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推桿式三輪車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840504閱讀:983來源:國知局
推桿式三輪車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包括車架,在車架上設置座椅,在車架前端設置推桿驅動機構,在車架底部設置車輪,車輪包括一個前車輪和兩個后車輪,前車輪位于推桿驅動機構下方,兩個后車輪位于座椅的下方,推桿驅動機構包括推桿,在推桿與前車輪之間設置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在推桿底部的轉動軸,在轉動軸上設置第一單向軸承,在第一單向軸承上設置第一齒盤固定座,在第一齒盤固定座上設置第一齒盤,在前車輪上設置第一飛輪,第一齒盤和第一飛輪之間通過第一鏈條連接。能夠方便老年人以及腿腳不方便的人使用,增加了力臂,使用起來更加輕便快捷,并且能夠持續進行操作,節省體力和時間。
【專利說明】
推桿式三輪車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三輪車的生產與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推桿式三輪車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三輪車(tricycle),安裝三個輪具有簡單機械傳動的小型車,裝置車廂或平板,用來載人或裝貨,三輪車是一種由黃包車和自行車衍變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載人也可運貨。目前三輪車的驅動機構,大多以踩踏或手搖的方式傳輸動力,對于老年人和腿腳不便的人群,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而目前的手搖自行車(三輪車)由于搖把力臂很短,造成使用者很吃力,尤其在上坡的時候,尤為吃力,現有的三輪車車頭容易發生歪斜,不方便使用,并且后車輪采用螺釘和螺母進行安裝,不方便拆卸和維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輕松驅動的且維修方便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包括車架,在所述的車架上設置座椅,在所述的車架前端設置推桿驅動機構,在所述的車架底部設置車輪,所述的車輪包括一個前車輪和兩個后車輪,所述的前車輪位于推桿驅動機構下方,兩個所述的后車輪位于座椅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驅動機構包括推桿,在所述的推桿與前車輪之間設置驅動裝置,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在推桿底部的轉動軸,在所述的轉動軸上設置第一單向軸承,在所述的第一單向軸承上設置第一齒盤固定座,在所述的第一齒盤固定座上設置第一齒盤,在所述驅動輪上設置第一飛輪,所述的第一齒盤和第一飛輪之間通過第一鏈條連接。
[0005]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轉動軸上設置第二單向軸承,在所述的第二單向軸承上設置第二齒盤固定座,在所述的第二齒盤固定座上設置第二齒盤,在所述的驅動輪上設置第二飛輪,所述的第二齒盤和第二飛輪之間通過第二鏈條連接;所述的第二單向軸承與第一單向軸承安裝的方向相反。
[0006]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第一鏈條旁設置第一導向輪保證第一齒盤和第一飛輪實現同向轉動;所述的第二鏈條旁設置第二導向輪和第三導向輪保證第二齒盤和第二飛輪實現逆向轉動。
[0007]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推桿包括套管,在所述的套管內設置車把,在所述的套管上設置用于固定車把的座管束,所述的車把包括車把管以及車把頭,在所述的車把管的外側設置一條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與車把管的軸線平行,在所述的套管上設置一螺紋孔,所述的座管束上設有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內設置一定位螺釘,所述的定位螺釘穿過螺紋孔后凸出的部位位于定位槽內。
[0008]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套管頂部平行于軸線方向開設有收緊槽,所述的收緊槽至少兩個且均勻分布在套管上。
[0009]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座管束包括一環形卡箍,在所述的環形卡箍上設置一開口處,在所述的開口處設置兩個伸出端,在兩個所述的伸出端上設置一拉緊螺釘,所述的拉緊螺釘一端為螺帽,另一端為拉緊把手,所述的拉緊把手通過一轉動軸安裝在拉緊螺釘的另一端。
