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針對手體貼合溫度進行加熱的車把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車把套,特別是涉及一種針對手體貼合溫度進行加熱的車把套。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等已經成為大部分人外出出行的代步工具,然而在寒冷的冬天,人們騎車出行時即使戴上手套,騎車時也會將手部凍紅甚至凍傷,造成騎車人的手部長時間處于僵硬狀態,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同時給人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0003]在現有加熱車把技術中,當車把加熱時,使得車把所有位置都進行加熱,在用戶手握車把時,不會將車把表面全部覆蓋住,即車把表面具有一定的面積是不與用戶手體進行接觸的,而現有技術的采用,使得不與用戶手體接觸的地方也將進行發熱,這樣會造成電力資源的浪費,分散熱度,不能集中對用戶手體進行加熱。在實際環境中,用戶的手體并非所有位置都需要加熱,且手體的不同位置體溫不同,現有技術也不能針對手體不同溫度的位置進行不同等級的加熱,即不能針對手體溫度的差異性進行對應調溫。另外,現有技術中的加熱車把在加熱后將持續進行加熱,需用戶手動關閉加熱設備的開關才能停止加熱,而實際中,當加熱到一定時間后,用戶手體溫度達到一定值,就無需再進行加熱,現有技術卻不能在用戶手體溫度達到一定熱量時自動關閉加熱功能。
[0004]因此,本發明人覺得上述問題非常有其改良的必要性,遂以其多年從事相關領域的創作設計及專業制造經驗,積極地針對一種針對手體貼合溫度進行加熱的車把套進行研究改良,在各方條件的審慎考慮下終于開發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上述情況,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針對手體貼合溫度進行加熱的車把套,能夠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6]本發明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針對手體貼合溫度進行加熱的車把套,所述車把套包括呈環形依次包裹的外層與內層,所述內層與外層被分割成具有等形狀等面積的若干個內層置物槽與外層置物槽,所述內層置物槽與所述外層置物槽的位置對應貼合,每個內層置物槽內設置有一電熱元件,每個外層置物槽內設置有一與所述電熱元件電性連接的溫度感測元件,用于在單獨感測到手體溫度時獲取溫度值并將其與預設的低溫閾值以及高溫閾值進行比對,若比對出該溫度值低于低溫閾值,則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輸出加熱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根據加熱電信號進行開啟加熱;若比對出該溫度值高于高溫閾值,則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輸出冷卻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根據冷卻電信號進行關閉加熱;若比對出該溫度值處于低溫閾值與高溫閾值之間,即低溫閾值S溫度值S高溫閾值,則所述溫度感測元件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輸出調溫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根據調溫電信號進行調溫。
[0007]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溫度感測元件在比對出該溫度值處于低溫閾值與高溫閾值之間時,判斷該溫度值是否達到第一溫度等級,若達到,則所述溫度感測元件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輸出高調溫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根據高調溫電信號進行高等級加熱。
[0008]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溫度感測元件在比對出該溫度值處于低溫閾值與高溫閾值之間時,判斷該溫度值是否達到第二溫度等級,若達到,則所述溫度感測元件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輸出中調溫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根據中調溫電信號進行中等級加熱。
[0009]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溫度感測元件在比對出該溫度值處于低溫閾值與高溫閾值之間時,判斷該溫度值是否達到第三溫度等級,若達到,則所述溫度感測元件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輸出低調溫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根據低調溫電信號進行低等級加熱。
[0010]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一溫度等級對應的溫度值低于所述第二溫度等級對應的溫度值,所述第二溫度等級對應的溫度值低于所述第三溫度等級對應的溫度值。
[0011]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內層與外層被分割成具有正方形等面積的若干個內層置物槽與外層置物槽。
[0012]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車把套還包括環形包裹所述外層的覆蓋層,所述覆蓋層采用厚度可忽略的布滿透氣孔的不隔熱介質對表面貼合的手體進行熱傳遞。
[001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用戶在騎車時,車把套只對用戶手體與車把接觸面溫度低于低溫閾值的位置進行加熱,對不低于低溫閾值的位置不進行加熱,如此可針對手體不同溫度的位置進行有需要的加熱;車把套只對用戶手體與車把接觸面溫度高于高溫閾值的位置進行冷卻,對不高于高溫閾值的位置不進行冷卻,如此可針對手體不同溫度的位置進行有需要的冷卻;車把套只對用戶手體與車把接觸面溫度處于低溫閾值與高溫閾值之間的位置進行調溫,對不處于低溫閾值與高溫閾值之間的位置不進行調溫,且在調溫過程中,根據不同位置達到的溫度不同開啟不同等級的加熱,從而達到符合實際需求的有效調溫。
【附圖說明】
[0014]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車把套內層橫切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車把套外層橫切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車把套側視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7]實施例一
請參考圖1圖2以及圖3,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車把套內層2橫切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車把套外層I橫切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車把套側視剖面示意圖。具體的,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針對手體貼合溫度進行加熱的車把套,所述車把套包括呈環形依次包裹的外層I與內層2,所述內層2與外層I被分割成具有等形狀等面積的若干個內層置物槽3與外層置物槽4,其中,所述內層2與外層I被分割成具有正方形等面積的若干個內層置物槽3與外層置物槽4 ;所述內層置物槽3與所述外層置物槽4的位置對應貼合,每個內層置物槽3內設置有一電熱元件5,每個外層置物槽4內設置有一與所述電熱元件5電性連接的溫度感測元件6,用于在單獨感測到手體溫度時獲取溫度值并將其與預設的低溫閾值以及高溫閾值進行比對,若比對出該溫度值低于低溫閾值,則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5輸出加熱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5根據加熱電信號進行開啟加熱;若比對出該溫度值高于高溫閾值,則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5輸出冷卻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5根據冷卻電信號進行關閉加熱;若比對出該溫度值處于低溫閾值與高溫閾值之間,即低溫閾值S溫度值S高溫閾值,則所述溫度感測元件6向對應的所述電熱元件5輸出調溫電信號,所述電熱元件5根據調溫電信號進行調溫O
[0018]本實施例中,設定將所述內層2與外層I分別分割成50個內層置物槽3與外層置物槽4,在50個內層置物槽3內分別設置有所述電熱元件5,即共有50個電熱元件5;在50個外層置物槽4內分別設置有所述溫度感測元件6,即共有50個溫度感測元件6,這50個電熱元件5與50個溫度感測元件6對應電性連接。
[0019]例如,當用戶將手體與車把套貼合時,其中有30個溫度感測元件6分別感測到了手體溫度,則這30個溫度感測元件6將獲取感測到的溫度值并將其與預設的低溫閾值以及高溫閾值進行比對。
[0020]假設共有20個溫度感測元件6比對出該溫度值低于低溫閾值,則這20個溫度感測元件6向對應的20個電熱元件5輸出加熱電信號,20個電熱元件5根據加熱電信號進行開啟加熱,即代表這20個溫度感測元件6在車把套上對應的與用戶手體貼合的位置需要進行加熱,因此對應的這20個電熱元件5需要開啟加熱。在此過程中,剩余10個電熱元件5對應的溫度感測元件6比對出該溫度值沒有低于低溫閾值,即代表這10個溫度感測元件6在車把套上對應的與用戶手體貼合的位置不需要進行加熱,因此對應的這10個電熱元件5不用開啟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