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車輛駐車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兩輪車輪減速駐停自動支撐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越來擁擠,導致汽車在城市里行駛不快,停車位難找。而兩輪車輛在城市里行駛方便,停車位置易找,這就使得兩輪車輛越來越受到青睞。但是,兩輪車輛駐停時需要依靠駕駛人員腳力支撐或下車用支架支起,這給駕駛兩輪車輛人員在雨天駐停、紅綠燈路口臨時駐停帶來很大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兩輪車輛減速駐停自動支撐機構。
一種兩輪車輛減速駐停自動支撐機構,包括彈性支撐結構、萬向輪、絲母滑套組、電動機及車速傳感器;
所述彈簧支撐結構包括減震支撐桿件、擺動滑桿、擺動滑套、減震彈簧及減震彈簧力調整件,所述擺動滑桿固定設于減震支撐桿件下,所述擺動滑套套設于擺動滑桿上,所述減震彈簧設于擺動滑套與減震彈簧力調整件之間并套設于擺動滑桿上;
所述擺動滑桿的下端設有與擺動滑桿垂直固定連接的支撐桿件下座,所述支撐桿件下座下設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設于擺動滑桿的末端,所述萬向輪的軸承下端設有滾輪上支座,所述滾輪上支座的右端設有與滾輪上支座鉸接的制動板,所述制動板上設有制動膠墊,所述滾輪上支座上固定設有推拉桿支撐板,所述推拉桿支撐板的末端設有鉸接設有推拉桿,所述推拉桿的下端與制動板鉸接,所述制動板的末端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與支撐桿件下座連接;
所述絲母滑套組包括絲母滑套、導向桿、絲桿、下行程開關及上行程開關,所述絲母滑套內設有導向孔和螺孔,所述導向桿設于導向孔內,所述絲桿設于螺孔內,所述下行程開關和下行程開關分別設于導向桿的下端和上端;
所述絲桿與電動機通過傳動件連接;
所述車速傳感器設于車頭,所述車速傳感器與電動機電信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擺動滑套鉸接設于車體上,所述萬向輪與絲母滑套組通過連桿連接,所述連桿分別與滾輪上支座和絲母滑套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推拉桿為電動氣缸裝置或電動液壓缸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擺動滑套與絲母滑套直接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兩輪車輛減速駐停自動支撐機構設有手動操縱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兩輪車輛減速駐停自動支撐機構兩個為一對,并且分別安裝于兩輪車輛的兩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適用于自帶電池電源的兩輪車輛,當兩輪車輛在低速行駛時行駛速度低于某一設定值時,萬向輪與地面接觸,保證兩輪車輛的平順且隨著車輛行駛,電動機在下行程開關的作用下斷電停止運行,這時兩輪車輛變為四輪接觸地面狀態,車輛可以繼續慢速行駛也可減速直至駐停,當車輛啟動行走時,當兩輪車輛行駛速度設于上述某一設定值時,萬向輪離開地面,兩車恢復兩輪行駛狀態,解放了駕駛員的雙腳,使其不用伸腳去支撐兩輪車輛或者去踢兩輪車支撐桿的上與下,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兩輪車輛減速駐停自動支撐機構,包括彈性支撐結構、萬向輪、絲母滑套組、電動機及車速傳感器;
所述彈簧支撐結構包括減震支撐桿件1、擺動滑桿、擺動滑套3、減震彈簧4及減震彈簧力調整件5,所述擺動滑套3鉸接設于車體上,所述擺動滑桿固定設于減震支撐桿件1下,所述擺動滑套3套設于擺動滑桿上,所述減震彈簧4設于擺動滑套3與減震彈簧4力調整件之間并套設于擺動滑桿上;
