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休閑三輪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電動三輪車,尤其適用于中老年人或行動不便人士代步及休閑工具,屬于電動車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已十分明顯,有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因此適用于老年人的各種生活用品也應運而生;電動三輪車以其穩固、方便、環保的優勢受到老年人(或行動不便人士)的推崇,但現有電動三輪車的騎乘方式存在著上下車不便、座椅舒適性差、功能單一等缺陷,目前,專用于老年人(或行動不便人士)的休閑代步工具是市場上的ー項空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之弊端,提供ー種乘坐舒適、操作方便、集代步與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電動休閑三輪車。本實用新型所述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ー種電動休閑三輪車,構成中包括車身部分和底盤部分,所述車身部分包括護板、護欄和座椅,所述護板由位于前半部的兩翼護板、位于后部的半圓形護板和兩側的側門組成,所述兩翼護板和半圓形護板固定在底盤部分對應元件上,所述側門鉸接在后部半圓形護板上,并設有與半圓形護板配裝的側門鎖,所述護欄安裝在所對應的護板上方,所述座椅通過其下面設置的減振彈簧與底盤部分對應元件連接,座椅布置在車身前部中間位置,在座椅上設置靠背角度調節裝置。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所述底盤部分包括車輪、前輪軸、車架、轉向機構、制動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機構,所述車輪包括位于前輪軸兩端的前輪和ー個布置在底盤后部的后輪,所述前輪軸中間位置設有差速器,前輪軸兩端與車架固定連接,所述車架包括橫梁、兩側縱梁和斜撐,所述轉向機構、制動機構和驅動機構均固定在車架對應位置上。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所述轉向機構由轉向操縱桿、套管、鉸接桿和轉向撥叉組成,所述操縱桿近似Z型結構,其上部水平桿位于車身部分左側,豎直桿間隙配合套裝在套管中,下部水平桿后端與鉸接桿一端鉸接,所述鉸接桿另一端與轉向撥叉鉸接,所述轉向撥叉與后輪軸鉸接,所述套管固定在車架左側。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所述制動機構包括制動手柄、制動桿、制動軸、左右側擺桿、左右側拉桿和左右側制動鼓,所述制動手柄位于車身右側,與制動桿上端連接,所述制動桿下端與制動軸固定連接,所述制動軸兩端分別設有左、右側擺桿,同側擺桿與同側拉桿鉸接,同側拉桿與同側制動鼓連接,所述制動鼓配裝在前輪輪轂上。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蓄電池和電機,所述蓄電池布置在車身后半部下側,通過導線與電機連接,所述電機固定在底盤部分元件上,其輸出軸與底盤部分對應元件連接。、[0010]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電源開關、前進開關、倒車開關和速度控制裝置,所述電源控制開關布置在車身相應位置處,所述前進開關、倒車開關和速度控制裝置均安裝在制動手柄上。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構成中還包括后輪固定架,所述后輪固定架由左右対稱的兩部分組成,其下端與后輪軸鉸接,上端固定在車身部分后端。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構成中還包括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布置在車身部分后部。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構成中還包括腳踏板,所述腳踏板左右對稱布置,鉸接在車身兩翼護板內側下端。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構成中還包括前護板,所述前護板為方板結構,通過套管式連接座與車身部分配裝,豎直安裝在車體前端。上述電動休閑三輪車,所述前護板與兩側護欄配合可水平安裝在車體前側。