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下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水下作業的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可讓潛水者在水里自由呼吸 的水下呼吸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下呼吸器, 一般采用一根簡陋的管子,把空氣引到水下進行呼吸。當有水花濺 入管內時,使用者就會嗆到水,而且潛水者的活動也受到限制,既不方便又不實用。有關水 下呼吸器已有不少報道。
公開號為CN2558580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水下呼吸器,包括一個汽浮子、 一個氣管 組及一個頭罩;汽浮子為可充氣的扁圓體,氣管組上端穿過汽浮子的中心,從其頂部冒出; 氣管組底端安裝一個管狀的自動氣門;自動氣門與頭罩的上部連接,頭罩內,從自動氣門底 端分別引出一根進氣管及一根出氣管,通向嘴內,頭罩底部還安裝一個接水杯,頭罩的前部, 是一個相互隔開而獨立的觀望窗及呼吸室;在氣浮子的下部,固定安裝一根安全繩。
公開號為CN2806308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水下呼吸器,包括進氣管、接管和呼吸器 體,在呼吸器體內設有相互連通的單向進氣閥、單向出氣閥和銜嘴,其中單向進氣閥通過接 管與進氣管相連,接管為螺旋形伸縮接管,在靠近進氣管的一端固定浮子,呼吸器體上設有 彈性系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市場上的水下呼吸器所存在的容易嗆水和活動范圍小 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制作簡單、造價低廉、使用方便、應用廣泛、攜帶方便的水下 呼吸器。
本實用新型設有浮球、平衡配重塊、進氣管、集水瓶、輸氣管、儲氣瓶、吸氣管、吸氣 器和防護罩。平衡配重塊設于浮球下方,進氣管和集水瓶固定在浮球上,進氣管下端部插入 集水瓶內,輸氣管一端與集水瓶連接,輸氣管另一端與儲氣瓶連接,儲氣瓶的另一端經吸氣 管與設于吸氣器上的進氣孔連接,防護罩設于進氣管上端部,可最大限度減少水花濺入進氣
管內,如有少量水花被吸入進氣管,也會收集在集水瓶底部,不會進入輸氣管。
浮球最好為泡沬浮球。進氣管下端部最好設有浮球閥,浮球閥設有閥座、閥芯和浮體,閥芯和浮體設于閥座內,閥芯與浮體連接,闊座的頂部與進氣管的末端連接。防護罩可設為 雙層斗笠狀防護罩。
吸氣器可設有進氣單向閥、排氣單向閥、吸氣口罩和吸氣嘴。進氣單向閥的進氣口接吸 氣管,排氣單向閥的進氣口接進氣單向閥的出氣口,吸氣口罩與吸氣嘴連接。最好在吸氣口 罩上設有口罩綁帶和綁帶調節塊,綁帶調節塊設于口罩綁帶上。
使用時,潛水者只要把泡沫浮球放在水面上,背上儲氣瓶,戴著吸氣口罩,通過吸氣口 罩在水下吸氣,并通過鼻子直接在水下呼氣。操作方便安全,成本低廉。
與現有的水下呼吸設備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優點-
1. 由于本實用新型進氣管上端部設有防護罩,尤其是采用雙層斗笠狀防護罩,因此可 最大限度減少水花濺入進氣管內。
2.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進氣管和集水瓶固定在泡沫浮球上,通過平衡配重塊可確保進氣 管的進氣口始終露在水面上。
3. 本實用新型如有少量水花被吸入進氣管,也會收集在集水瓶底部,不會進入輸氣管。
4. 本實用新型增加一個隨身儲氣瓶,潛水者背上儲氣瓶在水下作業,縮短吸氣管長度, 可以使呼吸更加順暢。
5.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進氣口裝有防止水倒灌的裝置,確保異常情況下,水也不會從進 氣口進入儲氣瓶,不僅結構簡單、造價便宜,而且有效確保防止水倒灌,而避免了潛水者被 嗆到的弊端。
6. 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應用廣泛。使用本裝置不需要氧氣就能長時間呆在水下,節 約成本。可廣泛用于漁業捕撈、水產養殖、水庫工地工程和海洋事業的水下作業,并可用于 旅游業等方面。
圖l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氣管浮球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吸氣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設有雙層斗笠狀防護罩l、進氣管2、泡沫浮球3、綁帶 4、集水瓶5、浮球闊6、平衡配重塊7、輸氣管8、儲氣瓶9、背帶IO、吸氣管ll、吸氣器 12和排水閥13。雙層斗笠狀防護罩1的上斗笠01可防止水花從上面濺入,雙層斗笠狀防護 罩1的下斗笠03可防止水花從下面溢進,空氣從雙層斗笠的中間的進氣口 02進入進氣管2,進氣管2通到集水瓶5內,這樣即使有少量水花進入進氣管2,水花會被收集在集水瓶5的 底部。輸氣管8—端連接在集水瓶5的頂部,在集水瓶5內的進氣管2末端,安裝一個浮球 閥6,當集水瓶5的水太多時,浮球閥6關閉,水花不會進一步灌入集水瓶5內,潛水者在 水下吸氣比較困難,就上岸通過集水瓶5底部的排水閥13清空集水瓶5收集的水花,這樣可 確保潛水者不會嗆到水。集水瓶5和進氣管2都固定在泡沬浮球3上,通過綁帶4把平衡配 重塊7固定在集水瓶5底端,確保進氣口 02始終露在水面上。輸氣管8 —頭固定在集水瓶5 頂部,另一頭通到儲氣瓶9內,潛水者通過背帶10戴上儲氣瓶9潛到水下,儲,瓶9的重量 與其在水下的浮力相等,這樣潛水者可自由在水下活動。儲氣瓶9另一端連接吸氣管11,潛 水者戴上吸氣器12就可在水下吸氣,并用鼻子把氣直接呼到水里。