[0010]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轉動軸中部垂直于軸線方向上設置一固定孔,所述的推桿位于固定孔內,在所述的轉動軸上開設有螺紋孔與固定孔連通,在所述的推桿頭部設有螺紋孔,所述的轉動軸上的螺紋孔與推桿頭部的螺紋孔對齊并通過固定螺釘進行固定。
[0011]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推桿為筒狀,在所述的推桿頭部內設置內頂塊,在所述的內頂塊上設有螺紋孔與推桿頭部的螺紋孔以及轉動軸上的螺紋孔對齊,固定螺釘固定在內頂塊的螺紋孔內,所述的內頂塊外形為半弧形并與推桿的內圓弧貼合。
[0012]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后車輪與車架上的轉軸通過軸桿結構連接,所述的軸桿結構包括軸桿,所述的軸桿呈筒狀,在所述的軸桿中部設有可滑動的軸芯,在所述的軸芯頭部設置按鈕,在所述的軸桿端部與按鈕底部之間設置復位彈簧;在所述的軸桿尾部處設置滾珠孔與軸桿內部連通;在所述的軸芯尾部設置球面凹槽,在所述的球面凹槽內設置滾珠,所述的滾珠位于滾珠孔內,所述的滾珠孔的直徑小于滾珠的直徑。
[0013]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軸芯尾部設置為螺絲,所述的球面凹槽位于軸芯與螺絲的連接處。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結構之后,能夠方便老年人以及腿腳不方便的人使用,增加了力臂,使用起來更加輕便快捷,并且能夠持續進行操作,節省體力和時間;并且車把不容易偏移,而且后車輪實現了快速拆卸,方便維修。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推桿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圖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前車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推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7是圖6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2]圖8是本實用新型座管束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9是本實用新型推桿與轉動軸連接處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0024]圖10是本實用新型軸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車架;2、座椅;3、前車輪;4、后車輪;5、推桿;6、驅動裝置;7、軸桿結構;8、固定孔;9、固定螺釘;10、內頂塊;51、套管;52、座管束;53、車把管;54、車把頭;55、定位槽;511、螺紋孔;512、收緊槽;521、環形卡箍;522、伸出端;523、拉緊螺釘;524、螺帽;525、拉緊把手;526、轉動軸;527、通孔;528、定位螺釘;61、驅動裝置;62、第一鏈條;63、第二鏈條;64、第一導向輪;65、第二導向輪;66、第三導向輪;611、轉動軸;612、第一單向軸承;613、第一齒盤固定座;614、第一齒盤;615、第二單向軸承;616、第二齒盤固定座;617、第二齒盤;618、方鍵;619、長鍵;6110、第一飛輪;6111、第二飛輪;71、軸桿;72、軸芯;73、按鈕;74、復位彈簧; 75、滾珠孔;76、球面凹槽;77、滾珠;78、螺絲;79、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描述。
[0027]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一種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包括車架I,在所述的車架I上設置座椅2,在所述的車架I前端設置推桿驅動機構,在所述的車架I底部設置車輪,所述的車輪包括一個前車輪3和兩個后車輪4,所述的前車輪3位于推桿驅動機構下方,兩個所述的后車輪4位于座椅2的下方,所述的推桿驅動機構包括推桿5,在所述的推桿5與前車輪3之間設置驅動裝置6,所述的驅動裝置6包括固定在推桿5底部的轉動軸611,在所述的轉動軸611上設置第一單向軸承612,在所述的第一單向軸承612上設置第一齒盤固定座613,在所述的第一齒盤固定座613上設置第一齒盤614,在所述前車輪3上設置第一飛輪6110,所述的第一齒盤614和第一飛輪6110之間通過第一鏈條62連接;所述的轉動軸611上設置第二單向軸承615,在所述的第二單向軸承615上設置第二齒盤固定座616,在所述的第二齒盤固定座616上設置第二齒盤617,在所述的前車輪3上設置第二飛輪6111,所述的第二齒盤和617第二飛輪6111之間通過第二鏈條63連接;所述的第二單向軸承615與第一單向軸承612安裝的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鏈條62旁設置第一導向輪64保證第一齒盤614和第一飛輪6110實現同向轉動;所述的第二鏈條63旁設置第二導向輪65和第三導向輪66保證第二齒盤617和第二飛輪6111實現逆向轉動;所述的第一單向軸承612與第一齒盤固定座613之間以及第二單向軸承615與第二齒盤固定座616之間通過方鍵618實現連接;所述的第一單向軸承612與第二單向軸承615通過長鍵619連接在轉動軸611上。
