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體履帶搬運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分體履帶搬運機涉及一種履帶式搬運機結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能適應復雜路況的分體履帶搬運機。本實用新型包括均具有行走輪的前橋體和后橋體,行走輪外設置有履帶,其特征在于:前橋體的后端設置有后軸,后橋體的前端設置有前軸,前軸和后軸通過連接架相連;所述的連接架包括分別套于前軸和后軸上的兩套管,兩套管之間通過連桿相連。
【專利說明】分體履帶搬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履帶式搬運機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0002]在一般的履帶搬運輸設備中,由于多采用支重輪結構行走,當復雜路況出現,履帶及支重輪結構難以適應地形變化,因此易產生側翻或傾斜,導致難以繼續進行工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適應復雜路況的分體履帶搬運機。
[0004]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均具有行走輪的前橋體和后橋體,行走輪外設置有履帶,其特征在于:前橋體的后端設置有后軸,后橋體的前端設置有前軸,前軸和后軸通過連接架相連;所述的連接架包括分別套于前軸和后軸上的兩套管,兩套管之間通過連桿相連。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連桿設置為能伸縮的連桿。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生產加工方便。
[0007]2、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架兩端的套管可繞前軸和后軸轉動,因此,使前橋體和后橋體可上下相對運動,從而可以很好的適應復雜地形,避免了履帶搬運機產生傾翻或傾斜;可在野外、山地和農田中全地況行走。
[0008]3、本實用新型采用能伸縮的連桿,能夠代替履帶長度調節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制造、裝配和調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1]附圖中I為行走輪、2為前橋體、3為履帶、4為后軸、5為套管、6為螺桿、7為螺紋管、8為連接架、9為連桿、10為前軸、11為后橋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包括均具有行走輪I的前橋體2和后橋體11,行走輪I外設置有履帶3,其特征在于:前橋體2的后端設置有后軸4,后橋體11的前端設置有前軸10,前軸10和后軸4通過連接架8相連;所述的連接架8包括分別套于前軸10和后軸4上的兩套管5,兩套管5之間通過連桿9相連。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連桿9設置為能伸縮的連桿。
[0014]所述的連桿9包括中部的螺紋管7和螺紋管7兩端的螺桿6 ;螺桿6端部同所述的套管5相連。通過旋轉螺紋管7,使螺紋管7兩側的螺桿6進出運動,從而達到調整整個連桿9長短的目的。
[0015]所述的連接架8設置為兩個。兩個連接架8有益于保證本實用新型的穩定性。
[0016]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分體履帶搬運機,包括均具有行走輪(I)的前橋體(2)和后橋體(11),行走輪(I)外設置有履帶(3),其特征在于:前橋體(2)的后端設置有后軸(4),后橋體(11)的前端設置有前軸(10 ),前軸(10 )和后軸(4 )通過連接架(8 )相連;所述的連接架(8 )包括分別套于前軸(10)和后軸(4)上的兩套管(5),兩套管(5)之間通過連桿(9)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履帶搬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桿(9)設置為能伸縮的連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履帶搬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桿(9)包括中部的螺紋管(7 )和螺紋管(7 )兩端的螺桿(6 );螺桿(6 )端部同所述的套管(5 )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分體履帶搬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架(8)設置為兩個。
【文檔編號】B62D55/10GK203391882SQ201320330180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8日
【發明者】李德生 申請人:沈陽高佰新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