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供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利用供紙滾輪及托紙構件從疊放許多紙張的供紙臺一張一 張供給紙張的供紙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供紙裝置設在孔版印刷機等的各種印刷機、復印機、紙張計數裝置 等上,如前所述,利用供紙滾輪及托紙構件將裝置的供紙方向的下游端部夾持, 一張一張供給到印刷單元等的裝置處理部。另外,為防止紙張的斜向移動,在 供紙臺上通常設有對紙張的寬度方向位置進行限制的一對紙張寬度導向件(參 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_96937號公報
疊放在供紙臺上的紙張全部保持平面形狀的場合,紙張被紙張寬度導向件 導向到規定的疊放位置,不會發生斜向移動或堵塞等情況,并由供紙滾輪供紙。 然而,在紙張保管狀態差的場合,例如保管在潮濕的場所時,紙張的寬度方向 的兩端部有時帶有巻起那樣的巻痕,若將帶有這種巻痕的紙張疊放在供紙臺上 進行供紙,則紙張寬度導向件與疊放紙張的寬度方向端緣之間產生間隙,不能 由紙張寬度導向件將紙張導向到適當的位置,有時以斜向移動狀態供紙、或以 紙張折疊狀態供紙甚至發生堵塞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紙張發生巻痕也不會產生斜向移動、 不送紙、紙張折疊或堵塞等,可順利地供紙的供紙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供紙裝置具有疊放許多紙張的供紙臺; 配置在該供紙臺的供紙下游側端部的供紙滾輪;從下方對著該供紙滾輪設置的 托紙構件;配置在所述供紙滾輪的供紙上游側并將紙張的寬度方向兩端緣限制 在規定位置的一對紙張寬度導向件,利用所述供紙滾輪的旋轉從最上面的紙張 開始一張一張地供紙,在所述紙張寬度導向件上設有一對升降自如的按壓滾 輪,該按壓滾輪在比該紙張寬度導向件的供紙下游側端緣靠近供紙上游側的位 置上向下方按壓疊放紙張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采用上述結構,即使疊放在供紙臺上的紙張帶有巻痕,也可利用一對按壓 滾輪對紙張的位于紙張寬度方向件的供紙下游端的上游側的紙張寬度方向兩 端部進行按壓,因此,可使紙張的寬度方向端緣無間隙地與紙張寬度導向件抵 接而被導向,能不發生紙張的斜向移動和不送紙等地進行供紙。
本實用新型在上述供紙裝置中,在所述紙張寬度導向件上形成向上下方向 延伸的縱向槽,所述按壓滾輪的軸部升降自如地卡合在該縱向槽中。
采用上述結構,按壓滾輪的支承結構變得簡單。
本實用新型在上述供紙裝置中,在所述紙張寬度導向件上形成的所述縱向 槽沿供紙方向隔開間隔形成多條,根據紙張的尺寸有選擇地將按壓滾輪卡合在 縱向槽中。
采用上述結構,即使對于不同的尺寸的紙張也可利用按壓滾輪始終按壓與 紙張大小對應的適當的部位。
本實用新型在上述供紙裝置中,可在所述供紙滾輪的軸部上設置對疊放紙 張的供紙下游側端部的紙張寬度方向的兩端部進行按壓的輔助滾輪。
采用上述結構,由于利用按壓滾輪對疊放紙張的供紙方向途中的寬度方向 兩端部進行按壓,此外利用輔助滾輪按壓紙張的供紙下游側端部的寬度方向兩 端部,故可更有效地防止斜向移動、不送紙、紙張堵塞等情況。
本實用新型在上述供紙裝置中,所述按壓滾輪的一個重量在所述供紙的每一平方米單張重量(日文米坪量)的65 100%的范圍,且為50g 200g的范圍。 采用上述結構,能利用按壓滾輪的重量可靠地將紙張的巻痕矯正為平面狀, 另一方面,在供紙時,能將按壓滾輪與紙張間的摩擦阻力抑制在不影響紙張移 動的程度。
圖1是對具有本實用新型的供紙裝置的孔版印刷機進行透視表示的大致側 視圖。
圖2是圖1的供紙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圖1的供紙裝置的俯視圖。 圖4是圖3中沿IV—IV線的剖視圖。 圖5是圖3中沿V—V線的剖視圖。 圖6是圖3中沿VI — VI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至圖6表示在孔版印刷機上具有本實用新型的供紙裝置的例子,為方
便說明,如圖1中所示,將供紙方向(箭頭F)的上游側稱為"后側"。將供紙 方向F的下游側稱為"前側"。另外,將與紙張輸送方向正交的紙張寬度方向 作為"左右方向",以下進行說明。 (孔版印刷機的整體結構)
