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平衡輪套件及平衡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68826閱讀:3119來源:國知局
平衡輪套件及平衡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代步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平衡輪套件及平衡車。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平衡車(例如電動滑板車)通常僅具有兩個輪子,操控兩輪的動力車需要一定的平衡技巧,這對平衡能力有問題的人或上了年紀反應遲鈍的人是一種考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平衡輪套件及平衡車,其可以方便地將現有技術中的電動滑板車等兩輪平衡車改裝成倒三輪車。

為解決上述問題,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平衡輪套件,包括車體連接部、車把連接部、基座、第一轉向支撐部、第二轉向支撐部、第一輪和第二輪,所述第一輪通過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與所述基座的一側連接,所述第二輪通過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與所述基座的第二側連接,所述車體連接部安裝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車把連接部分別與所述車體連接部、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及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包括豎桿、上U形件、下U形件、車輪軸連接臂和連桿,所述豎桿的上端通過所述上U形件與所述基座連接,所述豎桿的下端通過所述下U形件與所述基座連接,所述豎桿與所述車輪軸連接臂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所述車輪軸連接臂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連桿與所述車把連接部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與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的結構相同。

優選地,所述基座包括兩個沿豎向平行設置的基板,所述兩個基板之間通過連接桿連接形成框架結構,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的上U形件及下U形件均與一個所述基板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的上U形件及下U形件均與另一個所述基板可樞轉地連接。

優選地,所述車把連接部包括底板和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底面與所述底板連接,所述連接管的外側壁與所述車體連接部連接,所述底板與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的連桿、及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連接。

優選地,所述平衡輪套件還包括第一減震器和第二減震器;所述第一減震器的上端與所述基座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一減震器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的下U形件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減震器的上端與所述基座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減震器的下端與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的下U形件可樞轉地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平衡車,包括上述的平衡輪套件。

優選地,所述平衡車還包括車體和車把,所述車體與所述平衡輪套件的車體連接部連接,所述車把與所述平衡輪套件的車把連接部連接。

優選地,所述車體包括后輪和水平踏板,所述水平踏板的前端與所述車體連接部連接,所述后輪可輪轉地安裝在所述水平踏板的后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地將現有技術中的電動滑板車改裝成倒三輪車,且攜帶起來十分方便,駕駛起來也十分安全可靠,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平衡輪套件的主視圖;

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平衡輪套件的俯視圖;

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去除第一輪時的平衡輪套件的側視圖;

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車把連接部的主視圖;

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車把連接部的仰視圖;

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基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1、車體連接部;2、車把連接部;3、第一輪;4、第二輪;5、豎桿;6、上U形件;7、下U形件;8、車輪軸連接臂;9、連桿;10、基板;11、底板;12、連接管;13、第一減震器;14、第二減震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請參考圖1至圖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平衡輪套件,包括車體連接部1、車把連接部2、基座、第一轉向支撐部、第二轉向支撐部、第一輪3和第二輪4,所述第一輪3通過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與所述基座的一側連接,所述第二輪4通過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與所述基座的第二側連接,所述車體連接部1安裝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車把連接部2分別與所述車體連接部1、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及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連接。

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中的車體連接部1與電動滑板車的車體連接,然后將車把與車把連接部2連接,這樣,就可將現有技術中的電動滑板車改裝成前邊為兩輪(第一輪和第二輪),后邊為原來的電動滑板車的后輪的倒三輪形式。當需要轉彎時,轉動車把,由于車把連接部2與第一轉向支撐部及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連接,因此,轉動車把時就會轉動第一輪和第二輪,從而實現方向的控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地將現有技術中的電動滑板車改裝成倒三輪車,且攜帶起來十分方便,駕駛起來也十分安全可靠,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的特點。

優選地,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包括豎桿5、上U形件6、下U形件7、車輪軸連接臂8和連桿9,所述豎桿5的上端通過所述上U形件6與所述基座連接,所述豎桿5的下端通過所述下U形件7與所述基座連接,所述豎桿5與所述車輪軸連接臂8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所述車輪軸連接臂8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連桿9與所述車把連接部2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與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的結構相同。這樣,隨著車輪所在的路面情況起伏,可依據重心擺動使車子平衡。

優選地,所述基座包括兩個沿豎向平行設置的基板10,所述兩個基板10之間通過連接桿連接形成框架結構,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的上U形件6及下U形件7均與一個所述基板10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的上U形件6及下U形件7均與另一個所述基板10可樞轉地連接。

優選地,所述車把連接部2包括底板11和連接管12,所述連接管12的底面與所述底板11連接,所述連接管12的外側壁與所述車體連接部1連接,所述底板11與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的連桿9、及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連接。

優選地,所述平衡輪套件還包括第一減震器13和第二減震器14;所述第一減震器13的上端與所述基座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一減震器1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轉向支撐部的下U形件7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減震器14的上端與所述基座可樞轉地連接,所述第二減震器14的下端與所述第二轉向支撐部的下U形件7可樞轉地連接。當車子在不平的路面行駛時,車子就會搖擺,第一減震器13和第二減震器14會吸收不同搖擺的角度,從而起到平衡作用。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平衡車,包括上述的平衡輪套件。優選地,所述平衡車還包括車體和車把,所述車體與所述平衡輪套件的車體連接部1連接,所述車把與所述平衡輪套件的車把連接部2連接。

優選地,所述車體包括后輪和水平踏板,所述水平踏板的前端與所述車體連接部1連接,所述后輪可輪轉地安裝在所述水平踏板的后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