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背負式風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文體用品,具體是一種背負式風帆。
【背景技術】
[0002]帆船(英文表述:NauticExpo,sailer,sailing boat)起源于居住在海河區域的古代人的水上交通運輸工具。15世紀初期,中國明代鄭和率領龐大船隊7次出海,到達亞洲和非洲三十多個國家,所使用都為風力驅動的帆船。現代帆船始于荷蘭。1660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長將一條名為〃瑪麗〃的帆船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1662年查理二世舉辦了英國與荷蘭之間的帆船比賽。1720年愛爾蘭成立皇家科克帆船倶樂部。1851年英國舉行環懷特島國際帆船賽。1870年美國和英國首次舉行橫渡大西洋的美洲杯帆船賽。帆船分穩向板帆艇和龍骨帆艇兩類。穩向板帆艇輕快靈活,可在淺水中行駛。奧運會項目中的飛行荷蘭人型、荷蘭人型、470型、星型、托納多型等均屬此類,是世界最普及的帆船。
[0003]目前有提出陸上運動和娛樂的風帆自行車的理念如公開號為CN2157909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能助力的自行車風帆,它主要由支撐桿和帆面組成。其特征在于通過將特制的帆面套入固定于自行車上的支撐桿上,形成一自行車風帆,從而可隨風飄揚帶動自行車,達到助力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使用,可減少旅途的疲勞和增加娛樂趣味性。然而該風帆與自行車固為一體,影響自行車固有的功能,并且存放不方便,無法根據風向調節風帆角度。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背負式風帆。
[0005]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背負式風帆,包括雙肩包1,所述的雙肩包I包括兩個肩帶11,兩個腹帶12,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肩包I內、靠近人體一側設置背板2,背板2中部固設一根高度為1.5m-3m的桅桿3,桅桿3的下端與背板2的下端平齊,桅桿3的上端穿過雙肩包I并固接第一環31 ;桅桿3上、靠近雙肩包I的位置固接定盤6,定盤6上方鉸接轉盤4,轉盤4周向端面固接lm-1.5m的橫桿5,橫桿5的自由端固接第二環51,轉盤4上端面上均勻設置8個以上通孔43,轉盤4上端面上還固接第三環41 ;定盤6上端面上均勻設置8個以上與通孔43對應的豎向盲孔,鎖銷7的一端穿過其中一個通孔43后穿入定盤6上其中一個豎向盲孔中;第一環31、第二環51和第三環41之間綁縛三角帆8。桅桿固定在背板而并背板通過肩帶和腹帶固定在人體后背,采用這個方案能使桅桿穩固地豎立,通過旋轉橫桿可以調整風帆的轉向并通過通孔、豎向盲孔、鎖銷固定該角度。
[0006]進一步地,轉盤4周向端面上還均勻設置7個水平盲孔42 ;還包括一個拐把9,所述的拐把9的一端插入其中水平盲孔42中,另一端位于人體雙乳正前方。這樣便于根據風向隨時調整風帆的角度,適應于風向不定或者道路轉向的情況下。
[0007]進一步地,位于人體雙乳正前方的拐把前段91與拐把的其它部分鉸接。這樣不會與人體干涉。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桅桿3和/或橫桿5由相互螺接的短桿構成。這樣便于使用完后拆卸放入背包中。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肩帶11上分別設置一個副肩帶13。這樣更加起到穩固的作用。
[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三角帆8包含一層薄膜光伏。這樣可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充電,延長行駛里程。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可應用于陸上的自行車、滑板車、自平衡獨輪車,也可以應用于水上的劃艇、充氣船、沖浪板等,還可以作為廣告旗幟使用,只要人體可采用站立或坐姿的姿態均可使用,娛樂和運動皆宜,采用三角帆不僅能順風和側風行駛,甚至能逆風行駛。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一種背負式風帆,包括雙肩包1,所述的雙肩包I包括兩個肩帶11,兩個腹帶12,所述雙肩包I內、靠近人體一側設置背板2,背板2中部固設一根高度為3m的桅桿3,桅桿3的下端與背板2的下端平齊,桅桿3的上端穿過雙肩包I并固接第一環31 ;桅桿3上、靠近雙肩包I的位置固接定盤6,定盤6上方鉸接轉盤4,轉盤4周向端面固接1.5m的橫桿5,橫桿5的自由端固接第二環51,轉盤4上端面上均勻設置12個通孔43,轉盤4上端面上還固接第三環41 ;定盤6上端面上均勻設置12個以上與通孔43對應的豎向盲孔,鎖銷7的一端穿過其中一個通孔43后穿入定盤6上其中一個豎向盲孔中;第一環31、第二環51和第三環41之間綁縛三角帆8。桅桿固定在背板而并背板通過肩帶和腹帶固定在人體后背,采用這個方案能使桅桿穩固地豎立,通過旋轉橫桿可以調整風帆的轉向并通過通孔、豎向盲孔、鎖銷固定該角度。