圖1是透視表示的孔版印刷機的大致側視圖,印刷機本體1的后端部設置
供紙裝置2,前端部設置紙張接受臺3。
在印刷機本體1內,在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間部設置印刷單元5,在印刷單 元5的上部后側設置制版裝置6,在印刷單元5的上部前側設置排版裝置7, 在印刷單元5的圖像形成部A的前側設置空氣吸引式的皮帶排紙裝置8。
制版裝置6用熱頭9對孔版原紙N進行制版,將完成了制版的孔版原紙N 安裝在印刷單元5的版體10上。
印刷單元5包括所述印刷用的版體10、從下方與該版體10的下端部抵接 自如地相對的按壓滾輪11等,在印刷用版體IO的內周面配置墨滾輪12,在版 體10與按壓滾輪11之間形成的所述圖像形成部A夾持印刷紙張P,并在印刷 紙張P的上表面進行印刷。
排版裝置7用于將安裝在所述版體10上的使用過的孔版原紙N取下巻繞 成為排版滾輪13。
在印刷單元5的后部附近配置上下一對定時滾輪15,與所述版體10的驅 動同步地以適當定時進行旋轉,將印刷紙張P送入印刷單元5。 (供紙裝置)
供紙裝置2包括配置成大致水平姿勢的可升降的供紙臺21;大致垂直地 立設在該供紙臺21的前側的前端擋板22;在該前端擋板22的上端部向前上方 形成的托板23;從上方與該托板23相對設置的橡膠制的供紙滾輪24;立設在 供紙臺21上的左右一對紙張寬度導向件25;設在該紙張寬度導向件25上的左 右一對金屬制的按壓滾輪26等。
圖2是圖1的供紙裝置2的立體圖,圖3是圖2的供紙裝置2的俯視圖, 圖4是圖3中的沿IV —IV線的剖視圖,圖5是圖3中的沿V — V線的剖視圖, 圖6是圖3中的沿VI —VI線的剖視圖。
圖2中,供紙滾輪24在左右方向隔開間隔地在紙張左右寬度的中央部配置 三個,并且固定在單一的軸部24a上,該軸部24a向左右方向延伸并通過未圖 示的動力傳遞機構而與驅動電動機等的驅動裝置連接,用規定的供紙定時和規 定轉速使供紙滾輪24向箭頭R方向旋轉,以用規定的供紙定時將紙張P向供 紙方向F送出。此外,在軸部24a的左右端部固定著從上方與疊放紙張P的前 端部的左右兩端部抵接的一對樹脂制輔助滾輪30。在各輔助滾輪30上形成有
多條長孔30a并形成有軸支承孔30b,通過將軸部24a壓入該軸支承孔30b,從 而可左右方向調節位置地固定在軸部24a上。
紙張寬度導向件25具有沿前后方向的垂直的導向面25a,同時在下端一體 地具有水平的底壁25b,并左右方向可自由調節位置地設置在供紙臺21上。在 各紙張寬度導向件25上,在前后方向隔開間隔地形成兩個按壓滾輪卡止用的 縱向槽31,在該縱向槽31中,旋轉自如且升降自如地卡合著按壓滾輪26的軸 部26a。在按壓滾輪26的軸部26a的紙張寬度方向的外方端部,與軸部26a — 體地形成止脫用的凸緣部26b。按壓滾輪26用不銹鋼、鐵等金屬形成,利用按 壓滾輪26的自重從上方對疊放在供紙臺21上的紙張P的與各紙張寬度導向件 25抵接的端緣附近的部位進行按壓。
所述按壓滾輪26的重量,每一個在紙張P的每一平方米單張重量的65 100%的范圍,且設定為50g 200g的范圍。
(作用)
首先,簡單說明孔版印刷機整體的作用。
(1) 圖1中,疊放在供紙裝置2的供紙臺21上的許多印刷紙張P被夾持在 供紙滾輪24與托板23之間,以規定的供紙定時使供紙滾輪24旋轉,由此從 最上面一張一張將紙張供給到定時滾輪15。
(2) 定時滾輪15與版體10的旋轉角度(印刷開始位置)對應地將印刷紙張P 送入第1印刷單元5的圖像形成部A。
(3) 由印刷單元5的圖像形成部A從上下夾持印刷紙張P,對上表面實施印 刷,將印刷后的紙張P排出到皮帶排紙裝置8。皮帶排紙裝置8將印刷紙張P 排出到紙張接受臺3。
在圖2中,在上述那樣的印刷作業中,疊放在供紙裝置2的供紙臺21上的 紙張P,通過前端抵接在前端擋板22上而對齊,紙張P的左右兩端緣(紙張寬 度方向的兩端緣)由左右的紙張寬度導向件25的導向面25a導向從而正確地朝 向供紙方向F,前端部(供紙下游側的端部)的中央部受到三個供紙滾輪24向下 方的按壓,前端部的左右端部受到輔助滾輪30向下方的按壓。并且,紙張P 在紙張寬度導向件25附近的左右兩端部受到左右按壓滾輪26向下方的按壓。
當如此疊放在供紙臺21上時,即使在保管紙張P時如符號Pa所示那樣在 紙張P的左右端部稍有巻痕,也能不發生斜向移動、紙張折疊或紙張堵塞地進 行供紙。即,如圖6所示,雖然紙張P的后端部的左右端部Pa成為彎曲狀巻 起的狀態,但如圖4所示,紙張P的前端部由三個紙張寬度中央部的供紙滾輪 24和左右兩端部的輔助滾輪30保持成平面狀,且如圖5所示,紙張P的前后 方向的途中部分即與紙張寬度導向件25對應的部分由左右的按壓滾輪26保持
