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陸上賽艇健身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陸上賽艇健身車,尤其是一種集健身、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在陸地上進 行模仿賽艇駕駛的陸上賽艇健身車。
技術背景目前,隨著賽艇運動項目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入們可望賽艇及劃 船運動項目作為健身、休閑、娛樂的追求時尚,然而,對于初學者和愛好者在水上進行訓練 和演練不僅危險而且成本較高。現在市場上,沒有發現在陸地上進行模仿賽艇駕駛器械。因 此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陸上賽磁健身車,該儲上賽艇健身車不僅能模仿賽 艇駕駛動作,而且能作為健身、休閑、娛樂的健身器材,也可以作為代步車行駛,以彌補該 類產品的空白。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來用的技術方案是r本車采用三輪結構 一個前輪,兩個后輪, 整車由前輪、后輪、搖臂驅動機構、車架、滑動座椅機構和支撐架組成,車架是安裝和連接 各部件的支撐件,兩后輪大小相等對稱分布車的左右,后輪為主動輪,由搖臂驅動機構輸送 運動和動力,搖臂驅動機構共兩套,對稱分布車的左右,每個搖臂驅動機構各自獨哀驅動各 自后輪。前輪作為從動輪,采用萬向輪結構、與車架前端絞接。搖臂驅動、機構中包括驅動桿、 把手、驅動桿軸、定滑輪、小鏈輪、彈性拉條、鏈條、飛輪、軸承和后軸;軀動桿由驅動桿 軸絞接在車架上,驅動桿是空腔結構,其空腔內設有定滑輪、小鏈輪、彈性拉條和鏈條,定 滑輪和小鏈輪絞接在驅動桿內,彈性拉條套在定滑輪上,彈性拉條的右端固定在驅動杵的空 腔底部,左端與鏈條左端連接,鏈條套在小鏈輪和飛輪上,鏈條的右端固定驅動桿的空腔底 部;在彈性拉條的拉力作用下,鏈條緊套在小鏈輪和飛輪上,飛輪與后輪單向連接飛輪逆 時針旋轉時,帶動后輪一同旋轉,飛輪順時針旋轉時,后輪不踉隨旋轉;后輪安裝有軸承, 軸承由后軸支撐。驅動桿上端設有把手,供人操作時把握。滑動率椅機構采用雙滑道結構, 該機構由滑動車座、滾輪和軌道構成;滑動車座底部安裝有滾輪,滾輪在軌道內左右自由滾 動,軌道共有兩條,被固定在車架上。車架前端固定安裝有兩個腳踏板,腳踏板對稱分布車 的左右;所述的后軸上絞拷有支撐架,支撐架可繞后軸旋下支撐地面。操作時,AM在滑動 車座上,雙腳分別踏在左右腳踏板上,雙手分別握住左右把手,若前行,雙手同時用力向后拉動驅動桿;同時,雙腳登腳踏板使滑動座辨后移,以增大驅動桿的旋轉角度,達到增大加 速的時間以提高車的速度;此時,驅動桿繞驅動桿軸順時針旋轉,驅動桿下端向前拉動鏈條 的上端前移,鏈條帶動飛輪和后輪逆時針旋轉,從而,驅動^車前行。在此過程中,彈性拉 條被拉長,蓄積拉力準備拉回鏈條,把手受向前的作用力。此時可順勢送把手前移,驅動桿 繞驅動桿軸逆時針旋轉,回到初始位置。至此,瑤臂驅動機構完成了一個行程。此過程反復 循環進行可驅動車體連續前行。整車轉向是靠左古兩搖臂驅動機構不同操作控帝l鵬,拉動左 驅動桿左后輪前行,拉動右驅動桿右后輪前行,利用兩個后輪的轉速差,可實現整車的轉向。 若要原地操作,可旋下支撐架,使支撐架支撐地面,以抬起后輪進行原地仿賽艇訓練。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陸上賽艇健身車不僅能作為訓練器材模仿賽艇駕駛動作,而且 能作為健身、休閑、娛樂的健身器材;不僅可以作為代步車行駛,也可以在室內作為訓練健 身器材原地操作;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安全可靠、環保。附圖
說動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做為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做為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做為左視圖。屈4是部件結構示意圖,采用剖視畫法,為主視圖投影方向。圖5、圖6、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為主視圖投影方向。圖中l.腳踏銜,2.把手,3.驅動桿,4.驅動桿軸,5.軌道,6.車架,7.滾輪,8.滑動車座,9.支撐架,IO.后輪、ll.后軸,12.軸承,13.飛輪4^鏈條,15.前輪,16.定滑輪,17.彈性拉條,18.小鏈輪。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l、圖2和圖3中,表示本發明的總體結構,本車采用三輪結構r 一個前輪U5), 兩個后輪(10),整車由前輪(15)、后輪(10)、搖臂驅動機構、車架(6)、滑動座棬機構和 支撐架(9)組成,車架(6)是安裝和連律各部件的支撐件,兩后輪(10)大小相等對稱分布車的左右,后輪(10)為主動輪,由搖臂驅動機構輸送運動和動力,搖臂驅動k構共兩套,對稱分布車的左右,每個搖臂驅動機構各自獨立驅動各自后輪(10);驅動桿(3)由驅動桿 軸(4)絞接在車架(6)上。前輪(15)作為從動輪,采角萬向輪結構與車架(6)前端絞接。 整車轉向是靠左右兩搖臂驅動機構不同操作控制的,拉動左驅動桿(3)左后輪(10)前行, 拉動右驅動桿(3)右后輪(10)前行,利用兩個后輪(10)的轉速差,可實現整車的轉向。 滑動座椅機構采用雙滑道結構,滑動車座(&)設有滾輪(7),滾輪(7)在軌道(5)內左右 自由滾動,軌填(5)共有兩條,被固定在車架(6)上。車架(6)前端固定安裝有兩個腳踏
