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座具的可延展桌板系統、座具模塊和包括該系統的航空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39261閱讀:40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座具的可延展桌板系統、座具模塊和包括該系統的航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桌板系統,該桌板系統設置用以配備在座具、尤其是航空器座具 上,并且本發明涉及相關的航空器,并且更為特別地涉及包括可收起的桌板的這類系統,可 收起的桌板的使用表面的尺寸大小在收起的存放位置和展開的使用位置之間變化。
背景技術
通常,相比于在收起位置,桌板在展開位置具有更大的表面,這允許改善乘客或使 用者的舒適度,同時限制存放桌板所需要的空間。已知由借助鉸接件一個可折疊在另一個上的兩個可折疊部分構成的桌板形式的 這類桌板,例如從專利申請FR 2 905 355中已知的。用于存放這些折疊桌板的槽座特別是設置在座具的扶手中,并且通過翻轉扶手上 部而是可通達的。桌板因而存放于豎直的位置。這些桌板的一弊端在于手動展開兩個折疊部分所需的空間,通常是通過圍繞鉸接 件轉動的桌板部分掃過的一個半圓柱體形。由于該展開空間在存放槽座中是不具有的,因 而需要在進行嚴格意義上的展開之前將桌板從槽座中完全取出。因此,桌板的“有效”表面 只有在執行完所有操作之后才是可用的。這些操作對于乘客而言也是不舒適的在桌板折疊時有夾到的風險、在展開時有 使第二部分掉落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噪音和撞擊的風險、當乘客期望從其座具中起身出來時 需要將桌板進行完全的合攏并將桌板收納在其槽座中。在公開文獻EP 1 683 719中還已知設置在面朝乘客的座具靠背部上的轉動的飛 機桌板。該桌板由兩部分形成,其中一部分在另一部分內滑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通過提出一種新型的桌板展開機構來消除現有技術的至少一弊端,該 展開機構通過簡單的不占空間的操作來保證桌板的“有效”表面的增大。為此,本發明尤其針對座具的桌板系統,該系統包括桌板,桌板具有使用上表面并 且適于按照縱向軸線在至少兩位置之間移動。所述系統此外包括平移部件,平移部件適于 當所述桌板在至少兩位置之間移動時通過相對于縱向軸線的橫向平移來改變所述上表面 的尺寸大小。通常,第一位置是桌板存放在存放槽座中的位置,而第二位置對應乘客的使用位 置。不過也可考慮一些中間位置。為了使乘客舒適,當展開桌板時,桌板表面增大,當收納桌板時,桌板表面減小。因此,根據本發明,僅進行單一平移來增大桌板的“可用”上表面。一方面,不僅僅 只是在展開操作結束時,而在桌板從存放槽座伸出時,上表面的一部分就是可觸及的。另一 方面,平移保證桌板的構成元件保持在同一平面中,沒有任何元件需要在桌板上方掃掠過 一個空間。尺寸因此得到減小。
此外可以注意到,由于桌板的上表面一直到其進入存放槽座中都是可觸及的,因 而不再需要為從座位起身離開而整理桌板如果槽座設置在合適距離,只需要推動桌板直 到進入槽座即可。特別地,根據本發明進行的平移平行于所述上表面,其通常是水平的。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平移部件與桌板的移動部件相耦聯,以使得當所述桌板在 所述兩位置之間移動時,所述上表面自動地延展。這里“耦聯”意指這樣的事實當通常通 過乘客例如向其拉動桌板的動作而作動移動部件本身時,平移部件自動地被作動。該構型受益于在本發明中應用的平移,因為上表面的延展因此可與桌板向其使用 位置的移動一致進行,這與由于槽座中缺少空間而需要兩次相繼操作的現有技術的展開相 反。通過根據桌板展開合理地選擇桌板伸展形廓以盡量靠近地貼合存放槽座的輪廓, 可以保證在桌板的全部操作時對桌板的最優使用。