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救生衣結構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衣結構改良,尤其涉及一種由發光效果來提高警示與安全效果的救生衣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在乘坐船只、飛機等運輸工具或從事水上活動時,通常乘坐人員會穿戴有救生衣,由于救生衣本身具有浮力,因此當發生緊急狀況掉入水中時,即可由救生衣的浮力使穿戴人員漂浮于水面,以等待救援的到來。由于在發生緊急狀況時可能是在夜間時刻或者天色昏暗的環境,因此為了能夠得知待救援人員的位置,通常會在救生衣上設置有多個可反光的反光條,但反光條是被動元件,也就是必須在燈光的照射下才可產生反光效果,若燈光照射的角度有所偏差或是照射的燈光過于微弱,則反光條無法達到正確的反光效果,增加了救援的困難度。此外,雖然有些救生衣上設置有燈泡或手電筒,但在危急情況下,穿戴者往往無法找尋到開啟開關的位置。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救生衣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警示效果較好的救生衣結構改良。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救生衣結構改良,其包括有:救生衣;若干基帶,設置于救生衣上,且在基帶的兩端各設有一個扣合件;若干發光裝置,分別設置于各基帶上,其主要由驅動模塊、若干發光元件、若干導光條與若干觸動開關所組成,其中觸動開關設置于扣合件內;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將救生衣穿戴在身上時,扣合基帶兩端的扣合件,使扣合件抵觸到其中一個扣合件內部的觸動開關,迫使驅動模塊驅動發光元件發光,而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進入導光條內,并在經過折射與反射的動作后,使得導光條整體發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扣合基帶兩端的扣合件,使扣合件抵觸到其中一個扣合件內部的觸動開關,便可以使導光條整體發光,從而達到安全與警示的目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立體外觀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立體外觀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第三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第四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請參閱圖1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救生衣I ;若干基帶2,設置于救生衣I上,且于基帶2的兩端各設有一個扣合件21 ;若干發光裝置3,分別設置于各基帶2上,其主要由驅動模塊3 1、供電元件32、若干發光元件33、若干由軟性材質所制成的導光條34以及若干觸動開關35所組成,其中觸動開關35設置于扣合件21內,而導光條34則設置于發光元件33可照射到的位置上;其主要是使用者把救生衣I穿戴在身上后,將基帶2兩端的扣合件21相互扣合,使救生衣I能夠穩固地包覆在人體上,而當基帶2兩端之扣合件21相互扣合后,其中一個扣合件21抵觸到另一個扣合件21內所設的觸動開關35,迫使驅動模塊31驅動發光元件33發光,此時發光元件33所發出的光線進入導光條34內,在經過折射與反射的動作后,使導光條34整體發光,這樣,使穿戴救生衣I的人員,在透過導光條34發光的效果下,達到安全與警示的目的。用以開啟驅動模塊31來驅動發光元件33的觸動開關35,之所以設置于扣合件21,主要是穿戴人員在穿上救生衣I后,必須將扣合件21扣上才可使救生衣I穩固地包覆在人體外,因此透過扣上扣合件21的動作,也可同時開啟導光條34發光,來達到安全與警示的目的,而導光條34的設置位置,除了可如圖中設置于救生衣I的腰部位置外,也可延伸設置于肩膀位置或者其他可目視到的救生衣I位置上,且由于導光條34為軟性材質所制成,因此在設置時也可為曲線狀態或者其他不同型態。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救生衣所使用的反光條,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發光裝置3為主動式的發光方式,因此不如反光條需透過外界燈光照射后才可產生反光的效果,另外相較于傳統救生衣所設置的燈泡或手電筒,由于本實用新型僅需透過扣上扣合件21的動作,即可同時開啟導光條34發光,因此使用者不需如燈泡或手電筒需找尋開啟的開關位置,除了增加了使用上的便利性外,在危急的情況下亦可馬上達到安全與警示的效果。上文所列出的一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救生衣結構改良,其包括有:救生衣;若干基帶,設置于救生衣上,且在基帶的兩端各設有一個扣合件;若干發光裝置,分別設置于各基帶上,其主要由驅動模塊、若干發光元件、若干導光條與若干觸動開關所組成,其中觸動開關設置于扣合件內;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將救生衣穿戴在身上時,扣合基帶兩端的扣合件,使扣合件抵觸到其中一個扣合件內部的觸動開關,迫使驅動模塊驅動發光元件發光,而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進入導光條內,并在經過折射與反射的動作后,使得導光條整體發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衣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驅動模塊上另設有一個供電元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衣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導光條由軟性材質所制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衣結構改良,其特征在于:導光條設置于發光元件可照射到的位置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救生衣結構改良,其主要包括有救生衣、若干基帶與若干發光裝置,使用者將救生衣穿戴在身上時,扣合基帶兩端的扣合件,使扣合件抵觸到其中一個扣合件內部的觸動開關,迫使驅動模塊驅動發光元件發光,而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進入導光條內,并在經過折射與反射的動作后,使得導光條整體發光,這樣,救生衣透過導光條所發出的光線達到安全與警示的目的。
文檔編號B63C9/087GK203032896SQ20122071644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趙樹啟 申請人:天津渤安匯通船舶救生消防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