成平面狀,由此,紙張P的左右端緣無間隙地抵接在左右的紙張寬度導向件25 的導向面25a上,成為正確地被導向到規定的疊放位置的狀態。
因此,在進行供紙動作的場合,最上面的紙張P被左右的紙張寬度導向件 25導向成正確地與供紙方向F平行,并由按壓滾輪26保持成平面狀,不會產 生斜向移動,也不會產生紙張折疊或紙張堵塞等,可正確地從供紙滾輪4向供 紙方向F供紙,并供給到定時滾輪15。
在疊放紙張尺寸不同的場合,例如在疊放比圖2所示的紙張小的紙張的場 合,使左右的紙張寬度導向件25的間隔縮小以符合紙張寬度,且將按壓滾輪 26轉到前側的縱向槽31內。
另外,按壓滾輪26的每一個重量在紙張P的每一平方米單張重量的65 100%的范圍,且設定為50g 200g的范圍,因此,利用按壓滾輪26的重量能 可靠地將紙張P的巻痕矯正為平面狀,另一方面,在供紙時,能將按壓滾輪26 與紙張P之間的摩擦阻力抑制在不影響紙張P移動的程度。
(其它的實施形態)
(1) 在本實用新型中,也可作成利用連接桿將左右按壓滾輪26連接成一體 的結構。
(2) 在前述的實施形態中,雖然按壓滾輪26利用自重對疊放紙張P進行按 壓,但在本實用新型中,也可作成利用彈簧等的施力單元對按壓滾輪26向下 方施力的結構。
(3) 本實用新型不限定于前述各實施形態,在不脫離實用新型登記的權利要 求所記載內容的范圍內,包含各種變形例。
本實用新型的供紙裝置,不僅可用作孔版印刷機的供紙裝置,而且還可用 作其它的印刷機、復印機或紙張計數機等的供紙裝置。
權利要求1.一種供紙裝置,具有疊放許多紙張的供紙臺;配置在該供紙臺的供紙下游側的端部上的供紙滾輪;從下方對著該供紙滾輪設置的托紙構件;配置在所述供紙滾輪的供紙上游側并將紙張的寬度方向兩端緣限制在規定位置的一對紙張寬度導向件,利用所述供紙滾輪的旋轉從最上面的紙張開始一張一張地供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紙張寬度導向件上設有一對升降自如的按壓滾輪,該按壓滾輪在比該紙張寬度導向件的供紙下游側端緣靠近供紙上游側的位置上向下方按壓疊放紙張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紙張寬度導向件上 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縱向槽,所述按壓滾輪的軸部升降自如地卡合在該縱向 槽中。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紙張寬度導向件上 形成的所述縱向槽沿供紙方向隔開間隔形成多條,根據紙張的尺寸有選擇地將 按壓滾輪卡合在縱向槽中。
4. 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紙 滾輪的軸部上設有對疊放紙張的供紙下游側端部的紙張寬度方向兩端部進行 按壓的輔助滾輪。
5.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滾 輪的一個重量在所述紙張的每一平方米單張重量的65 100%的范圍,且為 50g 200g的范圍。
專利摘要一種供紙裝置,具有疊放許多紙張(P)的供紙臺(21);配置在該供紙臺(21)的供紙下游側端部的供紙滾輪(24);從下方對著該供紙滾輪(24)設置的托紙構件(23);配置在所述供紙滾輪(24)的供紙上游側并將紙張的寬度方向兩端緣限制在規定位置的一對紙張寬度導向件(25),利用供紙滾輪(24)的旋轉從最上面的紙張開始一張一張地供紙。在所述紙張寬度導向件(25)上,設有一對升降自如的按壓滾輪(26),該按壓滾輪在比該紙張寬度導向件(25)的供紙下游側端緣靠近供紙上游側的位置上向下方按壓疊放紙張(P)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采用本實用新型,即使是帶有卷痕的紙張,也不會產生斜向移動,且不會發生紙張折疊或堵塞等,可順利地供紙。
文檔編號B65H3/06GK201190047SQ20072012552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23日
發明者前田隆昭 申請人:迅普精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