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表面槳推進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艇推進系統【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表面槳推進系統,所述系統包括設置在柴油機輸出端的減速齒輪箱,減速齒輪箱的輸出端設有中間軸,中間軸延伸至第一萬向球軸承內,第一萬向球軸承位于艉封板內側的位置設有水平調整液壓缸,中間軸與艉軸連接,艉軸末端設有表面槳,艉軸套接于艉管內,艉管與第一萬向球軸承連接,艉管設有導流板和連桿,連桿通過第二萬向球軸承連接上下調整液壓缸,上下調整液壓缸固定在第二萬向球軸承上。本實用新型將水平調整液壓缸和上下調整液壓缸設置在艉封板的內側,便于維修人員進行保養、維護和更換組件,避免了液壓缸受到環境腐蝕以及顆粒物污染的影響,延長了使用壽命,有利于船舶行駛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表面槳推進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船艇推進系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表面槳推進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將表面槳推進系統應用于海軍軍艦上,表面槳推進系統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關注,其被廣泛應用于軍民高速船艦上。在船艦航行時,通過調節表面槳推進系統的推進軸的上下、左右位置,可以實現表面槳高效的推進船舶行駛和轉向。
[0003]目前,市場上現有的表面槳推進裝置主要是由兩組液壓單元分別操控動力軸上下擺動或左右擺動,其中,動力軸上下擺動實現控制螺旋槳的沉沒深度,左右擺動實現控制船艦行駛方向。但是,這兩組液壓單元包括液壓缸在內的部件都安裝在船體艉封板外側,長期暴露在船體外部,不利于正常維護保養,同時容易收到環境的腐蝕、顆粒物的污染,降低了表面槳推進裝置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而且一旦損壞,其維修和更換組件的難度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表面槳推進系統,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表面槳推進系統的液壓缸等組件安裝在艉封板的外側,導致維修保養困難,極易收到環境的腐蝕和顆粒物的污染,降低其壽命和可靠性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表面槳推進系統,所述系統包括設置在柴油機輸出端的減速齒輪箱,所述減速齒輪箱的輸出端設有中間軸,所述中間軸延伸至設置在船體艉封板處的第一萬向球軸承內,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位于艉封板內側的位置設有水平調整液壓缸,所述中間軸通過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與艉軸連接,所述艉軸末端設有表面槳,所述艉軸套接于艉管內,所述艉管與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連接,所述艉管靠近所述表面槳的位置設有導流板,所述艉管上還設有連桿,所述連桿通過固定設置在船體的艉封板上的第二萬向球軸承連接上下調整液壓缸,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固定在所述第二萬向球軸承上。
[0006]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包括第一軸承基座和第一球頭,所述第一軸承基座固定在所述艉封板上,所述第一球頭與所述艉管固定連接。
[0007]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中間軸延伸在所述第一球頭內的一端設有第一聯軸節,所述艉軸在所述第一球頭內的一端設有第二聯軸節,所述第一聯軸節與所述第二聯軸節連接。
[0008]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第二萬向球軸承包括第二軸承基座和第二球頭,所述第二軸承基座固定在所述艉封板上,所述第二球頭一端固定連接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另一端敞口套裝所述連桿,所述第二球頭內設有滑動腔,所述連桿在所述滑動腔內在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的帶動下上下自由滑動。
[0009]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艉軸與所述艉管通過軸承和密封墊連接。
[0010]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連桿與所述艉管固定的一端設有鉸接部,所述艉管設有與所述鉸接部相適應的鉸接件。[0011]由于將水平調整液壓缸和上下調整液壓缸設置在艉封板的內側,便于維修人員進行保養、維護和更換組件,同時,避免了液壓缸受到環境腐蝕以及顆粒物污染的影響,延長了表面槳推進系統的使用壽命,有利于船舶行駛安全,可靠性提高。
[0012]由于使用第一萬向球軸承,實現對艉封板的密封以及水平調整液壓缸對表面槳的控制。
[0013]通過第一聯軸節和第二聯軸節,實現中間軸和艉軸的連接,從而進一步實現動力的傳遞。
[0014]使用第二萬向球軸承實現對艉封板的密封,同時,也實現固定在第二萬向球軸承上的上下調整液壓缸對連桿的動作控制。
[0015]艉軸與艉管通過軸承固定連接,實現了中間軸對艉軸的動力傳遞。
[0016]由于連桿與艉管鉸接方式連接,當上下調整液壓缸控制連桿做上下運動時,鉸接方式對上下運動時進行前后方向的輔助協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和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槳推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萬向球軸承部位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萬向球軸承部位結構示意圖;
[0020]其中,1-柴油機,2-減速齒輪箱,3-中間軸,31-第一聯軸節,4-艉封板,5_第一萬向球軸承,51-第一軸承基座,52-第一球頭,6-水平調整液壓缸,7-艉軸,71-第二聯軸節,8-表面槳,9-艉管,91-鉸接件,10-導流板,11-連桿,111-鉸接部,12-第二萬向球軸承,121-第二軸承基座,122-第二球頭,13-上下調整液壓缸,14-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2]圖1和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槳推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是俯視圖,為了便于說明,圖中僅給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0023]表面槳推進系統包括設置在柴油機I輸出端的減速齒輪箱2,所述減速齒輪箱2的輸出端設有中間軸3,所述中間軸3延伸至設置在船體艉封板4處的第一萬向球軸承5內,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5位于艉封板4內側的位置設有水平調整液壓缸6,所述中間軸3通過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5與艉軸7連接,所述艉軸7末端設有表面槳8,所述艉軸7套接于艉管9內,所述艉管9與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5連接,所述艉管9靠近所述表面槳8的位置設有導流板10,所述艉管9上還設有連桿11,所述連桿11通過固定設置在船體的艉封板4上的第二萬向球軸承12連接上下調整液壓缸13,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13固定在所述第二萬向球軸承12上。
