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折疊更適用環保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摩托車、全折疊、節能環保技術領域,具體為全折疊、更適 用、環保車。
背景技術:
目前電動車、摩托車的設計、制造只局限在代步設計,對于全折疊、更適用的設計 未見報道,也未見事實車型銷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靈活、易于制造,可以實現全折疊組 合、更適用的環保型電動車、摩托車的設計、制造技術。本實用新型方案;全折疊更適用環保車由底盤、車身構成。整車折疊后呈箱式外 觀,由四個腳輪支撐整車重量,可便攜移動,體積縮小比值1 5 8倍,展開后由前兩輪導 向,后單輪驅動,呈后三角型,實現車輛的可行駛狀態。其特征在于全折疊、展開靈活方便自 如,前風擋自由升降后折疊,軟棚自由開合,完全適應天氣變化。中心減震系統提高車輛的 平順性、舒適性。車架、轉向系統的折疊帶動了整車的折疊。所述全折疊車架、轉向系統、車身的前風擋、軟棚和座椅的折疊部分是鉸鏈連接 固裝。所述環保車其驅動力采用清潔能源,或者達標排放。所述更適用滿足各類人員、各種場合使用,特別是殘疾人、兒童、老人駕駛。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折疊自如、靈活、輕便,折疊后體積縮小比值是1 5 8倍。2.結構簡單,易于制造、環保。3.根據天氣變化自由實現前風擋的自由升降,軟棚的自由開啟、折合。4.中心減震系統進一步提高平順性、舒適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運動可以通過附圖給出一個非限定性的實施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全折疊更適用環保車底盤由車架前部11、鉸鏈12、車架中部13、鉸鏈 14、鉸鏈15、車架后部16、導向輪17、驅動輪18,車身由前風擋19、電機110、支架111、滑道 112、鉸鏈113、前端軟棚114、鉸鏈115、后端軟棚116、鉸鏈117、升降桿118、座椅靠背119、 鉸鏈120、手扶121、鉸鏈122、腳輪123、轉向把124、鉸鏈125、支承桿126、鉸鏈127組成。中心減震由支耳128、減震器129、支耳130組成。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是車架前部11、鉸鏈12、車架中部13、鉸鏈14、鉸鏈15、車 架后部16、導向輪17、驅動輪18,車身由前風擋19、電機110、支架111、滑道112、鉸鏈113、 前端軟棚114、鉸鏈115、后端軟棚116、鉸鏈117、升降桿118、座椅靠背119、鉸鏈120、手扶 121、鉸鏈122、腳輪123、轉向把124、鉸鏈125、支承桿126、鉸鏈127組成。中心減震由支耳 128、減震器129、支耳130實現整車折疊展開。
權利要求全折疊更適用環保車采用全折疊整體設計,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車架、可升降的前風擋、可開合的軟棚,三者組合實現整車折疊,整車折疊后呈箱式外觀,由四個腳輪支承全車重量,可移動、可搬動,體積縮小5~8倍,展開后前兩輪導向,后單輪驅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折疊更適用環保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車架是車架中 部(13)與車架前部(11)由鉸鏈(12)相連接、與車架尾部(16)由鉸鏈(15)相連,轉向把 (124)、支承桿(126)由餃鏈(125)、鉸鏈(127)連接固裝在車架前部(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折疊更適用環保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的前風擋(19) 安裝在滑道(112)內與支架(111)、電機(110)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折疊更適用環保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開合的軟棚是前端 軟棚(114)與鉸鏈(115)連接,后端軟棚(116)與鉸鏈(117)固裝在升降桿(11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折疊更適用環保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兩個導向輪(17)、后 單驅動輪(18)固裝在折疊車架上,呈后三角形,支耳(128)、減震器(129)、支耳(130)固裝 在車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摩托車、設計制造領域,具有全折疊、更適用的環保車。整車全折疊后體積縮小比值1∶5~8倍。全折疊后由四個小腳輪支撐全車重量,完成整車的搬運。展開后由前二輪導向,后單輪驅動,實現完整車輛的行駛準備。前風擋的自由升降、軟篷的自由開合,更適應天氣變化。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1761597SQ20092016358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6日
發明者董秀斌 申請人:董秀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