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潛艇,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遠程、外掛分離式超微型潛艇的外掛倉。
背景技術:
海上最強大的是航母戰斗群,航母戰斗群一般配有艘巡洋艦、艘驅逐艦艘護衛艦和艘攻擊型核潛艇,在防御方面,航母戰斗群的防御范圍在500海里左右;分外防區、中防區及近防區,擁有架預警機、架電子戰飛機、架偵察機,還有執行反潛任務的直升機等;
它可在防區外700多公里處向你發動攻擊,但你鞭長莫及;
海底比較隱蔽,潛艇也許可突破防線或伏擊航母,潛艇攻擊武器主要是魚雷,就拿最先進的烏克蘭的暴風雪魚雷來說,其速度很快,但其射程只有6-12公里,射程最遠的是俄羅斯65-73型和65-76型大型魚雷,其射程也只有100公里,也就是要深入它的近防區才能發起攻擊,還有潛艇要攻擊目標就要先開啟主動聲吶鎖定目標,但這樣潛艇自己的位子也就完全暴露了,要想從近防區中全身而退是難上加難;
潛艇的自噪聲主要與航速、噸位等有關,航速越大自噪聲就越大;潛艇噸位越大其反射面積就越大,被對方主動聲吶發現的距離就越遠、越容易;潛艇輻射噪聲強度越大,被對方的被動聲吶發現的距離就越遠、越容易。
所以對付航母戰斗群最好是用隱蔽性極好、噪聲小、下潛深度大、航程遠(至少要超過1000公里)的有人超微型潛艇;
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潛艇廣泛使用,但無人潛艇如離母船太遠,就會得不到信息,水下的通信與空中不同,信號在水下不能長距離傳輸;也不能自動的隨機應變;如不斷地浮出水面接收信息,也容易暴露自己;
最好是十幾噸的超微型有人潛艇,潛艇在殼體厚度一樣的情況下,艇體越小其耐壓性、隱蔽性就越好;
但武器、大量的蓄電池、各種設備、人員的操作及生存空隙怎么設計,有著很多的難題需要解決;最合理、最方便的解決辦法是將部分設備外掛,這樣即減小了微型潛艇的載荷量,又豐富了微型潛艇所需的不同設備,可執行多種不同任務;
本人經過長期的思索及查閱大量資料,終于設計出一種可分離的微型潛艇外掛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微型潛艇提供一種可分離的外掛倉。
一種微型潛艇的外掛倉,包括主艇艇體、多個外掛倉及線路自動分離裝置,所述主艇艇體的下端設置有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掛倉包括外殼及內層,所述的外殼與所述的內層之間設置有多條加強分隔條,多條所述的加強分隔條與所述的外殼及所述的內層之間形成多個密封空氣倉,所述的外掛倉一側設置有質量調節邊倉,所述的質量調節邊倉中設置有水密倉,所述的水密倉上設置有調節口。
所述主艇艇體的上端設置有塔倉,所述塔倉的前端設置有密封空間倉,所述密封空間倉的頂端設置有進出密封蓋,所述塔倉的后端設置有通用倉,所述通用倉的上端設置有自浮接收密封蓋,所述的通用倉中設置有卷揚滾筒,所述的卷揚滾筒上設置有收放纜,所述收放纜的外端連接有浮式信號接收器,所述的密封空間倉中設置有電動機C,所述的電動機C連接減速器C,所述的減速器C與所述的卷揚滾筒之間設置有連接軸;
所述的通用倉中設置有潛式高壓抽水泵,所述的潛式高壓抽水泵與所述的主艇艇體之間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端設有密封套管,所述密封套管的外端設置有錐形槽孔,所述的錐形槽孔中活動設置有與所述錐形槽孔相吻合的錐形塞,所述的密封套管中設置有丁字連接桿,所述錐形塞的內端設置有與所述丁字連接桿相吻合的槽孔,所述槽孔的底部與所述的丁字連接桿之間連接有拉簧,所述的拉簧始終將所述的錐形塞往內拉,所述的密封空間倉中設置有伸縮梯。
