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或海洋工程實現循環加藥的淡水冷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船舶或海洋工程實現循環加藥的淡水冷卻系統,包括淡水冷卻泵,所述冷卻泵的進、出口分別通過管路連接加藥罐1出、入口;所述加藥罐1出、入口的管路上分別設置了出口閥6、入口閥5;所述加藥罐1還設置有加藥口,所述加藥口連接的管路上設置加藥閥3,并在終端設置加藥漏斗4;所述加藥罐1還設置有設置透氣閥2的透氣口。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淡水冷卻泵進出口之間設置的旁通管路,利用泵的進出口壓差,將管路上加藥柜內的藥劑注入到主管線中,多次循環后,可實現藥劑的完全加注。此種加藥系統為純機械系統,成本較低,簡便高效。本實用新型具有簡化操作、減少設備、降低成本、提高加藥效果的優點。
【專利說明】船舶或海洋工程實現循環加藥的淡水冷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船舶或海洋工程的淡水冷卻系統,更具體地說,涉及淡水冷卻系統中用于化學藥劑添加的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舶或海洋工程的淡水冷卻系統多采用加藥泵單元實現化學藥劑的添加。誠然,此種加藥方式更高效,但是存在敷設電纜較長、現場施工工作量大和控制復雜的缺點,使用上也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對淡水冷卻系統進行改進,通過循環加藥系統,實現淡水冷卻系統中化學藥劑的添加,達到簡化操作、減少設備、降低成本,提高加藥效果的目的。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船舶或海洋工程實現循環加藥的淡水冷卻系統,包括淡水冷卻泵,所述冷卻泵的進、出口分別通過管路連接加藥罐出、入口 ;所述加藥罐出、入口的管路上分別設置了出口閥、入口閥;所述加藥罐還設置有加藥口,所述加藥口連接的管路上設置加藥閥,并在終端設置加藥漏斗;所述加藥罐還設置有設置透氣閥的透氣口。
[0005]優選方式下,所述加藥罐連接所述淡水冷卻泵的管路分別連接于所述淡水冷卻泵進、出口閥體的外端。
[0006]本發明主要是為淡水冷卻系統提供一種循環加藥方案,通過在淡水冷卻泵進出口之間設置的旁通管路,利用泵的進出口壓差,將管路上加藥柜內的藥劑注入到主管線中,多次循環后,可實現藥劑的完全加注。此種加藥系統為純機械系統,成本較低,簡便高效。本發明具有簡化操作、減少設備、降低成本、提高加藥效果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實現循環加藥的淡水冷卻系統原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本發明循環加藥系統,用于淡水冷卻系統中化學藥劑的添加。通過在淡水冷卻泵進出口之間設置的旁通管路,利用泵的進出口壓差,將管路上加藥柜內的藥劑注入到主管線中,多次循環后,可實現藥劑的完全加注。管線和加藥柜均可自制,無外接電源,操作簡單,效果較好。
[0009]該系統主要由自制的加藥罐,加藥漏斗和進、出口閥件等組成。具體如圖1所示(圖中虛線方框圈出了本發明的循環加藥系統),淡水冷卻泵的進、出口分別通過管路連接加藥罐I出、入口 ;所述加藥罐I出、入口的管路上分別設置了出口閥6、入口閥5 ;所述加藥罐I還設置有加藥口,所述加藥口連接的管路上設置加藥閥3,并在終端設置加藥漏斗4 ;所述加藥罐I還設置有設置透氣閥2的透氣口。圖中,加藥罐I連接所述淡水冷卻泵的管路分別連接于所述淡水冷卻泵進、出口閥體的外端。
[0010]在淡水冷卻系統加藥之前,加藥罐進、出口閥和泄放閥均需處于關閉狀態。加藥時,將加藥閥和透氣閥打開,化學藥劑通過加藥漏斗注入,加藥罐注滿時關閉加藥閥和透氣閥,之后將進、出口閥開啟。由于淡水冷卻泵進、出口之間存有壓差,水流會將加藥罐中的化學藥劑注入到主管線中,多次循環后,即可實現藥劑的完全加注。
[001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船舶或海洋工程實現循環加藥的淡水冷卻系統,包括淡水冷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泵的進、出口分別通過管路連接加藥罐(I)出、入口 ;所述加藥罐(I)出、入口的管路上分別設置了出口閥¢)、入口閥(5);所述加藥罐(I)還設置有加藥口,所述加藥口連接的管路上設置加藥閥(3),并在終端設置加藥漏斗(4);所述加藥罐(I)還設置有設置透氣閥⑵的透氣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船舶或海洋工程實現循環加藥的淡水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罐(I)連接所述淡水冷卻泵的管路分別連接于所述淡水冷卻泵進、出口閥體的外端。
【文檔編號】B63J1/00GK204197263SQ201420614907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劉永歆, 李新鑫 申請人: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