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高度可調的車把立管,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自行車車把可調節結構大多是在車把立管下面采用管套管伸縮式結構,并通過夾緊件進行固定,這種結構的車把在高度調節好后易出現滑落現象,立管外壁在伸縮過程中電鍍面易磨損,從而影響自行車的整體美觀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高度可調的車把立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高度可調的車把立管,包括車把主體,所述車把主體設有把手、旋轉管和立管,所述立管設置在前叉管內,所述旋轉管設有凹槽,所述立管設有凸臺,所述凹槽和凸臺相互配合且通過螺絲一固定,所述立管上設有防水片,所述防水片的下方設有螺絲二。
作為優選:所述旋轉管的旋轉角度為1~90度。
作為優選:所述螺絲一和螺絲二均為內六角螺絲。
作為優選:所述防水片是可拆卸的。
作為優選:所述防水片采用高聚物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旋轉管的設置,能調節旋轉管和立管之間的角度,從而調節車把的高度,方便使用者選擇適合自己的車把高度,讓使用者加強對車的操控性,使騎行更加舒適。2、由于不需要用立管來調節高度,避免了立管被刮花的情況,防止立管生銹,使車子能保持美觀。3、防水片的設置可以避免雨水進入螺絲二內,防止螺絲二氧化生銹。4、螺絲一可以調整立管與旋轉管的角度,螺絲二可以調節旋轉管的高低和左右。5、內六角螺絲在擰緊的時候著力點更多,從而可以擰得更緊,同時便于拆卸,且不容易滑角。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度可調的車把立管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度可調的車把立管結構示意圖二。
附圖標記:1、車把主體;2、把手;3、旋轉管;4、立管;5、前叉管;6、凹槽;7、凸臺;8、防水片;9、螺絲二;10、螺絲一。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對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度可調的車把立管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高度可調的車把立管,包括車把主體1,所述車把主體1設有把手2、旋轉管3和立管4,所述立管4設置在前叉管5內,所述旋轉管3設有凹槽6,所述立管4設有凸臺7,所述凹槽6和凸臺7相互配合且通過螺絲一10固定,所述立管4上設有防水片8,所述防水片8的下方設有螺絲二9。
通過設置旋轉管3,能調節旋轉管3和立管4之間的角度,從而調節車把的高度,方便使用者選擇適合自己的車把高度,讓使用者加強對車的操控性,使騎行更加舒適。
由于不需要用立管4來調節高度,避免了立管4被刮花的情況,防止立管4生銹,使車子能保持美觀。
通過設置防水片8,可以避免雨水進入螺絲二9內,防止螺絲二9氧化生銹。
螺絲一10可以調整立管4與旋轉管3的角度,螺絲二9可以調節旋轉管3的高低和左右。
通過選用內六角螺絲,在擰緊的時候著力點更多,從而可以擰得更緊,同時便于拆卸,且不容易滑角。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