[0028]使用的時候,使用者向前推動推桿5,推桿5帶動轉動軸611轉動,轉動軸611帶動第一單向軸承612以及第二單向軸承615向前轉動,此時第一單向軸承612帶動第一齒盤614轉動,第一齒盤614通過第一鏈條62帶動第一飛輪6110轉動,第一飛輪6110帶動前車輪3向前運動;同時,由于第一單向軸承612與第二單向軸承615反向安裝,第二齒盤617、第二鏈條63以及第二飛輪6111保持不動;當使用者向后拉動推桿5時,第二單向軸承615帶動第二齒盤617轉動,第二齒盤615通過第二鏈條63帶動第二飛輪6111轉動,第二飛輪6111帶動前車輪3向前運動,此時第一齒盤614、第一鏈條62以及第一飛輪6110保持不動。由于第一齒盤614與第一飛輪6110保持同向運動,第二齒盤617和第二飛輪6111保持逆向運動,在整個過程中,三輪車始終持續保持向前運動。
[0029]如圖6、圖7和圖8所示所述的推桿5包括套管51,在所述的套管51內設置車把,在所述的套管51上設置用于固定車把的座管束52,所述的車把包括車把管53以及車把頭54,在所述的車把管53的外側設置一條定位槽55,所述的定位槽55與車把管53的軸線平行,在所述的套管51上設置一螺紋孔511,所述的座管束52上設有一通孔527,所述的通孔527內設置一定位螺釘528,所述的定位螺釘528穿過螺紋孔511后凸出的部位位于定位槽55內;所述的套管51頂部平行于軸線方向開設有收緊槽512,所述的收緊槽512至少兩個且均勻分布在套管51上;所述的座管束52包括一環形卡箍521,在所述的環形卡箍521上設置一開口處,在所述的開口處設置兩個伸出端522,在兩個所述的伸出端522上設置一拉緊螺釘523,所述的拉緊螺釘523—端為螺帽524,另一端為拉緊把手525,所述的拉緊把手525通過一轉動軸526安裝在拉緊螺釘523的另一端。
[0030]安裝的時候,首先將車把管53插入進套管51內,此時通過座管束52上的拉緊把手525將環形卡箍521拉緊,保證不會上下移動,同時環形卡箍521上的通孔527與套管51上的螺紋孔511以及車把管53上的定位槽55對齊,通過定位螺釘528進行固定和定位,保證車把不會左右偏移,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0031]如圖9所示轉動軸611中部垂直于軸線方向上設置一固定孔8,所述的推桿5位于固定孔8內,在所述的轉動軸611上開設有螺紋孔與固定孔8連通,在所述的推桿5頭部設有螺紋孔,所述的轉動軸611上的螺紋孔與推桿5頭部的螺紋孔對齊并通過固定螺釘9進行固定;所述的推桿5為筒狀,在所述的推桿5頭部內設置內頂塊10,在所述的內頂塊10上設有螺紋孔與推桿5頭部的螺紋孔以及轉動軸611上的螺紋孔對齊,固定螺釘9固定在內頂塊10的螺紋孔內,所述的內頂塊10外形為半弧形并與推桿5的內圓弧貼合;所述的轉動軸611上的螺紋孔、推桿5頭部的螺紋孔各設置兩個且對稱,所述的內頂塊10為兩個,所述的固定螺釘9為兩個。
[0032]安裝的時候,首先將推桿5插入到轉動軸611上的固定孔8內,將內頂塊10放置到推桿5內孔處,使得轉動軸611上的螺紋孔、推桿5頭部的螺紋孔以及內頂塊10上的螺紋孔對齊,通過固定螺釘9進行固定,即完成整個安裝過程。內頂塊10與推桿5的內圓弧貼合,不會對推桿5的內壁造成傷害。
[0033]如圖10所示后車輪4與車架I上的轉軸通過軸桿結構7連接,所述的軸桿結構7包括軸桿71,所述的軸桿71呈筒狀,在所述的軸桿71中部設有可滑動的軸芯72,在所述的軸芯72頭部設置按鈕73,在所述的軸桿71端部與按鈕73底部之間設置復位彈簧74;在所述的軸桿71尾部處設置滾珠孔75與軸桿71內部連通;在所述的軸芯72尾部設置球面凹槽76,在所述的球面凹槽76內設置滾珠77,所述的滾珠77位于滾珠孔75內,所述的滾珠孔75的直徑小于滾珠77的直徑;所述的軸芯72尾部設置為螺絲78,所述的球面凹槽76位于軸芯72與螺絲78的連接處;在所述的軸桿71內部設置一環形臺階用于放置復位彈簧74;所述的軸桿71頭部連接一螺母79,所述的按鈕73呈罩狀包覆在螺母79上;所述的滾珠孔75分別上孔和下孔,所述的下孔的直徑大于滾珠77的直徑,所述的上孔的直徑小于滾珠77的直徑。
[0034]拆卸的時候,首先按下按鈕73,按鈕73壓縮復位彈簧74并使得軸芯72向內滑動,在滑動到指定位置,此時滾珠77剛好完全落入到球面凹槽76內,滾珠77完全進入到軸桿71內部,此時,抽出輪組,完成拆卸操作;松開按鈕73,復位彈簧74恢復,將軸芯72向外拉出,軸芯72將滾珠77頂出并通過滾珠孔75—部分露在軸桿71外側。
[0035]整個三輪車在使用的時候,方便推進,尤其是在上坡的時候,能夠快速的對損壞的后車輪進行拆裝,車把不容易偏移,結構簡單,使用以及維修方便。
