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包括:中管夾(1)、滑塊(2)和調節臂(3);中管夾(1)外側設有用于滑塊(2)滑動的滑道(11),滑塊(2)安裝于滑道(11)上,并在所述滑道(11)上左右滑動,調節臂(3)軸連接于滑塊(2),并相對滑塊(2)旋轉;由于滑塊(2)可以在滑道(11)上橫向移動,所以調節臂(3)隨滑塊(2)一起在滑道(11)上滑動,進行位置調節,又由于調節臂(3)與滑塊(2)軸連接,所以調節臂(3)可以在滑塊(2)上進行角度調節,因此,本申請的前變速雙向位調整固定座不僅能進行位置的左右調節,而且還能進行角度調節,方便了對前撥位置和角度的最佳設置,適用于多種不同車架中管角度,提高了自行車的變速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自行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帶變速的自行車上,通常包括前變速器和后變速器,其中前變速器包括前撥和將前撥固定在自行車中管上的前變速固定座。前撥的作用是調節鏈條位置改變其與牙盤配合的齒層,從而實現變速。
[0003]裝配后的前撥,其位置及角度往往直接影響著自行車變速性能。現有技術中的前變速固定座只能使其前撥位置在固定方向的左右調節,不能調節前撥的角度,因此,現有的前變速固定座只能適用于一種型號自行車車架,當車架中管傾斜角度改變或前撥型號改變,必須重新定制一種前變速固定座。
【發明內容】
[0004]針對實現前變速器的位置和角度調節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包括中管夾、滑塊和調節臂,中管夾外側設有用于滑塊滑動的滑道,滑塊安裝于滑道上,并在滑道上左右滑動,調節臂軸連接于滑塊上,并相對滑塊旋轉。
[0005]在一種實施例中,中管夾外側還設有凸臺或凹槽,凸臺或凹槽分別位于滑道兩側,滑塊的內側設有匹配滑道的凹槽或凸臺。
[0006]在一種實施例中,滑塊設有滑塊本體螺紋孔,并通過滑塊本體螺紋孔與滑道螺固定。
[0007]在一種實施例中,滑塊外側設有定位凹槽,調節臂下部設有固定弧,定位凹槽設有左凹槽螺紋孔,固定弧設有左固定弧通孔;
[0008]定位凹槽與固定弧通過左凹槽螺紋孔和左固定弧通孔軸連接。
[0009]在一種實施例中,定位凹槽還設有右凹槽螺紋孔,固定弧還設有右固定弧通孔,二者螺接。
[0010]在一種實施例中,固定弧還設有角度標識,角度標識位于左固定弧通孔一側。
[0011]在一種實施例中,固定弧還設有用于微調所述角度標識的固定弧微調螺紋孔,固定弧微調螺紋孔設于固定弧側面。
[0012]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包括中管夾、滑塊和調節臂,其中,中管夾外側設有滑道,使得滑塊可以在滑道上橫向移動,由于調節臂與滑塊軸連接,所以調節臂可以在滑塊上實現角度調節,同時,又可以隨滑塊一起在滑道上滑動,進行位置調節。因此,本申請的前變速固定座不僅能進行位置的左右調節,而且還能進行角度調節,方便了對前撥位置和角度的最佳設置,適用于多種不同車架中管角度,提高了自行車的變速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3]圖1為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中管夾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調節臂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調節臂的角度標識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9]本例提供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包括中管夾1、滑塊2和調節臂3,如圖1所示。中管夾I外側設有滑道11,中管夾I外側還設有凸臺或凹槽,凸臺或凹槽分別位于滑道11兩側,本例中,中管夾I外側設有凸臺12,如圖2所示。
[0020]如圖3所示,滑塊2內側設有匹配滑道11的凹槽或凸臺,本例中,滑塊2內側設有凹槽21 ;滑塊2設有滑塊本體螺紋孔22,滑塊2通過滑塊本體螺紋孔22與滑道11螺接;滑塊2外側設有定位凹槽23,定位凹槽23設有左凹槽螺紋孔231和右凹槽螺紋孔232。
