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童車上的踏腳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兒童玩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童車上的踏腳輪。
背景技術:
童車是兒童玩具之中的一大門類,其中包括兒童自行車、兒童推車、嬰兒學步車、兒童三輪車和兒童電動玩具車。其中,兒童三輪車是學前兒童普遍喜愛的玩具,但是現有童車上的踏腳存在設計不足,兒童由于沒有很好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反應不夠迅速,在停車起身或者緊急站起來的時候,很容易導致腳經常觸及踏腳,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和受傷。由上可知,解決這些問題已是迫在眉睫!有鑒于此,本發明人對此做了深入的研究,設計出一種童車上的踏腳輪,結構簡單精巧,踏腳在不使用時能夠收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受傷,本案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童車上的踏腳輪,結構簡單精巧,踏腳在不使用時能夠收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受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童車上的踏腳輪,包括踏板,該踏板通過折疊結構設置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結構包括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以及設置在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的方形插桿。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桿上設有凹槽,在凹槽內設有擋臺。進一步,所述第二連接桿上設有凸體,該凸體與凹槽相配合設置。進一步,在凹槽上設有通孔。進一步,所述通孔為方形。進一步,在凸體上設有與凹槽上的通孔相對應的轉孔。進一步,所述轉孔為方形。該結構的設置,與通孔相配合,都為方形設置,正常使用時和折疊時卡扣連接牢固。本實用新型在實際使用時,第一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連接,能實現踏腳。在需要折疊時,只要拔出插桿,凸體進行旋轉折疊,折疊好后,再插上插桿即可,該過程操作簡單,收攏折疊效果好。這樣,就避免了兒童意外受傷。擋臺的設置,能夠阻擋凸體旋轉過度,保證踏腳的正常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精巧,踏腳在不使用時能夠收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受傷。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18]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考附圖1,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童車上的踏腳輪,包括踏板1,該踏板I通過折疊結構設置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結構包括第一連接桿2和第二連接桿3,以及設置在第一連接桿2和第二連接桿3上的方形插桿4。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桿2上設有凹槽5,在凹槽5內設有擋臺6。進一步,所述第二連接桿3上設有凸體7,該凸體7與凹槽5相配合設置。 進一步設置,在凹槽5上設有通孔。進一步設置,所述通孔為方形。進一步設置,在凸體7上設有與凹槽5上的通孔相對應的轉孔。進一步設置,所述轉孔為方形。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精巧,踏腳在不使用時能夠收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受傷。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并非對本案設計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設計關鍵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童車上的踏腳輪,包括踏板,該踏板通過折疊結構設置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結構包括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以及設置在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的方形插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童車上的踏腳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桿上設有凹槽,在凹槽內設有擋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童車上的踏腳輪,其特征在于在凹槽上設有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童車上的踏腳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為方形。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童車上的踏腳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桿上設有凸體,該凸體與凹槽相配合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童車上的踏腳輪,其特征在于在凸體上設有與凹槽上的通孔 相對應的轉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童車上的踏腳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孔為方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童車上的踏腳輪,包括踏板,該踏板通過折疊結構設置在支架上,所述折疊結構包括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以及設置在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的方形插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精巧,踏腳在不使用時能夠收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受傷。
文檔編號B62K9/00GK202783624SQ20122039781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3日
發明者柴銘均 申請人:浙江海博塑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