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可傾斜轉向的四輪機動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96875閱讀:689來源:國知局
一種可傾斜轉向的四輪機動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四輪機動車,具體涉及一種可傾斜轉向的四輪機動車。



背景技術:

機動車按輪子的數量劃分,常見的分別有二輪機動車、三輪機動車、四輪機動車三種車型。因四輪機動車相比于前兩款車型,騎乘更舒適和安全,所以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四輪機動車是現行機動車的主流車型。但現行結構的四輪機動車在轉向時,車身因受到離心力的作用而離地向內傾斜,導致四輪機動車轉向困難,甚至會發生傾覆。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四輪機動車轉向易傾覆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傾斜轉向的四輪機動車,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傾斜轉向的四輪機動車,包括車把、前車身、后車身、兩個前輪、兩個后輪和差速驅動機構,車把安裝在前車身,前車身轉動連接后車身,差速驅動機構安裝在后車身并驅動后輪轉動,車把和兩個前輪之間安裝有傾斜轉向機構,傾斜轉向機構包括上平行連桿、下平行連桿、左前輪固定架、右前輪固定架、立柱、轉動軸、第一轉向連接桿和第二轉向連接桿,上平行連桿、下平行連桿、左前輪固定架、右前輪固定架組成一相對平行的四平行連桿機構,立柱安裝在上平行連桿和下平行連桿之間,轉動軸活動安裝于立柱,轉動軸頭部一側連接車把;另一側設有傾斜連桿,上平行連桿中部設有傾斜角度控制板,傾斜角度控制板設有與傾斜連桿相配合的斜槽,轉動軸下方設有轉向連接板,轉向連接板連接第一轉向連接桿,第一轉向連接桿連接左前輪固定架,左前輪固定架通過第二轉向連接桿連接右前輪固定架,四輪機動車轉向時,車把通過傾斜轉向機構驅動左前輪和右前輪傾斜轉向。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平行連桿、下平行連桿中部都設有方形槽,方形槽中部設有定位孔,立柱插入方形槽中可繞定位孔轉動,立柱后方連接前車身。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前車身和后車身通過旋轉連接軸連接一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旋轉連接軸前方固定連接前車身, 旋轉連接軸上方安裝有剎車板,油壓卡鉗卡緊剎車板防止前車身轉動。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左前輪固定架和右前輪固定架各安裝有一個車輪減震機構,車輪減震機構包括減震彈簧和轉向羊角,左前輪、右前輪轉動連接轉向羊角,轉向羊角與左前輪固定架或右前輪固定架之間通過樞軸安裝減震彈簧。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車把下端通過球頭連接桿連接轉動軸。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上平行連桿、下平行連桿、左前輪固定架、右前輪固定架相鄰連接處設有定位柱。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第一轉向連接桿和第二轉向連接桿為球頭連接桿,第一轉向連接桿連接活動柱下方,活動柱安裝在左前輪固定架下方,活動柱上方連接第二轉向連接桿,第二轉向連接桿連接右前輪固定架。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差速驅動機構包馬達和差速齒輪箱,馬達通過差速齒輪箱驅動后輪轉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本發明的四輪機動車轉彎時,車把驅動轉動軸轉動, 轉動軸帶動傾斜連桿和轉向連接板轉動, 傾斜連桿沿著斜槽運動,從而使上平行連桿、下平行連桿、左前輪固定架、右前輪固定架組成的四平行連桿機構傾斜,左前輪、右前輪之間產生一定的高度差,同時,轉向連接板驅動第一轉向連接桿移動,第一轉向連接桿驅動第二轉向連接桿移動,左前輪、右前輪產生同步轉向,從而實現傾斜轉向,大大提高了轉彎時的平穩性,機動車不會發生傾覆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傾斜轉向機構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的傾斜轉向機構工作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四平行連桿機構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明的轉動軸的安裝示意圖;

圖7是圖2中的A處的放大視圖;

