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射架,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智能車載無人機發射架。
背景技術:
無人機按應用領域,可分為軍用與民用。軍用方面,無人機分為偵察機和靶機。民用方面,無人機+行業應用,是無人機真正的剛需;目前在航拍、農業、植保、自拍、快遞運輸、災難救援、觀察野生動物、監控傳染病、測繪、新聞報道、電力巡檢、救災、影視拍攝、制造浪漫等等領域的應用,大大的拓展了無人機本身的用途,發達國家也在積極擴展行業應用與發展無人機技術。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更加重視生活中的享受。汽車保有量逐年上升,汽車應用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無人機和汽車之間還沒有很好的聯接,開車需要攜帶無人機時,通常都是把無人機放在車內,不僅占用空間還有可能因為顛簸或擠壓造成無人機損壞,而把無人機安裝在汽車車頂不僅不會出現上述問題,還可以在使用無人機時不再需要找發射場地,方便實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安裝在汽車車頂的無人機發射架,并且采用遙控控制,方便智能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新型智能車載無人機發射架,主要包括中部支架、端部支架、固定支腳、底板、直線電機、推桿、緊壓塊、充電板、控制器、遙控器,圖中還有無人機,無人機還加裝有攝像頭、圖傳模塊,所述控制器包括電機驅動、微處理器、無線接收器、鋰電池。
中部支架兩端有滑軌槽,端部支架有與中部支架滑軌槽相對應的滑軌,中部支架兩端分別連接一個端部支架,端部支架下面連接有固定支腳,用于把支架安裝在汽車車頂行李架上,底板固定在兩個相平行的中部支架上,底板上固定有4個直線電機。
所述車載無人機發射架,通過遙控器控制,控制器可以控制直線電機轉動。
所述直線電機,內部有推桿,推桿的端部安裝有與無人機起降架相適應的緊壓塊,直線電機可驅動推桿,進而驅動緊壓塊壓緊或放開無人機的起降架,進而實現無人機的固定和起飛準備。
所述充電板,安裝在底板的兩個角上,充電板與無人機起降架接觸,可以為無人機充電。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安裝在汽車車頂的無人機發射架,并且采用遙控控制,方便智能實用;實現了汽車與無人機之間的聯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繪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加裝上無人機的立體示意圖。
其中:1.中部支架,2.端部支架,3.固定支腳,4.底板,5.直線電機,6.推桿,7.緊壓塊,8.充電板,9.控制器,10.遙控器,11,無人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除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專利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2、3所示,一種新型智能車載無人機發射架,主要包括中部支架1、端部支架2、固定支腳3、底板4、直線電機5、推桿6、緊壓塊7、充電板8、控制器9、遙控器10,圖中還有無人機11,所述控制器9包括電機驅動、微處理器、無線接收器、鋰電池;所述無人機11還加裝有攝像頭、圖傳模塊,可以用于航拍和跟車飛行。
中部支架1兩端有滑軌槽,端部支架2有與中部支架1滑軌槽相對應的滑軌,中部支架1兩端分別連接一個端部支架2,端部支架2下面連接有固定支腳3,用于把支架安裝在汽車車頂行李架上,底板4固定在兩個相平行的中部支架1上,底板4上固定有4個直線電機5。
所述車載無人機發射架,通過遙控器10控制,控制器10可以控制直線電機5轉動。
所述直線電機5,內部有推桿6,推桿6的端部安裝有與無人機起降架相適應的緊壓塊7,直線電機5可驅動推桿6,進而驅動緊壓塊7壓緊或放開無人機11的起降架,進而實現無人機11的固定和起飛準備。
優選的,所述充電板8,安裝在底板4的兩個角上,充電板8與無人機11起降架接觸,可以為無人機11充電。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