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船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掘進式船錨。
背景技術:
船錨是船舶錨泊設備的主要部件,用于船航海時臨時停泊時,沉入水底勾住水底的礁石或其他障礙物,以給連接船錨的繩索一個強大的拉力,以此使得船身浮動在一定范圍內,不受水流及風流影響。常見的船錨有魚鉤狀、錨爪形及槍擊式等結構設計,因其特殊結構設計,在船舶航行時存放帶來諸多不便,而且現有的大多數船錨結構比較復雜,設計周期較長,安裝繁瑣,自動化程度不高,效率低,船舶停靠不便。鑒于此,我們提出一種自動掘進式船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掘進式船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掘進式船錨,包括錨桿和錨爪,所述錨桿內設有驅動電機、連接桿、升降桿和固定塊,所述驅動電機與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可升降的套設在連接桿上,所述升降桿上還設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與錨爪通過旋轉軸旋轉連接,所述錨桿的下端設有錨尖,且錨尖設在升降桿的下端,所述錨桿內還設有控制盒,且控制盒位于驅動電機的上方,所述控制盒內設有單片機和蓄電池,且單片機和蓄電池電連接,所述驅動電機通過控制電路與單片機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外接有顯示屏和存儲模塊,且顯示屏和存儲模塊均固定安裝于控制盒的內部,所述錨桿的外側壁上固定安裝有液位變送器,所述液位變送器通過放大電路與單片機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三角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沖擊板,所述錨桿的兩側面均設有錨環。
優選的,所述錨爪為兩個,錨爪的截面形狀為弧形,且兩個錨爪分別對稱的設置在錨桿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錨尖包括受力塊,所述受力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緩沖桿,所述緩沖桿包括緩沖外殼,所述緩沖外殼內腔的底部通過緩沖彈簧固定連接有緩沖內桿,所述緩沖內桿的頂端貫穿緩沖外殼的頂部并延伸至緩沖外殼的外部,所述緩沖內桿的兩側且位于緩沖外殼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緩沖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三角塊。
優選的,所述緩沖外殼上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緩沖輪,且緩沖輪與緩沖內桿接觸。
優選的,所述控制電路包括pc光耦、三極管q和繼電器,pc光耦包括發光二極管和光敏半導體管,發光管正極a端外接于v電源輸出端,發光管負極k端通過電阻r與單片機的輸出端i/o口相連,光敏半導體管的發射極e接地,光敏半導體管的集電極c端依次通過電阻r和r與三極管q輸入端連接,三極管q輸出端與繼電器輸入端連接,繼電器輸出端接地,繼電器設有相應的繼電器觸點開關,繼電器觸點開關、驅動電機和蓄電池之間通過導線依次連接組成串聯電路。
優選的,所述單片機采用stc12c5410ad單片機。
優選的,所述顯示屏采用lcd1602液晶顯示屏。
優選的,所述存儲模塊采用硬盤或內存。
優選的,所述液位變送器采用cw802型導氣電纜一體化投入式液位變送器,采用擴散硅傳感器作為測量元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深水船錨,使用時,首先在單片機內設定好最佳的船錨下沉深度范圍,在船舶停靠時,通過液位變送器將信號傳遞給單片機,當船錨接近設定的最小下沉深度時,單片機控制驅動電機工作,進而帶動升降桿向下運動,同時帶動固定塊以及錨尖向下運動,使錨尖以及錨桿兩側的錨爪向下運動,實現船錨的自動掘進式功能,提高了船舶停靠效率;此外,通過錨尖的改良,減少了由于落錨力度過大而導致錨尖損壞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延長了船錨的使用壽命,減少成本的同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單片機與驅動電機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放大電路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單片機與顯示屏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錨尖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緩沖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錨桿、2錨爪、3驅動電機、4連接桿、5升降桿、6固定塊、7