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折疊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把手,尤其涉及一種可折疊把手。
背景技術:
自行車、滑板車、電動車和健身器材等上都設有把手。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2103521980
公開日為2012年12月26日、名稱為“一種自行車車把及其制造方法”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不可折疊的把手。不可折疊把手在存放時需要占用較大的空間。為了克服不可折疊把手的上述不足,設計出了可折疊的把手。可折疊把手的結構形式多種多樣。在中國專利號20081004088
公開日為2010年I月27日、名稱為“折疊式自行車把手”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可折疊的把手。現有的可折疊把手多數存在鎖止解鎖不便或在折疊狀態時不能鎖止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鎖止解鎖時方便的展開折疊狀態都可鎖止的可折疊的把手,解決了現有的可折疊把手鎖止解鎖不便的問題和在折疊狀態不能夠鎖止的問題。
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可折疊把手,包括龍頭橫桿和通過鉸軸鉸接在龍頭橫桿兩端的一對把手,所述把手同所述龍頭橫桿之間設有折疊展開鎖止機構,所述折疊展開鎖止機構包括設置在把手上的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以及設置在龍頭橫桿上的同所述鉸軸平行的轉軸,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位于以鉸軸的軸線為中心線的圓柱面上,所述轉軸上設有同所述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相配合的鎖止塊。當把手處于展開狀態時,轉軸、鉸軸和展開位鎖止缺口位于同一平面內,轉動轉軸到鎖止塊卡在展開位鎖止缺口內來使把手保持在展開狀態。把手由展開狀態轉換到折疊狀態時,轉動轉軸到鎖止塊離開展開位鎖止缺口,然后以鉸軸為軸轉動把手至設定的折疊位置,此時轉軸、鉸軸和折疊位鎖止缺口位于同一平面內,再轉動轉軸到鎖止塊卡在折疊位鎖止缺口內來使把手保持在折疊狀態。把手相對于龍頭橫桿是否折疊或展開到設定的位置,可以通過限位結構、位置標志、將對應部位設計為透明的或在對應部位設計觀察窗口等方式來判斷。作為優選,所述鎖止塊同所述展開位鎖止缺口之間為圓柱面配合,所述鎖止塊同所述折疊位鎖止缺口之間亦為圓柱面配合。鎖定效果好,解鎖和鎖定時只需轉動轉軸即可使鎖止塊進入或離開鎖止缺口,解鎖和鎖定時更加方便。作為優選,所述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都為沿所述鉸軸的軸向貫穿的槽,所述轉軸設有切口,所述轉軸設有切口的部位形成所述鎖止塊。結構緊湊性好,制作鎖止缺口和鎖止塊時方便。作為優選,所述龍頭橫桿設有定擋塊,所述轉軸設有隨同轉軸一起轉動的動擋塊,所述動擋塊沿轉軸的周向的一端設有鎖止位定位按壓面、另一端設有自由位定位按壓面,所述定擋塊沿所述轉軸的周向一端設有同所述鎖止位定位按壓面配合的鎖止位定位承置面、另一端設有同所述自由位定位按壓面配合的自由位定位承置面。“鎖止位”是指轉軸上的鎖止塊能夠配合鎖止缺口將把手和龍頭橫桿鎖止在一起的位置。“自由位”是指轉軸上的鎖止塊不阻礙把手相對于龍頭橫桿轉動的位置。當轉軸轉動到鎖止位定位按壓面抵接到鎖止位定位承置面上時,轉軸不能夠繼續轉動,此時鎖止缺口位于轉軸和鉸軸所確定的平面上,鎖止塊卡在鎖止缺口內將把手和龍頭橫桿鎖止在一起,使得把手不能夠以鉸軸為軸而相對于龍頭橫桿轉動。當轉軸轉動到自由位定位按壓面抵接到自由位定位承置面上時, 轉軸不能夠繼續轉動,鎖止塊始終處于鎖止缺口外部,把手能夠以鉸軸為軸而相對于龍頭橫桿自由轉動。能夠方便地判斷鎖止塊是否能夠配合鎖止缺口將把手和龍頭橫桿鎖止在一起,和判斷鎖止塊是否脫離同鎖止缺口的配合。鎖止和解鎖時的直觀性方便性好。[0010]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使轉軸轉動到鎖止位定位按壓面抵接到所述鎖止位定位承置面上的彈簧。能夠使轉軸自動復位和保持在鎖止塊能夠配合鎖止缺口將把手和龍頭橫桿鎖止在一起的位置。[0011]作為優選,所述轉軸的前端上可拆卸連接有旋鈕和定位塊,所述動擋塊設置于所述定位塊上,所述龍頭橫桿可拆卸連接有蓋板,所述定擋塊設置于所述蓋板上。