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風光互補型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救生衣,具體設計一種風光互補型救生衣。
背景技術:
救生衣又稱救生背心,是一種救護生命的服裝,穿在身上能為落水者提供穩定浮力,并能使失去知覺者的口、鼻部露出水面的個人救生用具。設計類似背心,采用尼龍面料或氯丁橡膠,浮力材料或可充氣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為5至7年,是船上、飛機上的救生設備之一。一般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軟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夠浮力,使落水者頭部能露出水面
傳統的救生衣多采用浮力材料或者充氣材料制成,在使用時均存在缺陷:采用浮力材料制成的救生衣在使用時出現浮力較小,使用者在水中只身體大部分裸露在外,長時間在水里浸泡,會出現身體不適,甚至在水溫過冷時出現休克,并且,使用者使用這種采用浮力材料制成的救生衣時,在水中保持姿勢困難,相對消耗體力較大,不適合長時間自救使用;采用充氣材料制成的救生衣雖然在使用時比較方便,使用者能夠在水中保持姿勢不變,但是,這種救生衣限制使用者的活動,并且一旦出現漏氣現象,將危機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另夕卜,采用充氣材料制成的救生衣配備的設備單一,使用者活動空間有限,不利于施救者營救,使用壽命短,維修和養護也比較麻煩。另外,上述兩種材料制成的救生衣在夜間使用時,不利于施救者的營救作業,在黑夜中,施救者很難找到營救目標,導致營救作業滯后。因此,生產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壽命長,牢固耐用,活動方便,設備齊全,安全系數高,方便營救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壽命長,牢固耐用,活動方便,設備齊全,安全系數高,方便營救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一種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包括由充氣材料制成的救生衣本體、設置在救生衣本體上的救生衣本體充氣孔、設置在救生衣本體上的防水拉鏈、設置在救生衣本體上部的頭部氣囊、安裝在頭部氣囊上的臉部夾緊袋,所述的救生衣本體與頭部氣囊相互連通為一體結構,在救生衣本體的兩個上肢的中部位置均設置有上肢氣囊分離層,在救生衣本體的兩個下肢的中部位置均設置有下肢氣囊分離層,在上肢氣囊分離層下方設置有上肢充氣口,在下肢氣囊分離層下方設置有下肢充氣口,在防水拉鏈一側的救生衣本體內部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在防水拉鏈另一側的救生衣本體外部設置有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在防水拉鏈的下部設置有與救生衣本體相連通的腰部氣囊,腰部氣囊內安裝有蓄電池,蓄電池分別通過導線與太陽能電池板、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安裝在腰部氣囊上的電控裝置、安裝在救生衣本體上的聲光信號裝置相連接。所述的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安裝在救生衣本體上的旋轉定位底座,旋轉定位底座上連接有旋轉桿,旋轉桿的另一端安裝有與蓄電池相連接的微型風力發電機,在微型風力發電機外部的旋轉桿上套裝有防水盒。所述的電控裝置包括安裝在腰部氣囊上的電源總開關,電源總開關通過導線與蓄電池相連接,蓄電池通過導線與聲光信號轉換開關相連接,蓄電池安裝在腰部氣囊的背面內部。所述的聲光信號裝置包括安裝在救生衣本體上部的上肢體信號燈、安裝在救生衣本體下部的下肢體信號燈、安裝在腰部氣囊上的揚聲器、安裝在腰部氣囊上的腰部信號燈,上肢體信號燈、下肢體信號燈、腰部信號燈以及揚聲器均通過導線與蓄電池相連接。所述的頭部氣囊外部通過粘貼的方式安裝有枕部氣囊,枕部氣囊上設置有枕部充氣孔。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設置在救生衣本體上部的正面位置,太陽能電池板對應的救生衣本體的位置設置有透光防水層。 所述的防水盒為一側設置有開口的正方體盒子,在防水盒設置有開口的位置安裝有防水塞,防水盒內安裝有與旋轉桿相連接的微型風力發電機,微型風力發電機的直徑不大于防水盒的內徑,在防水盒的底部設置有能夠在旋轉桿上滑動的防水墊,防水墊活動套裝在旋轉桿外部,防水盒套裝在防水墊外部。所述的電源總開關和聲光信號轉換開關分別安裝在腰部氣囊正面的中心位置的兩側,電源總開關和聲光信號轉換開關均為防水開關。所述的上肢體信號燈至少為兩個,并且等距分布在防水拉鏈兩側,所述的下肢體信號燈至少為兩個,并且均等設置在救生衣本體的兩個下肢上,所述的揚聲器安裝在腰部氣囊的正面中心位置,揚聲器為防水揚聲器,在揚聲器的兩側對稱分布安裝有兩個腰部信號燈,所述的上肢體信號燈和下肢體信號燈均安裝在救生衣本體的正面。本發明具有如下的積極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自使用時,使用者不僅能夠在水里活動自如,并且將因救生衣破裂帶來的安全隱患大大降低,另外,本發明有效的利用了光能和風能,將光能和風能轉化為電能后儲存,并在需要時釋放出來,并以聲音或者光源的形式不斷的發出警示信號,不僅增大了救生衣的使用性能,還提高了使用者被施救成功的幾率,具有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可根據水上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能量采集,風光互補,高效實用。