[0021]如圖4所示,調節臂3下部設有固定弧31,固定弧31設有左固定弧通孔311和右固定弧通孔312。另外,為了使調節臂3的角度調節精確,固定弧31還設有角度標識313,角度標識313設置于左固定弧通孔311 —側,本例的角度標識313采用每兩度設為一個角度標識(如:本例的角度標識范圍是60°C到76V ),如圖5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計角度標識313 ;進一步,固定弧31還設有用于微調角度標識313的固定弧微調螺紋孔314,固定弧微調螺紋孔314設于固定弧31側面。
[0022]滑塊2與中管夾I的安裝方式是:先把滑塊2的凹槽21配合放置于中管夾I的凸臺12上,使其滑塊2可以在滑道11上滑動;再用螺釘通過滑塊本體螺紋孔22,即可實現滑塊2與滑道11螺接,從而實現滑塊2安裝于中管夾I上。
[0023]調節臂3與滑塊2的安裝方式是:先用穿軸通過固定弧31的左固定弧通孔311和定位凹槽23的左凹槽螺紋孔231,使調節臂3與滑塊2實現軸連接,且調節臂3通過穿軸調節旋轉角度;再用螺釘通過右固定弧通孔312和右凹槽螺紋孔232,使調節臂3與滑塊2通過螺接的方式進一步加強調節臂3與滑塊2的連接。
[0024]本例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實現其位置和角度的調節方式是:由于滑塊2與滑道11螺接,通過緩慢松動滑塊本體螺紋孔22內的螺釘,即可實現滑塊2在滑道11上滑動,因為調節臂3安裝于滑塊2上,所以調節臂3隨滑動2 —起在滑道11上滑動,這樣就可以設置調節臂3的安裝位置,選擇最佳的安裝位置再緊固螺釘即可;緩慢松動右固定弧通孔312和右凹槽螺紋孔232內的螺釘,使調節臂3通過左固定弧通孔311和左凹槽螺紋孔231內的穿軸旋轉,這樣就可以設置調節臂3的安裝角度,再通過固定弧微調螺紋孔314以及角度標識313對調節臂3的角度進行精確調整,直到調整到最佳安裝角度,再緊固右固定弧通孔312和右凹槽螺紋孔232內的螺釘,使調節臂3固定于最佳安裝位置和最佳安裝角度。
[0025]本例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不僅能進行位置的左右調節,而且還能進行角度調節,方便了對前撥位置和角度的最佳設置,提高了自行車的變速性能,滿足了客戶的需求。[0026]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管夾(I)、滑塊(2)和調節臂⑶; 所述中管夾⑴外側設有用于所述滑塊⑵滑動的滑道(11),所述滑塊(2)安裝于所述滑道(11)上,并在所述滑道(11)上左右滑動,所述調節臂(3)軸連接于所述滑塊(2)上,并相對所述滑塊(2)旋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夾(I)外側還設有凸臺或凹槽(12),所述凸臺或凹槽(12)分別位于所述滑道(11)兩側,所述滑塊(2)的內側設有匹配所述滑道(11)的凹槽或凸臺(2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2)設有滑塊本體螺紋孔(22),并通過所述滑塊本體螺紋孔(22)與所述滑道(11)固定螺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2)外側設有定位凹槽(23),所述調節臂(3)下部設有固定弧(31),所述定位凹槽(23)設有左凹槽螺紋孔(231),所述固定弧(31)設有左固定弧通孔(311);所述定位凹槽(23)與所述固定弧(31)通過所述左凹槽螺紋孔(231)和左固 定弧通孔(311)軸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23)還設有右凹槽螺紋孔(232),所述固定弧(31)還設有右固定弧通孔(312),二者螺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弧(31)還設有角度標識(313),所述角度標識(313)位于所述左固定弧通孔(311) —側。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前變速器雙向位調整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弧(31)還設有用于微調所述角度標識(313)的固定弧微調螺紋孔(314),所述固定弧微調螺紋孔(314)設于所述固定弧(31)側面。
【文檔編號】B62M9/131GK203698583SQ201420021906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4日
【發明者】楊貴明 申請人:新錦大實業(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