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載護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膝部護具,尤其涉及一種車載護膝。
背景技術:
現在的摩托車駕駛員一般在乘騎摩托車時,佩帶皮護膝,以防止騎車時風對膝部的損害,但這種皮制護膝佩帶不方便,外觀也不美觀,佩帶后行動也不方便,乘騎摩托車到達目的地后,更不方便攜帶。現在的摩托車上也有的在前護杠上安裝有擋風板,但這種擋風板距離腿部較遠,不能真正起到保護膝部的作用。中國專利ZL99 2 21812.8公開了一種安裝于前護杠上的車載護膝,但由于其結構不夠合理,使用不便,活動不夠靈活,且穩定性不夠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活動靈活的車載護膝。
本實用新型所說的車載護膝,涉及有U形支架、滑動連桿、減震臂、牽拉彈簧、側牽拉彈簧和護膝主體組成。所說的U形支架為本實用新型所說的車載護膝的主要支撐體,卡接在摩托車的前保險杠上,如果欲安裝本實用新型所述車載護膝的摩托車上沒有前保險杠,也可以加裝簡易支架。所說的滑動連桿為直形通桿,中間設置有滑槽。所說的U形支架的一端通過固定螺母設置在所說的滑動連桿的滑槽內,用來調節護膝主體與駕駛者膝部的距離。所說的滑動連桿的一端連接設置有減震臂,在所說的減震臂的一端設置有萬向節,所說的萬向節與所說的護膝主體相連接。在所說的減震臂的下側,設置有牽拉彈簧。所說的牽拉彈簧,一端與減震臂的下側連接,另一端與護膝主體的下部相連接。在所說的減震臂的另一側上,也就是所說的減震臂靠近車體的一側,設置有側牽拉彈簧。所說的側牽拉彈簧的一端與減震臂靠近車體的一側相連接,另一端與護膝主體靠近車體的位置相連接。所說的牽拉彈簧和側牽拉彈簧相互配合,使車載護膝的護膝主體在不使用時可以向下向車體內傾斜,處在內收的狀態,節約空間,又同時起到保護護膝內的軟質保溫材料的效果。所說的護膝主體是本實用新型所說的車載護膝的主體部份,整體形狀與現有的護膝基本相同,外殼由硬質材料制成,外殼的內部設置有軟質保溫材料,起到防風保暖,保護膝關節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所說的車載護膝,結構簡單,使用靈活,穩定性高,使用者的膝部動作不會受到任何限制,使駕駛者的膝部與車載護膝緊密配合,起到防風護膝的作用。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車載護膝的結構示意圖。1-U形支架 2-滑動連桿 3-減震臂 4-牽拉彈簧 5-側牽拉彈簧 6-護膝主體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車載護膝有U形支架1、滑動連桿2、減震臂3、牽拉彈簧4、側牽拉彈簧5和護膝主體6組成。所說的U形支架1為本實用新型所說的車載護膝的主要支撐體,卡接在摩托車的前保險杠上,如果欲安裝本實用新型所述車載護膝的摩托車上沒有前保險杠,也可以加裝簡易支架。所說的滑動連桿2為直形通桿,中間設置有滑槽。所說的U形支架1的一端通過固定螺母設置在所說的滑動連桿2的滑槽內,用來調節護膝主體6與駕駛者膝部的距離。所說的滑動連桿2的一端連接設置有減震臂3,在所說的減震臂3的一端設置有萬向節,所說的萬向節與所說的護膝主體6相連接。在所說的減震臂3的下側,設置有牽拉彈簧4。所說的牽拉彈簧4,一端與減震臂3的下側連接,另一端與護膝主體6的下部相連接。在所說的減震臂3的另一側上,也就是所說的減震臂3靠近車體的一側,設置有側牽拉彈簧5。所說的側牽拉彈簧5的一端與減震臂3靠近車體的一側相連接,另一端與護膝主體6靠近車體的位置相連接。所說的牽拉彈簧4和側牽拉彈簧5相互配合,使車載護膝的護膝主體在不使用時可以向下向車體內傾斜,處在內收的狀態,節約空間,又同時起到保護護膝內的軟質保溫材料的效果。所說的護膝主體6是本實用新型所說的車載護膝的主體部份,整體形狀與現有的護膝基本相同,外殼由硬質材料制成,外殼的內部設置有軟質保溫材料,起到防風保暖,保護膝關節的作用。
權利要求1.車載護膝,涉及有U形支架(1)、滑動連桿(2)、減震臂(3)和護膝主體(6)組成,所說的U形支架(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支撐體,卡接在摩托車的前保險杠上,其特征在于U形支架(1)的一端通過固定螺母設置在滑動連桿(2)的滑槽內,滑動連桿(2)的一端連接設置有減震臂(3),在減震臂(3)的另一端設置有萬向節,萬向節與護膝主體(6)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車載護膝,其特征在于在減震臂(3)的下側設置有牽拉彈簧(4),牽拉彈簧(4)一端與減震臂(3)的下側連接,另一端與護膝主體(6)的下部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車載護膝,其特征在于在減震臂(3)靠近車體的一側設置有側牽拉彈簧(5),側牽拉彈簧(5)的一端與減震臂(3)靠近車體的一側相連接,另一端與護膝主體(6)靠近車體的位置相連接。
專利摘要車載護膝由U形支架、滑動連桿、減震臂、牽拉彈簧、側牽拉彈簧和護膝主體組成。所說的U形支架卡接在摩托車的前保險杠上,另一端設置在所說的滑動連桿的滑槽內,以調節護膝與膝部的距離。滑動連桿連接有減震臂。減震臂的一端設置有萬向節,所說的萬向節與所說的護膝主體相連接。在所說的減震臂的下側設置有牽拉彈簧,減震臂靠近車體的一側,設置有側牽拉彈簧,護膝主體在不使用時處在內收的狀態,節約空間,又保護護膝內的軟質保溫材料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說的車載護膝,結構簡單,活動靈活,穩定性高,使用者的膝部動作不會受到任何限制,使駕駛者的膝部與車載護膝緊密配合,起到防風護膝的目的。
文檔編號B62J17/00GK2782520SQ200520081620
公開日2006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20日
發明者劉建彬 申請人:劉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