錨尖、71沖擊板、72受力塊、73緩沖桿、731緩沖內桿、732限位塊、733緩沖外殼、74三角塊、8控制盒、9單片機、10蓄電池、11顯示屏、12存儲模塊、13液位變送器、14錨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6,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掘進式船錨,包括錨桿1和錨爪2,錨爪2為兩個,錨爪2的截面形狀為弧形,且兩個錨爪2分別對稱的設置在錨桿1的兩側,通過錨桿1和錨爪2的配合使用,增加了船錨的穩固性,從而減少了由于船錨不穩固而導致船舶偏移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錨桿1內設有驅動電機3、連接桿4、升降桿5和固定塊6,驅動電機3與連接桿4固定連接,升降桿5可升降的套設在連接桿4上,升降桿5上還設有固定塊6,固定塊6與錨爪2通過旋轉軸旋轉連接,錨桿1的下端設有錨尖7,且錨尖7設在升降桿5的下端,
錨尖7包括受力塊72,受力塊7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緩沖桿73,緩沖桿73包括緩沖外殼733,緩沖外殼733內腔的底部通過緩沖彈簧固定連接有緩沖內桿731,緩沖內桿731的頂端貫穿緩沖外殼733的頂部并延伸至緩沖外殼733的外部,且緩沖外殼733上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緩沖輪,且緩沖輪與緩沖內桿731接觸。緩沖內桿731的兩側且位于緩沖外殼733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塊732,緩沖桿73的底端固定連接有三角塊74,三角塊74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沖擊板71,通過錨尖7的改良,減少了由于落錨力度過大而導致錨尖7損壞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延長了船錨的使用壽命,減少成本的同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錨桿1內還設有控制盒8,且控制盒8位于驅動電機3的上方,控制盒8內設有單片機9和蓄電池10,且單片機9和蓄電池10電連接,驅動電機3通過控制電路a與單片機9的輸出端相連接,單片機9采用stc12c5410ad單片機,其內部模塊多,運行速度快,價格低廉,方便使用,通過stc12c5410ad單片機與驅動電機3的設計,可以使錨尖7以及錨桿1兩側的錨爪2向下運動,實現船錨的自動掘進式功能,提高了船舶停靠效率。
控制電路a包括pc817光耦、三極管q1和繼電器,pc817光耦包括發光二極管和光敏半導體管,發光管正極a3端外接于5v電源輸出端,發光管負極k2端通過電阻r5與單片機9的輸出端i/o口相連,光敏半導體管的發射極e3接地,光敏半導體管的集電極c3端依次通過電阻r6和r7與三極管q1輸入端連接,三極管q1輸出端與繼電器輸入端連接,繼電器輸出端接地,繼電器設有相應的繼電器觸點開關,繼電器觸點開關、驅動電機3和蓄電池10之間通過導線依次連接組成串聯電路。
單片機9的輸出端外接有顯示屏11和存儲模塊12,且顯示屏11和存儲模塊12均固定安裝于控制盒8的內部,顯示屏11采用lcd1602液晶顯示屏,用于檢測數據交互過程中的信息以及結果顯示,便于觀察及處理,存儲模塊12采用硬盤或內存,可以存儲數據包以及數據交互信息,能夠保障相關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錨桿1的外側壁上固定安裝有液位變送器13,液位變送器13通過放大電路與單片機9的輸入端相連接,液位變送器13采用cw802型導氣電纜一體化投入式液位變送器,采用擴散硅傳感器作為測量元件,并和放大電路板一起封裝在不銹鋼液位探頭內,該傳感器具有簡潔的外形,長期穩定性好,測量精度高,安裝方便的優點,其原理是根據不同比重的液體在不同高度所產生的壓力成線性關系的原理,實現對水、油等液體的體積、液高、重量準確測量和傳送,本液位變送器24vdc直流電壓供電4~20ma二線制輸出,可直接安裝在需測量的位置上,使用極其方便。
錨桿1兩側面均設有錨環14,錨環14內穿設有錨鏈,通過錨環14和錨鏈的使用,避免了由于風浪過大而導致的錨鏈的脫落,從而使得船錨與船體的連接更為緊湊,進一步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本實施例中的錨爪2和錨尖7優選為不銹鋼材質。
本發明工作流程:使用時,首先在stc12c5410ad單片機內設定好最佳的船錨下沉深度范圍,在船舶停靠時,通過液位變送器13將信號傳遞給stc12c5410ad單片機,當船錨接近設定的最小下沉深度時,stc12c5410ad單片機控制驅動電機3工作,進而帶動升降桿5向下運動,同時帶動固定塊6以及錨尖7向下運動,使錨尖7以及錨桿兩側的錨爪2向下運動,實現船錨的自動掘進式功能,提高了船舶停靠效率;此外,通過錨尖7的改良,減少了由于落錨力度過大而導致錨尖損壞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延長了船錨的使用壽命,減少成本的同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