特別地,平移部件包括指銷,指銷適于嵌接在設置在支撐體上的凹槽中,所述桌板 沿該支撐體在所述兩位置之間移動。因此,通過調適凹槽的輪廓線,可容易地隨著桌板在所 述兩位置之間的移動而啟動平移。指銷和凹槽因此有助于平移部件與桌板移動部件的耦聯。根據本發明的一特別的特征,所述桌板包括桌板第一部分和與桌板沿支撐體移動 的移動部件連在一起的桌板第二部分,所述桌板第一部分在桌板第二部分中滑動。因此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在平移部件的作用下,從第一部分可部分地被存放 在其中的另一部分伸出(或必要時縮進)。桌板的上表面因而產生于第二部分的上表面與 在伸出位置的第一部分的上表面的相加。特別地,所述第二部分的寬度基本等于平移行程。因此由第一部分形成的平坦的 上表面被最大化。作為示例,通常高于第一部分上表面的第二部分上表面可包括杯位。根據平移機構的相對簡單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平移部件包括通過一齒輪耦聯的兩 齒條,這兩齒條分別地與一桌板活動部分和與一致動部件連在一起。這里,桌板活動部分相 對于固定于移動機構的桌板部分是活動的。因此,通過致動第二齒條而移動第一齒條并隨之一起移動桌板活動部分(通常是 因而從第二部分伸出的上述第一部分)。所述實施方式允許根據可用的收納空間而容易調適桌板活動部分的行程。實際 上,基于第二齒條的相同側向行程,也就是不改變致動部件,可根據期望的使用選擇具有可 變比率的齒輪。特別地,所述致動部件包括指銷,如上文所描述過的所述指銷。因此,通過將桌板 從其存放槽座拉出,指銷經凹槽被移動,從而帶動第一齒條,其接著使桌板活動部分展開。 在此情形下,所述齒輪被安裝在桌板第二部分上,桌板第二部分與桌板沿支撐體移動的移 動部件連在一起,桌板活動部分在桌板第二部分中滑動。作為雙齒條機構的變型,可設置指銷與桌板活動部分一體安裝。在此情形下,桌板 的行程被限制為指銷在設置在支撐體上的凹槽中的側向行程。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系統包括桌板沿座具支撐體移動的移動部件,所述移動部 件包括在所述支撐體上的至少一導軌、和活動元件,活動元件與所述桌板連在一起并適于在所述導軌上滑動。根據本發明的一特別的特征,桌板固定在移動部件上,以便所述桌板的上表面在 所述兩位置占據基本水平的位姿。借助于該布置,在整個展開行程中,桌板可被水平地保持。這一方面允許使用簡單 的在存放位置和使用位置這兩個位置之間移動的移動機構,另一方面可使用在桌板開始從 存放槽座伸出而取出的桌板或桌板部分。因此,乘客簡單地通過將桌板推動直至進入其槽座,就可以離開其座位,而不需要 收拾其桌板。特別地,可設置桌板適于取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間的至少一中間位置。由 于桌板的在其各個移動點的水平位姿,所述中間位置可構成桌板的使用位置。根據一特定的實施方式,所述系統包括在桌板展開時桌板的引導部件,布置所述 引導部件以在所述兩位置之間豎直地移動所述上表面。特別地,希望收起位置高于展開位 置。根據存放部位,例如面對乘客,收起的高位置保證乘客腿部具有舒適的空間,而展開的 低位置可對應于坐姿乘客使用桌板的最佳舒適狀態。在一實施方式中,在所述位置之一中,桌板,這里參照的是可延展的桌板,被存放 在槽座中,槽座設置在附具中,附具在其上表面上具有固定桌板,所述可延展的桌板的尺寸 大小與所述固定桌板的尺寸大小基本相同,以使得在存放位置,桌板位于固定桌板的下面。 因此優化了所述附具所用的空間其提供上部固定桌板,并且容置其可用表面盡可能大、同 時保證在存放位置被(固定桌板)完全隱藏的被存放的可延展的桌板。在一實施方式中,其中在所述位置之一,桌板被存放在使得桌板的至少一部分下 表面是可觸及的槽座中,并且所述桌板包括實施在所述部分下表面中的握持部件,以便使 用者可通過握持部件致動存放在槽座中的所述桌板。