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30966閱讀:31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運用在自行車、輪椅上的傳動機構,具體地說,尤其涉及ー種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自行車只有向前踩踏板才能前迸,向后踩踏板就不能使之前迸,這樣就比較費力,操作者的體力消耗較大,這種缺陷在騎上坡的時候顯得尤為突出。另外,上述情況也同樣存在于輪椅上,操作者只有向前板動操縱輪才能使輪椅前迸,向后扳動操縱輪則不能使之前進。經過總結研究,我們發現傳統自行車、輪椅上的傳動機構都共同的缺點,即只有向前操縱操縱機構(即踏板或操縱輪)時才能使之前迸,向后控制操縱機構則不能使之前迸,為此急需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ー種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 無論操作者向前或后操縱它的操縱機構都能使單向傳動機構的輸出軸向前轉動,進而使裝有該單向傳動機構的自行車、輪椅向前行駛。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差速器(1),該差速器的差速殼與車架( 固定,差速器(1)的左、右半軸(la、lb)均通過第一軸承⑶支撐在車架⑵上,且左和/或右半軸上設有操縱機構;所述左半軸(Ia) 上通過左單向軸承(4)套裝有左前鏈輪(5),右半軸(Ib)上通過右單向軸承(6)套裝有右前鏈輪(7),且右單向軸承(6)的安裝方向與所述左單向軸承(4)相同;在所述差速器(1)的后方并排設置傳動軸(8),該傳動軸的兩端部通過第二軸承
(9)支撐在車架( 上,且傳動軸(8)上并排固套有左后、右后鏈輪(10、11),且左后鏈輪
(10)經左鏈條(12)與所述左前鏈輪(5)相連,所述右后鏈輪(11)經右鏈條(13)與所述右前鏈輪(7)相連。將本傳動機構運用在自行車、輪椅上的時候,差速器左、右半軸的外端懸空,同時將傳動軸當做輸出軸,并在該傳動軸兩端均安裝車輪,另外在車架上還安裝一或兩個車輪, 這樣就形成三或四輪自行車/輪椅。使用吋,扳動差速器左或右半軸上的操縱機構,若差速器的兩根半軸上均設有操縱機構,則只需扳動其中一個操縱機構,且操縱機構可為操縱桿, 也可為踏板或者現有輪椅上的操縱輪。假設我們朝前板動差速器右半軸上的操縱機構,這樣就使差速器(1)的右半軸 (Ib)朝前轉動。由于差速器(1)的差速殼與車架O)固定,這樣就使差速器(1)的左、右半軸轉向相反,因此差速器(1)的左半軸(Ia)朝后轉動;又由于右半軸(Ib)上右單向軸承(6)的安裝方向與左半軸(Ia)上的左單向軸承(4)相同,那么此時左或右單向軸承中的 ー個處于傳カ狀態(即單向軸承的外圈跟隨內圈一起轉動,而內圈跟隨對應的半軸一起轉動),而另外一個處于打滑狀態(即單向軸承的內圈跟隨對應的半軸一起轉動,而外圈在通常狀況下一般不轉),因此處于傳カ狀態的單向軸承外圈上的前鏈輪就會向前轉動,進而通過對應的鏈條帶動對應的后鏈輪向前轉動,從而帶動傳動軸(此處當成輸出軸)向前轉動, 驅動自行車、輪椅前迸。同吋,傳動軸上與處于打滑狀態的單向軸承相對應的另外ー個后鏈輪也會同步向前轉動,該后鏈輪通過對應的鏈條拖動處于打滑狀態的單向軸承外圈也向前轉動。當我們朝后扳動差速器右半軸上的操縱機構吋,差速器(1)的右半軸(Ib)朝后轉動,此時差速器(1)的左半軸(Ia)則朝前轉動;同樣由于右單向軸承(6)的安裝方向與左單向軸承(4)相同,那么原來朝前板動操縱機構時處于傳カ狀態的單向軸承現在轉換成打滑狀態,而原來朝前板動操縱機構時處于打滑狀態的單向軸承現在轉換成傳カ狀態,因此處于傳力狀態的單向軸承外圈上的前鏈輪就會向前轉動,進而通過對應的鏈條帶動對應的后鏈輪向前轉動,從而帶動傳動軸(此處當成輸出軸)向前轉動,驅動自行車、輪椅前進。同吋,傳動軸上與處于打滑狀態的單向軸承相對應的另外ー個后鏈輪也會同步向前轉動,該后鏈輪通過對應的鏈條拖動處于打滑狀態的單向軸承外圈也向前轉動。