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智能監測設備、系統及智能嬰兒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62247閱讀:429來源:國知局
智能監測設備、系統及智能嬰兒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嬰兒車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智能監測設備、系統及智能嬰兒車。



背景技術:

目前,嬰兒車已成為家長帶嬰兒出行的首選工具,然而,現有的嬰兒車功能單一,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監測設備、系統及智能嬰兒車,既能夠實時監測是否在車內,又能夠凈化嬰兒車內的空氣,保證嬰兒的呼吸健康,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智能監測設備,設置于包括用以容納嬰兒的容置空間的智能嬰兒車,所述容置空間上端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上方設置有第一遮陽篷以及與所述第一遮陽篷活動連接的第二遮陽篷;所述智能監測設備包括處理器、人體傳感器以及空氣凈化組件,所述人體傳感器和空氣凈化組件分別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

所述人體傳感器包括處理芯片及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底部的夾層中的電容板,所述處理芯片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所述電容板用于檢測所述容置空間內的嬰兒的電容并發送至所述處理芯片進行處理,所述處理芯片用于根據所述電容判斷嬰兒是否在所述容置空間內,并將判斷結果發送至所述處理器;所述空氣凈化組件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的底部或側面,用于凈化所述容置空間內的空氣。

可選地,在上述智能監測設備中,所述空氣凈化組件設置有進風口、濾網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與所述容置空間連通,所述容置空間內靠近所述進風口的位置設置有風扇,所述風扇用于將所述容置空間內的空氣吸入所述空氣凈化組件內,經過所述濾網過濾;

所述出風口與所述容置空間之間連通有一導風管,經所述濾網過濾后的空氣依次經所述出風口和所述導風管進入所述容置空間。

可選地,在上述智能監測設備中,所述進風口與所述風扇相對的位置設置有空氣質量傳感器,所述空氣質量傳感器通過數據線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接收到的空氣質量數據控制所述風扇的轉速,進而控制所述空氣凈化組件吸入所述容置空間內的空氣的速度。

可選地,在上述智能監測設備中,所述監測設備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的紫外線傳感器,所述紫外線傳感器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

所述紫外線傳感器用于檢測所在環境的紫外線強度并發送至所述處理器,所述處理器用于監測接收到的紫外線強度,并在所述紫外線強度達到第一預設強度時報警。

可選地,在上述智能監測設備中,智能監測設備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的納米恒溫坐墊,所述處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納米恒溫坐墊的溫度。

可選地,在上述智能監測設備中,所述處理器可與用戶終端通信,所述智能監測設備還包括與所述處理器通信連接的多個可穿戴設備,所述處理器用于將所述多個可穿戴設備檢測到的數據上傳至所述用戶終端進行分析。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智能監測系統,包括用戶終端以及本發明提供的智能監測設備,所述智能監測設備的處理器可與所述用戶終端通信;

所述處理器用于將所述人體傳感器的判斷結果發送至所述用戶終端;

所述用戶終端用于接收所述判斷結果,并在所述判斷結果從嬰兒在車內改變為嬰兒不在車內時進行報警;

所述用戶終端在開始報警后檢測用戶的操作,在用戶執行第一操作時,向預設服務器發送預設信息,在用戶執行第二操作時,停止報警。

可選地,在上述智能監測系統中,所述處理器用于將所述紫外線傳感器發送至所述用戶終端;