圖1為本發明救生衣本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背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上肢體信號燈、下肢體信號燈、腰部信號燈以及揚聲器安裝位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微型風力發電裝置防水盒關閉后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微型風力發電裝置防水盒開啟后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微型風力發電裝置的微型風力發電機在救生衣本體上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3、4、5、6、7、8所示,一種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包括由充氣材料制成的救生衣本體1、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救生衣本體充氣孔27、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防水拉鏈2、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部的頭部氣囊3、安裝在頭部氣囊3上的臉部夾緊袋4,所述的救生衣本體I與頭部氣囊3相互連通為一體結構,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上肢的中部位置均設置有上肢氣囊分離層5,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下肢的中部位置均設置有下肢氣囊分離層6,在上肢氣囊分離層5下方設置有上肢充氣口 8,在下肢氣囊分離層6下方設置有下肢充氣口 7,在防水拉鏈2 —側的救生衣本體I內部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12,在防水拉鏈2另一側的救生衣本體I外部設置有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在防水拉鏈2的下部設置有與救生衣本體I相連通的腰部氣囊19,腰部氣囊19內安裝有蓄電池20,蓄電池20分別通過導線與太陽能電池板12、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安裝在腰部氣囊19上的電控裝置、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聲光信號裝置相連接。所述的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旋轉定位底座15,旋轉定位底座15上連接有旋轉桿13,旋轉桿13的另一端安裝有與蓄電池20相連接的微型風力發電機21,在微型風力發電機21外部的旋轉桿13上套裝有防水盒14。所述的電控裝置包括安裝在腰部氣囊19上的電源總開關17,電源總開關17通過導線與蓄電池20相連接,蓄電池20通過導線與聲光信號轉換開關18相連接,蓄電池20安裝在腰部氣囊19的背面內部。所述的聲光信號裝置包括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上部的上肢體信號燈9、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下部的下肢體信號燈10、安裝在腰部氣囊19上的揚聲器11、安裝在腰部氣囊19上的腰部信號燈25,上肢體信號燈9、下肢體信號燈10、腰部信號燈25以及揚聲器11均通過導線與蓄電池20相連接。所述的頭部氣囊3外部通過粘貼的方式安裝有枕部氣囊16,枕部氣囊16上設置有枕部充氣孔24。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12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部的正面位置,太陽能電池板12對應的救生衣本體I的位置設置有透光防水層26。所述的防水盒14為一側設置有開口的正方體盒子,在防水盒14設置有開口的位置安裝有防水塞22,防水盒14內安裝有與旋轉桿13相連接的微型風力發電機21,微型風力發電機21的直徑不大于防水盒14的內徑,在防水盒14的底部設置有能夠在旋轉桿13上滑動的防水墊23,防水墊23活動套裝在旋轉桿13外部,防水盒14套裝在防水墊23外部。所述的電源總開關17和聲光信號轉換開關18分別安裝在腰部氣囊19正面的中心位置的兩側,電源總開關17和聲光信號轉換開關18均為防水開關。所述的上肢體信號燈9至少為兩個,并且等距分布在防水拉鏈2兩側,所述的下肢體信號燈10至少為兩個,并且均等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下肢上,所述的揚聲器11安裝在腰部氣囊19的正面中心位置,揚聲器11為防水揚聲器,在揚聲器11的兩側對稱分布安裝有兩個腰部信號燈25,所述的上肢體信號燈9和下肢體信號燈10均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的正面。本發明在使用時,首先分別通過救生衣本體充氣孔27、上肢充氣口 8、下肢充氣口