本實用新型采用靠背角度可調節的駕駛員座椅,并通過減振彈簧與車架連接,提高了駕乘的舒適性;通過右側制動手柄可實現制動、調速、前進和倒車多種運行狀態的控制,通過左側轉向操作桿的擺動完成運動方向的改變,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可折疊的腳踏板結構使上下車便利;前護板豎直安裝在車體前端時可保護駕乘人員安全,水平安裝在車體前側時可作為閱讀或游戲桌面,兩種布置方式滿足了代步出行和休閑娛樂的不同需求。總之,本實用新型針對老年人(或行動不便人士)的生活特點,以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為廣大中老年朋友代步出行和休閑娛樂提供了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拆除前護板);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前護板水平布置時側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座椅靠背角度調整后側視圖;圖6是轉向機構、制動機構和驅動機構布置示意圖。圖中各標號為I、兩翼護板,2、護欄,3、座椅,3-1、減振彈簧,4、側門,4_1、側門鉸鏈,4-2、側門鎖,5、半圓形護板,6、后輪固定架,7、前輪,8、轉向撥叉,9、轉向操縱桿,10、斜撐,11、套管,12、后輪,13、腳踏板,14、前護板,15、后排座椅,16、鉸接桿,17、蓄電池,18、電機,19、差速器,20、前輪軸,21、制動鼓,22、拉桿,23、制動桿,24、制動手柄,25、制動軸,26、擺桿,27、橫梁,28、縱梁。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I、圖2、圖3、圖5,本實用新型構成中包括車身部分和底盤部分,所述車身部分包括護板、護欄2和座椅3,所述護板由位于前半部的兩翼護板I、位于后部的半圓形護板5和兩側的側門4組成,所述兩翼護板I和半圓形護板5固定在底盤部分對應元件上,所述側門4通過側門鉸鏈4-1 (合頁)鉸接在后部半圓形護板5上,并設有與半圓形護板配裝的側門鎖4-2,所述護欄2安裝在所對應的護板上方,所述座椅3通過其下面設置的減振彈簧3-1與底盤部分元件連接,座椅3布置在車身前部中間位置,在座椅3上設置靠背角度調節裝置。 參看圖I、圖3、圖6,本實用新型構成中的底盤部分包括車輪、前輪軸20、車架、轉向機構、制動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機構,所述車輪包括左右對稱布置在前輪軸20兩端的前輪7和一個位于底盤后部的后輪12,所述前輪軸20中間位置設有差速器19,前輪軸20兩端與車架固定連接,所述車架包括橫梁27、兩側縱梁28和斜撐10,所述轉向機構、制動機構和驅動機構均固定在車架對應位置上。參看圖6,本實用新型構成中的轉向機構由轉向操縱桿9、套管11、鉸接桿16和轉向撥叉8組成,所述操縱桿9近似Z型結構,其上部水平桿位于車身部分左側,豎直桿間隙配合套裝在套管11中,下部水平桿后端與鉸接桿16 —端鉸接,所述鉸接桿16另一端與轉向撥叉8鉸接,所述轉向撥叉8與后輪軸鉸接,所述套管11固定在車架左側。參看圖6,本實用新型構成中的制動機構包括制動手柄24、制動桿23、制動軸25、擺桿26、拉桿22和制動鼓21,所述制動手柄24位于車身右側,與制動桿23上端連接,所述制動桿23下端與制動軸25固定連接,所述制動軸25兩端分別設有左、右側擺桿,同側擺桿26與同側拉桿22鉸接,同側拉桿22與同側制動鼓21連接,所述制動鼓21配裝在前輪7的輪轂上。參看圖6,本實用新型構成中的驅動機構包括蓄電池17和電機18,所述蓄電池17布置在車身后半部下側,通過導線與電機18連接,所述電機18固定在底盤部分元件上,其輸出軸與位于前輪軸20中部的差速器19連接。參看圖I、圖2、圖3、圖4、圖5、圖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控制機構包括電源開關、前進開關、倒車開關和速度控制裝置,打開電源控制開關,通過安裝在制動手柄24上的前進開關、倒車開關和速度控制裝置控制本電動休閑車的運行狀態;將制動手柄24向前推,制動桿23帶動制動軸25及擺桿26向前轉動,此時拉桿22拉動制動鼓蹄片,制動鼓蹄片將前輪7輪轂壓緊,實現剎車制動;將制動手柄24向后拉動使其回位,本電動休閑車解除剎車狀態;通過轉向操縱桿的左右擺動,帶動鉸接桿16、轉向撥叉8及后輪12轉向,蓄電池17帶動電機18將動カ傳遞給驅動軸(即前輪軸20),通過差速器控制兩前輪的轉速,實現車體的轉向;前護板14豎直安裝在車體前端時可保護駕乘人員安全,水平安裝在車體前側時可作為閱讀或游戲桌面,兩種布置方式滿足了代步出行和休閑娛樂的不同需求;腳踏板13為可折疊的結構,便于駕乘人員上下車;在座椅3下面及后輪固定架6上設置彈簧減振元件使車體減少顛簸起伏,運行平穩;后排座椅可帶人或少量貨物。總之,本實用新型針對老年人(或行動不便人士)的生活特點,以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為廣大中老年朋友(或行動不便人土)代步出行和休閑娛樂提供了方便。