所述用戶終端用于根據所述紫外線傳感器檢測到的數據計算預設時間段內累積的紫外線強度,并在所述累積的紫外線強度低于第二預設強度和/或高于第三預設強度時報警。

可選地,在上述智能監測系統中,所述用戶終端還用于通過與所述監測設備之間的通信信號的強度確定到達所述智能嬰兒車的距離,并在所述距離達到預設值時報警。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智能嬰兒車,所述智能嬰兒車包括用以容納嬰兒的容置空間,所述容置空間上端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上方設置有第一遮陽篷及與所述第一遮陽篷活動連接的第二遮陽篷,所述智能嬰兒車設置有本發明提供的智能監測設備。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監測設備、系統及智能嬰兒車,智能監測設備包括人體傳感器和空氣凈化組件,人體傳感器包括處理芯片和設置于容置空間底部夾層中的電容板,電容板用于檢測容置空間內的嬰兒的電容,并將檢測到的電容發送至處理芯片,以使處理芯片根據該電容判斷嬰兒是否在容置空間內,避免有人惡意抱走嬰兒。空氣凈化組件設置于容置空間底部或側面,用于對容置空間內的空氣進行凈化,以保證嬰兒的呼吸健康。如此,使得嬰兒車更加智能,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智能嬰兒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智能監測設備的連接框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單元的設置位置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氣凈化組件的設置位置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氣凈化組件的連接框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監測設備的又一種連接框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監測設備與用戶終端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標:100-智能嬰兒車;110-容置空間;120-推桿;130-第一遮陽篷;140-第二遮陽篷;200-智能監測設備;210-處理器;220-空氣凈化組件;221-進風口;222-風扇;223-空氣質量傳感器;224-濾網;225-導風管;226-出風口;230-人體傳感器;231-處理芯片;232-電容板;240-顯示單元;250-紫外線傳感器;260-納米恒溫坐墊;270-可穿戴設備;280-通信組件;300-用戶終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同時,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智能嬰兒車100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智能嬰兒車100包括用以容納嬰兒的容置空間110,所述容置空間110的上端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遮陽篷130以及與第一遮陽篷130活動連接的第二遮陽篷140,其中,第二遮陽篷140可相對所述第一遮陽篷130伸縮或折疊,以使用戶在需要時將第二遮陽篷140打開。在第一遮陽篷130和第二遮陽篷140同時打開的情況下,可以減少所述容置空間110內的空氣與外界空氣的直接交換。如此,可以使所述容置空間110內的空氣大部分通過空氣凈化組件220凈化后重新進入所述容置空間110中。

其中,所述容置空間110可以是睡籃、座兜等任何可容納(或部分容納)嬰兒的結構,本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制。

如圖2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應用于圖1所示智能嬰兒車100的智能監測設備200,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包括處理器210、人體傳感器230以及空氣凈化組件220,所述人體傳感器230和空氣凈化組件220分別與所述處理器210電性連接。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210可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110的邊框內、所述遮陽篷(第一遮陽篷130或第二遮陽篷140)的邊框內或所述智能嬰兒車100的推桿120內。實施時,所述處理器210可以所述智能嬰兒車100的組件的形式組裝于所述智能嬰兒車100。

其中,所述人體傳感器230包括處理芯片231和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110底部的夾層中的電容板232,所述處理芯片231與所述處理器210電性連接。所述電容板232用于檢測所述容置空間110內的嬰兒的電容并發送至所述處理芯片231進行處理。所述處理芯片231用于根據所述電容判斷嬰兒是否在所述容置空間110內,并將判斷結果發送至所述處理器210,以便處理器210根據所述判斷結果對容置空間110內的嬰兒進行監測。

與現有技術中直接通過紅外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檢測是否有人相比,通過電容板232檢測容置空間110內嬰兒的電容并根據該電容確定所述容置空間110內是否有嬰兒,能夠避免將非生命物體誤認為人體,進而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度。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容置空間110底部的夾層,可以理解為所述容置空間110自帶的夾層,也可以理解為容置空間110中放置的坐墊等與所述容置空間110底部之間形成的夾層。

可選地,實施時,設置于容置空間110底部的電容板232可通過導線與所述處理器210相連,例如,可將所述智能嬰兒車100的桿件(如推桿120、各邊框等)設置為中空結果,并將與所述處理器210電性連接的導線穿過該中空結構與所述電容板232電性連接。

可選地,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可以包括與所述處理器210電性連接的報警器(如,蜂鳴器等),所述處理器210可在所述容置空間110內有嬰兒變為沒有嬰兒時控制所述報警器報警,用戶可手動控制所述報警器停止報警。

可選地,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可以包括與所述處理器210電性連接的顯示單元,所述顯示單元用于在所述處理器210的控制下顯示數據,例如,所述顯示單元可在所述處理器210的控制下顯示上述人體傳感器230的檢測結果,也即,顯示嬰兒是否在所述容置空間110內。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顯示單元可設置于所述智能嬰兒車100的推桿120。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顯示單元240可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110的邊框處。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顯示單元240與處理器210通常設置在同一處,例如,當處理器210設置在容置空間110的邊框內時,顯示單元240對應地設置在處理器210所在邊框處的表面。

請參閱圖4,所述空氣凈化組件220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110的底部或側面,用于凈化所述容置空間110內的空氣。