握持部件可尤其包括實施在桌板厚度 部分中的長條形盲孔。本發明也針對座具模塊和包括如上所述的系統的航空器。作為選擇,航空器可包括與系統的上述特征有關的部件。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還將在通過附圖示意的下文描述中進行展示,附圖中-圖1是給航空器機艙配備的一組座具模塊的示意性俯視圖;-圖2A是以俯視圖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座具模塊,座具位于直立位 置;-圖2B是與圖2A相似的視圖,座具位于延伸位置;-圖3A和;3B是分別與圖2A和2B布置相似的布置中的一列座具模塊的立視圖;-圖4示出包括可移動桌板的圖3的座具模塊的一構成組件;-圖5是示出在不同位置的圖4桌板的座具模塊的俯視圖;-圖6A是圖4的桌板的仰視圖,部分地示出桌板移動部件;-圖6B示出使桌板在不同的使用位置之間移動的桌板移動部件;-圖6C示出將桌板鎖定于位的鎖定部件;-圖7示出根據本發明的桌板的一般結構示例;
-圖8和9示出分別在收起位置和展開位置的可移動桌板的伸展機構的示例;-圖10是圖8和9的伸展機構的分解圖;和-圖11示出用于實施根據本發明的座具模塊和桌板的機艙的另一構型示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首先參照圖1描述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航空器機艙的布置。如部分地在圖1上所示,航空器機艙1包括地板2、側壁,以及出于清楚原因未示出 的頂板,側壁中只示出了配有舷窗4的一個側壁3。機艙包括多個采用總標號10表示的座具模塊,座具模塊允許對于航空器的每位 乘客都可以產生一個空間。每個模塊10包括一座具14和界定乘客用的活動空間12的一隔板16。如在圖1上清楚所示的,設置有用于乘客的不同座具模塊,即沿著機艙壁3布置的 模塊10和布置在機艙的中間部分的模塊10。在所述中間部分中,座具模塊10例如成對設置。在機艙的中間部分和機艙壁3之間,座具模塊10在過道5的兩側布置,該過道設 置在機艙內用于乘客和機上乘務人員的通行。此外,如在圖1上清楚所示的,將座具模塊10相對于彼此交錯地布置在過道5的 兩側。該布置允許增大隔板16產生的遮擋效果。沿航空器的縱向軸線X的一列座具由并排布置在縱向錯開(即相對于座具模塊本 身的縱向軸線S)的相對位置的座具模塊10形成。座具模塊10的縱向軸線S與航空器的 縱向軸線X形成銳角,優選地在15°到45°之間的角度,例如30°,這允許增加集成在相同 的航空器長度中的座具模塊10的數量。在接下來的描述中,術語“前”和“后”是參照縱向軸線X的,尤其用于按該縱向軸 線表示相對于鄰近的乘客或座具模塊10的乘客或座具模塊10。在每個座具模塊10中,座具14本身包括按縱向軸線S取向的歇坐部13及靠背部 15,從而允許以傳統方式使乘客在座具14中就座。在圖1上,每個座具處于一直立位置,座具14的靠背部15因此尤其是相對于航空 器的地板2基本垂直地延伸。當然,座具14的該直立位置也包含座具的中間位置,在這些中間位置,所述靠背 部15相對于歇坐部13略微傾斜,例如相對于豎直垂線成20°到30°的角。圖2A和2B更為詳細地示出一個座具模塊10,每個座具14在一直立位置(圖2A) 和一延展位置(圖2B)之間活動。沒有在圖上示出允許座具14從直立位置轉換到延展位置、反之亦然即允許座具 從延展位置轉換到直立位置的機構。所述機構可以是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允許改變 座具位置的任何機構。特別地,在延展位置中,座具14的靠背部15在基本水平的位置延伸,與座具的歇 坐部13基本處在相同的平面中。如在圖2A和2B上清楚所示的,靠背部15優選包括頭承件15',當座具位于延展 位置時,頭承件構成在伸臥在座具14上的乘客的頭部用的靠墊。
