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包括橫梁連接板,所述橫梁連接板的一側面垂直固定有兩平行連接板,所述兩連接板之間的一段空腔可容納側圍立柱的端部,所述兩連接板之間的另一段空腔可容納側圍斜撐的端部,所述兩連接板與所述側圍立柱和側圍斜撐相連接的位置均布置有鉚接孔;所述橫梁連接板為橫截面為n形的槽型結構,所述的兩連接板固定于橫梁連接板槽底板的外側面,所述橫梁連接板扣合于橫梁上,所述橫梁連接板上設有鉚接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穩定性好、連接強度高、安裝時定位簡單、生產效率高、無污染。
【專利說明】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特別涉及一橫梁與車身側圍立柱和側圍斜撐的連接接頭,屬于車身骨架梁的連接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全球能源不斷消耗,能源價格不斷攀升的壓力下,國內外客車廠家相繼開發出鋁合金骨架的客車以實現客車輕量化,從而降低能耗,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0003]現有技術中鋁合金客車車身骨架梁之間主要采用焊接和鉚接兩種連接方式。由于鋁合金焊接的難度大、人工成本高,易產生的煙霧和粉塵,導致生產現場環境條件惡劣,同時焊接點的強度和外觀都達不到要,所以目前鋁合金客車車身骨架與車架之間的連接主要采用鉚接或半鉚接半焊接的連接方式。如圖1所示,車身骨架側圍立柱1和側圍斜撐2鉚接在連接接頭的連接板6上,再通過焊接固定在橫梁3上。雖然該連接方式采用鉚接,減少了生產現場焊接污染,但該技術方案中還是有部分焊接的存在,同時由于連接件結構的缺陷,該連接件的安裝定位也不夠方便。因此,該車身骨架梁的連接結構還存在安裝時定位困難、工人的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工作環境差、不利于鋁合金客車的批量化生產的缺點。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的結構穩定性差、連接強度不高、安裝時定位不方便、工人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工作環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穩定性好、連接強度高、安裝時定位簡單、生產效率高、無污染的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6]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包括橫梁連接板,所述橫梁連接板的一側面垂直固定有兩平行連接板,所述兩連接板之間的一段空腔可容納側圍立柱的端部,所述兩連接板之間的另一段空腔可容納側圍斜撐的端部,所述兩連接板與所述側圍立柱和側圍斜撐相連接的位置均布置有鉚接孔;所述橫梁連接板為橫截面為η形的槽型結構,所述的兩連接板固定于橫梁連接板槽底板的外側面,所述橫梁連接板扣合于橫梁上,所述橫梁連接板上設有鉚接孔。
[0007]進一步的,所述橫梁連接板由槽底板和兩平行側板組成,所述的兩側板與所述的兩連接板平行,所述的兩側板的內側面與所述橫梁的前后側面相配合。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兩連接板之間設有一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分別與所述兩連接板和槽底板垂直連接,所述加強筋將所述兩平行連接板之間的腔體分隔成豎邊型腔和斜邊型腔,所述豎邊型腔和斜邊型腔分別與所述側圍立柱和側圍斜撐對應,所述豎邊型腔中所述兩連接板的兩內側面與側圍立柱的前后側面相配合,所述斜邊型腔中所述兩連接板的兩內側面與側圍斜撐的前后側面相配合。
[0009]進一步的,所述的兩連接板近似于倒立的直角梯形,所述豎邊型腔位于靠近直邊的一側,所述斜邊型腔位于靠近斜邊的一側;所述兩連接板的直邊與所述橫梁連接板通過圓弧平滑過渡,所述兩連接板的上邊沿與斜邊之間設有切邊,所述斜邊與所述橫梁連接板通過圓弧平滑過渡,所述兩連接板的內側面和外側面與所述橫梁連接板通過圓弧或近似圓弧的斜面平滑過渡;
[0010]所述的兩連接板上對應側圍立柱的位置設有豎向分布的三個鉚接孔,所述的兩連接板上對應側圍斜撐的位置設有斜向的三個鉚接孔,所述側圍斜撐的斜向角度與所述斜邊和該斜向的三個鉚接孔的斜向角度一致。
