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導流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導流板,屬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導流板的角度難以調節的問題。本汽車導流板,包括均呈條形板狀的本體和底座,底座沿車體寬度方向固連在汽車后備箱蓋上側面上,底座上側面的兩端均垂直固連有側板,本體設置在兩側板之間,且兩端通過銷軸分別轉動連接在兩側板上,本體與側板之間還設有能夠將本體固定住的定位機構。本汽車導流板能夠根據需要調節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適用性強。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導流板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車導流板。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汽車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 具,在汽車廣泛普及時,人們對汽車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現代轎車的經常時速已 達100公里左右,最高時速更達200公里以上,因此轎車的車身設計既要服從空氣動力學, 要有盡量低的空阻系數,又要采取措施,在車身的前后端安裝導流板和擾流板,以保證轎車 的行駛安全。在空氣動力學上,有實驗證明空氣流速的速度與壓力成反比,也就是說空氣流 速越快,壓力越小,反之空氣流速越慢,壓力越大。如果轎車外型與機翼橫截面形狀相似,在 高速行駛中由于車身上下兩面的氣流壓力不同,下面大上面小,這種壓力差必然會產生一 種上升力,車速越快壓力差越大,上升力也就越大。這種上升力也是空氣阻力的一種,汽車 工程界稱為誘導阻力,約占整車空氣阻力的7%,雖然比例較小,但危害很大。為了減少轎 車在高速行駛時所產生的升力,汽車設計師除了在轎車外型方面做了改進,將車身整體向 前下方傾斜而在前輪上產生向下的壓力,將車尾改為短平,減少從車頂向后部作用的負氣 壓而防止后輪飄浮外,還在轎車前端的保險杠下方裝上向下傾斜的連接板,連接板與車身 前裙板聯成一體,中間開有合適的進風口加大氣流度,減低車底氣壓,這種連接板稱為導流 板。
[0003] 如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200610099646. 5)公開了一種用于汽車,特別是 轎車的導流裝置,安裝在汽車尾部,包括一個導流元件,該導流元件可以從靜止位置移動 到一個伸出的運行位置。在靜止位置上導流元件集成在尾部的形狀走向中。為了進一步改 善開頭所述導流裝置的氣體動力學特性,尤其是后軸上的輸出,設計了導流元件在伸出的 運行位置(D)中有一個比在縮回的靜止位置(A)中更大的橫向延伸。該導流裝置具有導流 作用,但是導流板是直接固定在車體上的,其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無法改變,使用者無法根 據自身需要來調節導流板的角度,適用范圍較小。
【發明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汽車導流板,該汽車導流 板能夠根據需要調節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適用性強。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導流板,包括均呈條形 板狀的本體和底座,所述底座沿車體寬度方向固連在汽車后備箱蓋上側面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側面的兩端均垂直固連有側板,所述本體設置在兩側板之間,且兩端通過銷軸 分別轉動連接在兩側板上,所述本體與側板之間還設有能夠將本體固定住的定位機構。
[0006] 底座直接固定在汽車后備箱蓋的上側面上,本體的兩端沿長度方向具有銷軸,該 兩銷軸靠近本體車前方向的長邊沿,即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兩側板之間后,本體的車后方 向側邊能夠繞著銷軸擺動,通過如此擺動本體能夠固調節本體板面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 調節到合適位置后通過定位機構固定住,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0007] 在上述的汽車導流板中,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板,所述本體邊沿兩端均具有條 形抵靠板,所述抵靠板與本體相垂直,所述定位板通過一連接軸轉動連接在側板上,且定位 板板面與側板板面相貼合,所述定位板與抵靠板相對邊沿開設有若干定位缺口,所述連接 軸上套設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抵靠板端部抵壓在定位缺口內。定位板對導流板起到 固定作用,定位板通過連接軸轉動連接在插板上,在扭簧的作用下,定位板具有向前的作用 力,在本體調節到合適的角度位置后,定位板在扭簧作用下抵靠在本體的抵靠板上,此時抵 靠板卡接在定位缺口內,即本體被定位板固定住,使用較為方便。
[0008] 在上述的汽車導流板中,所述定位缺口的橫截面呈直角梯形,具有一傾斜側壁和 平直側壁,且傾斜側壁位于平直側壁的上方。傾斜側壁位于上方,能夠直接向上轉動本體, 而在行駛過程中,氣流作用于本體上側面上使得抵靠板下側面抵壓在定位缺口的平直側壁 上,即本體在行駛過程中始終處于固定狀態。
[0009] 在上述的汽車導流板中,所述定位缺口的內側壁上均固連有橡膠層,上述抵靠板 抵壓在橡膠層上。橡膠層能夠減少行駛過程中抵靠板振動帶來的噪音。
[0010] 在上述的汽車導流板中,所述底座的兩端均開設有兩連接孔。連接孔用于底座與 汽車后備箱蓋的連接。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汽車導流板具有以下優點:
[0012] 1、由于本體的車后方向側邊能夠繞著銷軸擺動,通過如此擺動本體能夠固調節本 體板面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調節到合適位置后通過定位機構固定住,使用方便,適用性 強。