如圖2B所示的位于延展位置的座具14因此構成乘客用的床鋪。為了增加所述床鋪的長度,座具14此外可包括在歇坐部13的延長線中的翼部 13',該翼部適于在當座具14位于直立位置時基本豎直折疊的折疊位置、和當座具位于延 展位置時與座具14的歇坐部13及靠背部15基本在相同水平面中延伸的延展位置之間移動。如在圖3A和;3B上所示,在每個座具模塊10中,隔板或剛性殼體16從邊側和從后 部圍繞座具14,并且隔板或剛性殼體在邊側之一上,以頂上設有可供乘客使用的固定桌板 20的箱體18或豎直附具的形式終止。活動區域12的前部分在沿軸線S的座具14對面由前模塊的箱體18的后部界定, 而在與后箱體18相對的邊側上由前模塊10的殼體16界定。這使得前部分的另一邊側是 自由的,以便提供進出座具14和活動空間12的通道。這里將注意到,由于座具模塊10之間的相對錯位,固定桌板20對于尤其是在歇坐 部13處的前部乘客是容易觸及的,而對于后部乘客,對應箱體遠離腳部處,因此實用。如在圖4上所示,界定區域12前部分的箱體18包括下部區域22、中間區域M和 上部區域25。下部區域22是中空的,從而形成后部乘客用的收納空間,該收納空間通過滑動門 被閉合,如有需要滑動門包括門鎖。當座具14位于直立的抬起位置時,中空的中間區域M也形成后部乘客用的收納 空間,或者當座具14位于延展位置時,中空的中間區域也形成用于容納后部乘客的腳部的 空間。在槽座M中的下表面23因而構成用于支撐后部乘客腳部的支承表面。在延展位置,座具14與表面23是基本共面的,翼部13'的端部例如會承靠在表面 23的邊緣上。如上文所闡述的,箱體18的上部分25確定前部乘客所使用的固定桌板20。隔離 凸邊27沿著與后部乘客相對的桌板20周沿豎直地延伸數厘米,允許遮擋所述固定桌板20 上的內容物,避開后部乘客的視線。箱體的上部分25必要時包括后部乘客用的固定桌板部分21,例如用于放置杯或 瓶。在此情形下,兩個固定桌板20和21通過豎直的隔離凸邊27相隔開。在圖4的示例中,箱體18的上部分25在水平面中的尺寸大小與用于腳部的支承 表面23的尺寸大小相同。因此,通過為固定桌板20和21提供盡可能大的表面積,座具模 塊10的前部分的使用得到優化。作為變型,如在圖1、2A和2B上所示,上部分25僅包括前部乘客用的一個固定桌 板20,并且該上部分具有的水平尺寸小于表面23的水平尺寸。特別是,平行于軸線S所取 的上部分25深度相對于表面23的對應深度減小。因此,所述表面23部分地突伸出箱體附具18。當座具14位于直立位置時,突伸 出的表面23部分可用作給朝向模塊10中的座具14的另一乘客使用的附加歇坐部。上部 分25的朝向座具14的隔離凸邊因而可用作用于就坐在這樣形成的附加歇坐部23上的另
一乘客的靠背。在床鋪構型中,突伸出的表面23部分支撐地接納翼部13'以形成床鋪(見圖 2B)。
出于這些圖的清楚的考量,數字標識僅涉及有限數目的所示模塊10,而所有的機 艙模塊都配設有相應的元件。接下來的關于可收起的桌板的闡述可不加區別地應用于兩變型中的一個或另一 個。在圖3A上示出可收起的桌板沈(盡管該桌板在圖1、2A和2B上未顯示,不過其設 置在這些構型中),桌板沈位于展開位置,即懸伸在座具14的歇坐部13的至少一部分之 上,以便相應乘客的最佳使用。在圖3B上,可收起的桌板沈位于其收納位置中(不可見)。在圖4上,示出位于其兩個極端位置中的桌板沈,這兩個極端位置即用于就坐乘 客最佳使用的完全展開位置Pl (同上圖3A);和完全收納位置P2,在該完全收納位置P2,桌 板沈被容納在槽座M的上部分中并且鄰接在固定桌板20 (和如有需要當設置有固定桌板 21時在固定桌板21)的下方。位于位置P2的桌板沈與固定桌板20 (或上部分2 具有相似的水平尺寸大小, 以使得可移動的桌板26在收納位置完全被隱藏在箱體18中。在此兩位置Pl和P2中,可收起的桌板沈具有水平的上表面28。所述上表面28 在位置Pl構成通常由乘客所使用的桌具。桌板沈的移動機構這里由導軌30表示,導軌30基本在縱向方向S上由“前”殼 體16支承,所述移動機構允許桌板沈通過該桌板沿導軌的平移從一位置轉換到另一位置, 甚至取位一中間位置。因而在整個移動中,上表面觀被保持水平。因此,簡單地通過將可 收起的桌板26朝箱體18推到一中間位置,乘客就可從其座位起身,而不需要將其物品從桌