所述擺動滑桿的下端設有與擺動滑桿垂直固定連接的支撐桿件下座6,所述支撐桿件下座6下設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設于擺動滑桿的末端,所述萬向輪的軸承下端設有滾輪上支座7,所述滾輪上支座7的右端設有與滾輪上支座7鉸接的制動板26,所述制動板26上設有制動膠墊9,所述滾輪上支座7上固定設有推拉桿支撐板27,所述推拉桿支撐板27的末端設有鉸接設有推拉桿19,所述推拉桿19的下端與制動板26鉸接,所述制動板26的末端設有復位彈簧11,所述復位彈簧11與支撐桿件下座6連接,所述萬向輪與絲母滑套組通過連桿14連接,所述連桿14分別與滾輪上支座7和絲母滑套16鉸接;
所述絲母滑套組包括絲母滑套16、導向桿17、絲桿23、下行程開關12及上行程開關12,所述絲母滑套16內設有導向孔和螺孔,所述導向桿17設于導向孔內,所述絲桿設于螺孔內,所述下行程開關12和上行程開關18分別設于導向桿17的下端和上端;
所述絲桿23與電動機22通過傳動件21連接;
所述車速傳感器24設于車頭,所述車速傳感器24與電動機22電信號連接。
所述推拉桿19為電動氣缸裝置或電動液壓缸裝置。
所述兩輪車輛減速駐停自動支撐機構設有手動操縱裝置20。
所述兩輪車輛減速駐停自動支撐機構兩個為一對,并且分別安裝于兩輪車輛的兩側。
電動氣缸裝置或電動液壓缸裝置,是通過設置在車頭方向把上的控制開關來控制氣缸或者液壓缸伸縮控制閥,從而控制制動板26的旋轉。
工作原理:
當兩輪車輛行駛速度低于車速傳感器24設定的某一設定值時,車速傳感器24發送訊號給電動機22并控制其通電正轉,通過傳動件21驅動絲桿23轉動,在導向桿17的限制下,絲母滑套組16只能向下移動并帶動連桿14繞著擺動中心13、15擺動并向下移動.連桿14帶動滾輪8繞著旋轉中心2旋轉至與地面接觸,使滾輪8滾動并保證兩輪車輛的平順且隨著車輛行駛,電動機22在下行程開關12的作用下斷電停止運行,此時絲母滑套16自鎖而使滾輪8處于可靠接地,這時兩輪車輛變為四輪接觸地面狀態,車輛可以繼續慢速行駛也可減速直至駐停。當車輛駐停時,可通過控制推拉桿19推動制動膠墊9沿著擺動中心10擺動進而接觸并制動滾輪8,滾輪8受約束不能自由滾動從而制動使兩輪車輛能可靠駐停。
當車輛要起步行駛時,通過控制推拉桿19拉動制動膠墊9沿著擺動中心10擺動而解除對滾輪8的約束,滾輪8可自由滾動而使車輛能平穩起步。
起步時,由于速度較低,滾輪8仍處于和地面保持接觸狀態,所以車輛可平穩行駛。當速度達到某上述車速傳感器24所設定的某一設定值,車速傳感器24發送記號給電動機22使其通電反向轉動,通過傳動件21驅動絲桿23轉動,在導向桿17的限制下,絲母滑套組只能向上移動并帶動連桿14繞著擺動中心13、15擺動并向上移動.連桿14帶動滾輪8繞著旋轉中心2旋轉脫離地面接觸,滾輪8升高至一定高度時,在上行程開關18的作用下,電動機22斷電停止運轉,滾輪8懸掛在不影響車輛進行兩輪行駛狀態的某一高度位置,車輛恢復兩輪行駛狀態;當電動機22失效時可臨時用手動裝置20代替電動裝置操作絲桿轉動,保證機構可繼續工作。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去掉連桿14,將擺動滑套3與絲母滑套16直接固定連接。
工作原理:
當兩輪車輛行駛速度低于車速傳感器24設定的某一設定值時,車速傳感器24發送訊號給電動機22并控制其通電正轉,通過傳動件21驅動絲桿23轉動,在導向桿17的限制下,絲母滑套16只能向下移動并帶動擺動滑套3向下移動,擺動滑套3帶動萬向輪向下移動致使滾輪8與地面接觸,使滾輪8滾動并保證兩輪車輛的平順且隨著車輛行駛,電動機22在下行程開關12的作用下斷電停止運行,此時絲母滑套16自鎖而使滾輪8處于可靠接地,這時兩輪車輛變為四輪接觸地面狀態,車輛可以繼續慢速行駛也可減速直至駐停。當車輛駐停時,可通過控制推拉桿19推動制動膠墊9沿著擺動中心10擺動進而接觸并制動滾輪8,滾輪8受約束不能自由滾動從而制動使兩輪車輛能可靠駐停。
當車輛要起步行駛時,通過控制推拉桿19拉動制動膠墊9沿著擺動中心10擺動而解除對滾輪8的約束,滾輪8可自由滾動而使車輛能平穩起步。
起步時,由于速度較低,滾輪8仍處于和地面保持接觸狀態,所以車輛可平穩行駛。當速度達到某上述車速傳感器24所設定的某一設定值,車速傳感器24發送記號給電動機22使其通電反向轉動,通過傳動件21驅動絲桿23轉動,在導向桿17的限制下,絲母滑套16只能向上移動并擺動滑套3向上移動,擺動滑套3帶動萬向輪向下移動致使滾輪8離開地面,滾輪8升高至一定高度時,在上行程開關18的作用下,電動機22斷電停止運轉,滾輪8懸掛在不影響車輛進行兩輪行駛狀態的某一高度位置,車輛恢復兩輪行駛狀態;當電動機22失效時可臨時用手動裝置20代替電動裝置操作絲桿轉動,保證機構可繼續工作。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