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折疊式嬰兒車架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11164閱讀:28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折疊式嬰兒車架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折疊式嬰兒車架體,該種結構能用于可轉動座位的嬰兒車中。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一般的嬰兒車其座位有幾種固定方式:1.固定式,即座位是固定在嬰兒車骨架上的,不可拆卸。嬰兒面朝前方,背向媽媽。這種方式比較不利于媽媽和嬰兒間的互動。2.座位為可拆式,當媽媽要與寶寶交流時,可將座位卸下后換一個方向再裝在骨架上,這樣嬰兒的就可以面朝媽媽。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于座位可換的嬰兒車。上述座位可換需要將座位拆下再裝上,當操作者手里有東西時比較不方便操作。消費者希望有一種不需拆下座位即可實現座位換向的嬰兒車。而通過直接旋轉座位實現換向功能就需要有較大的空間,一般的嬰兒車骨架由于架構限制,無法提供座位旋轉時所需的大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旋轉座位實現換向功能所需大空間的折疊式嬰兒車架體。本發明可以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折疊式嬰兒車架體,包括設有輪組的底架,以及手把管;所述底架包括前腳管、后腳管,前腳管與后腳管可轉動連接,后腳管的后端各設有后固定座;所述各后固定座與手把管的相應端可轉動連接;在手把管與相應后固定座之間,設有可控制手把管相對相應后固定座樞轉或固定的卡掣機構,還包括控制該卡掣機構的相應釋放機構;手把管與前腳管之間設有手把管向后腳管轉動、靠攏時,能使前腳管同時向后腳管轉動、靠攏的連動機構;底架上設有座椅骨架。本發明解決問題還可以進一步采取以下改進措施:所述連動機構包括前收折管、后收折管、連接桿,前收折管一端與前腳管鉸接,另一端與后收折管一端鉸接,后收折管的中部與后腳管鉸接,后收折管的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鉸接,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手把管鉸接。前腳管與后腳管之間通過上支撐座實現可轉動連接,前腳管、后腳管分別與上支撐座可轉動連接。所述卡掣機構包括卡掣件、供卡掣件的一部分伸進的卡掣部,以及向卡掣件產生彈力使卡掣件伸進的卡掣部的彈性件;所述卡掣部設于后固定座,卡掣件與手把管之間可沿手把管軸向活動式連接,所述釋放機構與卡掣件連接。 所述卡掣件位于手把管內,其外徑與手把管內徑匹配,卡掣部為一個卡槽。所述釋放機構包括拉桿及限位件,該拉桿通過該限位件可往復移動地套接在該手把管上,該拉桿與卡掣件之間通過連動件連接。
所述連動件為一撓性線。
所述釋放機構設置在手把管上。
所述上支撐座上設有上支撐架,上支撐架設所述座椅骨架。
前腳管、后腳管為U形管。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這樣的技術效果:
1、本發明折疊式嬰兒車架體,由前腳管、后腳管、手把管構成,可以展開的空間大,展開后便于座位轉動,且結構簡單,制造容易。
2、本發明折疊式嬰兒車架體,通過釋放機構和卡摯機構,由手把管通過連動機構使前腳管、后腳管、手把管相互間靠攏,折疊;這樣,本發明最后可收折為外形尺寸很小的效果,非常便于存放和攜帶。而且本發明的機構設計可靠,工作時十分穩固,使用安全,可避免發生因意外收折而導致的事故。


圖1、圖2是本發明折疊式嬰兒車架體不同視覺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折疊式嬰兒車架體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折疊式嬰兒車架體其手把管內部結構的示意圖。
圖5為靠近后固定座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6為卡掣件與釋放機構的連接示意圖。
圖7為折疊式嬰兒車架體的收折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
實施例:如圖1至圖7所示,一種折疊式嬰兒車架體,包括設有輪組的底架1,以及手把管4 ;所述底架I包括前腳管12、后腳管13,前腳管12與后腳管13可轉動連接,后腳管13的后端各設有后固定座11。所述各后固定座11與手把管4的相應端可轉動連接;在手把管4與相應后固定座11之間,設有可控制手把管4相對相應后固定座11樞轉或固定的卡掣機構6,還包括控制該卡掣機構6的相應釋放機構7。手把管與前腳管之間設有手把管向后腳管轉動、靠攏時,能使前腳管同時向后腳管轉動、靠攏的連動機構;底架I上設有座椅骨架100。在本例中,前腳管、后腳管為U形管。
連動機構包括前收折管14、后收折管15、連接桿5,前收折管14 一端與前腳管12鉸接,另一端與后收折管15 —端鉸接,后收折管15的中部與后腳管13鉸接,后收折管15的另一端與連接桿5的一端鉸接,連接桿5的另一端與手把管4鉸接。在本例中,連動機構的數量為兩個,各連動機構的收折管14、后收折管15、連接桿5分別與前腳管12、后腳管13、手把管4的對應部分鉸接。兩個連動機構更利于收折時的前腳管12、后腳管13、手把管4相互間動作相互平衡。
