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遙控和手動控制轉向的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乘載兒童的童車(尤其指電瓶車)通常由駕駛者通過操縱設置在童車上的方向盤來控制車前輪的左轉和右轉,但是沒有遙控操縱的功能,當年齡偏少的兒童由于能力問題而不能夠通過方向盤操作時,大人無法利用遙控器進行操作,并且如何將遙控操作方式和手動操作方式結合在一起時比較難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此外,現有的轉向裝置的設計不合理,童車能夠轉向的角度小,在狹窄或彎度大的道路上不易轉彎,從而增加了操作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可以通過遙控或者手動的方式來控制童車前輪的轉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它包括可左右擺動的擺桿和帶方向桿的方向盤,所述擺桿的兩端分別通過轉向節與兩個前輪聯接,所述的方向盤通過方向桿與所述的擺桿聯接,它還包括撥桿、模式齒輪、與電動機固定聯接的減速齒輪,在所述模式齒輪的側面設有由一狹長的彎槽和一內側面平直的寬槽連通形成的定位槽,所述撥桿的一端活動抵在所述的定位槽中并可沿定位槽移動,而另一端與所述擺桿的中部固定聯接,所述的模式齒輪、減速齒輪互相嚙合。
所述的定位槽圍繞所述模式齒輪的中心并且其兩端分別延伸至鄰近所述模式齒輪的邊緣處。
所述擺桿的中部設有一通孔,一U形部件的兩端固定聯接在所述擺桿的中部、所述通孔的兩側,所述的方向桿的尾部為彎鉤部,該彎鉤部通過所述的U形部件的中部并且其尾端可轉動的連接在所述的擺桿中部。
所述的減速齒輪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一減速齒輪和第二減速齒輪。
所述的定位槽周圍設有徑向的加強筋。
由于本實用新型在所述模式齒輪的側面設有由一狹長的彎槽和一內側面平直的寬槽連通形成的定位槽,當遙控模式齒輪轉動而使撥桿相對在彎槽中移動時,由于狹長彎槽的限制,撥桿不能自由地左右移動,因此與其固定聯接地擺桿也不能夠自由地左右擺動,但由于模式齒輪的轉動而可以使撥桿相對沿彎槽的弧度方向移動,從而帶動擺桿左右擺動并通過轉向節使前輪左轉或右轉,此時處于遙控操作模式,當遙控模式齒輪轉動而使撥桿移動到寬槽中時,模式齒輪停止轉動,由于此時撥桿處于寬槽中,可自由地左右移動,可操作方向桿使擺桿左右擺動并通過轉向節使前輪左轉或右轉,此時處于手動操作模式。所以,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路面情況,有選擇地在遙控和手動模式之間轉換,更好地實現玩具汽車的轉向。
此外,由于定位槽圍繞所述模式齒輪的中心并其兩端分別延伸至鄰近所述模式齒輪的邊緣處,撥桿的位移大,從而使得擺桿的擺動幅度大,能夠輕易實現大角度的轉向。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在遙控右轉狀態下擺桿和撥桿的位置示意圖。
圖3是在遙控左轉狀態下擺桿和撥桿的位置示意圖。
圖4是在遙控無指令狀態下擺桿和撥桿的位置示意圖。
圖5是在手動狀態下擺桿和撥桿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
圖1,本實用新型的前輪轉向裝置包括擺桿1、撥桿2、模式齒輪3、第一減速齒輪4、第二減速齒輪5和帶方向桿6的方向盤7。第二減速齒輪5與一電動機(圖中未示出)固定聯接,模式齒輪3、第一減速齒輪4、第二減速齒輪5依次嚙合并安裝在箱體18中;模式齒輪3的側面設有定位槽8,定位槽8周圍設有徑向的加強筋,該定位槽8由彎槽9和寬槽10連通形成,彎槽9狹長并且寬度與撥桿2的直徑相配合,寬槽10的內側面(即與模式齒輪的中心相鄰的側面)為一平直的平面,以利于撥桿2在該側面上的左右移動,寬槽10的外側面為一弧面,定位槽8圍繞模式齒輪3的中心并且其兩端分別延伸至鄰近所述模式齒輪3的邊緣處;撥桿2的一端彎曲,并活動抵在定位槽8中并可沿定位槽移動,而另一端與擺桿1的中部固定聯接;擺桿1的左端通過左轉向節11與左前輪12聯接,擺桿的右端通過右轉向節13與右前輪14聯接;擺桿1的中部設有一通孔15,U形部件16的兩端固定聯接在擺桿1的中部、通孔15的兩側,方向桿6的尾部為彎鉤部,該彎鉤部通過U形部件的中間并且其尾端17可轉動的連接在擺桿1中部。