權利要求1.ー種電動休閑三輪車,構成中包括車身部分和底盤部分,其特征是,所述車身部分包括護板、護欄(2)和座椅(3),所述護板由位于前半部的兩翼護板(I)、位于后部的半圓形護板(5)和兩側的側門(4)組成,所述兩翼護板(I)和半圓形護板(5)固定在底盤部分對應元件上,所述側門(4)鉸接在后部半圓形護板(5)上,并設有與半圓形護板配裝的側門鎖(4-2),所述護欄(2)安裝在所對應的護板上方,所述座椅(3)通過其下面設置的減振彈簧(3-1)與底盤部分元件連接,座椅(3)布置在車身前部中間位置,在座椅(3)上設置靠背角度調節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所述底盤部分包括車輪、前輪軸(20)、車架、轉向機構、制動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機構,所述車輪包括布置在前輪軸(20)兩端的前輪(7)和一個位于底盤后部的后輪(12),所述前輪軸(20)中間位置設有差速器(19),前輪軸(20)兩端與車架固定連接,所述車架包括橫梁(27)、兩側縱梁(28)和斜撐(10),所述轉向機構、制動機構和驅動機構均固定在車架對應位置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所述轉向機構由轉向操縱桿(9)、套管(11)、鉸接桿(16)和轉向撥叉(8)組成,所述操縱桿(9)近似Z型結構,其上部水平桿位于車身部分左側,豎直桿間隙配合套裝在套管(11)中,下部水平桿后端與鉸接桿(16)—端鉸接,所述鉸接桿(16)另一端與轉向撥叉(8)鉸接,所述轉向撥叉(8)與后輪軸鉸接,所述套管(11)固定在車架左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所述制動機構包括制動手柄(24 )、制動桿(23 )、制動軸(25 )、擺桿(26 )、拉桿(22 )和制動鼓(21),所述制動手柄(24 )位于車身右側,與制動桿(23)上端連接,所述制動桿(23)下端與制動軸(25)固定連接,所述制動軸(25)兩端分別設有左、右側擺桿,同側擺桿(26)與同側拉桿(22)鉸接,同側拉桿(22)與同側制動鼓(21)連接,所述制動鼓(21)配裝在兩側前輪(7)的輪轂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蓄電池(17)和電機(18),所述蓄電池(17)布置在車身后半部下側,通過導線與電機(18)連接,所述電機(18)固定在底盤部分元件上,其輸出軸與與底盤部分對應元件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機構包括電源開關、前進開關、倒車開關和速度控制裝置,所述電源控制開關布置在車身相應位置處,所述前進開關、倒車開關和速度控制裝置均安裝在制動手柄(24)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構成中還包括后輪固定架(6),所述后輪固定架(6)由左右対稱的兩部分組成,其下端與后輪軸鉸接,上端固定在車身部分后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構成中還包括后排座椅(15),所述后排座椅(15)布置在車身部分后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構成中還包括腳踏板(13),所述腳踏板(13)左右對稱布置,鉸接在車身兩翼護板內側下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休閑三輪車,其特征是,構成中還包括前護板(14),所述前護板(14)為方板結構,通過套管式連接座與車身部分配裝,豎直安裝在車體前端,與兩側護欄(2)配合也可水平安裝在車體前側。
專利摘要一種電動休閑三輪車,用于解決老年人(或行動不便人士)的出行及休閑娛樂問題,其構成中包括車身部分和底盤部分,所述車身部分包括護板、護欄和座椅,所述護板由位于前半部的兩翼護板、位于后部的半圓形護板和兩側的側門組成,所述兩翼護板和半圓形護板固定在底盤部分元件上,所述側門鉸接在后部半圓形護板上,并設有與半圓形護板配裝的側門鎖,所述護欄安裝在所對應的護板上方,所述座椅通過其下面設置的減振彈簧與底盤部分元件連接,座椅布置在車身前部中間位置,在座椅上設置靠背角度調節裝置。本實用新型針對老年人的生活特點,以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為廣大中老年朋友代步出行和休閑娛樂提供了方便。
文檔編號B62K11/02GK202358253SQ20112044335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0日
發明者張志國 申請人:張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