[0024]其中,減速齒輪箱2將柴油機I的動力輸送至中間軸3上,中間軸3將動力傳遞到艉軸7上,艉軸7帶動表面槳8轉動,產生推動力。
[0025]在該實施例中,設置在艉封板4內側的水平調整液壓缸6實現轉向調整,上下調整液壓缸13實現上下方向調整,其中,水平調整液壓缸6和上下調整液壓缸13分別通過關節球固定在船艙內,在此不再贅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0026]第一萬向球軸承5和第二萬向球軸承12分別固定在艉封板4上,用于間隔密封船艙與外部環境的前提下,分別對上述水平調整液壓缸6和上下調整液壓缸13的動作進行響應。
[0027]在本實用新型中,中心軸3延伸至在第一萬向球軸承5內,其末端可以通過軸承(圖中未標記)與第一萬向球軸承5的第一軸承基座51連接,當然也可以采用套接的方式,在此不再贅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0028]在本實用新型中,如圖3所示,第一萬向球軸承5包括第一軸承基座51和第一球頭52,所述第一軸承基座51固定在所述艉封板4上,所述第一球頭52與所述艉管9固定連接。
[0029]其中,中間軸3延伸在所述第一球頭52內的一端設有第一聯軸節31,所述艉軸7在所述第一球頭52內的一端設有第二聯軸節71,所述第一聯軸節31與所述第二聯軸節71連接,其用于實現柴油機動力的傳遞和輸出。
[0030]在該實施例中,艉軸7與所述艉管9通過軸承14和密封墊連接,軸承14作為常見的轉動軸與軸之間的連接件,在此不再贅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0031]在本實用新型中,如圖4所示,第二萬向球軸承12包括第二軸承基座121和第二球頭122,所述第二軸承基座121固定在所述艉封板4上,所述第二球頭122 —端固定連接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13,另一端敞口套裝所述連桿11,所述第二球頭122內設有滑動腔,所述連桿11在所述滑動腔內在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13的帶動下上下自由滑動。
[0032]在本實用新型中,連桿11與所述艉管9固定的一端設有鉸接部111,所述艉管9設有與所述鉸接部111相適應的鉸接件91,連桿11與艉管9通過鉸接的方式固定連接,在艉管9上下調整過程中,其作為輔助配合方式,減小運動過程中的偏移差。
[0033]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第一萬向球軸承5和第二萬向球軸承12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其具有輔助的方向調整的作用,具體如下:
[0034]左右轉向過程:
[0035]在水平調整液壓缸6控制柱塞做伸縮動作時,推動第一萬向球軸承5做左右運動,帶動艉管9、艉軸7和表面槳8做左右擺動,從而達到轉向的目的,在此過程中,上下調整液壓缸13控制連桿11在該第二萬向球軸承12的滑動腔內左右偏移,與初始位置形成一定的角度,以適應角度的變化;
[0036]表面槳深度動作調整過程:
[0037]上下調整液壓缸13上下伸縮動作,帶動連桿11在第二萬向球軸承12內的滑動腔內上下移動,從而帶動艉管9、艉軸7和表面槳8做上下擺動,從而實現調節表面槳8浸沒深度的功能,在艉管9做上下動作的過程中,第一萬向球軸承5和第一聯軸節31也相應的進行角度變化,以配合艉管9的上下動作。
[0038]在本實用新型中,將水平調整液壓缸和上下調整液壓缸設置在艉封板的內側,便于維修人員進行保養、維護和更換組件,同時,避免了液壓缸受到環境腐蝕以及顆粒物污染的影響,延長了表面槳推進系統的使用壽命,有利于船舶行駛安全,可靠性提高。
[003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表面槳推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設置在柴油機輸出端的減速齒輪箱,所述減速齒輪箱的輸出端設有中間軸,所述中間軸延伸至設置在船體艉封板處的第一萬向球軸承內,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位于艉封板內側的位置設有水平調整液壓缸,所述中間軸通過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與艉軸連接,所述艉軸末端設有表面槳,所述艉軸套接于艉管內,所述艉管與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連接,所述艉管靠近所述表面槳的位置設有導流板,所述艉管上還設有連桿,所述連桿通過固定設置在船體的艉封板上的第二萬向球軸承連接上下調整液壓缸,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固定在所述第二萬向球軸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槳推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萬向球軸承包括第一軸承基座和第一球頭,所述第一軸承基座固定在所述艉封板上,所述第一球頭與所述艉管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槳推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軸延伸在所述第一球頭內的一端設有第一聯軸節,所述艉軸在所述第一球頭內的一端設有第二聯軸節,所述第一聯軸節與所述第二聯軸節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槳推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萬向球軸承包括第二軸承基座和第二球頭,所述第二軸承基座固定在所述艉封板上,所述第二球頭一端固定連接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另一端敞口套裝所述連桿,所述第二球頭內設有滑動腔,所述連桿在所述滑動腔內在所述上下調整液壓缸的帶動下上下自由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表面槳推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艉軸與所述艉管通過軸承和密封墊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槳推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與所述艉管固定的一端設有鉸接部,所述艉管設有與所述鉸接部相適應的鉸接件。
【文檔編號】B63H23/36GK203612189SQ201320815180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劉秀軍, 楊乃曾, 雷保軍, 李艷龍 申請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