所述主艇艇體后端的多個所述外掛倉的后方各設置有三角穩定翼,所述主艇艇體的上側設置有吊環,所述主艇艇體的后端設置有多個平衡翼,所述平衡翼的后側設置有舵翼,多個所述的平衡翼上連接有保護欄,所述主艇艇體的尾端設置有主推進器。
所述主艇艇體的周圍設置有多組外掛裝置,每組所述的外掛裝置由固定連接套和組合襯托組成,所述的固定連接套固定在所述主艇艇體的后端,所述的組合襯托固定在所述主艇艇體的前端;
所述的固定連接套中設置有連接孔,所述外掛倉的后端設置有組合連接架,所述的組合連接架上軸接有組合連接頭,所述組合連接頭的前端設置有彈簧,所述的組合連接頭與所述的固定連接套中的所述連接孔相對稱并吻合;
所述的組合襯托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前端設置有定位套孔,所述的定位套孔中活動設置有電動對接螺桿A,所述電動對接螺桿A的外端設置有螺紋,所述電動對接螺桿A的另一端進入所述的主艇艇體內,內端所述的電動對接螺桿A上設置有減速器A,所述的減速器A連接有電動機A,所述的電動對接螺桿A與所述的主艇艇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所述外掛倉的前端設置有定位樁,所述的定位樁與所述的定位孔相對稱并吻合,所述外掛倉的前端還設置有對接螺母套,所述的對接螺母套中設置有與所述電動對接螺桿A外端的所述螺紋相吻合的螺母孔,所述的對接螺母套與所述的定位套孔相對稱并吻合。
所述的線路自動分離裝置包括自動分離插座及自動分離插頭,所述的自動分離插座設置在主艇艇體的前端,所述的自動分離插座中設置有總插槽,所述總插槽的兩側各設置有限位滑條,所述的總插槽中活動設置有電動對接螺桿B,所述電動對接螺桿B的外端設置有螺紋,所述電動對接螺桿B的另一端進入主艇艇體內,內端所述的電動對接螺桿B上設置有減速器B,所述的減速器B連接有電動機B,所述的電動對接螺桿B與所述的主艇艇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所述外掛倉的前端設置有外接電纜,所述外接電纜的一端設置有自動分離插頭,所述的自動分離插頭中設置有與所述電動對接螺桿B外端的所述螺紋相吻合的電動對接螺孔,所述自動分離插頭的兩側各設置有與所述的限位滑條相對稱相吻合的限位滑槽,所述的自動分離插頭與所述的總插槽相吻合。
所述總插槽的底部設置有線孔,所述的總插槽中活動設置有線路連接插塊,所述的線路連接插塊中設置有與所述電動對接螺桿B相吻合的軸孔,所述線路連接插塊的外側設置有多個線路分插座,多個所述的線路分插座連接有內接電纜,所述的線路連接插塊由固定螺絲固定在所述總插槽的底部,所述線路連接插塊的內側及外側各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自動分離插頭上設置有與所述線路分插座相對稱并吻合的線路分插頭。
所述的電動機A及所述的電動機B的電源線上設置有啟動開關,所述的啟動開關同時控制所述的電動機A及所述的電動機B,所述的內接電纜上設置有線路開關,所述的啟動開關與所述的線路開關之間設置有線路聯動裝置,所述的啟動開關在啟動所述的電動機A及所述的電動機B時,所述的線路聯動裝置自動斷開所述的線路開關。
主艇艇體內除必須要安裝的設備外,將其它的設備掛在主艇艇體外,這樣可使主艇艇體盡可能地設計得最小,使其更具耐壓性及隱蔽性;
外掛分離式的設計,可使微型潛艇有更多的選擇,如要海底測繪時,可外掛測繪用的主動聲吶等設備,將海底測繪制作成電子地圖,也可跟蹤其它水面及水下艇只,紀錄其的發動機及推進槳葉頻率,收入數據庫,這如人的指紋數據庫一樣,供以后識別、對比;