圖2是水下呼吸器的浮球閥結構示意圖,進氣管2下端部設有浮球闊6,浮球閥6設有 閥座61、閥芯62和浮體64,閥芯62和浮體64設于閥座61內,閥芯62與浮體64連接,闊 座61的頂部與進氣管2的末端連接。當集水瓶5的水面低于閥座61的進出氣孔63 —定距離 時,浮球閥6處于開啟狀態,進氣管2與集水瓶5相通,則潛水者可吸到水面上的空氣;當 集水瓶5的水面到一定的高度,則此時水從進水孔65進入闊座61。由于水的浮力將浮體64 向上推,并帶動閥芯62向上運動,當閥芯62錐臺和閥座61的錐孔相配合時,浮球閥6關閉, 空氣和水花都無法進入集氣瓶5內,潛水者就會明顯感覺吸氣困難,即要求潛水者停止作業, 上岸通過集水瓶5底部的排水閥13將集水瓶5底部的中水排空,確保潛水者不會嗆到水。
圖3是水下呼吸器的吸氣器的結構示意圖,水下呼吸器的吸氣器12設有進氣單向閥121、 排氣單向閥122、吸氣口罩123、 口罩綁帶124、吸氣嘴125和綁帶調節塊126。進氣單向閥 121的進氣口接吸氣管11,排氣單向閥122的進氣口接進氣單向閥121的出氣口,吸氣口罩 123與吸氣嘴125連接,口罩綁帶124與吸氣口罩123連接,綁帶調節塊126設于口罩綁帶 124上。使用時,潛水者只要把泡沫浮球3放在水面上,嘴含吸氣嘴125,帶上吸氣口罩123 并利用口罩綁帶124及綁帶調節塊126,將吸氣口罩123固定在腦袋上的合適位置。當潛水 者在水下發生異常情況時,吸氣器12脫落,進氣單向閥121可防止水倒灌到儲氣瓶9內, 潛水者可在水下重新戴上吸氣器12,并往吸氣嘴125吹一口氣,通過排水單向閥122把吸氣 管ll末端的水排出;再吸氣時,排水單向闊122關閉,進氣單向閥121開啟,潛水者又可重 新自由吸氣。
整套裝置的結構簡單,使用時只要背著儲氣瓶9,帶上吸氣器12,把泡沫浮球3放在水 面上,即可在水中大范圍內游泳作業,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權利要求1.水下呼吸器,其特征在于設有浮球、平衡配重塊、進氣管、集水瓶、輸氣管、儲氣瓶、吸氣管、吸氣器和防護罩,平衡配重塊設于浮球下方,進氣管和集水瓶固定在浮球上,進氣管下端部插入集水瓶內,輸氣管一端與集水瓶連接,輸氣管另一端與儲氣瓶連接,儲氣瓶的另一端經吸氣管與設于吸氣器上的進氣孔連接,防護罩設于進氣管上端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浮球為泡沫浮球。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呼吸器,其特征在于進氣管下端部設有浮球閥。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浮球闊設有閥座、閥芯和浮體,閥芯 和浮體設于閥座內,閥芯與浮體連接,閥座的頂部與進氣管的末端連接。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吸氣器設有進氣單向閥、排氣單向閥、 吸氣口罩和吸氣嘴,進氣單向閥的進氣口接吸氣管,排氣單向閥的進氣口接進氣單向閥的出 氣口,吸氣口罩與吸氣嘴連接。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在吸氣口罩上設有口罩綁帶和綁帶調 節塊,綁帶調節塊設于口罩綁帶上。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呼吸器,其特征在于防護罩為雙層斗笠狀防護罩。
專利摘要水下呼吸器,涉及一種用于水下作業的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可讓潛水者在水里自由呼吸的水下呼吸器。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制作簡單、造價低廉、使用方便、應用廣泛、攜帶方便的水下呼吸器。設有浮球、平衡配重塊、進氣管、集水瓶、輸氣管、儲氣瓶、吸氣管、吸氣器和防護罩。平衡配重塊設于浮球下方,進氣管和集水瓶固定在浮球上,進氣管下端部插入集水瓶內,輸氣管一端與集水瓶連接,輸氣管另一端與儲氣瓶連接,儲氣瓶的另一端經吸氣管與設于吸氣器上的進氣孔連接,防護罩設于進氣管上端部,可最大限度減少水花濺入進氣管內,如有少量水花被吸入進氣管,也會收集在集水瓶底部,不會進入輸氣管。
文檔編號B63C11/22GK201321155SQ20082022942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5日
發明者柏安福, 許昕蕾 申請人:許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