[0011]進一步的,固定連接成一體的橫梁連接板、兩連接板以及加強筋采用鋁合金或鎂合金擠壓型材成型或鑄造成型。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實用新型將橫梁連接板設為橫截面為η形的槽型結構,將橫梁連接板扣合于橫梁上,所述橫梁連接板的槽與橫梁的外表面相配合,在提高連接結構的連接強度的同時還提升了連接件的安裝時的定位能力,使連接接頭與橫梁之間的固定連接更加的簡便快捷,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4]2.本實用新型在兩連接板之間設置加強筋,提高了連接接頭本體結構的穩定性,提高了連接接頭的連接強度;
[0015]3.本實用新型在兩連接板與橫梁連接板之間設弧形或近似弧形的平面結構,消除兩平行連接板與橫梁連接板之間應力集中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連接接頭本體結構的穩定性,提高了連接件的連接強度;
[0016]4.本實用新型結構穩定性好、連接強度高、安裝時定位簡單、生產效率高、無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現有技術與橫梁和各連接梁連接的立體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與橫梁和各連接梁連接的立體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0022]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23]圖中,側圍立柱1,側圍斜撐2,橫梁3,鉚釘4,橫梁連接板5,連接板6,鉚接孔7,槽底板8,側板9,加強筋10,豎邊型腔11,和斜邊型腔12,直邊13,斜邊14,切邊15。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例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5]參見圖2和圖3,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的連接接頭,包括橫梁連接板5,所述橫梁連接板5的一側面垂直固定有兩個相平行的連接板6,所述兩連接板6之間的一段空腔可容納側圍立柱1的端部,所述兩連接板6之間的另一段空腔可容納側圍斜撐2的端部,所述兩連接板6與所述側圍立柱1和側圍斜撐2相連接的位置均布置有鉚接孔7 ;即側圍立柱1的端部可插入所述兩連接板6之間的左段空腔,側圍斜撐2的端部可插入所述兩連接板6之間的右段空腔,所述兩連接板6與所述側圍立柱1相連接的連接面上布置有鉚接孔7,所述兩連接板6與所述側圍斜撐2相連接的連接面上布置有鉚接孔7 ;所述橫梁連接板5為橫截面為η形的槽型結構,所述的兩連接板6固定于橫梁連接板5槽底板8的外側面,所述橫梁連接板5扣合于橫梁3上,所述橫梁連接板5的槽與橫梁3的外表面相配合,所述橫梁連接板5上設有鉚接孔7。
[0026]槽型結構的橫梁連接板5不僅增大了橫梁連接板5與橫梁3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連接接頭的連接強度,而且還使連接接頭安裝時的定位變得更加簡單,提高了連接接頭的安裝效率,節省了勞動力。
[0027]結合圖3和圖5,所述橫梁連接板5由槽底板8和兩平行側板9組成,所述的兩側板9與所述的兩連接板6相平行。
[0028]結合圖3和圖6,所述的兩連接板6之間設有一加強筋10,所述加強筋10分別與所述兩連接板6和槽底板8垂直連接,所述加強筋10將所述兩平行連接板6之間的腔體分隔成豎邊型腔11和斜邊型腔12,所述豎邊型腔11和斜邊型腔12分別與所述側圍立柱1和側圍斜撐2對應。所述豎邊型腔11中所述兩連接板6的兩內側面與側圍立柱1的前后側面相配合,所述斜邊型腔12中所述兩連接板6的兩內側面與側圍斜撐2的前后側面相配合。加強筋10的設置增強了連接接頭的結構穩定性,提高了連接接頭的連接強度。
[0029]結合圖2至圖6,所述的兩連接板6近似于倒立的直角梯形,該直角梯形較短的底邊與所述橫梁連接板5固定連接。所述豎邊型腔11位于靠近直邊13的一側,所述斜邊型腔12位于靠近斜邊14的一側;所述兩連接板6的直邊13與所述橫梁連接板5通過圓弧平滑過渡,所述兩連接板6的上邊沿與斜邊14之間設有切邊15,即直角梯形中較長的底邊與斜邊之間設有切邊,所述斜邊14與所述橫梁連接板5通過圓弧平滑過渡,所述兩連接板6的內側面和外側面與所述橫梁連接板5通過圓弧或近似圓弧的斜面平滑過渡;通過在連接板6與橫梁連接板5之間的連接區域設置圓弧或近似圓弧的斜面,消除了該連接區域應力集中的問題,進一步增強了連接件的連接強度。
