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包括有固定架頭、第一腳柱和第二腳柱,所述固定架頭底側設有第一樞槽,所述第一腳柱的頭端與第一樞槽通過第一樞軸貫穿連接;所述第一腳柱的頭端的底側設有第二樞槽,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與第二樞槽通過第二樞軸貫穿連接,還包括有齒條,所述齒條設置有若干齒形,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設置有與齒條的齒形嚙合的齒牙,所述固定架頭底側的第一樞槽的內側壁面對應所述齒條的兩端端面設有導引斜槽。當第一腳柱順著第一樞軸擺轉折收時,齒條樞轉同時受導引斜槽橫向推移,迫使第二腳柱同步依第二樞軸擺轉往第一腳柱靠攏,第一腳柱和第二腳柱靠攏后順第一樞軸擺轉至定位,使其同時具有單、雙柱型式停車架優勢。
【專利說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自行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
【背景技術】
[0002]按,自行車在不騎乘的時候,就需要將自行車駐停而需使用到停車架,現有自行車停車架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單柱型式停車架,另一種是雙柱型式停車架,兩者各有優缺點,如其單柱型式停車架停車較不穩固,容易有跑動或傾倒的問題,但是單柱型式停車架其折收時比較不會阻礙自行車行駛;而雙柱型式停車架則其停車較為穩固,不易有跑動或傾倒的問題,但是常用的雙柱型式停車架其在折收時,不易折收,且一體式的常用雙柱型式停車架其折收后占用寬幅仍很大,常會影響自行車行駛而形成阻礙或危險。因此,如何能有一種同時擁有兩種型式停車架優點的停車架,乃是所有消費者的期望。
[0003]是以,針對上述習知結構所存在的問題點,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的創新結構,實消費者所殷切企盼,亦是相關業者須努力研發突破的目標及方向。
[0004]有鑒于此,發明人本于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具備單、雙柱型式停車架優勢的雙柱自行車停車架。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包括有固定架頭、第一腳柱和第二腳柱,所述固定架頭底側設有第一樞槽,所述第一腳柱的頭端嵌入該第一樞槽內,所述第一腳柱的頭端與第一樞槽通過第一樞軸貫穿連接;所述第一腳柱的頭端的底側設有第二樞槽,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嵌入該第二樞槽內,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與第二樞槽通過第二樞軸貫穿連接,還包括有齒條,所述齒條設置有若干齒形,所述齒條嵌設于第二樞槽內,所述齒條設置有齒形的一端朝向第二腳柱的頭部,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設置有與齒條的齒形嚙合的齒牙,所述固定架頭底側的第一樞槽的內側壁面對應所述齒條的兩端端面設有導引斜槽。
[0007]其中,所述第一腳柱的底端套設有第一伸縮套管,所述第一伸縮套管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所述第一伸縮套管通過第一彈性定位件穿過定位孔與第一腳柱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的頂端凸出于定位孔表面。
[0008]其中,所述第二腳柱的底部套設有第二伸縮套管,所述第二伸縮套管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所述第二伸縮套管通過第二彈性定位件穿過定位孔與第二腳柱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性定位件的頂端凸出于定位孔表面。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往第一腳柱的側面凸設有極限定位擋部,所述第二腳柱與第一腳柱并攏時抵靠時抵靠該第一腳柱,所述第二腳柱旋轉到極限時與該極限定位擋部貼合。[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頭的頂端設置有止滑平面架板,該止滑平面架板設置有螺孔,所述固定架頭通過所述止滑平面架板的螺孔安裝于自行車車架。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當其使用于自行車車架并使自行車停靠時,第一腳柱順著第一樞軸擺轉折收時,齒條樞轉同時受導引斜槽橫向推移,迫使第二腳柱同步依第二樞軸擺轉往第一腳柱靠攏,第一腳柱和第二腳柱靠攏后順第一樞軸擺轉至定位,使其同時具有單、雙柱型式停車架優勢,易收折,且不會阻礙自行車行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的另一方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處于收折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實施于自行車上呈現停駐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實施于自行車上呈現雙柱靠攏狀態的結構示意