詳細地,如圖5所示,所述空氣凈化組件220設置有進風口221和出風口226,所述進風口221和出風口226分別與所述容置空間110連通。所述進風口221設置有風扇222,用于將所述容置空間110內的空氣吸入所述空氣凈化組件220內。所述出風口226通過一導風管225與所述容置空間110連通,以將經所述空氣凈化組件220凈化后的空氣送入所述容置空間110中。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容置空間110與所述進風口221連通的第一位置和與所述出風口226連通的第二位置可以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110相對的兩側,以實現更好的空氣對流,使得空氣凈化的效果更好。

可選地,請再次參閱圖5,所述空氣凈化組件220內與所述風扇222相對的位置可設置有空氣質量傳感器223,所述空氣質量傳感器223通過數據線與所述處理器210電性連接。所述空氣質量傳感器223用于檢測從所述容置空間110中吸出的空氣的質量,也即,用于檢測所述容置空間110中的空氣的質量,并將檢測到的空氣質量數據發送至所述處理器210。

可選地,所述空氣質量傳感器223可以為有機物傳感器、粉塵傳感器等。

經發明人研究發現,針對不同質量狀況的空氣,所述空氣凈化組件220的處理速度有所不同。因而,為了保證空氣凈化組件220最終送出的空氣的凈化效果,可以使空氣進入空氣凈化組件220的速度與空氣凈化組件220的速度相匹配。

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器210用于根據接收到的空氣質量數據控制所述風扇222的轉速,進而控制所述空氣凈化組件220吸入所述容置空間110內的空氣的速度。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210可以與用戶終端通信。實施時,所述處理器210可以將接收到的空氣質量數據發送至所述用戶終端,以便用戶進行查看。

可選地,如圖6所示,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還可以包括紫外線傳感器250,所述紫外線傳感器250與所述處理器210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器210用于對所述紫外線傳感器250檢測到的數據進行監測,在所述紫外線傳感器250檢測到的紫外線強度大于第一預設強度時報警。

其中,第一預設強度的值可根據嬰兒能夠承受的紫外線強度進行靈活設定,具體可根據統計數據進行確定。

可選地,所述紫外線傳感器250可以有多個,可以間隔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110的邊框處和/或所述第一遮陽篷130的邊框處,多個所述紫外線傳感器250用于檢測所述容置空間110邊框處和/或所述第一遮陽篷130邊框處的紫外線強度,并發送至所述處理器210。所述處理器210可用于控制所述顯示單元240實時顯示接收到的紫外線強度,也可將接收到的紫外線數據與接收時間關聯后存儲,在用戶查看時進行顯示。

根據實際情況,容置空間110內的紫外線強度必然小于容置空間110邊緣處以及第一遮陽篷130邊緣處的紫外線強度,因此,用戶根據容置空間110邊緣處以及第一遮陽篷130邊緣處的紫外線強度確定是否需要將所述智能嬰兒車100推行至紫外線較弱的地方,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嬰兒免受強紫外線的傷害。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210還可以將接收到的紫外線強度發送至用戶終端,使用戶終端根據所述紫外線傳感器250檢測到的數據計算預設時間段內累積的紫外線強度,并在所述累積的紫外線強度低于第二預設強度和/或高于第三預設強度時報警。

其中,所述預設時間段可以為一天、兩天或一個月,其具體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設定。嬰兒在不同時間段內所需的日照量有所不同,相對地,嬰兒在不同時間段內所能接受的最大照射量也有所不同。用戶終端可從外部數據庫中獲得嬰兒在不同時間段內所需的日照量以及所能夠承受的最大照射量,并據此設定所述第二預設強度和第三預設強度,如此,當預設時間段內累積的紫外線強度低于所述第二預設強度,表明嬰兒所需的日照量不夠,可以進行報警。當預設時間段內累計的紫外線強度高于所述第三預設強度時,表明嬰兒所接受的照射量超標,也可以進行報警。

可選地,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還可以包括納米恒溫坐墊260,所述納米恒溫坐墊260與所述處理器210電性連接,所述處理器210用于控制所述納米恒溫坐墊260的溫度,以使所述納米恒溫坐墊260的溫度維持在預設溫度值。此外,所述處理器210還可以控制所述顯示單元240顯示所述納米恒溫坐墊260的溫度。

應當理解,此處所述的維持在預設溫度值,是指維持在包括該預設溫度值的預設范圍內。例如,維持在26攝氏度,可以理解為維持在包括26攝氏度的預設范圍內(如,25.8~26.3攝氏度)。