板沈清理。根據本發明的可收起的桌板沈的特別之處在于,當沿縱向方向移動桌板時,桌板 的上表面觀通過其元件的橫向平移延長或縮短。桌板因而在位置P2具有尺寸大小相對于 在位置Pl減小的上表面觀。因此,桌板沈占據更少的收納空間,并且提供對于乘客而言更 大的“有效”的使用表面。因此模塊10在垂直于X的方向上較窄小,航空器的過道5因而更寬大。這里注意 到,箱體18因此比座具14的歇坐部13窄,一旦被展開用于形成床鋪的翼部13'可超出箱 體,如在圖2B上所示,而這沒有在過道5處造成妨礙。參照圖5,可收起的桌板沈在位置Pl的寬度L(垂直于方向S的水平尺寸,即為乘 客所視的寬度)基本等于座具14(和歇坐部13)的寬度。箱體18和在位置P2的可收起的桌板沈具有的寬度L'小于寬度L,例如少3到 10厘米、特別地5厘米。還示出位于中間位置Pi的可收起的桌板沈,在該中間位置,上表面觀部分地從設 置用于存放桌板的槽座M中伸出。桌板沈可以已經在所述位置Pi中被使用,例如作為存 放玻璃杯的雞尾酒擱板。可沿著在位置Pl和P2之間的行進路徑設置其它的中間位置Pi,例如如前所述的 允許乘客從座位起身、并且上表面28完全在槽座M外的中間位置。在示出的位置Pi中,可收起的桌板沈的寬度L"介于寬度L'和L之間。如在下 文中可以看到的,可根據桌板26從其槽座M中的抽出程度考慮決定桌板沈的寬度的不同形廓。
為了最優化桌板沈的可使用的表面,優選地選擇保證當整個上表面觀從槽座M 中抽出時桌板26的寬度取最大值L的形廓。現在借助于圖6A到6C說明桌板沈在位置P2和Pl之間的移動。參照圖6A,可收起的桌板沈包括主板臺32,主板臺的厚度較小,例如不足2厘米, 該主板臺具有在乘客側延伸在桌板寬度的一大部分上的呈直線的邊部34。從所述呈直線的 邊部34側起,主板臺32的后部分以曲線的方式向支撐桌板沈和其移動機構的外殼體16 延伸。箱體18具有的形狀基本與主板臺32的形狀相似,以使得在收納位置P2時,桌板 26吻合箱體18的內部形狀。主板臺32在其下表面中具有長條形的盲孔36,該盲孔平行于邊部34延伸并用作 想拉出或推進桌板沈的乘客的把手。被存放在槽座M的上部分中的桌板沈的定位保證 對于乘客而言容易觸到把手36。可考慮其它各種允許乘客移動桌板26的握持部件。現在參照圖6B,主板臺32固定于沿一個或多個導軌30平移移動的部件上,這里即 固定于與主板臺32的平面平行的剛性的盒匣38上,盒匣本身從側面固定于導軌30上的活 動元件40上,這里是一種在兩個導軌上滑動或滾動的活動件。桌板在Pl和P2之間的移動 行程為數十厘米,通常在50厘米到1米之間,特別地在75厘米到80厘米之間,以給乘客提 供舒適的活動空間12。桌板沈通過盒匣38的固定,允許最小化移動機構在桌板下面所占據的空間,并且 因此允許增加乘客在空間M中的舒適度。在乘客按軸線S在把手36上施加的拉力或推力的作用下,活動元件40在導軌30 上滑動,從而允許在不同的位置P1、P2和Pi之間移動與之連在一起的桌板26。導軌30和活動元件40被容置在例如這里由雙層壁構成的殼體16的厚度中。因 此設置有直線形的隙口 42,用于沿在Pl和P2之間的位移中使盒匣38通過。可設置將活動元件40保持在位置Pi之一中的各種保持部件。例如在圖6C上,淺 的凹陷部42在適合部位被制在導軌30中。設置在活動元件40上的輪因而嵌接在這些凹 陷部42中,從而將桌板沈鎖定在所述位置Pi。由乘客施加在把手36上的力,在需要時,允許使活動元件從這些凹陷部中脫出, 以將桌板26向另一位置移動。因此,凹陷部被設置在位置Pl和P2處、以及桌板沈部分地(大約一半)從槽座 24伸出的雞尾酒擱板位置P3處、和在Pl和P2之間中間的位置P4處,在該位置P4中乘客 可容易地從其座位起身離開。作為變型,保持部件可以是摩擦類型的,設置在活動元件40的滾動件上,以使得 桌板沈可處于沿著導軌30的無論哪個位置,而不再僅僅是由凹陷部42所形成的位置。摩 擦部件保證將桌板沈鎖定在位,直到大于其阻力閥值的力被施加在桌板上。也可設置將桌板沈鎖定在這些不同位置中的適合的桌板鎖定部件,尤其是將可 收起的桌板26鎖定在位置P2(以避免在例如航空器起飛時桌板不適宜伸出)的手動鎖扣。如在圖6B上所示,導軌30和隙口 42從收納位置P2向最優使用位置Pl均向下略 微傾斜。在P2和Pl之間的高程差為數厘米,特別地三或四厘米。