7、枕部充氣孔24將救生衣本體1、救生衣本體I的上下肢、頭部氣囊3、枕部氣囊16充氣,本發明救生衣本體I與頭部氣囊3相互連通為一體結構,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上肢的中部位置均設置有上肢氣囊分離層5,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下肢的中部位置均設置有下肢氣囊分離層6通過上肢氣囊分離層5和下肢氣囊分離層6將上肢和下肢分為不相互連通的兩截,上肢和下肢的上半部分與救生衣本體I相連通,上肢和下肢的下半部分分別通過單獨設置的上肢充氣口 8和下肢充氣口 7分別充氣,這樣設置不僅保護了使用者,使使用者在水里不會下沉,并且能夠讓使用者活動自如,不會因氣囊的壓力作用導致活動不便。另外,即使出現經常活動的上肢或下肢部位的漏氣現象,也不會影響整個救生衣本體I的實用,安全系數大大提高,維修和實用方便。本發明在營救人員使用時,營救人員可躺在水中,腹部朝上,北部朝下,平躺在水中,讓太陽能電池板12和微型風力發電裝置朝向水面上方,本發明安裝了將風能和光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太陽能電池板12在有陽光的情況下可以不斷的收集光能,并轉化為電能后存儲在蓄電池20,在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12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部的正面位置,太陽能電池板12對應的救生衣本體I的位置設置有透光防水層26,不僅有效的保護了太陽能電池板不受水的影響,并且有效的收集了太陽光。微型風力發電機21可以再夜間或者陰冷的天氣啟動使用,首先將旋轉桿13圍繞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旋轉定位底座15垂直,與平躺的使用者垂直設置,旋轉桿13垂直平躺的使用者,然后去掉防水盒14的防水塞22,讓防水盒14向旋轉定位底座15方向下移,此時,微型風力發電機21露出防水盒14,風力發電系統開始運行。風力發電系統和光能發電系統轉化的電能存儲在腰部氣囊19內部背面的蓄電池20中,等到需要使用時,打開電源總開關17,并可通過聲光信號轉換開關18實現發出信號燈光或者發出信號聲音,上肢體信號燈9至少為兩個,并且等距分布在防水拉鏈2兩側,所述的下肢體信號燈10至少為兩個,并且均等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下肢上,所述的揚聲器11安裝在腰部氣囊19的正面中心位置,揚聲器11為防水揚聲器,在揚聲器11的兩側對稱分布安裝有兩個腰部信號燈25,所述的上肢體信號燈9和下肢體信號燈10均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的正面。因使用者需要腹部朝上,最為省力安全,因此,上述設置方式可有效的將聲光信號發出,方便施救者辨認,并快速給予營救。防水墊23保證了防水盒14關閉時對微型風力發電機21的有效防水保護,頭部氣囊3外部通過粘貼的方式安裝有枕部氣囊16,枕部氣囊16上設置有枕部充氣孔24,枕部氣囊16保證了使用者在水中比較舒適的等待施救。
權利要求
1.一種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包括由充氣材料制成的救生衣本體(I)、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救生衣本體充氣孔(27)、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防水拉鏈(2)、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部的頭部氣囊(3)、安裝在頭部氣囊(3)上的臉部夾緊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衣本體(I)與頭部氣囊(3 )相互連通為一體結構,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上肢的中部位置均設置有上肢氣囊分離層(5),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下肢的中部位置均設置有下肢氣囊分離層(6),在上肢氣囊分離層(5)下方設置有上肢充氣口(8),在下肢氣囊分離層(6 )下方設置有下肢充氣口( 7 ),在防水拉鏈(2 ) —側的救生衣本體(I)內部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12),在防水拉鏈(2)另一側的救生衣本體(I)外部設置有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在防水拉鏈(2)的下部設置有與救生衣本體(I)相連通的腰部氣囊(19),腰部氣囊(19)內安裝有蓄電池(20),蓄電池(20)分別通過導線與太陽能電池板(12)、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安裝在腰部氣囊(19 )上的電控裝置、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聲光信號裝置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上的旋轉定位底座(15),旋轉定位底座(15)上連接有旋轉桿(13),旋轉桿(13)的另一端安裝有與蓄電池(20)相連接的微型風力發電機(21),在微型風力發電機(21)外部的旋轉桿(13)上套裝有防水盒(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控裝置包括安裝在腰部氣囊(19)上的電源總開關(17),電源總開關(17)通過導線與蓄電池(20)相連接,蓄電池(20)通過導線與聲光信號轉換開關(18)相連接,蓄電池(20)安裝在腰部氣囊(19)的背面內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聲光信號裝置包括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上部的上肢體信號燈(9)、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下部的下肢體信號燈(10)、安裝在腰部氣囊(19)上的揚聲器(11)、安裝在腰部氣囊(19)上的腰部信號燈(25),上肢體信號燈(9)、下肢體信號燈(10)、腰部信號燈(25)以及揚聲器(11)均通過導線與蓄電池(20)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部氣囊(3)外部通過粘貼的方式安裝有枕部氣囊(16),枕部氣囊(16)上設置有枕部充氣孔(2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12)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上部的正面位置,太陽能電池板(12)對應的救生衣本體(I)的位置設置有透光防水層(26)。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盒(14)為一側設置有開口的正方體盒子 ,在防水盒(14)設置有開口的位置安裝有防水塞(22),防水盒(14)內安裝有與旋轉桿(13)相連接的微型風力發電機(21),微型風力發電機(21)的直徑不大于防水盒(14)的內徑,在防水盒(14)的底部設置有能夠在旋轉桿(13)上滑動的防水墊(23 ),防水墊(23 )活動套裝在旋轉桿(13 )外部,防水盒(14)套裝在防水墊(23 )外部。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總開關(17)和聲光信號轉換開關(18)分別安裝在腰部氣囊(19)正面的中心位置的兩側,電源總開關(17)和聲光信號轉換開關(18)均為防水開關。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肢體信號燈(9)至少為兩個,并且等距分布在防水拉鏈(2)兩側,所述的下肢體信號燈(10)至少為兩個,并且均等設置在救生衣本體(I)的兩個下肢上,所述的揚聲器(11)安裝在腰部氣囊(19)的正面中心位置,揚聲器(11)為防水揚聲器,在揚聲器(11)的兩側對稱分布安裝有兩個腰部信號燈(25),所述的上肢體 信號燈(9)和下肢體信號燈(10)均安裝在救生衣本體(I)的正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風光互補型救生衣,在防水拉鏈一側的救生衣本體內部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在防水拉鏈另一側的救生衣本體外部設置有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在防水拉鏈的下部設置有與救生衣本體相連通的腰部氣囊,腰部氣囊內安裝有蓄電池,蓄電池分別通過導線與太陽能電池板、微型風力發電裝置、安裝在腰部氣囊上的電控裝置、安裝在救生衣本體上的聲光信號裝置相連接;本發明有效的利用了光能和風能,將光能和風能轉化為電能后儲存,并在需要時釋放出來,并以聲音或者光源的形式不斷的發出警示信號,不僅增大了救生衣的使用性能,還提高了使用者被施救成功的幾率,具有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B63C9/105GK103112564SQ20131007729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2日
發明者葛英穎 申請人: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