[0030]所述的兩連接板6上對應側圍立柱1的位置設有豎向分布的三個鉚接孔7,所述的兩連接板6上對應側圍斜撐2的位置設有斜向的三個鉚接孔7,所述側圍斜撐2的斜向角度與所述斜邊14和該斜向的三個鉚接孔7的斜向角度一致。所述槽底板8的兩端布置有兩個鉚接孔7,所述兩側板9上分別布置有六個鉚接孔7,該六個鉚接孔7呈兩行三列分布,所述加強筋10布置有四個鉚接孔7,該四個鉚接孔7交錯布置。
[0031]固定連接成一體的橫梁連接板5、兩連接板6以及加強筋10采用鋁合金或鎂合金擠壓型材成型或鑄造成型。
[0032]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用來連接車身骨架梁與車架牛腿,此時可以將橫梁3看做牛腿,將側圍立柱1和側圍斜撐2看做車身骨架。
[0033]本實用新型在連接安裝時,先將側圍立柱1的一端和側圍斜撐2的一端分別插入豎邊型腔11和斜邊型腔12,再利用鉚釘4將兩連接板6與側圍立柱1和側圍斜撐2固定連接;再將橫梁連接板5扣合于橫梁3上,最后利用鉚釘4將橫梁連接板5和橫梁3固定連接,完成車身骨架與橫梁3的連接。
[0034]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簡單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包括橫梁連接板(5),所述橫梁連接板(5)的一側面垂直固定有兩平行連接板(6 ),所述兩連接板(6 )之間的一段空腔可容納側圍立柱(I)的端部,所述兩連接板(6)之間的另一段空腔可容納側圍斜撐(2)的端部,所述兩連接板(6)與所述側圍立柱(I)和側圍斜撐(2)相連接的位置均布置有鉚接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連接板(5)為橫截面為η形的槽型結構,所述的兩連接板(6)固定于橫梁連接板(5)槽底板(8)的外側面,所述橫梁連接板(5)扣合于橫梁(3)上,所述橫梁連接板(5)上設有鉚接孔(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連接板(5)由槽底板(8)和兩平行側板(9)組成,所述的兩側板(9)與所述的兩連接板(6)平行,所述的兩側板(9)的內側面與所述橫梁(3)的前后側面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連接板(6)之間設有一加強筋(10),所述加強筋(10)分別與所述兩連接板(6)和槽底板(8)垂直連接,所述加強筋(10)將所述兩平行連接板(6)之間的腔體分隔成豎邊型腔(11)和斜邊型腔(12),所述豎邊型腔(11)中所述兩連接板(6)的兩內側面與側圍立柱(I)的前后側面相配合,所述斜邊型腔(12)中所述兩連接板(6)的兩內側面與側圍斜撐(2)的前后側面相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連接板(6 )近似于倒立的直角梯形,所述豎邊型腔(11)位于靠近直邊(13 )的一側,所述斜邊型腔(12)位于靠近斜邊(14)的一側;所述兩連接板(6)的直邊(13)與所述橫梁連接板(5)通過圓弧平滑過渡,所述兩連接板(6)的上邊沿與斜邊(14)之間設有切邊(15),所述斜邊(14)與所述橫梁連接板(5)通過圓弧平滑過渡,所述兩連接板(6)的內側面和外側面與所述橫梁連接板(5)通過圓弧或近似圓弧的斜面平滑過渡; 所述的兩連接板(6 )上對應側圍立柱(I)的位置設有豎向分布的三個鉚接孔(7 ),所述的兩連接板(6)上對應側圍斜撐(2)的位置設有斜向的三個鉚接孔(7),所述側圍斜撐(2)的斜向角度與所述斜邊(14)和該斜向的三個鉚接孔(7)的斜向角度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合金客車骨架梁連接接頭,其特征在于:固定連接成一體的橫梁連接板(5)、兩連接板(6)以及加強筋(10)采用鋁合金或鎂合金擠壓型材成型或鑄造成型。
【文檔編號】B62D27/02GK204137135SQ201420540069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9日
【發明者】晏君臣, 郝守海 申請人: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