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推車。包括放置氣瓶的車身,所述的車身上設有滾輪,所述的車身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第二桿體,所述的第一、第二桿體之間設有與氣瓶弧度相吻合的弧形托部。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將氣瓶放入推車的弧形托部后,由弧形托部及固定桿對氣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氣瓶向兩側及底部滑動,保證推車時氣瓶的穩定性,使用起來省時省力。
【專利說明】推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推車,具體說涉及一種用于建筑工地運輸氣瓶的推車。
【背景技術】
[0002]在建筑、安裝工程項目中,現場施工常用氣體有氧氣、乙炔、氬氣、二氧化碳等工業瓶裝氣體,采用鋼籠集中固定擺放;當工程作業點跨距大,或零星工程施工需要使用少量氣體時,工地上一般采用挪移、就地滾動等方法進行氣瓶搬運;現場采用與鋼結構、構筑物等臨時捆綁進行固定,如此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既費工費時又不方便,還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推車,該推車可以方便運送氣瓶,省時省力。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放置氣瓶的車身,所述的車身上設有滾輪,所述的車身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第二桿體,所述的第一、第二桿體之間設有與氣瓶弧度相吻合的弧形托部,弧形托部的深度為氣瓶防震圈的直徑D+10mm。
[0005]本實用新型的弧形托部沿第一、第二桿體的桿長方向均勻布置多個。
[0006]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第二桿體的一端通過固定桿相連,第一、第二桿體的另一端分別設有第一、第二弧形把手,所述的第一、第二弧形把手與第一、第二桿體為整體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的滾輪設置兩個,兩個滾輪之間通過輪軸相連,所述的輪軸與第一、第二桿體之間分別設有連接兩者的連接桿。
[0008]本實用新型的滾輪通過軸承與輪軸相連。
[0009]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桿與第一、第二桿體之間為固定連接。
[0010]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桿與第一、第二桿體之間為可拆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桿包括第一、第二連接桿。
[0012]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第二桿體及輪軸上設有與連接桿相配合的套筒,所述的套筒與連接桿之間通過銷固定。
[0013]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第二桿體與水平面的傾斜度為45° -60°。
[0014]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將氣瓶放入推車的弧形托部后,由弧形托部及固定桿對氣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氣瓶向兩側及底部滑動,保證推車時氣瓶的穩定性,使用起來省時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0018]一種推車,包括放置氣瓶的車身,車身上設有滾輪1,車身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第二桿體2、3,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設有與氣瓶弧度相吻合的弧形托部4。
[0019]進一步的,弧形托部4沿第一、第二桿體2、3的桿長方向均勻布置多個。弧形托部的主要作用是儲存氣瓶,保證氣瓶在推車上推移、使用時的穩定性。
[0020]優選的,弧形托部4的深度為氣瓶防震圈的直徑D+10mm。
[0021]優選的,第一、第二桿體2、3與水平面的傾斜度為45° -60°。氣瓶放置后,此角度可以保證氣瓶不會向兩側滑;第一、第二桿體之間的間距為氣瓶防震圈的直徑D+10mm。
[0022]進一步的,第一、第二桿體2、3的一端通過固定桿5相連,固定桿5可以保證推車時,氣瓶不向底部下滑,保證了氣瓶第一、第二桿體2、3的另一端分別設有第一、第二弧形把手6、7,第一、第二弧形把手6、7與第一、第二桿體2、3為整體結構。
[0023]進一步的,滾輪I設置兩個,兩個滾輪I之間通過輪軸8相連,輪軸8與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分別設有連接兩者的連接桿9。即輪軸8的兩端分別設有滾輪,輪軸8與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通過連接桿9相固定。
[0024]進一步的,滾輪I通過軸承與輪軸8相連。
[0025]實施例一:
[0026]如圖1所示,連接桿9與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為固定連接。即連接桿9與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直接焊接相連。固定式的推車適合于本地周轉使用。
[0027]實施例二:
[0028]如圖2所示,連接桿9與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為可拆連接。
[0029]進一步的,第一、第二桿體2、3及輪軸8上設有與連接桿9相配合的套筒10,套筒10與連接桿9之間通過銷11固定。可拆卸式的推車適合于多地周轉使用,且拆卸后便于擺放和運輸,占地空間小。
[0030]進一步的,連接桿9包括第一、第二連接桿91、92。不管是實施例一還是實施例二,連接桿9都設置兩根,這樣支撐強度更高。
[0031]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氣瓶挪到推車上卡在推車的弧形托部上,依靠弧形托部以及固定桿使氣瓶不會向兩側及底部滑動,同時固上桿可以直接接觸地面,相當于小車的剎車制動系統,可以確保推車的穩定。
[0032]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推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氣瓶的車身,所述的車身上設有滾輪(1),所述的車身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第二桿體(2、3),所述的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設有與氣瓶弧度相吻合的弧形托部(4),弧形托部(4)的深度為氣瓶防震圈的直徑D+1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托部(4)沿第一、第二桿體(2,3)的桿長方向均勻布置多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桿體(2、3)的一端通過固定桿(5)相連,第一、第二桿體(2、3)的另一端分別設有第一、第二弧形把手(6、7),所述的第一、第二弧形把手(6、7)與第一、第二桿體(2、3)為整體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輪(I)設置兩個,兩個滾輪(I)之間通過輪軸(8)相連,所述的輪軸(8)與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分別設有連接兩者的連接桿(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輪(I)通過軸承與輪軸(8)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9)與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為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9)與第一、第二桿體(2、3)之間為可拆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9)包括第一、第二連接桿(91、92)。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桿體(2、3)及輪軸(8)上設有與連接桿(9)相配合的套筒(10),所述的套筒(10)與連接桿(9)之間通過銷(11)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桿體(2、3)與水平面的傾斜度為45° -60°。
【文檔編號】B62B1/26GK203472893SQ201320384101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8日
【發明者】王泳文 申請人: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