[0013] 2、由于在行駛過程中,氣流作用于本體上側面上使得抵靠板下側面抵壓在定位缺 口的平直側壁上,即本體在行駛過程中始終處于固定狀態,結構穩定性好。
[0014] 3、由于定位缺口的內側壁上均固連有橡膠層,因此能夠減少行駛過程中抵靠板振 動帶來的噪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是本汽車導流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 圖2是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0017] 圖3是本汽車導流板的結構后視圖。
[0018] 圖中,1、底座;11、連接孔;2、本體;21、銷軸;3、側板;4、定位機構;41、定位板; 411、連接軸;412、定位缺口;413、橡膠層;42、抵靠板;43、扭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 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0] 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導流板,包括均呈條形板狀的本體2和底座1,底座1沿車體 寬度方向固連在汽車后備箱蓋上側面上,底座1上側面的兩端均垂直固連有側板3,本體2 設置在兩側板3之間,且兩端通過銷軸21分別轉動連接在兩側板3上,本體2與側板3之 間還設有能夠將本體2固定住的定位機構4。底座1直接固定在汽車后備箱蓋的上側面上, 本體2的兩端沿長度方向具有銷軸21,該兩銷軸21靠近本體2車前方向的長邊沿,即通過 銷軸21轉動連接在兩側板3之間后,本體2的車后方向側邊能夠繞著銷軸21擺動,通過如 此擺動本體2能夠固調節本體2板面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調節到合適位置后通過定位機 構4固定住,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0021] 具體來說,結合圖2、圖3所示,定位機構4包括定位板41,本體2邊沿兩端均具有 條形抵靠板42,抵靠板42與本體2相垂直,定位板41通過一連接軸411轉動連接在側板3 上,且定位板41板面與側板3板面相貼合,定位板41與抵靠板42相對邊沿開設有若干定 位缺口 412,連接軸411上套設有扭簧43,在扭簧43的作用下,抵靠板42端部抵壓在定位 缺口 412內,定位板41對導流板起到固定作用,定位板41通過連接軸411轉動連接在插板 上,在扭簧43的作用下,定位板41具有向前的作用力,在本體2調節到合適的角度位置后, 定位板41在扭簧43作用下抵靠在本體2的抵靠板42上,此時抵靠板42卡接在定位缺口 412內,即本體2被定位板41固定住,使用較為方便。定位缺口 412的橫截面呈直角梯形, 具有一傾斜側壁和平直側壁,且傾斜側壁位于平直側壁的上方,傾斜側壁位于上方,能夠直 接向上轉動本體2,而在行駛過程中,氣流作用于本體2上側面上使得抵靠板42下側面抵壓 在定位缺口 412的平直側壁上,即本體2在行駛過程中始終處于固定狀態。定位缺口 412 的內側壁上均固連有橡膠層413,抵靠板42抵壓在橡膠層413上,橡膠層413能夠減少行駛 過程中抵靠板42振動帶來的噪音。底座1的兩端均開設有兩連接孔11,用于底座1與汽車 后備箱蓋的連接。
[002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 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23]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底座1、連接孔11、本體2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 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 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 一種汽車導流板,包括均呈條形板狀的本體(2)和底座(1),所述底座(1)沿車體寬 度方向固連在汽車后備箱蓋上側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側面的兩端均垂直固 連有側板(3),所述本體(2)設置在兩側板(3)之間,且兩端通過銷軸(21)分別轉動連接 在兩側板(3)上,所述本體(2)與側板(3)之間還設有能夠將本體(2)固定住的定位機構 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導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4)包括定位板 (41),所述本體(2)邊沿兩端均具有條形抵靠板(42),所述抵靠板(42)與本體(2)相垂直, 所述定位板(41)通過一連接軸(411)轉動連接在側板(3)上,且定位板(41)板面與側板 (3)板面相貼合,所述定位板(41)與抵靠板(42)相對邊沿開設有若干定位缺口(412),所 述連接軸(411)上套設有扭簧(43),在扭簧(43)的作用下,抵靠板(42)端部抵壓在定位缺 口(412)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導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缺口(412)的橫截面呈直 角梯形,具有一傾斜側壁和平直側壁,且傾斜側壁位于平直側壁的上方。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車導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缺口(412)的內側壁 上均固連有橡膠層(413),上述抵靠板(42)抵壓在橡膠層(413)上。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導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兩端均開設有兩連 接孔(11)。
【文檔編號】B62D37/02GK203902705SQ201420294815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4日
【發明者】葉季秋, 柴麗, 葉長恒 申請人:嘉興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