在實施攻擊時可外掛魚雷、增程電池及用作目標鎖定的主動聲吶等設備,在遠行及尋找目標時可用電子地圖及被動聲吶;攻擊后可拋棄魚雷發射筒及不需要的設備,這樣更利于安全返航;
為了縮小微型潛艇的體積,在微型潛艇中不能有過大、過多的水密倉來調節因外掛倉分離后的自身重量,必須將外掛倉在末安裝到微型潛艇上前,調節好外掛倉自身的比重,這包括外掛倉中安裝的不同設備;也就是要利用外掛倉中密封空氣倉的浮力及調節水密倉中的容量來調節自身的比重,調節到盡可能地接近海水的比重,這樣在外掛倉與微型潛艇分離時,微型潛艇的浮力不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浮式信號接收器的設置:浮式信號接收器的設置可在設定的時間里隱蔽在水下接收信號,如在夜里的某個時間;接收的信號中還包括下次的信號接收時間;通用倉的設置可將浮式信號接收器直接收放,結構簡單,卷揚滾筒、收放纜及浮式信號接收器短時間浸泡在水中是無問題的;等將浮式信號接收器收回到通用倉中,蓋上自浮接收蓋后,利用潛式高壓抽水泵在水壓較小的水面下將通用倉中的水抽干,錐形塞的設置可利用外界的水壓使錐形塞與錐形槽孔越加密封,拉簧在丁字連接桿槽孔的設置可使用拉簧不受水的浸泡,也可在潛式高壓水泵關閉時自動將錐形槽孔阻塞。
三角穩定翼的設置:一是為了增加微型潛艇的穩定性,二是在外掛倉分離時的向后運動不會損害到微型潛艇尾部的推進器。
電動對接螺桿A及對接螺母套的設置可準確地固定或自動分離外掛倉;組合連接頭前端的彈簧設置,可更好地將外掛倉安全分離。
電動對接螺桿B及電動對接螺孔的設置可更簡單、方便地增加其密封性及其準確分、合,自動分離裝置在海底要承受很大的水壓,這需要密封性很好的裝置,不比在空中的分離裝置。
線路連接插塊的設置是為了方便其的更換,因自動分離插頭分離后其插座就受到海水的浸泡,更換是最好、最簡單的方法。
線路聯動裝置的設置是為了保護線路在自動分離插頭將要分離時斷開內接電纜與外端的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后視立體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的部分外掛倉分離后的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的后側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部分主艇艇體與外掛倉的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的部分主艇艇體與外掛倉的分離結構圖;
圖7為本發明的外掛倉立體截面圖
圖8為本發明的主艇艇體與外掛倉的后部分分離結構圖;
圖9為本發明的主艇艇體與外掛倉的前部分分離結構剖視圖;
圖10為本發明的線路自動分離裝置的分離時結構剖視圖;
圖11 為本發明的線路自動分離裝置的分解圖;
圖12為本發明的塔倉結構剖視圖;
圖13為本發明的出水口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所示:1.主艇艇體,2.外掛倉,6.主推進器,7.平衡翼,8.舵翼,9.三角穩定翼,10.塔倉,11.自浮接收密封蓋,12.進出密封蓋,13.輔助螺旋槳,14.吊環,15.固定連接套,16. 組合連接架,17.組合連接頭,20.組合襯托,21.定位孔,22. 定位套孔,23.定位樁,24電動對接螺桿A,25. 對接螺母套,26.電動機A,27.減速器A, 31. 