所述高程差允許同時組合對于坐姿乘客的最優的下高度Pl與上高度P2,在上高 度P2,可收起的桌板沈盡量“貼近”固定桌板20,以最大化用以接納在臥姿位置的乘客的 腳部或以具有更大的存放空間的容積空間對。因此,以與導軌30相對于(確定水平面的)地面的傾斜角相似的角度將盒匣38 固定在支撐該盒匣的活動元件40上,以使得桌板沈在其整個移動中保持水平。因此,可使 用根據本發明的桌板26,而該桌板剛剛(部分地)從槽座M伸出。現在參照圖7到10描述當可收起的桌板被拉到槽座M外時該可收起的桌板沈 的伸展機構。可收起的桌板沈由如前所述的主板臺32、和套罩44形成,所述套罩在桌板沈的 鄰近殼體16的部分上延伸,其中桌板沿該殼體移動。套罩44由剛性塑料制的較薄的帶狀物形成,其圍繞主板臺32的邊部和盒匣38,該 盒匣鄰接并局部地固定(如在下文中可以看到的)在主板臺32的下方(也可參見圖6A)。 帶狀物44通過例如鉚接,被固定在盒匣38的下盒體上。沒有將套罩44固定于主板臺32,從而主板臺自由地在內部、尤其是在通常對應位 置P2的縮進位置(在圖6A和圖8上所示的以虛線示意的主板臺32邊部)、和對應在位 置Pl的桌板的展開位置(在圖9上所示的以虛線示意的主板臺32邊部)之間滑動。正是主板臺32通過在套罩44中滑動的平移,允許桌板沈具有尺寸大小可變的可 用的上表面28 (包括帶狀物44的上表面和主板臺32的上表面)。為了保證帶狀物44和主板臺32之間的連續的上表面觀,選擇寬度至少等于主板 臺32的所考慮的側向行程的帶狀物44。該行程尤其對應于L-L'之差例如為5厘米。特 別地,選擇等于所述行程的帶狀物寬度,使得在展開位置時,主板臺32的左側邊部(圖示 上)與帶狀物44的右邊部垂直相對。因此在完全展開位置Pl最大化主板臺32的可使用 的表面。為了改善上表面觀的平面度,因而可設置彈性部件,例如設置在盒匣38和主板臺 32之間的彈簧,用于當桌板展開時將主板臺抬高為帶狀物44厚度的高度。因此,主板臺32 的上表面和套罩44的上表面位于相同高度。這里注意到,主板臺32和套罩44的圓形側邊 部允許當收納桌板26時和當將主板臺32 “帶回”套罩中時,在通過如下文所述的平移部件 施加的回復力的作用下,可使主板臺32 “再降低”進套罩44中。圖8到10更為詳細地示出控制主板臺32在套罩44中滑動地平移的部件46。所述部件46這里內置在是剛性聚氯乙烯PVC類型的盒匣38中。盒匣38包括下半盒體50和上半盒體60,如在圖10上分解圖所示的。下半盒體50在一端部通過旋擰被固定于活動元件40,下半盒體從該活動元件起 垂直于軸線S延伸。它也通過鉚接被固定在套罩44上,以通過活動元件40移動桌板沈時 帶動套罩。下半盒體50還包括凹槽52,該凹槽從下半盒體的固定于活動元件40的端部在盒 匣38的縱向軸線(垂直于S的水平軸線)中延伸,下半盒體還包括在盒匣的較大長度上的 平行于凹槽52的兩導向件M。設置凹槽52用于接納在下文中將介紹的齒條機構,并且為此該凹槽具有可變的 寬度在活動元件40側所述凹槽較寬,用于接納兩個齒條,而朝向相對的端部,該凹槽較窄,用于接納單一個齒條。上半盒體60通過例如旋擰(通過板61)被固定在桌板沈的主板臺32的下方。至于上半盒體60,其包括基本與兩導向件M相對的兩凹槽62。通過將兩個半盒 體50和60 —個在另一個上地閉合,導向件M嵌接在對應的凹槽62中。因此,上半盒體60 和與之連在一起的主板臺32可相對于下半盒體50和活動元件40側向(垂直于軸線S)滑動。齒條56嵌接在下半盒體50的凹槽52中,并且可沿盒匣38的縱向方向(垂直于 S)在內部滑動。垂直的指銷58 —體固定在活動元件40側的齒條56端部上。