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將谷物加工成袋、盒裝米粉的制作設備。
背景技術:
米粉、米線是一種口感和風味均佳的食品,傳統加工方法是手工加工。中國專利號為 03135494. 7的發明專利說明書公開了一種蒸汽米粉生產機,它由打槳機,攪拌機,壓皮 盒,上傳送帶,上蒸箱,成型機,煮鍋,下傳送帶,下蒸箱,熟粉池組成,其中打漿機通 過管道連接攪拌機,攪拌機連接壓皮盒,壓皮盒出口處于上傳送帶的上方,上傳送帶穿入 上蒸箱內,上蒸箱內設有蒸汽管道,上傳送帶的另一端連接成型機,成型機下連接煮鍋, 煮鍋內穿過下傳送帶,并穿入下蒸箱,下蒸箱內設有蒸汽管道,下傳送帶的另一端連接熟 粉池。從熟粉池出來的米線、米粉,以裸賣較常見,即使經袋、盒包裝后再銷售的,其袋、 盒包裝是以手工包裝為主,生產效率較低,而且難以保證環境衛生和產品衛生。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對袋、盒裝米粉的制作和包 裝均采用機械化操作以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制作流水線、切斷裝置和包裝流水線,切斷裝置處于制作流水線的出 料端下方;包裝流水線具有包裝輸送帶、藥液浸泡槽、米粉下落承接器和包裝機;包裝輸 送帶的進料端處于切斷裝置的下方,包裝輸送帶經過藥液浸泡槽,米粉下落承接器處于包 裝輸送帶的出料端下方,包裝機的進料端處于米粉下落承接器下方;包裝機的一側設有藥 液增濕機,藥液增濕機的噴管通向米粉下落承接器的進口處和包裝機的進口處;所述包裝 輸送帶包括兩回轉鏈條和帶動兩鏈條運行的鏈傳動機構,兩鏈條之間均勻設有IO排以上的 料盒。所述包裝流水線還具有至少1個冷卻槽,包裝輸送帶經過冷卻槽后再經過藥液浸泡槽。 所述冷卻槽為2 3個,冷卻槽與藥液浸泡槽自進料端向出料端設置或自下向上設置。 所述包裝流水線的包裝輸送帶的出料端下方設有觸及鏈條和料盒的除水刷。 所述制作流水線具有磨漿機、攪拌機、第一回轉輸送帶、第一蒸煮槽、中間輸送帶、 擠壓機、第二回轉輸送帶、第二蒸煮槽,上述磨漿機與攪拌機之間由管道連接,第一回轉4輸送帶的進料端處于攪拌機出口的下方,第一回轉輸送帶從第一蒸煮槽的開口上通過,中 間輸送帶的進料端處于第一回轉輸送帶的出料端下方,擠壓機的進口處于中間輸送帶的出 料端下方,第二蒸煮槽的進料端處于擠壓機下方,第二回轉輸送帶從第二蒸煮槽的開口上 通過,在第一蒸煮槽和第二蒸煮槽中均設有蒸汽供管,第二回轉輸送帶的出料端處設有冷 卻水管,第二回轉輸送帶的出料端即是制作流水線的出料端。所述制作流水線的第二蒸煮槽包括沸水槽,沸水槽處于擠壓機下方,第二回轉輸送帶 經過沸水槽并從第二蒸煮槽的開口上通過;第一蒸煮槽上和第二蒸煮槽上分別設有蓋,兩 蓋上各設有排氣口。所述切斷裝置具有處于殼體內兩相對轉動的滾筒,其中一滾筒上設有刀片,殼體的底 部具有擺動式閥門。所述包裝輸送帶的兩鏈條之間的每排料盒由2 5個單元料盒組成。所述切斷裝置的殼體內具有與每排料盒的數量一致的通道,在制作流水線的第二回轉 輸送帶的出料端設有將米粉分離成與切斷裝置通道數量相同股數的分離器。所述米粉下落承接器的殼體內具有與每排料盒的數量一致的通道,各通道上設有擺動式閥門。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制作流水線和包裝流水線,米粉的制作從原料入口至袋、盒裝米粉完 成,實現流水線操作,生產效率明顯提高,而且節省了勞動力,降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由于工人減少和人手接觸的機會減少,有利產品的衛生。雖然米粉的制作離不開水,但由 于機器操作,避免水四處流淌,有利于環境衛生。本實用新型在包裝流水線中設置藥液浸 泡槽和藥液增濕機,可以在對米粉完成最后包裝前,進行保鮮和防腐處理,以保證產品質 量。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 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是實施例1的制作流水線的結構示圖; 圖2是實施例1的包裝流水線的結構示圖; 圖3是圖2的A向視圖(反映料盒的設置); 圖4是實施例1的切斷裝置結構示圖; 圖5是實施例1的米粉下落承接器結構示圖; 圖6是實施例2的包裝流水線的結構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見圖1至圖5,本實施例包括制作流水線1、切斷裝置2和包裝流水線3,切斷裝置2處于制作流水線1的出料端下方。