伸彈簧19,該拉伸彈簧19的一端系接于后滑板12下,另一端系接于車架3的前部;車架3是由冷軋鋼板折邊、彎曲、焊接而成的(也可直接使用普通的槽鋼彎曲、焊接),左右兩條邊平行,形成一平行的槽形導軌10;后滑板12下兩邊分別對稱設有兩T形輪座13,每個T形輪座13上樞接一滾輪11,滾輪11嵌在槽形導軌10內,構成一導向連接機構,使后滑板12可沿所述的槽形導軌10前后運動。
參見圖5,所述的導向連接機構也可以這樣構成車架3由角鋼彎曲、焊接而成,左右兩條邊平行,形成一對稱的角形導軌10′;每個T形輪座13上樞接由兩只滾輪11組成的滾輪組11′,兩只滾輪11一上一下夾持在構成角形導軌10′的角鋼的水平邊上,限制著后滑板只能沿所述的角形導軌10′前后運動。
參見圖4,后輪14的n形后支架15上固定一剎車裝置,該裝置由一弧形剎車片16、連接桿17和腳踏18連接構成。其中,弧形剎車片16是在一弧形彈簧板上復合一層橡膠構成的,弧形剎車片16固定在n形后支架15上,連接桿17立于弧形剎車片16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依次穿越n形后支架15和后滑板12,上端設有腳踏18。
參見圖6和圖7,車架3下設有防護板21。
結合附圖6和圖7所顯示的本發明所述的自行式滑板車的兩種狀態,再回頭看看上面的描述,本發明所述的自行式滑板車的工作原理就更容易理解了。
例2參見圖8,本例為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制作的三輪滑板車,輪轱內設有單向超越離合器的兩只后輪14樞接在后軸20上,后軸20固定在后滑板12的下面。
本發明上述以外的結構和實施方法與例1相同,結合附圖并參照例1實施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式滑板車,包括前車架(2、4、5、6、7)、設在前叉(7)下的前輪(9)、踏板(1、12)、具有單向超越離合器的后輪(14)以及設在后輪上(14)部的腳剎裝置(16、17、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由供前腳踩踏的前踏板(1)和供后腳踩蹬的后滑板(12)組成;前輪(9)樞接于前踏板(1)下,前踏板(1)固定在一車架(3)前端;車架(3)下設有一拉伸彈簧(19),該拉伸彈簧(19)的一端系接于后滑板(12)下,另一端系接于車架(3)的前部,后滑板(12)與車架(3)間設有一導向連接機構(19、11、13);后輪(14)樞接在后滑板(12)的后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式滑板車,其特征是車架(3)的兩側設有對稱的槽形導軌(10),后滑板(12)下面兩側分別對稱設有兩只滾輪(11),所述的滾輪(11)嵌在槽形導軌(10)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式滑板車,其特征是車架的兩側設有對稱的角形導軌(10′),后滑板下面兩側分別對稱設有兩滾輪組(11′),所述滾輪組(11′)的滾輪(11)夾持在角形導軌(10′)的水平邊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滑板車,特別是一種具有傳動機構的自行式滑板車。所述的自行式滑板車包括前車架(2、4、5、6、7)、設在前叉(7)下的前輪(9)、踏板(1、12)、具有單向超越離合器的后輪(14)以及設在后輪上(14)部的腳剎裝置(16、17、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由供前腳踩踏的前踏板(1)和供后腳踩蹬的后滑板(12)組成;前輪(9)樞接于前踏板(1)下,前踏板(1)固定在一車架(3)前端;車架(3)下設有一拉伸彈簧(19),該拉伸彈簧(19)的一端系接于后滑板(12)下,另一端系接于車架(3)的前部,后滑板(12)與車架(3)間設有一導向連接機構(19、11、13);后輪(14)樞接在后滑板(12)的后部。本發明所述的自行式滑板車適用于旱地溜冰運動。
文檔編號B62K17/00GK1600632SQ20041008780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8日
發明者王可力 申請人:王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