對應的齒條64被固定在上半盒體60中并且當盒匣38閉合時進入凹槽52內。兩齒條通過齒輪66相界接。因此,當齒條56在對應的凹槽52中滑動時,齒條56 帶動齒輪66轉動,齒輪本身又帶動第二齒條64 (和整個上半盒體60及主板臺3 朝相反 的方向平移。在圖10上所示的箭頭示出在桌板申展(從P2過渡到Pl)時的不同部分 的運動。特別地,齒輪66具有兩級,其中一級嚙合在第一齒條56中,而另一級嚙合在第二 齒條64中(凹槽52足夠深以接納這兩個齒條56、64,這兩個齒條中的每一個在齒輪66的 對應級處)。因此,第二齒條的行程可容易地根據第一齒條的行程被減小或減速。特別地, 選擇提供比率等于2的齒輪齒條56的行程引起齒條64的兩倍行程。回到圖8,外殼體16包括界定內部空間的豎直的雙重壁,在該內部空間中容納有 由活動元件40和導軌30形成的移動機構。垂直壁70經由上部封閉該雙重壁。壁70尤其 是與導軌30平行的,即壁70朝座具14的方向向下略微傾斜。設置用于盒匣38移動的隙 口 42被實施在殼體16的外壁中。非貫穿的凹槽72被制在壁70的下表面中,當桌板沈被安裝在模塊10上時,盒匣 38的指銷58嵌接在該凹槽中。凹槽72與移動凹槽42基本在相同的長度上延伸,并且凹槽72朝座具14的方向 逐漸地遠離開制有凹槽42的外壁。尤其是,在兩極端位置之間設有25毫米的側偏移。因此,通過向座具14拉動桌板沈,桌板和活動元件40在導軌30上朝座具滑動。 同時,指銷58在25毫米的距離上通過凹槽72逐漸遠離桌板沈,這相對于下半盒體50 (和 凹槽5 帶動齒條56進行相似的平移,并且帶動齒輪66轉動。通過齒輪66的為2的比率,齒條64因而在相反的方向上在即為50毫米的雙倍距 離上平移,從而通過與主板臺32相連的上半盒體60相對于與套罩44相連的下半盒體50 的平移而使主板臺32滑到套罩44外。相應地,當桌板沈被推向收納槽座M時,指銷58和齒條56逐漸地向桌板沈平 移。齒條64和主板臺32因而朝另一方向平移,從而保證主板臺縮進套罩44中。作為凹槽72的變型,可使用設置在壁70的下表面上的引導斜道。凹槽72的形廓尤其選擇成進行最大的側偏移(在上述示例中為25毫米),以便桌 板沈在等于箱體18深度的一段距離上按軸線S移動。因此,桌板沈一旦從槽座M伸出 就具有最大的可用表面。凹槽72的型廓的第二部分因而是直線形的,平行于桌板沈的移動。如上所述的座具模塊10也可被集成在如圖11所示的機艙構型中,圖11僅示出在航空器機艙中的中間一組模塊10。在該構型中,座具模塊10沿航空器的縱向軸線X—個在另一個之后地排齊。中間 組由縱向地偏移模塊10 —半長度的兩列模塊10形成。因此,一個模塊10的箱體18為在 其歇坐部13的相鄰乘客提供一固定桌板20。這里可以觀察到,不是(在本列中的)前部乘 客、而是在相鄰列中的緊鄰前部乘客來使用該固定桌板20。如前所述的不同類型的箱體18(有或無固定桌板21,帶有伸出或未伸出箱體18的 腳部用支承部分2 、以及如前所述的可移動的桌板沈可被設置在這個構型中。因而在該機艙構型中,僅僅機艙中間組的模塊10可利用在相鄰模塊上的附加桌 板20。實際上,靠向機身的側組在寬度上通常由單一模塊構成,這不允許使用在相鄰模塊上 的桌板。因而可以注意到,特別是圖1上所示的模塊與航空器縱向軸線X形成角度的機艙 構型,允許無論在中間組還是在側組中都能給所有座具模塊提供附加桌板。前述示例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特別地,可通過使用與盒匣38的上部分60連在一起的單一齒條來簡化主板臺32 的平移機構。凹槽72的形廓因而是相反的在向座具移動時,該凹槽逐漸靠近外壁。因此, 在單一齒條上的指銷、齒條和主板臺32被一體帶動,以使得主板臺在套罩44中滑動。此外,盡管本發明如上在航空應用領域中進行描述,但是本發明不僅可適用于配 備有座具的各種類型的運輸工具,例如火車,而且也適用于在建筑物中布置的座具模塊,例 如在等候室或休息室中。
權利要求