如果我們操縱差速器左半軸(Ia)上的操縱機構也跟操縱差速器右半軸(Ib)上的操縱機構情況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綜上所述,不管操作者向前或后操縱單向傳動機構的操縱機構都能使其中ー個單向軸承處于傳カ狀態,另外一個處于打滑狀態,處于傳カ狀態的單向軸承會帶動對應的鏈條先前轉動,進而帶動傳動軸(此處當成輸出軸)向前轉動,驅動自行車、輪椅前進;與處于打滑狀態相對應的鏈條也會被對應的后鏈輪拖著向前轉動。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巧妙地將差速器、單向軸承及鏈條傳動結合在一起,并綜合運用了它們各自的使用特點(即單向軸承只能單向傳動,差速器的差速殼固定時兩個半軸的轉向相反),從而使操作者無論向前或后扳動操縱機構都只能讓本傳動機構的輸出軸向前轉動,進而驅動裝有本單向傳動機構的自行車、輪椅向前行駛,構思巧妙、結構簡単,易于實施。作為優化,所述操縱機構由輪盤(14)、操縱桿(20)、壓緊條01)和壓簧02)構成,其中輪盤(14)位于操縱桿OO)和壓緊條01)之間,且輪盤(14)和操縱桿OO)套裝在差速器(1)的同一根半軸上,該輪盤(14)活套在差速器的半軸上,操縱桿OO)固套在差速器的半軸上;所述壓緊條01)的中部與操縱桿OO)相鉸接,該壓緊條01)的上部與操縱桿OO)之間固設有所述壓簧02)。作為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在所述傳動軸(8)的后方并排設置第二差速器 (15),該第二差速器的兩個半軸通過第三軸承(16)支撐在所述車架( 上,且第二差速器 (15)差速売上的輸出鏈輪(17)經輸出鏈條(19)與所述傳動軸(8)上的輸入鏈輪(18)相連。在本實施例中,可將第二差速器(1 的兩個半軸當成輸出軸,并在這兩個半軸的外端安裝車輪。有益效果本發明巧妙地將差速器、單向軸承及鏈條傳動結合在一起,并綜合運用了它們各自的使用特點,從而使操作者無論向前或后扳動操縱機構都只能讓本傳動機構的輸出軸向前轉動,進而驅動裝有本單向傳動機構的自行車、輪椅向前行駛,構思巧妙、結構簡單,易于實施。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發明主要由差速器1、車架2、第一軸承3、左單向軸承4、左前鏈輪 5、右單向軸承6、右前鏈輪7、傳動軸8、第二軸承9、左后鏈輪10、右后鏈輪11、左鏈條12和右鏈條13構成,其中差速器1為外購件,該差速器1的差速殼與車架2固定,且差速器1的左半軸Ia和右半軸Ib均通過第一軸承3支撐在車架2上,這樣就使差速器1的左半軸Ia 向前轉動時該差速器的右半軸Ib向后轉動。另外,車架2只要滿足支撐軸承的功能要求即可,并不局限于本實施例中的具體結構。所述操縱機構由輪盤14、操縱桿20、壓緊條21和壓簧22構成,其中輪盤14位于操縱桿20和壓緊條21之間,且輪盤14和操縱桿20套裝在差速器1的同一根半軸上,該輪盤14活套在差速器的半軸上,操縱桿20固套在差速器的半軸上;所述壓緊條21的中部與操縱桿20相鉸接,該壓緊條21的上部與操縱桿20之間固設有所述壓簧22。在本實施例中,上述輪盤14空套在所述差速器1的右半軸Ib上,在輪盤14右邊的差速器右半軸上固套所述操縱桿20 ;所述壓緊條21位于輪盤14的左側,該壓緊條的中部與所述操縱桿20左表面相交接,且壓緊條21的上部與該操縱桿20的左表面之間固設有所述壓簧22。在上述壓簧22的作用下,所述壓緊條21的下部可與輪盤14的左盤面夾緊,從而使輪盤14跟隨差速器1的半軸一起轉動;當不用輪盤14吋,扳動壓緊條21的上部,并使輪盤14在差速器1 的半軸上滑動,使壓緊條21位于輪盤14與操縱桿20之間。如圖1還可看出,所述差速器1的左半軸Ia上套裝有左單向軸承4,該左單向軸承 4的外圈套裝有左前鏈輪5。類似地,在上述差速器1的右半軸Ib上套裝有右單向軸承6, 該右單向軸承6的外圈套裝有右前鏈輪7,且右單向軸承6的安裝方向與所述左單向軸承4 相同。另外,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將單向軸承換成單向齒輪或棘輪。