設置旋鈕, 使轉動轉軸時方便。[0012]作為優選,所述龍頭橫桿的側面上設有第一容置腔,所述旋鈕設有第二容置腔,所述蓋板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內,所述定位塊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內,所述定位塊位于所述蓋板和旋鈕之間,所述定位塊套設在所述轉軸上并通過鍵連接在一起,所述旋鈕套設在所述轉軸上并通過所述鍵連接在一起,所述蓋板設有過孔,所述轉軸穿過所述過孔,所述定擋塊設置在所述過孔內,所述動擋塊穿設在所述過孔內。結構緊湊,外觀整潔性好。[0013]作為優選,所述龍頭橫桿設有展開位定位承置面和折疊位定位承置面,所述把手設有同展開位定位承置面相配合的展開位定位按壓面和同折疊位定位承置面相配合的折疊位定位按壓面。當把手以鉸軸為軸轉動到展開位定位按壓面抵接到展開位定位承置面上時,把手不能夠繼續轉動,把手處于設定的展開狀態,此時鉸軸、展開位鎖止缺口和轉軸處于同一平面內,展開位鎖止缺口能夠配合鎖止塊將把手同龍頭橫桿固定在一起。當把手以鉸軸為軸反向轉動到折疊位定位按壓面抵接到折疊位定位承置面上時,把手不能夠繼續轉動,把手處于設定的折疊狀態,此時鉸軸、折疊位鎖止缺口和轉軸處于同一平面內,折疊位鎖止缺口能夠配合鎖止塊將把手同龍頭橫桿固定在一起。能夠方便地判斷展開位鎖止缺口是否能夠配合鎖止塊將把手和龍頭橫桿鎖止在一起,和判斷折疊位鎖止缺口是否能夠配合鎖止塊將把手和龍頭橫桿鎖止在一起。判斷把手是否展開和折疊到位時的直觀性方便性好。[0014]作為優選,所述龍頭橫桿的端部設有開口朝下的安裝槽,所述鉸軸和轉軸的兩端都支撐于所述安裝槽的兩側壁,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設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內,所述安裝槽的兩個側壁同所述把手之間各設有一塊襯板,所述鉸軸和轉軸都穿過所述襯板,所述展開位定位承置面設置于所述安裝槽的底壁,所述折疊位定位承置面設置于所述襯板的遠離安裝槽底壁的一側上。設置襯板,能夠降低轉動把手時對龍頭橫桿的磨損。以把手一端穿設在龍頭橫桿內的方式將把手和龍頭橫桿連接在一起,結構緊湊性好。[0015]作為優選,所述轉軸的兩端通過鑲在龍頭橫桿上的襯套支撐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內孔中。轉軸轉動時不會磨損龍頭橫桿。`[0016]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把手既能夠保持在展開狀態又能夠保持在折疊狀態;通過同一個鎖止塊配合兩個鎖止缺口來實現把手鎖止在展開狀態和鎖止在折疊狀態,結構簡單;通過旋鈕轉動轉軸來驅動鎖止塊進入和離開鎖止缺口以實現鎖止和解鎖,鎖止和解鎖時方便;鎖止時的可靠性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處于展開鎖止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個把手及于龍頭橫桿的連接處處于炸開狀態時的示意圖。圖3為圖2的F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1的C一 C剖視示意圖。圖5為圖4的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為圖5的E—E剖視示意圖,即本實用新型處于展開鎖止狀態時轉軸同蓋板連接處的示意圖。圖7為圖5的D—D剖視示意圖,即本實用新型處于展開鎖止狀態時轉軸同把手連接處的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處于展開自由狀態時轉軸同蓋板連接處的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處于展開自由狀態時轉軸同把手連接處的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折疊自由狀態時轉軸同把手連接處的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折疊鎖止狀態時轉軸同蓋板連接處的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折疊鎖止狀態時轉軸同把手連接處的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折疊鎖止