自動分離插座,32. 自動分離插頭,33.線路分插頭,34.限位滑條,35.限位滑槽,36.總插槽,37.線路分插座,38.電動對接螺孔, 41.線路連接插塊,42.線孔,43.固定螺絲,44.軸孔,45.電動對接螺桿B,46.電動機B,47.減速器B,48.外接電纜,49.內接電纜,51.浮式信號接收器,52.收放纜,53.電動機C,54.減速器C,55.卷揚滾筒,56.伸縮梯,57.錐形塞,58.密封管套,59.丁字連接桿, 60.質量調節邊倉,61.外殼,62.內層,63.加強分隔條,64.密封空氣倉,65.水密倉,66調節口,68.潛式高壓抽水泵,69.出水管。
如圖1、6、7所示:一種微型潛艇的處掛倉,包括主艇艇體1、多個外掛倉2及線路自動分離裝置,主艇艇體1的下端設置有起落架,外掛倉2包括外殼61及內層62,外殼61與內層62之間設置有多條加強分隔條63,多條加強分隔條63與外殼61及內層62之間形成多個密封空氣倉64,外掛倉2一側設置有質量調節邊倉60,質量調節邊倉60中設置有水密倉65,水密倉65上設置有調節口66。
為了縮小微型潛艇的體積,在微型潛艇中不能有過大、過多的水密倉來調節因外掛倉2分離后的微型潛艇自身比重,其辦法是將外掛倉2在末安裝到微型潛艇上前,調節好外掛倉2自身的比重,這包括外掛倉2中安裝的不同設備;也就是要利用外掛倉2中的密封空氣倉64作浮力,調節水密倉65中的容量來調節微型潛艇自身的比重,將外掛倉2調節到盡可能地接近海水的比重,這樣在外掛倉2與微型潛艇分離時,減少微型潛艇的狀態出現較大的波動,外殼61與內層62及多條加強分隔條63的設置可增加外掛倉的抗壓強度及安全性。
如圖3、12、13所示:主艇艇體1的上端設置有塔倉10,塔倉10的前端設置有密封空間倉,密封空間倉的頂端設置有進出密封蓋12,塔倉10的后端設置有通用倉,通用倉的上端設置有自浮接收密封蓋11,通用倉中設置有卷揚滾筒55,卷揚滾筒55上設置有收放纜52,收放纜52的外端連接有浮式信號接收器51,密封空間倉中設置有電動機C53,電動機C53連接減速器C54,減速器C54與卷揚滾筒55之間設置有連接軸;
通用倉中設置有潛式高壓抽水泵68,潛式高壓抽水泵68與主艇艇體1之間設置有出水管69,出水管69的外端設有密封套管58,密封套管58的外端設置有錐形槽孔,錐形槽孔中活動設置有與錐形槽孔相吻合的錐形塞57,密封套管58中設置有丁字連接桿59,錐形塞57的內端設置有與丁字連接桿59相吻合的槽孔,槽孔的底部與丁字連接桿59之間連接有拉簧,拉簧始終將錐形塞57往內拉,密封空間倉中設置有伸縮梯56。
浮式信號接收器51的設置可在設定的時間里接近水面放出浮式信號接收器51,隱蔽在水下接收信號,如在夜里的某個時間;接收的信號中還包括下次的信號接收時間;通用倉的設置可將浮式信號接收器直接收放,結構簡單,卷揚滾筒55、收放纜52及浮式信號接收器51短時間浸泡在水中是無問題的;等將浮式信號接收器51收回到通用倉中,蓋上自浮接收密封蓋11后,利用潛式高壓抽水泵68在接近水面水壓小的情況下將通用倉中的水抽干,錐形塞57在潛式高壓抽水泵68的高壓水沖擊下與錐形槽孔脫離出縫隙,將水抽出,錐形塞57的設置可利用外界的水壓使錐形塞57(潛式高壓抽水泵68關閉狀態下)與錐形槽孔越加密封,拉簧在槽孔中的設置可使用拉簧不受水的浸泡,也可在潛式高壓水泵68關閉時自動將錐形槽孔阻塞。
如圖2、3、4、5所示:主艇艇體1后端的多個外掛倉2的后方各設置有三角穩定翼9,主艇艇體1的上側設置有吊環14,主艇艇體1的后端設置有多個平衡翼7,平衡翼7的后側設置有舵翼8,多個平衡翼7上連接有保護欄,主艇艇體1的尾端設置有主推進器6,13為輔助螺旋槳。