[0015]實施例2:其他同實施例1,不同的是轉盤4周向端面上還均勻設置7個水平盲孔42 ;還包括一個拐把9,所述的拐把9的一端插入其中水平盲孔42中,另一端位于人體雙乳正前方。位于人體雙乳正前方的拐把前段91與拐把的其它部分鉸接。這樣不會與人體干涉。便于根據風向隨時調整風帆的角度,適應于風向不定或者道路轉向的情況下。
[0016]實施例3:其他同實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的桅桿3和/或橫桿5由相互螺接的短桿構成。這樣便于使用完后拆卸放入背包中。
[0017]實施例4:其他同實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的兩個肩帶11上分別設置一個副肩帶13。這樣更加起到穩固的作用。
[0018]實施例5:其他同實施例4,不同的是所述的三角帆8包含一層薄膜光伏。這樣可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充電,延長行駛里程。
【主權項】
1.一種背負式風帆,包括雙肩包(1),所述的雙肩包(I)包括兩個肩帶(11),兩個腹帶(12),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肩包(I)內、靠近人體一側設置背板(2),背板(2)中部固設一根高度為1.5m-3m的桅桿(3),桅桿(3)的下端與背板(2)的下端平齊,桅桿(3)的上端穿過雙肩包(I)并固接第一環(31);桅桿(3)上、靠近雙肩包(I)的位置固接定盤(6),定盤(6)上方鉸接轉盤(4),轉盤(4)周向端面固接lm-1.5m的橫桿(5),橫桿(5)的自由端固接第二環(51),轉盤(4 )上端面上均勻設置8個以上通孔(43 ),轉盤(4 )上端面上還固接第三環(41);定盤(6)上端面上均勻設置8個以上與通孔(43)對應的豎向盲孔,鎖銷(7)的一端穿過其中一個通孔(43)后穿入定盤(6)上其中一個豎向盲孔中;第一環(31)、第二環(51)和第三環(41)之間綁縛三角帆(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風帆,其特征在于:轉盤(4)周向端面上還均勻設置7個水平盲孔(42 );還包括一個拐把(9 ),所述的拐把(9 )的一端插入其中水平盲孔(42 )中,另一端位于人體雙乳正前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風帆,其特征在于:位于人體雙乳正前方的拐把前段(91)與拐把的其它部分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風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桅桿(3)由相互螺接的短桿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風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桿(5)由相互螺接的短桿構成。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風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肩帶(11)上分別設置一個副肩帶(13)。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風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帆(8)包含一層薄膜光伏。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背負式風帆,包括雙肩包,雙肩包包括兩個肩帶,兩個腹帶,雙肩包內、靠近人體一側設置背板,背板中部固設一根高度為1.5m-3m的桅桿,桅桿的下端與背板的下端平齊,桅桿的上端穿過雙肩包并固接第一環;桅桿上、靠近雙肩包的位置固接定盤,定盤上方鉸接轉盤,轉盤周向端面固接1m-1.5m的橫桿,橫桿的自由端固接第二環,轉盤上端面上均勻設置8個以上通孔,轉盤上端面上還固接第三環;定盤上端面上均勻設置8個以上與通孔對應的豎向盲孔,鎖銷的一端穿過其中一個通孔后穿入定盤上其中一個豎向盲孔中;第一環、第二環和第三環之間綁縛三角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娛樂和運動皆宜,采用三角帆不僅能順風和側風行駛,甚至能逆風行駛。
【IPC分類】B63H9/04, B62J99/00
【公開號】CN105059517
【申請號】CN201510528789
【發明人】姜棋文
【申請人】姜棋文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