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龍頭立桿1、龍頭橫桿2、前襯板21、后襯板22、折疊位定位承置面221、鉸軸安裝孔23、第一容置腔24、轉軸安裝孔25、前襯套26、后襯套27、蓋板28、過孔281、鎖止位定位承置面282、自由位定位承置面283、定擋塊284、蓋板螺釘29、安裝槽20、展開位定位承置面201、把手3、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展開位定位按壓面311、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連接臺階321、折疊位定位按壓面322、墊圈33、把手橫桿接頭螺釘34、把手橫桿35、把手套36、把手套蓋37、鉸軸4、第一鉸軸螺釘41、第二鉸軸螺釘42、轉軸5、鍵51、切口 52、定位臺階53、鍵槽54、定位塊6、動擋塊61、自由位定位按壓面611、鎖止位定位按壓面612、彈簧7、旋鈕8、旋鈕螺釘81、旋轉方向標識82、第二容置腔83、折疊展開鎖止機構9、鎖止塊91、展開位鎖止缺口 92、折疊位鎖止缺口 9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一種可折疊把手,包括龍頭立桿I和同龍頭立桿I垂直連接在一起的龍頭橫桿2。龍頭橫桿2為直桿結構。龍頭橫桿2的左右兩端各連接有一個把手3。兩個把手3同龍頭橫桿2的連接方式相同。以下以其中一個把手同龍頭橫桿的連接及操作方式作具體說明。參見圖2,把手3包括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墊圈33、把手橫桿接頭螺釘34、把手橫桿35、把手套36和把手套蓋37。把手橫桿35為管狀直桿結構。把手套36套在把手橫桿35上。[0034]龍頭橫桿2設有前襯板21、后襯板22、第一容置腔24、鉸軸安裝孔23、轉軸安裝孔 25、前襯套26、后襯套27、蓋板28和兩顆蓋板螺釘29。[0035]把手3和龍頭橫桿2之間設有鉸軸4、第一鉸軸螺釘41、第二鉸軸螺釘42、轉軸5、 鍵51、定位塊6、彈簧7、旋鈕8和旋鈕螺釘81。[0036]參見圖3,轉軸5上設有切口 52、定位臺階53和用于安裝鍵51的鍵槽54。轉軸5 設有切口的部位形成鎖止塊91。[0037]蓋板28設有過孔281。過孔281的孔壁上端設有定擋塊284。定擋塊284沿轉軸 5的周向一端設有鎖止位定位承置面282、另一端設有自由位定位承置面283。[0038]定位塊6為圓環形,內孔設有用于安裝鍵51的鍵槽。定位塊6的后端上設有動擋塊61。[0039]彈簧7為扭簧。[0040]旋鈕8上設有旋轉方向標識82。旋轉方向標識82為箭頭圖案。[0041]參見圖4,把手套36為管狀結構。把手套36緊套在把手橫桿35上。把手套蓋37 塞裝在把手套36遠離龍頭立桿I的一端。[0042]旋鈕8位于龍頭橫桿2的前側面上。該位置關系使得急剎車過程中,使用者慣性向前而同龍頭產生碰撞時旋鈕不會對使用者產生傷害。[0043]參見圖5,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為軸套結構。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套設在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上且螺紋連接在一起。把手橫桿35套設在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上且螺紋連接在一起。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位于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和把手橫桿35之間。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內設有連接臺階321。把手橫桿接頭螺釘34連接在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 的端部上。把手橫桿接頭螺釘34將墊圈33壓緊在連接臺階321上。當然把手橫桿35與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之間,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與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之間的聯接,亦可采用鉚接、焊接、銷、鍵等聯接方法來實現,還可以作為一體結構。[0044]龍頭橫桿2的端部設有開口朝下的安裝槽20。