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還可包括多個可穿戴設備270(圖6中示出一個),所述多個可穿戴設備270可以包括手環、腳環等,用于實時檢測嬰兒的心率、體溫、運動狀態等。所述多個可穿戴設備270可與所述處理器210通信連接,以將檢測到的數據發送至云平臺(或服務器)進行大數據分析,以判斷嬰兒的健康狀況。

可選地,用戶可通過用戶終端(如,手機等)訪問所述云平臺,以獲取嬰兒健康狀況報告并進行顯示。

可選地,如圖7所示,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還可以包括通信組件280,所述通信組件280可以與用戶終端300通信,所述處理器210與所述通信組件280電性連接,以通過所述通信組件280與所述用戶終端300通信。

其中,所述處理器210可將接收到的各傳感器(如,人體傳感器230、空氣質量傳感器223、紫外線傳感器250等)所檢測的數據發送至所述用戶終端300,以使用戶可直接在用戶終端300進行查看。進一步地,所述用戶終端300在所在環境中有無線網絡時,可將接收到的各傳感器的所檢測的數據發送至云平臺(或服務器)進行分析,以判斷所述容置空間110中的嬰兒的身體狀況。

經發明人研究發現,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與所述用戶終端300之間通信信號的強度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弱,因而,可通過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與所述用戶終端300之間的通信信號的強弱來確定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與所述用戶終端300的距離,進而確定所述智能嬰兒車100與用戶的距離。

可選地,所述用戶終端300可實時監測與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之間的通信信號的強度,并在檢測到所述通信信號的強度低于預設值時進行報警,以便用戶查看是否有人惡意推走所述智能嬰兒車100。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監測系統,所述監測系統包括用戶終端300以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監測設備200,其中,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的處理器210可與所述用戶終端300通信。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器210用于將各傳感器檢測到的數據發送至所述用戶終端300。針對所述人體傳感器230的判斷結果,所述用戶終端300用于在所述判斷結果從嬰兒在車內改變為嬰兒不在車內時進行報警。

所述用戶終端300在開始報警后檢測用戶的操作,在檢測到用戶執行第一操作時,向預設服務器推送預設信息,在檢測到用戶執行第二操作時,停止報警。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是指確認嬰兒失蹤的操作,所述預設服務器可以是各丟失嬰童搜救平臺對應的服務器,所述預設信息可以包括丟失的嬰兒的相關信息,如身份信息、照片及失蹤事件等。也即,當檢測到確認嬰兒丟失時,將丟失的嬰兒的相關信息推送至各丟失嬰童搜救平臺的服務器。

所述第二操作是指確認嬰兒安全的操作,當所述用戶終端300在開始報警后檢測到用戶確認嬰兒安全的操作后,即可停止報警。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用戶終端300在開始報警后可提供至少兩個標簽項,所述至少兩個標簽項包括“安全”和“丟失”兩個標簽項。當所述用戶終端300檢測到用戶點擊“丟失”標簽項時,即可確定用戶執行了第一操作,當所述用戶終端300檢測到用戶點擊“安全”標簽項時,即可確定用戶執行了第二操作。

可選地,用戶終端300還可用于根據所述紫外線傳感器250檢測到的數據計算預設時間段內累積的紫外線強度,并在所述累積的紫外線強度低于第二預設強度時報警。

可選地,所述用戶終端300還可用于通過與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之間的通信信號的強度判斷到達所述智能嬰兒車100的距離,當檢測到所述通信信號的強度低于預設值時即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300到達所述智能嬰兒車100的距離超過的預設距離,即可進行報警。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監測設備200、系統及智能嬰兒車100,通過設置于容置空間110底部夾層中電容板232監測容置空間110內的嬰兒的電容,并將檢測到的電容發送至人體傳感器230以使人體傳感器230根據該電容檢測嬰兒是否在容置空間110內,避免有人惡意抱走嬰兒。通過設置于容置空間110底部或側面的空氣凈化組件220對容置空間110內的空氣進行凈化,保證嬰兒的呼吸健康。如此,使得嬰兒車更加智能,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進一步,所述智能監測設備200還可以對容置空間110中的空氣質量、紫外線強度等進行實時監控,還可通過多個可穿戴設備270對嬰兒的身體數據進行監測,以便用戶能夠全方位了解嬰兒的狀況,實現了嬰兒車的智能化,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術語“水平”、“豎直”、“懸垂”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