本例中,前腳管12與后腳管13之間通過上支撐座22實現可轉動連接,前腳管12、后腳管13分別與上支撐座22可轉動連接。兩后收折管連接于一起。而支撐座上可以支承座椅,支撐座位于整個車架的中部,可以轉動的空間大。
卡掣機構6包括卡掣件61、供卡掣件61的一部分伸進的卡掣部111,以及向卡掣件61產生彈力使卡掣件伸進的卡掣部的彈性件62 ;所述卡掣部111設于后固定座11,卡掣件61與手把管4之間可沿手把管4軸向活動式連接,所述釋放機構7與卡掣件61連接。卡掣件61位于手把管4內,其外徑與手把管內徑匹配,卡掣部111為一個卡槽。釋放機構7設置在手把管上。釋放機構7包括拉桿72及限位件73,該拉桿72通過該限位件73可往復移動地套接在該手把管4上,該拉桿72與卡掣件111之間通過連動件71連接。連動件71為一撓性線。上支撐座22上設有上支撐架3,上支撐架3設所述座椅骨架100。支撐架3其兩端設有連接座31。另外,連接座31可連接并支撐一嬰兒提籃或汽車安全座椅。如圖7所示,收折時,拿開座位后,設在手把管4的釋放機構7用以控制卡掣機構6,并通過連動件可驅動卡掣機構6的卡掣件61脫離后固定座11的卡槽(卡掣部111),使手把管4與后固定座11之間可以相對樞轉,從而帶動連動機構相互樞轉而朝彼靠攏收折,即連接桿帶動后收折管轉動,后收折管再帶動前收折管轉動,前收折管再帶動前腳管轉動,從而實現手把管、前腳管向后腳管靠攏。相反要展開架體時,把手把管向相反方向轉動即可。當不收車時,卡掣件61在彈性件62的作用下卡入后固定座11的卡槽內,使手把管4與后固定座11無法相對轉動,從而使車架無法收折。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折疊式嬰兒車架體,其特征是:包括設有輪組的底架,以及手把管;所述底架包括前腳管、后腳管,前腳管與后腳管可轉動連接,后腳管的后端各設有后固定座;所述各后固定座與手把管的相應端可轉動連接;在手把管與相應后固定座之間,設有可控制手把管相對相應后固定座樞轉或固定的卡掣機構,還包括控制該卡掣機構的相應釋放機構;手把管與前腳管之間設有手把管向后腳管轉動、靠攏時,能使前腳管同時向后腳管轉動、靠攏的連動機構;底架上設有座椅骨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嬰兒車架體,其特征是:所述連動機構包括前收折管、后收折管、連接桿,前收折管一端與前腳管鉸接,另一端與后收折管一端鉸接,后收折管的中部與后腳管鉸接,后收折管的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鉸接,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手把管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嬰兒車架體,其特征是:前腳管與后腳管之間通過上支撐座實現可轉動連接,前腳管、后腳管分別與上支撐座可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可收折架體,其特征是:所述卡掣機構包括卡掣件、供卡掣件的一部分伸進的卡掣部,以及向卡掣件產生彈力使卡掣件伸進的卡掣部的彈性件;所述卡掣部設于后固定座,卡掣件與手把管之間可沿手把管軸向活動式連接,所述釋放機構與卡掣件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兒車可收折架體,其特征是:所述卡掣件位于手把管內,其外徑與手把管內徑匹配,卡掣部為一個卡槽。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兒車可收折架體,其特征是:所述釋放機構包括拉桿及限位件,該拉桿通過該限位件可往復移動地套接在該手把管上,該拉桿與卡掣件之間通過連動件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嬰兒車可收折架體,其特征是:所述連動件為一撓性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可收折架體,其特征是:所述釋放機構設置在手把管上。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嬰兒車可收折架體,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撐座上設有上支撐架,上支撐架設所述座椅骨架。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可收折架體,其特征是:前腳管、后腳管為U形管。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折疊式嬰兒車架體,包括設有輪組的底架,以及手把管;所述底架包括前腳管、后腳管,前腳管與后腳管可轉動連接,后腳管的后端各設有后固定座;所述各后固定座與手把管的相應端可轉動連接;在手把管與相應后固定座之間,設有可控制手把管相對相應后固定座樞轉或固定的卡掣機構,還包括控制該卡掣機構的相應釋放機構;手把管與前腳管之間設有手把管向后腳管轉動、靠攏時,能使前腳管同時向后腳管轉動、靠攏的連動機構;底架上設有座椅骨架。本發明由前腳管、后腳管、手把管構成,可以展開的空間大,展開后便于座位轉動,且結構簡單,制造容易。最后可收折為外形尺寸很小的效果,工作時十分穩固,使用安全。
文檔編號B62B7/06GK103183048SQ20131009467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姚福來, 雷德祥, 黃金海 申請人:歐仕兒童用品(福建)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