圖8是本發明的車輪減震機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視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可傾斜轉向的四輪機動車,包括車把1、前車身2、后車身3、兩個前輪4、兩個后輪5和差速驅動機構6,車把1安裝在前車身2,前車身2轉動連接后車身3,差速驅動機構6安裝在后車身3,差速驅動機構6包括馬達和差速齒輪箱,馬達通過差速齒輪箱驅動后輪轉動,后輪5驅動四輪機動車前進,車把1和兩個前輪4之間安裝有傾斜轉向機構,傾斜轉向機構控制四輪機動車轉彎時前輪4傾斜轉向。

如圖3~6所示,傾斜轉向機構包括上平行連桿7、下平行連桿8、左前輪固定架9、右前輪固定架10、立柱11、轉動軸12、第一轉向連接桿13和第二轉向連接桿14,上平行連桿7、下平行連桿8、左前輪固定架9、右前輪固定架10組成一始終相互平行的四平行連桿機構,立柱11安裝在上平行連桿7和下平行連桿8之間,轉動軸12活動安裝于立柱11,轉動軸12頭部一側連接車把1;另一側設有傾斜連桿13,上平行連桿7中部設有傾斜角度控制板15,傾斜角度控制板15設有與傾斜連桿相配合的斜槽,轉動軸12下方設有轉向連接板16,轉向連接板16連接第一轉向連接桿17,第一轉向連接桿17連接左前輪固定架9,左前輪固定架9通過第二轉向連接桿1連接右前輪固定架10,四輪機動車轉向時,車把1通過傾斜轉向機構驅動左前輪和右前輪傾斜轉向。

具體的,上平行連桿7、下平行連桿8中部都設有方形槽18,方形槽18中部設有定位孔,立柱11插入方形槽18中可繞定位孔轉動,便于四平行連桿機構變形,轉動軸12活動插入立柱11中;且頭部和尾部從立柱11中伸出,立柱11后方連接前車身2。

具體的,如圖7所示,前車身2和后車身3通過旋轉連接軸18連接一體,便于前車輪傾斜,旋轉連接軸18前方固定連接前車身2, 旋轉連接軸18上方安裝有剎車板19,油壓卡鉗20卡緊剎車板19防止前車身2轉動,油壓卡鉗20松開剎車板19后前車身2可自由傾斜轉動。

具體的,如圖8所示,所述左前輪固定架9和右前輪固定架10各安裝有一個車輪減震機構,車輪減震機構包括減震彈簧21和轉向羊角22,下面以左前輪具體說明車輪減震機構的結構,左前輪轉動連接轉向羊角22,轉向羊角22與左前輪固定架之間通過樞軸安裝減震彈簧21,當機動車在崎嶇不平的路面上行駛時,減震彈簧21會隨著輪子的震動而伸縮,減輕震感,讓駕駛者感覺不了顛簸感。

為了更好的驅動轉動軸12轉動,車把1下端通過球頭連接桿23連接轉動軸12。另外,第一轉向連接桿13和第二轉向連接桿14為球頭連接桿,第一轉向連接桿13連接活動柱24下方,活動柱24安裝在左前輪固定架9下方,活動柱24上方連接第二轉向連接桿14,第二轉向連接桿14連接右前輪固定架10,實現左右前輪同時轉向。

如圖5所示,上平行連桿7、下平行連桿8、左前輪固定架9、右前輪固定架10相鄰連接處設有定位柱25,上平行連桿7、下平行連桿8、左前輪固定架9、右前輪固定架10所組成的四平行連桿機構通過定位柱25相互作用,實現平穩變形,便于左右前輪實現傾斜。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以機動車轉左為例,人工轉動車把1逆時針轉動,車把1驅動轉動軸12逆時針轉動,轉動軸12帶動傾斜連桿13在傾斜角度控制板15的斜槽內前移,從而使四平行連桿機構向左傾斜,左前輪下降而右前輪上升,同時,轉動軸12帶動轉向連接板16逆時針轉動,轉向連接板16帶動第一轉向連接桿13左移,第一轉向連接桿13驅動右前輪向左轉向,右前輪通過第二轉向連接桿14同步驅動左前輪向左轉向,即機動車轉向的同時又實現了傾斜,提高了機動車的平穩性。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