圖;
圖8為本發明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實施于自行車上呈現呈現收折定位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1至圖8中包括有標記:
I—停車架10—固定架頭
II——止滑平面架板12——螺孔
13——第一樞槽131——內側壁面
14——第一樞軸15——導引斜槽 20—第一腳柱 21—頭端
22——第二樞槽23——底端
30—第二腳柱31—頭部
32——第二樞軸33——齒牙
34——底部35——擋部
40-齒條41-齒形
42—端面50—第一伸縮套管
51——定位孔52——第一彈性定位件
60——第二伸縮套管61——第二彈性定位件
70——車架71——五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使審查委員對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現配合實施方式及附圖詳述如后:
參見圖1至圖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0015]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70,包括有固定架頭10、第一腳柱20和第二腳柱30,所述固定架頭10底側設有第一樞槽13,所述第一腳柱20的頭端21嵌入該第一樞槽13內,所述第一腳柱20的頭端21與第一樞槽13通過第一樞軸14貫穿連接;所述第一腳柱20的頭端21的底側設有第二樞槽22,所述第二腳柱30的頭部31嵌入該第二樞槽22內,所述第二腳柱30的頭部31與第二樞槽22通過第二樞軸32貫穿連接,還包括有齒條40,所述齒條40設置有若干齒形41,所述齒條40嵌設于第二樞槽22內,所述齒條40設置有齒形41的一端朝向第二腳柱30的頭部31,所述第二腳柱30的頭部31設置有與齒條40的齒形41嚙合的齒牙33,所述固定架頭10底側的第一樞槽13的內側壁面131對應所述齒條40的兩端端面42設有導引斜槽15。
[0016]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70,當其使用于自行車車架70并使自行車停靠時,第一腳柱20順著第一樞軸14擺轉折收時,齒條40樞轉同時受導引斜槽15橫向推移,迫使第二腳柱30同步依第二樞軸32擺轉往第一腳柱20靠攏,第一腳柱20和第二腳柱30靠攏后順著第一樞軸14擺轉至定位,使其同時具有單、雙柱型式停車架70優勢,易收折,且不會阻礙自行車行駛。
[001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腳柱20的底端23套設有第一伸縮套管50,所述第一伸縮套管50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51,所述第一伸縮套管50通過第一彈性定位件52穿過定位孔51與第一腳柱2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52的頂端凸出于定位孔51表面;所述第二腳柱30的底部34套設有第二伸縮套管60,所述第二伸縮套管60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51,所述第二伸縮套管60通過第二彈性定位件61穿過定位孔51與第二腳柱30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性定位件61的頂端凸出于定位孔51表面。
[0018]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腳柱30的頭部31往第一腳柱20的側面凸設有極限定位擋部35,所述第二腳柱30與第一腳柱20并攏時抵靠時抵靠該第一腳柱20,所述第二腳柱30旋轉到極限時與該極限定位擋部35貼合,對第二腳柱30擺轉極限進行定位。
[0019]當本發明應用于自行車時,通過在所述固定架頭10的頂端設置有止滑平面架板11,該止滑平面架板11設置有螺孔12,所述固定架頭10通過所述止滑平面架板11的螺孔12安裝于自行車靠近五通管71的車架70處。
[0020]參考圖6至圖8所示,當使用者欲停駐自行車,通過腳部抵推第二腳柱30往下擺轉時,所述第一腳柱20順著第一樞軸14旋擺,至中途齒條40開始向導引斜槽15導引時,所述第一腳柱20旋擺也會推動齒條40旋擺,而迫使齒條40旋擺的同時又被導引斜槽15導引往遠離第二腳柱30的方向移動,此時所述齒牙41嚙合傳動齒形33,得以同步迫使第二腳柱30順著第二樞軸32旋擺而逐漸遠離第一腳柱20,當第一腳柱20繼續擺轉,所述第二腳柱30則順第二樞軸32外張擺轉至定位,而與第一腳柱20呈現八字形的著地支撐狀態,達到雙柱停車架I的穩固支撐功效。