請參閱圖2,當工作模式在遙控狀態,接受到右轉遙控指令時,電動機會自動通過減速齒輪驅動模式齒輪至擺桿右擺位置,即撥桿移動到彎槽與寬槽的連通處,此時擺桿被定位在最右邊,不可通過方向盤操作其左右擺動。
請參閱圖3,當工作模式在遙控狀態,接受到左轉遙控指令時,電動機會自動通過減速齒輪驅動模式齒輪至擺桿左擺位置,即撥桿移動到彎槽的端部,此時擺桿被定位在最左邊,不可通過方向盤操作其左右擺動。
請參閱圖4,當工作模式在遙控狀態但沒有接受到遙控指令時,電動機會自動通過減速齒輪驅動模式齒輪至擺桿回中位置,即撥桿移動到彎槽的中部,此時擺桿被定位在中間,不可通過方向盤操作其左右擺動。
請參閱圖5,當工作模式在手動狀態時,電動機會自動通過減速齒輪驅動模式齒輪至手動位置,即撥桿移動到寬槽處,此時擺桿可以通過方向盤操作其左右擺動。
上述所有位置的定位由位置檢測開關檢測,電路依據檢測開關的狀態和當前的指令來控制電動機的正轉、反轉或停來完成轉向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它包括可左右擺動的擺桿和帶方向桿的方向盤,所述擺桿的兩端分別通過轉向節與兩個前輪聯接,所述的方向盤通過方向桿與所述的擺桿聯接,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撥桿、模式齒輪、與電動機固定聯接的減速齒輪,在所述模式齒輪的側面設有由一狹長的彎槽和一內側面平直的寬槽連通形成的定位槽,所述撥桿的一端活動抵在所述的定位槽中并可沿定位槽移動,而另一端與所述擺桿的中部固定聯接,所述的模式齒輪、減速齒輪互相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圍繞所述模式齒輪的中心并且其兩端分別延伸至鄰近所述模式齒輪的邊緣處。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桿的中部設有一通孔,一U形部件的兩端固定聯接在所述擺桿的中部、所述通孔的兩側,所述的方向桿的尾部為彎鉤部,該彎鉤部通過所述的U形部件的中部并且其尾端可轉動的連接在所述的擺桿中部。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速齒輪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一減速齒輪和第二減速齒輪。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周圍設有徑向的加強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童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它包括可左右擺動的擺桿和帶方向桿的方向盤,所述擺桿的兩端分別通過轉向節與兩個前輪聯接,所述的方向盤通過方向桿與所述的擺桿聯接,它還包括撥桿、模式齒輪、與電動機固定聯接的減速齒輪,在所述模式齒輪的側面設有由一狹長的彎槽和一內側面平直的寬槽連通形成的定位槽,所述撥桿的一端活動抵在所述的定位槽中并可沿定位槽移動,而另一端與所述擺桿的中部固定聯接,所述的模式齒輪、減速齒輪互相嚙合。
文檔編號B62K21/00GK2771087SQ20042009497
公開日2006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10日
發明者羅應源 申請人:羅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