鉸軸安裝孔23為貫通安裝槽20的兩個側壁的通孔。鉸軸4壓配在鉸軸安裝孔23內且依次穿過前襯板21、第一把手橫桿接頭 31和后襯板22。前襯板21和后襯板22位于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的兩側且位于安裝槽20 內。蓋板28容置在第一容置腔24內。第一鉸軸螺釘41連接在鉸軸4的后端。第二鉸軸螺釘42連接在鉸軸4的前端。在第二鉸軸螺釘42和蓋板連接螺釘29 (參見圖2)的共同作用下實現蓋板28同龍頭橫桿2的聯接。[0045]轉軸安裝孔25為盲孔。后襯套27鑲在轉軸安裝孔25位于安裝槽20后側壁的部分內。前襯套26鑲在轉軸安裝孔25位于安裝槽20前側壁的部分內。同時,后襯套27穿過后襯板22、前襯套26穿過前襯板21。轉軸5分別穿過前襯套26和后襯套27。轉軸5的前端依次穿過過孔281和定位塊6后穿設在旋鈕8內。旋鈕螺釘81將旋鈕8鎖緊在轉軸 5上。轉軸5通過鍵51與定位塊6和旋鈕8聯接為一體。定位塊6上的動擋塊61穿設在過孔281內。旋鈕8設有第二容置腔83。定位塊6容置在第二容置腔83內。彈簧7套設在定位塊6上。彈簧7的一端穿過蓋板28,插入龍頭橫桿2內、另一端插入旋鈕8內。[0046]參見圖6,動擋塊61沿轉軸5的周向的一端設有鎖止位定位按壓面612、另一端設有自由位定位按壓面611。在彈簧7 (參見圖5)的作用下鎖止位定位按壓面 612同鎖止位定位承置面282抵接在一起。參見圖7,安裝槽20的底壁設有展開位定位承置面201。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的上表面上設有同展開位定位承置面201相配合的展開位定位按壓面311。后襯板22的下側面設有折疊位定位承置面221 (前襯板21亦有此結構)。第二把手橫桿接頭32上設有同折疊位定位承置面221相配合的折疊位定位按壓面322。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上設有展開位鎖止缺口 92和折疊位鎖止缺口 93。鎖止塊91、展開位鎖止缺口 92和折疊位鎖止缺口 93構成折疊展開鎖止機構9。展開位鎖止缺口92和折疊位鎖止缺口 93位于以鉸軸4的軸線為中心線的同一圓柱面上。展開位鎖止缺口92和折疊位鎖止缺口 93都為沿鉸軸4的軸向貫穿的槽。鎖止塊91同展開位鎖止缺口 92之間為圓柱面配合。鎖止塊91同折疊位鎖止缺口 93之間亦為圓柱面配合。當展開位定位承置面201和展開位定位按壓面311抵接在一起時,轉軸5、展開位鎖止缺口 92和鉸軸4位于同一平面上。在彈簧7 (參見圖5)的作用下,轉軸5上的鎖止塊91自動轉動到與第一把手橫桿接頭31上的展開位鎖止缺口 92內,使得把手(參見圖1)保持在展開狀態,實現自鎖。將把手折疊起來方法為:參見圖1,首先用一只手先按旋轉方向標識82所指示的方向(兩個旋鈕的轉動方向是相反的)轉動旋鈕8到旋鈕不能轉動、并保持對旋鈕8的旋轉作用力。
參見圖5,轉軸5和定位塊6隨動旋鈕8 一起轉動,彈簧7受到扭曲而儲能。此時,參見圖8,動擋塊61上的自由位定位按壓面611同定擋塊284上的自由位定位承置面283抵接在一起。同時,參見圖9,鎖止塊91同把手3上的展開位鎖止缺口 92完全脫離。然后用另一只手按照圖9中的B向以鉸軸4為軸轉動把手3到不能夠繼續轉動為止。此時,參見圖10,把手3上的折疊位定位按壓面322同把手橫桿2上的折疊位定位承置面221抵接在一起。轉軸5、折疊位鎖止缺口 93和鉸軸4的軸心線位于同一平面上。參見圖5,松開對旋鈕8的旋轉作用力,在彈簧7的作用下,旋鈕8、定位塊6和轉軸5自動回轉到初始位置。此時,參見圖11,動擋塊61上的鎖止位定位按壓面612同定擋塊284上的鎖止位定位承置面282抵接在一起。同時,參見圖12,轉軸5上的鎖止銷91卡在手把3上的折疊位鎖止缺口 93內,使得把手3不能夠相對于龍頭橫桿2以鉸軸4為軸轉動。參見圖13,把手處于折疊狀態時,把手3同龍頭橫桿2垂直。將本實用新型展開的過程中,操作旋鈕的方法同折疊時的相同,轉動把手時使把手朝展開的方向轉動到不能夠轉動為此,此時把手同龍頭橫桿的位置關系如圖7。