板(1),腳踏板(1)對稱分布車的左右;車架(6)后端固定安裝有后軸(11),后軸(11) 上絞接有支撐架(9),支撐架(9)可繞后軸(11)旋下支撐地面。圖4是本發明搖臂軀動機構結構示意圖,搖臂驅動機構中包括驅動桿(3)、把手(2)、 驅動桿軸(4)、定滑輪(16)、小鏈輪(18)、彈性拉條(17)、鏈條(14)、飛輪(13)、.軸承(12)和后軸(11);驅動桿(3)是空腔結構,其空腔內設有定滑輪(16)、小鏈輪(18)、 彈性拉條(17)和鏈條(14),定滑輪(16)和小鏈輪(18)絞接在驅動桿(3)內,彈性拉 條(17)套在定滑輪(16)上,彈性拉條(17)的右端固定在驅動桿(3)的空腔底部,左端 與鏈條(14)左端達接,鏈條(14)套在小鏈輪(18)和飛輪(13)上,鏈條(14)的右端 固定驅動桿(3)的空腔底部;在彈性拉條(17)的拉力作用下,鏈條(M)緊奢在小鏈輪(1S) 和飛輪(13)上,飛輪(13)與后輪(10)單向連接飛輪(13)逆時針旋轉時,帶動后輪(10) —同旋轉,飛輪(13)順時針旋轉時,后輪(10)不跟隨旋轉;后輪(10)安裝有軸 承(12),軸承(12)由后軸(11)支撐。驅動桿(3)上端設有把手(2),供人操作時把握。圖5是本發明前行操作實施例,操作時,人坐在滑動車座(8)上,雙腳分別踏在左右腳 踏板(1)上,雙手分別握住左右把手(2),雙手同時用力向后拉動驅動桿(3);同時,雙腳 登腳踏板(1)使滑動座椅后移,以增大驅動桿(3)的旋轉角度,達到增大加速的時間以提 高車的速度;此時,驅動桿(3)繞驅動桿軸(4)順時針旋轉,驅動桿(3)下端向前拉動鏈 條(14)的上端前移,鏈條(14)帶動飛輪(13)和后輪(10)逆時針旋轉,從而,驅動整 車前fi1。在此過程中,彈性拉條(17)被拉長,蓄積拉力準備拉回鏈條(14)。圖6是本發明拉驅動桿(3)到達最后點操作實施例,當拉軀動桿(3)到達最后點時, 把手(2)受向前的作用力最大,此時可順勢送把手(2)前移,驅動桿(3)繞驅動桿軸(4)逆時針旋轉,回到初^a位置。圖7是本發明原地操作實施例,若要原地操作,可旋下支撐架(9),使支撐架(9)支撐 地面,以抬起后輪(10)進行原地仿賽艇訓練。
權利要求
1.一種陸上賽艇健身車,其特征是采用三輪結構一個前輪,兩個后輪,整車由前輪、后輪、搖臂驅動機構、車架、滑動座椅機構和支撐架組成,兩后輪大小相等對稱分布車的左右,搖臂驅動機構共兩套,對稱分布車的左右,每個搖臂驅動機構各自獨立驅動各自后輪。前輪作為從動輪,采用萬向輪結構,與車架前端絞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陸上賽艇健身車,其特征是所述的搖臂驅動機構中包括驅動 桿、把手、驅動桿軸、定滑輪、小鏈輪、彈性拉條、鏈條、飛輪、軸承和后軸;驅動桿由驅 動桿軸絞接在車架上,驅動桿是空腔結構,其空腔內設有定滑輪、小鏈輪、彈性拉條和鏈條, 定滑輪和小鏈輪絞接在驅動桿內,彈性拉條套在定滑輪上,彈性拉條的右端固定在驅動桿的 空腔底部,左端與鏈條左端連接,鏈條套在小鏈輪和飛輪上,鏈條的右端固定驅動桿的空腔 底部;飛輪與后輪單向連接;后輪安裝有軸承,軸承由后軸支撐;驅動桿上端設有把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上賽艇健身車,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動座椅機構采用雙滑道 結構,該機構設有滑動車座、滾輪和軌道;滑動車座底部安裝有滾輪,滾輪在軌道內左右自 由滾動,軌道共有兩條,被固定在車架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上賽艇健身車,其特征是所述的車架前端設有兩個腳踏板, 腳踏板對稱分布車的左右;所述的車架后端設有后軸,后軸上設有支撐架,支撐架絞接在后 軸上,支撐架可繞后軸旋下支撐地面。
全文摘要
一種陸上賽艇健身車,本車采用三結輪構一個前輪,兩個后輪,整車由前輪、后輪、搖臂驅動機構、車架、滑動座椅機構和支撐架組成,后輪為主動輪,由搖臂驅動機構輸送運動和動力,前輪作為從動輪,采用萬向輪結構,滑動座椅機構采用雙滑道結構。操作時,雙手向后拉動驅動桿,雙腳登腳踏板使滑動座椅后移,驅動桿下端向前拉動鏈條驅動整車前行。整車轉向是利用兩個后輪的轉速差實現。也可旋下支撐架抬起后輪進行原地仿賽艇訓練。本發明的優點是能作為訓練器材模仿賽艇駕駛動作,作為健身、休閑、娛樂的健身器材;作為代步車行駛,也可以在室內作為訓練健身器材原地操作;不僅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安全可靠、環保。
文檔編號B62M1/00GK101125572SQ20071001291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1日
發明者孫學禮, 孫學雁, 楊曉輝, 王喜亭 申請人:沈陽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