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瓶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電瓶槽,包括用于放置電瓶的箱體,箱體底部設有至少兩個行走滾輪,箱體一側設有推板,推板上設有快速插頭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裝置能夠快速、方便和安全的實現電瓶的運輸、充電和更換,其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企業節約了成本,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專利說明】一種電瓶槽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瓶槽,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方便移動電瓶的電瓶槽。
【背景技術】
[0002]市場上現有的清洗設備絕大多數是電瓶作為動力源,使其正常工作。而現有技術中的電瓶,根據相關技術標準,其體積較大,重量較大,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將電瓶多次移動或者更換,清洗設備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清洗工作場所移動至另一個需要清洗的工作場所,由于沒有專用的移動工具,電瓶的移動基本就靠手工搬運,在搬運過程中不但費時費力,而且還容易將電瓶損壞;并且在搬運過程中,由于電瓶重量很重,搬運很費勁,如果握持不緊,還會存在掉下來砸傷搬運者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省力、方便、安全地移動電瓶的電瓶槽。
[0004]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電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電瓶的箱體,所述箱體底部設有至少兩個行走滾輪,所述箱體一側設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設有快速插頭裝置。
[0006]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快速插頭裝置包括快速插頭和插頭盒,所述快速插頭設置于插頭盒內,所述插頭盒兩側設有用于將插頭盒固定的安裝片。
[0007]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推板上端還設有把手。
[0008]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行走滾輪為4個。
[0009]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行走滾輪為6個。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裝置能夠快速、方便和安全的實現電瓶的運輸、充電和更換,其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企業節約了成本,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案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0016]圖中標號:
[0017]100、箱體110、行走滾輪
[0018]120、推板121、把手
[0019]200、快速插頭裝置210、快速插頭
[0020]220、插頭盒221、安裝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0022]參看圖1一圖3所示,一種電瓶槽,用于放置清洗設備的動力源一電瓶,包括用于放置電瓶的箱體100,由于清洗設備的電瓶很重,為了方便移動,將箱體100底部設有至少兩個行走滾輪110,在箱體一側還設有推板120,用于推動箱體移動。在推板120上設有快速插頭裝置200,快速插頭裝置200包括快速插頭210和插頭盒220,通過快速插頭210實現對清洗設備的供電,快速插頭210可以快速方便的與清洗設備和充電器進行連接。為了能使快速插頭210能夠安全使用,因此將快速插頭210設置于插頭盒220內,插頭盒220兩側設有用于將插頭盒220固定的安裝片221,安裝時只需在安裝片221上安裝螺絲固定,這樣設計靈活性強,不用了還可以拆卸。進一步改進,為了方便操作工人推動,在推板120上端還設有把手121。為了能使電瓶槽能夠平穩定移動,所以將箱體100底部的行走滾輪110設為4個。但是由于清洗設備底板空間較小,在箱體100底部只能設置較小的行走滾輪,但又由于電瓶較重,所以最好將行走滾輪110設為6個。
[0023]通過以上描述,本實用新型裝置能夠快速、方便和安全的實現電瓶的運輸、充電和更換,其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企業節約了成本,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0024]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電瓶的箱體,所述箱體底部設有至少兩個行走滾輪,所述箱體一側設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設有快速插頭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插頭裝置包括快速插頭和插頭盒,所述快速插頭設置于插頭盒內,所述插頭盒兩側設有用于將插頭盒固定的安裝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上端還設有把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滾輪為4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滾輪為6個。
【文檔編號】B62B3/00GK203937700SQ201420292122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日
【發明者】吳維晉 申請人:上海迅維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