[0036]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包括車架(I),在所述的車架(I)上設置座椅(2),在所述的車架(I)前端設置推桿驅動機構,在所述的車架(I)底部設置車輪,所述的車輪包括一個前車輪(3)和兩個后車輪(4),所述的前車輪(3)位于推桿驅動機構下方,兩個所述的后車輪(4)位于座椅(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驅動機構包括推桿(5),在所述的推桿(5)與前車輪(3)之間設置驅動裝置(6),所述的驅動裝置(6)包括固定在推桿(5)底部的轉動軸(611),在所述的轉動軸(611)上設置第一單向軸承(612),在所述的第一單向軸承(612)上設置第一齒盤固定座(613),在所述的第一齒盤固定座(613)上設置第一齒盤(614),在所述前車輪(3)上設置第一飛輪(6110),所述的第一齒盤(614)和第一飛輪(6110)之間通過第一鏈條(62)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軸(611)上設置第二單向軸承(615),在所述的第二單向軸承(615)上設置第二齒盤固定座(616),在所述的第二齒盤固定座(616)上設置第二齒盤(617),在所述的前車輪(3)上設置第二飛輪(6111),所述的第二齒盤(617)和第二飛輪(6111)之間通過第二鏈條(63)連接;所述的第二單向軸承(615)與第一單向軸承(612)安裝的方向相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鏈條(62)旁設置第一導向輪(64)保證第一齒盤(614)和第一飛輪(6110)實現同向轉動;所述的第二鏈條(63)旁設置第二導向輪(65)和第三導向輪(66)保證第二齒盤(617)和第二飛輪(6111)實現逆向轉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5)包括套管(51),在所述的套管(51)內設置車把,在所述的套管(51)上設置用于固定車把的座管束(52),所述的車把包括車把管(53)以及車把頭(54),在所述的車把管(53)的外側設置一條定位槽(55),所述的定位槽(55)與車把管(53)的軸線平行,在所述的套管(51)上設置一螺紋孔(511),所述的座管束上設有一通孔(527),所述的通孔(527)內設置一定位螺釘(528),所述的定位螺釘(528)穿過螺紋孔后凸出的部位位于定位槽(55)內。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51)頂部平行于軸線方向開設有收緊槽(512),所述的收緊槽(512)至少兩個且均勻分布在套管(51)上。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管束(52)包括一環形卡箍(521),在所述的環形卡箍(521)上設置一開口處,在所述的開口處設置兩個伸出端(522),在兩個所述的伸出端(522)上設置一拉緊螺釘(523),所述的拉緊螺釘(523)—端為螺帽(524),另一端為拉緊把手(525),所述的拉緊把手(525)通過一轉動軸(526)安裝在拉緊螺釘(523)的另一端。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軸(611)中部垂直于軸線方向上設置一固定孔(8),所述的推桿(5)位于固定孔(8)內,在所述的轉動軸(611)上開設有螺紋孔與固定孔(8)連通,在所述的推桿(5)頭部設有螺紋孔,所述的轉動軸(611)上的螺紋孔與推桿(5)頭部的螺紋孔對齊并通過固定螺釘(9)進行固定。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5)為筒狀,在所述的推桿(5)頭部內設置內頂塊(10),在所述的內頂塊(10)上設有螺紋孔與推桿(5)頭部的螺紋孔以及轉動軸(611)上的螺紋孔對齊,固定螺釘(9)固定在內頂塊(10)的螺紋孔內,所述的內頂塊(10)外形為半弧形并與推桿(5)的內圓弧貼合。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車輪(4)與車架(I)上的轉軸通過軸桿結構(7 )連接,所述的軸桿結構(7 )包括軸桿(71),所述的軸桿(71)呈筒狀,在所述的軸桿(71)中部設有可滑動的軸芯(72),在所述的軸芯(72)頭部設置按鈕(73),在所述的軸桿(71)端部與按鈕(73)底部之間設置復位彈簧(74);在所述的軸桿(71)尾部處設置滾珠孔(75)與軸桿(71)內部連通;在所述的軸芯(72)尾部設置球面凹槽(76),在所述的球面凹槽(76)內設置滾珠(77),所述的滾珠(77)位于滾珠孔(75)內,所述的滾珠孔(75)的直徑小于滾珠(77)的直徑。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推桿式三輪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芯(72)尾部設置為螺絲(78),所述的球面凹槽(76)位于軸芯(72)與螺絲(78)的連接處。
【文檔編號】B62K21/12GK205524685SQ20162031426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王小俊
【申請人】世同金屬(昆山)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