1.座具的桌板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桌板(26),所述桌板具有使用上表面(28),所述桌 板(26)適于在至少兩位置(Pl,P2)之間按縱向軸線被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平 移部件(38),所述平移部件適于當所述桌板(26)在至少兩位置(P1,P2)之間移動時,通過 相對于所述縱向軸線的橫向平移來改變所述上表面(28)的尺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部件(38)與桌板(26)的移動部 件(40,30)相耦聯,以使得當所述桌板(26)在所述兩位置(Pl,P2)之間移動時,所述上表 面(28)自動伸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部件(38)包括指銷(58),所述 指銷適于嵌接在設于支撐體(16)上的凹槽(72)中,所述桌板(26)沿所述支撐體在所述兩 位置(P1,P2)之間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26)包括桌板第一部分 (32,60)和桌板第二部分(44,50),所述桌板第二部分與沿支撐體(16)移動桌板的移動部 件(30,40)連在一起,所述桌板第一部分(32,60)在所述桌板第二部分(44,50)中滑動。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部件(38)包括由齒 輪(66)耦聯的兩齒條(56,64),這兩齒條分別與桌板活動部分(32)及與致動部件(58)連 在一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66)安裝在與沿支撐體(16) 移動桌板(26)的移動部件(40)連在一起的桌板第二部分(44,50)上,所述桌板活動部分 (32,60)在所述桌板第二部分(44,50)中滑動。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26)固定于移動部 件(40),使得所述桌板的上表面(28)在所述兩位置(P1,P2)處于基本水平的位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在所述桌板展開時引導所 述桌板的引導部件(42),所述引導部件布置用于在所述兩位置(P1,P2)之間使所述上表面 豎直地移動。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置之一(P2)中,所 述桌板(26)被存放在槽座(24)中,所述槽座設置在附具(18)中,所述附具在其上表面上 具有固定桌板(20),所述桌板(26)與該固定桌板(20)的尺寸基本相同,以使得在存放位置 (P2),所述桌板(26)在所述固定桌板(20)的下面。
10.航空器,其包括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桌板系統,其被設置用以配備在尤其航空器的座具上,本發明還涉及相關的航空器,并且更為特別地涉及包括可收起的桌板的這類系統,可收起的桌板的使用表面的尺寸大小在收起的存放位置和展開的使用位置之間變化。本發明更為特別地涉及一這類桌板系統,其包括具有使用上表面(28)的桌板(26)和平移部件(38),平移部件適于當所述桌板(26)在至少一通常存放第一位置(P2)、和通常使用第二位置(P1)之間移動時,通過平移來改變所述上表面(28)的尺寸大小。
文檔編號B64D11/06GK102149601SQ200980135233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0日
發明者A·柯林斯, M·柯林斯 申請人:空中客車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