權利要求1.一種可折疊把手,包括龍頭橫桿和通過鉸軸鉸接在龍頭橫桿兩端的一對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同所述龍頭橫桿之間設有折疊展開鎖止機構,所述折疊展開鎖止機構包括設置在把手上的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以及設置在龍頭橫桿上的同所述鉸軸平行的轉軸,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位于以鉸軸的軸線為中心線的圓柱面上,所述轉軸上設有同所述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相配合的鎖止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塊同所述展開位鎖止缺口之間為圓柱面配合,所述鎖止塊同所述折疊位鎖止缺口之間亦為圓柱面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都為沿所述鉸軸的軸向貫穿的槽,所述轉軸設有切口,所述轉軸設有切口的部位形成所述鎖止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頭橫桿設有定擋塊,所述轉軸設有隨同轉軸一起轉動的動擋塊,所述動擋塊沿轉軸的周向的一端設有鎖止位定位按壓面、另一端設有自由位定位按壓面,所述定擋塊沿所述轉軸的周向一端設有同所述鎖止位定位按壓面配合的鎖止位定位承置面、另一端設有同所述自由位定位按壓面配合的自由位定位承置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使轉軸轉動到鎖止位定位按壓面抵接到所述鎖止位定位承置面上的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的前端上可拆卸連接有旋鈕和定位塊,所述動擋塊設置于所述定位塊上,所述龍頭橫桿可拆卸連接有蓋板,所述定擋塊設置于所述蓋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頭橫桿的側面上設有第一容置腔,所述旋鈕設有第二容置腔,所述蓋板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內,所述定位塊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內,所述定位塊位于所述蓋板和旋鈕之間,所述定位塊套設在所述轉軸上并通過鍵連接在一起,所述旋鈕套設在所述轉軸上并通過所述鍵連接在一起,所述蓋板設有過孔,所述轉軸穿過所述過孔,所述定擋塊設置在所述過孔內,所述動擋塊穿設在所述過孔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頭橫桿設有展開位定位承置面和折疊位定位承置面,所述把手設有同展開位定位承置面相配合的展開位定位按壓面和同折疊位定位承置面相配合的折疊位定位按壓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頭橫桿的端部設有開口朝下的安裝槽,所述鉸軸和轉軸的兩端都支撐于所述安裝槽的兩側壁,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設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內,所述安裝槽的兩個側壁同所述把手之間各設有一塊襯板,所述鉸軸和轉軸都穿過所述襯板,所述展開位定位承置面設置于所述安裝槽的底壁,所述折疊位定位承置面設置于所述襯板的遠離安裝槽底壁的一側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 的可折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的兩端通過鑲在龍頭橫桿上的襯套支撐在所述安裝槽的側壁內孔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把手。一種可折疊把手,包括龍頭橫桿和通過鉸軸鉸接在龍頭橫桿兩端的一對把手,所述把手同所述龍頭橫桿之間設有折疊展開鎖止機構,所述折疊展開鎖止機構包括設置在把手上的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以及設置在龍頭橫桿上的同所述鉸軸平行的轉軸,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位于以鉸軸的軸線為中心線的圓柱面上,所述轉軸上設有同所述展開位鎖止缺口和折疊位鎖止缺口相配合的鎖止塊。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鎖止解鎖時方便的展開折疊狀態都可鎖止的可折疊的把手,解決了現有的可折疊把手鎖止解鎖不便和在折疊狀態不能夠鎖止的問題。
文檔編號B62K21/16GK203142927SQ20132006875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6日
發明者白波 申請人:寧波陸浪運動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