[0021]如圖6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雙柱自行車停車架為當自行車停放時,提供自行車所需的停駐支撐,此時,停車架I的第一腳柱20和第二腳柱30可處于外張呈八字形的著地支撐狀態,由于第二腳柱30是利用第二樞軸32樞接于第一腳柱20的第二樞槽22,同時第二腳柱30的齒牙33嚙合于齒條40的齒形41,齒條40兩端端面42受限于導引斜槽15,使第二腳柱30呈現外張配合第一腳柱20呈八字形的著地支撐狀態。
[0022]如圖7所示,當使用者欲騎乘而必須讓第一腳柱20和第二腳柱30向上折收時,當腳部抵推第一腳柱20順第一樞軸14旋擺時,第一腳柱20旋擺也會推動齒條40旋擺,而迫使齒條40旋擺的同時又被導引斜槽15導引往第二腳柱30方向移動,齒形41哨合傳動齒牙33,得以同步迫使第二腳柱30順著第二樞軸32旋擺而逐漸與第一腳柱20并攏,在行程途中,當第一腳柱20和第二腳柱30并攏后,第一腳柱20繼續擺轉,則第二腳柱30隨第一腳柱20順著第一樞轉14擺轉至定位,從而達成如單柱型態的收折狀態。如此,當使用者驅乘踩踏該自行車時,停車架I并攏折收所占空間小,可防止腳部接觸與碰撞,從而可有效確保騎乘自行車的樂趣與安全性。
[0023]由其上述可知,本發明所述的雙柱自行車停車架70,確為業界首見而符合發明專利的新穎性要件,而其全面性的創新設計,符合發明專利的創造性要件,所述第二腳柱30依第二樞軸32往內折收時齒牙33推動齒條40滑移于導引斜槽15,從而強迫第一腳柱20依第一樞軸14配合第二腳柱30進行并攏的轉折,至第一腳柱20和第二腳柱30并攏后再依第一樞軸14翻轉則可完全往上折收,本發明同時具備單柱及雙柱型式停車架70的優點,符合較佳的產業利用性。
[0024]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其確已達到本發明的所有目的,另其組合結構的空間型態未見于同類產品,亦未曾公開于申請前,已符合專利法的規定,故依法提出申請。
[0025]以上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包括有固定架頭、第一腳柱和第二腳柱,所述固定架頭底側設有第一樞槽,所述第一腳柱的頭端嵌入該第一樞槽內,所述第一腳柱的頭端與第一樞槽通過第一樞軸貫穿連接;所述第一腳柱的頭端的底側設有第二樞槽,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嵌入該第二樞槽內,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與第二樞槽通過第二樞軸貫穿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齒條,所述齒條設置有若干齒形,所述齒條嵌設于第二樞槽內,所述齒條設置有齒形的一端朝向第二腳柱的頭部,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設置有與齒條的齒形嚙合的齒牙,所述固定架頭底側的第一樞槽的內側壁面對應所述齒條的兩端端面設有導引斜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腳柱的底端套設有第一伸縮套管,所述第一伸縮套管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所述第一伸縮套管通過第一彈性定位件穿過定位孔與第一腳柱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性定位件的頂端凸出于定位孔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腳柱的底部套設有第二伸縮套管,所述第二伸縮套管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定位孔,所述第二伸縮套管通過第二彈性定位件穿過定位孔與第二腳柱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性定位件的頂端凸出于定位孔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腳柱的頭部往第一腳柱的側面凸設有極限定位擋部,所述第二腳柱與第一腳柱并攏時抵靠時抵靠該第一腳柱,所述第二腳柱旋轉到極限時與該極限定位擋部貼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柱自行車停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頭的頂端設置有止滑平面架板,該止滑平面架板設置有螺孔,所述固定架頭通過所述止滑平面架板的螺孔安裝于自行車車架。
【文檔編號】B62H1/02GK103640645SQ201310730077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發明者】李學亮 申請人:東莞順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