三角穩定翼9的設置:一是為了增加微型潛艇的穩定性,二是在外掛倉2分離向后運動時不會損害到微型潛艇尾部的主推進器6。
如圖1、2、3、4、5、6、8、9所示:主艇艇體1的周圍設置有多組外掛裝置,每組的外掛裝置由固定連接套15和組合襯托20組成,固定連接套15固定在主艇艇體1的后端,組合襯托20固定在主艇艇體1的前端;
固定連接套15中設置有連接孔,外掛倉2的后端設置有組合連接架16,組合連接架16上軸接有組合連接頭17,組合連接頭17的前端設置有彈簧,組合連接頭17與固定連接套15中的連接孔相對稱并吻合;
組合襯托20上設置有定位孔21,定位孔21的前端設置有定位套孔22,定位套孔22中活動設置有電動對接螺桿A24,電動對接螺桿A24的外端設置有螺紋,電動對接螺桿A24的另一端進入主艇艇體1內,內端的電動對接螺桿A24上設置有減速器A27,減速器A27連接有電動機A26,電動對接螺桿A24與主艇艇體1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外掛倉2的前端設置有定位樁23,定位樁23與定位孔21相對稱并吻合,外掛倉2的前端還設置有對接螺母套25,對接螺母套25中設置有與電動對接螺桿A24外端的螺紋相吻合的螺母孔,對接螺母套25與定位套孔22相對稱并吻合。
固定連接套15及組合襯托20的設置可更好地固定外掛倉2,電動對接螺桿A24及對接螺母套25的設置可準確地固定或自動分離外掛倉2;組合連接頭17前端的彈簧設置,可更好地將外掛倉2安全分離。
如圖3、10、11所示:線路自動分離裝置包括自動分離插座31及自動分離插頭32,自動分離插座31設置在主艇艇體1的前端,自動分離插座31中設置有總插槽36,總插槽36的兩側各設置有限位滑條34,總插槽36中活動設置有電動對接螺桿B45,電動對接螺桿B45的外端設置有螺紋,電動對接螺桿B45的另一端進入主艇艇體1內,內端的電動對接螺桿B45上設置有減速器B47,減速器B47連接有電動機B46,電動對接螺桿B45與主艇艇體1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外掛倉2的前端設置有外接電纜48,外接電纜48的一端設置有自動分離插頭32,自動分離插頭32中設置有與電動對接螺桿B45外端的螺紋相吻合的電動對接螺孔38,自動分離插頭32的兩側各設置有與限位滑條34相對稱相吻合的限位滑槽,自動分離插頭32與總插槽36相吻合。
電動對接螺桿B45及電動對接螺孔38的設置可更簡單、方便地增加其密封性及其準確分、合,自動分離裝置在海底要承受很大的水壓,這需要密封性很好的裝置,不比在空中的分離裝置。
如圖10、11所示:總插槽36的底部設置有線孔42,總插槽36中活動設置有線路連接插塊41,線路連接插塊41中設置有與電動對接螺桿B45相吻合的軸孔44,線路連接插塊41的外側設置有多個線路分插座37,多個線路分插座37連接有內接電纜49,線路連接插塊41由固定螺絲43固定在總插槽36的底部,線路連接插塊41的內側及外側各設置有密封圈,自動分離插頭32上設置有與線路分插座37相對稱并吻合的線路分插頭33。
線路連接插塊的設置是為了方便其的更換,因自動分離插頭32分離后其插座就受到海水的浸泡,更換是最好、最簡單的方法。
電動機A26及電動機B46的電源線上設置有啟動開關,啟動開關同時控制電動機A26及電動機B46,內接電纜49上設置有線路開關,啟動開關與線路開關之間設置有線路聯動裝置,啟動開關在啟動電動機A26及電動機B46時,線路聯動裝置自動斷開線路開關。
線路聯動裝置的設置是為了保護線路在自動分離插頭將要分離時斷開內接電纜與外端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