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特別是用于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重型汽車所使用的車架底盤橫梁其結構復雜款式多祥,性能良莠不齊,很多卡車在經過了長時間的運輸之后,出現了車架橫梁斷裂、撕裂等現象,抗扭曲、抗疲勞能力特別的差。這和車架內的橫梁結構形式有很大的關系,容易出現橫梁結構形式上缺陷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它是采用四連接板的結構形式,橫梁中間設置兩個背靠背橫梁體連接,針對自卸車的后翻受カ情況,橫梁上裝置加強支架,橫梁體前后左右四個位置裝置四個加強支架,車架縱梁與橫梁縱橫連接在一體,兩側與車架縱梁相連,縱梁的下端與平衡軸連接固定,使整個后懸架成為ー個完美的整體,實現整個底盤重量輕和穩定性高與牢固性強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它是由前橫梁、后橫梁、加強支架、托架、第一上連接板、第二上連接板、第二下連接板和第ー下連接板構成,第一上連接板和第二上連接板與第二下連接板和第一下連接板上分別設置多個第一鉚釘孔、第二鉚釘孔、第四鉚釘孔和第三鉚釘孔,由鉚釘鉚接固定,第一上連接板與第二上連接板和第二下連接板與第一下連接板中間處分別裝置前橫梁和后橫梁,四只托架兩端上分別設置三個螺栓孔,由螺栓固定連接在第一上連接板和第二上連接板與第二下連接板和第一下連接板上,四只加強支架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第一上連接板和第二上連接板與第二下連接板和第一下連接板上,由多只第二鉚釘鉚接在第一上連接板和第二上連接板與第二下連接板和第一下連接板上,第一上連接板和第二上連接板與第二下連接板和第一下連接板上的多只鉚釘孔內分別裝置多只第一鉚釘,前橫梁和后橫梁分別由多只第三鉚釘柳接在一體。本實用新型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的效果是結構簡單牢固,底盤橫梁固定穩定,單層車架結構,整個底盤重量輕,整體穩定,構造牢固,廣泛用于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的底盤橫梁設備。
本實用新型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將結合附圖作進ー步詳細描述。圖I是本實用新型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的俯視結構示意圖。[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的側視結構示意圖。I一第一鉚釘孔2—前橫梁3—后橫梁4一第二鉚釘孔5—第四鉚釘孔6—第二鉚釘孔7—加強支架8—第一鉚釘9ー托架10—螺栓11 一第一上連接板12—第二上連接板13—第二下連接板14 一第二鉚釘15—第三鉚釘16—第一下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2、3,本實用新型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它是由前橫梁
2、后橫梁3、加強支架7、托架9、第一上連接板11、第二上連接板12、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構成,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分別設置多個第一鉚釘孔I、第二鉚釘孔4、第四鉚釘孔5和第三鉚釘孔6,由鉚釘鉚接固定,第一上連接板11與第二上連接板12和第二下連接板13與第一下連接板16中間處分別裝置前橫梁2和后橫梁3,四只托架9兩端上分別設置三個螺栓孔,由螺栓10固定 連接在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四只加強支架7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由多只第二鉚釘14鉚接在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的多只鉚釘孔內分別裝置多只第一鉚釘8,前橫梁2和后橫梁3分別由多只第三鉚釘15鉚接在一體。本實用新型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的實施例,它是由前橫梁2、后橫梁3、加強支架7、托架9、第一上連接板11、第二上連接板12、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構成,采用四塊連接板結構方式,中間設置兩個背靠背前后橫梁連接,針對自卸車的后翻受カ情況,對前后橫梁進行裝置四只加強支架7和四只托架9,前橫梁2和后橫梁3由六個鉚釘15鉚接在一體,第一上連接板11與第二上連接板12由十六個鉚釘8與前橫梁2和后橫梁3鉚接固定;第一上連接板11與第二上連接板12、四個加強支架7由十六個鉚釘14與前橫梁2和后橫梁3鉚接固定,四個托架9上下由二十四個螺栓10連接固定。
權利要求1.一種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它是由前橫梁(2)、后橫梁(3)、加強支架(7)、托架(9)、第一上連接板(11)、第二上連接板(12)、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構成,其特征是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分別設置多個第一鉚釘孔(I)、第二鉚釘孔(4)、第四鉚釘孔(5)和第三鉚釘孔(6),由鉚釘鉚接固定,第一上連接板(11)與第二上連接板(12)和第二下連接板(13)與第一下連接板(16)中間處分別裝置前橫梁(2)和后橫梁(3),四只托架(9)兩端上分別設置三個螺栓孔,由螺栓(10)固定連接在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四只加強支架(7)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由多只第二鉚釘(14)鉚接在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第一上連接板(11)和第二上連接板(12)與第二下連接板(13)和第一下連接板(16)上的多只鉚釘孔內分別裝置多只第一鉚釘(8),前橫梁(2)和后橫梁(3)分別由多只第三鉚釘(15)鉚接在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特別是用于輕量化型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底盤橫梁設備。它是由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中間處分別裝置前橫梁和后橫梁,四只托架兩端上分別設置三個螺栓孔,由螺栓固定連接在上連接板與下連接板上,四只加強支架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上連接板與下連接板上,由多只第二鉚釘鉚接在上連接板與下連接板上,第一上連接板和第二上連接板與第二下連接板和第一下連接板上的多只鉚釘孔內分別裝置多只第一鉚釘,前橫梁和后橫梁分別由多只第三鉚釘鉚接在一體。效果是結構簡單牢固,底盤橫梁固定穩定,單層車架結構,整個底盤重量輕,整體穩定,構造牢固,廣泛用于前頂自卸式載重汽車的底盤橫梁設備。
文檔編號B62D21/02GK202518346SQ20122017252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3日
發明者于振華, 孔忠, 孟國玉, 常建軍, 曹東海, 李付祥, 李鑫, 程利君, 邱麗萍, 韓光現, 高揚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寧商用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