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后擋泥板,尤其是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與車架之間的安 裝結構。
背景技術:
許多越野摩托車車架由主梁、后車架和車架托架等構成,參見附圖4,主梁3 為復式的左右梁,主梁后段的左右連接后車架,后車架一般用鋼管制造,通常用圓 管或者矩管,后車架由尾架管1和下撐管構成,尾架管1一直延伸到摩托車的最后 的后輪上方,后輪上方還設置了后'擋泥板來阻擋飛賊的泥和水,后擋泥板就安裝在 尾架管l上,相互之間用螺栓連接,后擋泥板一般用塑料之類的輕質材料制造。上 述現有技術的后擋泥板安裝方式有如下缺陷首先,螺栓多,安裝拆卸比,煩, 其次,由于用螺栓安裝,尾架管l又是左右兩條,左右跨度大,必須有足夠的螺栓 孔調節間隙,但是這些誤差累積的極限狀態還是常常使安裝的后擋泥板發生歪斜, 影響外觀的美觀,而提高尾架管1和后擋泥板上螺栓孔的精度又十分不經濟。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解決后擋泥 板安裝的歪斜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包括后擋泥板和尾架管,其后擋 泥板下表面的左右各設置有一個外突出的插槽,該插槽的截面形狀適應尾架管的截 面形狀,并順應尾架管后段的方向,安裝時尾架管后段插入插槽中。現有技術的后擋泥板在尾架管上安裝定位通過螺栓,本實用新型的后擋泥板上 設置的插槽起安裝導向和定位作用,同時也是后擋泥板在后車架的尾架管上的支撐, 安裝時從摩托車后面插入并固定,取下時反向退出即可。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后擋泥板上設置的插褙來安裝導向和定位,等于直 接利用后車架的尾架管進行定位,不用螺栓定位,避免了后擋泥板和尾架管的螺栓 孔的誤差累積,減少后擋泥M生歪斜可能,使外觀美觀,同時,減少了這里的螺
栓孔,簡化了安裝工藝,拆卸也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的結構示意簡圖;圖2是圖1的I部放大結構圖;圖3是圖1的仰視圖;圖4是越野摩托車車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圖2、圖3,本實用新型的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包括后 擋泥板2和后車架的尾架管1,后擋泥板2用于阻擋后輪飛濺的泥和水,后擋泥板 用塑料制造,后車架由尾架管1和下撐管構成,尾架管1 一端11連接車架主梁,尾 架管后段12 —直延伸到摩托車的后輪上方,尾架管1用矩形鋼管制造,后擋泥板2 下表面的左右各設置有一個外突出的插槽21,該插槽21的截面形狀為尾架管1的 截面形狀一樣的矩形,當然,如果尾架管1選用其他形狀的材料,如梯形、圓形、 橢圓形等,插槽21的截面形狀也制造成相應的梯形、圓形、橢圓形等形狀,插槽 21的開口和槽深度的方向順應尾架管后段12的方向,以便于安裝,安裝時尾架管 后段12插入插槽21中,插槽21起安裝導向和定位作用,同時后擋泥板2也在插槽 21位置支撐于后車架的尾架管1上的,其他的固定形式和現有技術一樣,不用現有 技術方法的螺栓進行定位,減少后擋泥板2發生歪斜可能,使外觀美觀。
權利要求1.一種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包括后擋泥板(2)和尾架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擋泥板(2)下表面的左右各設置有一個外突出的插槽(21),該插槽(21)的截面形狀適應尾架管(1)的截面形狀,并順應尾架管后段(12)的方向,安裝時尾架管后段(12)插入插槽(21)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架管(1) 為圓管材料,插槽(21)的截面形狀為圓形。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架管(1) 為矩管材料,插槽(21)的截面形狀為矩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越野摩托車后擋泥板安裝結構,包括后擋泥板和尾架管,其后擋泥板下表面的左右各設置有一個外突出的插槽,該插槽的截面形狀適應尾架管的截面形狀,并順應尾架管后段的方向,安裝時尾架管后段插入插槽中。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后擋泥板上設置的插槽來安裝導向和定位,等于直接利用后車架的尾架管進行定位,不用螺栓定位,避免了后擋泥板和尾架管的螺栓孔的誤差累積,減少后擋泥板發生歪斜可能,使外觀美觀,同時,減少了這里的螺栓孔,簡化了安裝工藝,拆卸也方便。
文檔編號B62J15/02GK201026945SQ20072012379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9日
發明者代茂軍, 劉小波, 李楊均, 甘松濤, 云 羅 申請人:重慶宗申技術開發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