如圖1還可進一歩看出,在上述差速器1的后方并排設置傳動軸8,該傳動軸8的兩端部通過第二軸承9支撐在車架2上。在上述傳動軸8上并排固套有左后鏈輪10和右后鏈輪11,其中左后鏈輪10經左鏈條12與所述左前鏈輪5相連,所述右后鏈輪11經右鏈條13與所述右前鏈輪7相連,且左鏈條12和右鏈條13均繃緊。實施例2參照圖1,并結合圖2可看出,所述傳動軸8上套裝有輸入鏈輪18。在上述傳動軸 8的后方并排設有第二差速器15,該第二差速器15為外購件,第二差速器15的兩個半軸通過第三軸承16支撐在所述車架2上,且第二差速器15的兩個半軸外端用于安裝車輪。上述第二差速器15的差速殼懸空,且第二差速器差速売上的輸出鏈輪17經輸出鏈條19與所述輸入鏈輪18相連,這樣就使動カ從傳動軸8傳遞到第二差速器15的兩個半軸上,使用時在該第二差速器15的兩個半軸作為輸出軸,并在該兩個半軸的外端安裝車輪。由于第二差速器15的差速殼懸空,則第二差速器15的兩個半軸轉向相同,轉速不同,這樣既能驅動自行車/輪椅先前行駛,又方便行駛時轉向。本實施例的其余結構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
權利要求
1.ー種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1),該差速器的差速殼與車架O)固定,差速器(1)的左、右半軸(la、lb)均通過第一軸承C3)支撐在車架( 上,且左和/或右半軸上設有操縱機構;所述左半軸(Ia)上通過左單向軸承(4)套裝有左前鏈輪(5),右半軸(Ib)上通過右單向軸承(6)套裝有右前鏈輪(7),且右單向軸承(6)的安裝方向與所述左單向軸承(4)相同;在所述差速器(1)的后方并排設置傳動軸(8),該傳動軸的兩端部通過第二軸承(9)支撐在車架( 上,且傳動軸(8)上并排固套有左后、右后鏈輪(10、11),且左后鏈輪(10)經左鏈條(1 與所述左前鏈輪( 相連,所述右后鏈輪(11)經右鏈條(1 與所述右前鏈輪(7)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縱機構由輪盤(14)、操縱桿(20)、壓緊條(21)和壓簧(22)構成,其中輪盤(14)位于操縱桿(20) 和壓緊條01)之間,且輪盤(14)和操縱桿00)套裝在差速器(1)的同一根半軸上,該輪盤 (14)活套在差速器的半軸上,操縱桿OO)固套在差速器的半軸上;所述壓緊條01)的中部與操縱桿OO)相鉸接,該壓緊條01)的上部與操縱桿OO)之間固設有所述壓簧(2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傳動軸(8)的后方并排設置第二差速器(15),該第二差速器的兩個半軸通過第三軸承(16)支撐在所述車架( 上,且第二差速器(1 差速売上的輸出鏈輪(17)經輸出鏈條(19)與所述傳動軸⑶上的輸入鏈輪(18)相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自行車、輪椅的單向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差速器的差速殼與車架固定,差速器的左、右半軸均通過第一軸承支撐在車架上,且左和/或右半軸上設有操縱機構;左半軸上通過左單向軸承套裝左前鏈輪,右半軸上通過右單向軸承套裝右前鏈輪,右單向軸承的安裝方向與左單向軸承相同;在差速器后方并排設置傳動軸,傳動軸通過第二軸承支撐在車架上,傳動軸上套裝左后、右后鏈輪,左后鏈輪與左前鏈輪相連,右后鏈輪與右前鏈輪相連。本發明巧妙地將差速器、單向軸承及鏈條傳動結合在一起,從而使操作者無論向前或后扳動操縱機構都只能讓本傳動機構的輸出軸向前轉動,進而驅動裝有本單向傳動機構的自行車、輪椅向前行駛。
文檔編號B62M9/00GK102556272SQ20111037895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4日
發明者何澤江 申請人:何澤江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