見圖l,所述制作流水線l包括磨漿機l-l、攪拌機l-2、布制的第一回轉輸送帶1-3、第一蒸煮槽1-4、布制的中間輸送帶1-5、擠壓機1-6、布制的第二回轉輸送帶1-7和第二蒸煮槽1-9,其中第二蒸煮槽l-9包括沸水槽1-8,上述磨漿機1-1與攪拌機l-2之間由管道連接,第一回轉輸送帶1-3的進料端處于攪拌機1-2出口的下方,第一回轉輸送帶1-3從第一蒸煮槽1-4的開口上通過,中間輸送帶1-5的進料端處于第一回轉輸送帶1-3的出料端下方,擠壓機l-6的進口處于中間輸送帶l-5的出料端下方,沸水槽1-8處于擠壓機1-6下方,第二回轉輸送帶1-7經過沸水槽1-8并從第二蒸煮槽1-9的開口上通過。在第一蒸煮槽1-4、沸水槽1-8和第二蒸煮槽1-9中均設有高壓蒸汽供管4,第二回轉輸送帶1-7的出料端處設有冷卻水管1-10,第二回轉輸送帶1-7的出料端即是制作流水線的出料端。上述第一蒸煮槽1-4上和第二蒸煮槽1-9上分別設有蓋1~41、 1-91,兩蓋上各設有排氣口。見圖2,所述包裝流水線3具有包裝輸送帶3-l、藥液浸泡槽3-2、米粉下落承接器3-5 和包裝機3-6;包裝輸送帶3-l的進料端處于切斷裝置2的下方,包裝輸送帶3-l經過藥液 浸泡槽3-2,米粉下落承接器3-5處于包裝輸送帶3-l的出料端下方,包裝機3-5的進料端 處于米粉下落承接器3-5出料料口下方;藥液浸泡槽3-2中設有高壓蒸汽供管4,用于對藥 液浸泡槽進行消毒。包裝機3-6的一側設有藥液增濕機5,藥液增濕機5的噴管5-l通向米 粉下落承接器3-5的進口處和包裝機3-6的進口處。藥液浸泡槽3-2和藥液增濕機5中的藥 液都是抗酸化酵素主體的溶液。見圖3,所述包裝輸送帶3-1包括兩回轉鏈條3-11和帶動兩鏈條3-11運行的鏈傳動機 構3-12,兩鏈條3-ll之間均勻設有10排以上的料盒3-4。料盒3-4的排數根據生產規模而 定。每排料盒由2 5個單元料盒341組成,本實施例的每排料盒由3個單元料盒3-41組 成。上述鏈傳動機構由無極變速電機進行控制,制作流水線1中的各輸送帶和包裝輸送帶 3-1同步。見圖4,所述切斷裝置2的殼體內具有與每排料盒3-4的單元料盒3-41數量一致的通道 2-0,本實施例設置有3個通道2-0。在制作流水線1的第二回轉輸送帶1-7的出料端設有 將米粉分離成3股的分離器2-4,通過分離器2-4的3股米粉分別進入切斷裝置2的3個通 道中。切斷裝置2的通道2-0的中部具有兩相對轉動的滾筒2-1 ,其中一滾筒上設有刀片2-2, 通道2-0的底部具有擺動式閥門2-3。擺動式閥門2-3是向下傾斜的,可以使米粉很好地落入包裝流水線3的各單元料器3-41中。所述切斷裝置2的定量切斷是通過調節帶有刀片2-2的滾筒2-1的轉速來決定的,而滾 筒2-1的轉速是根據第二回轉輸送帶1-7的輸送速度和所需要的每份米粉的重量決定的,帶 有刀片2-2的滾筒2-l每旋轉一圈,完成一次切割。由于采用簡單的定量控制方法,所以切 斷裝置2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見圖5,為保證從切斷裝置2下來的米粉正確進入包裝機3-6,所以在包裝輸送帶3-1 的出料端與包裝機3-5的進料端之間設置米粉下落承接器3-5,米粉下落承接器3-5的殼體 內具有與每排料盒3-4的單元料盒3-41的數量一致的通道3-50,本實施例為3個通道,各 通道上設有擺動式傾斜閥門3-51。所述包裝機3-6采用市場上技術成熟的包裝機3-6,包裝 機3-6具有與米粉下落承接器3-5的3通道對應的3個進口 。見圖2,為防止包裝輸送帶上的水落到地上,而使生產場地的地面太過潮濕,不利于 生產場地的衛生,在包裝流水線3的包裝輸送帶3-1的出料端下方設有觸及鏈條3-11和料 盒3-41的除水刷6。本實用新型使用中,將按要求浸泡好的大米放入磨漿機1-1磨漿,米漿進入攪拌機l-2 中攪拌,保持均勻性,將米漿送到傳送線上進入第一蒸煮槽1-4初蒸使其成為帶狀,在第 一蒸煮槽l-4中,生淀粉的90%變成了熟淀粉,形成粉皮后送入擠壓機中,粉皮成為線狀 米粉,為了使米粉繼續被熟化,需要送往沸水槽l-8和第二蒸煮槽l-9復蒸,復蒸可以防止 米粉線條相互粘連,并且能連續地拉成長條。在第二蒸煮槽1-9的出口即第二回轉輸送帶 1-7的出料端處設有冷卻水管1-10對米粉冷卻,這樣米粉的延伸性、粘彈性會成倍地增加。 接著在根據設定好的長度通過切斷裝置2對米粉進行自動切斷,裝入包裝流水線3的各料 盒3-41中,經過藥液浸泡槽3-2的保鮮處理,經米粉下落承接器3-5進入包裝機3-6的袋、 盒中,完成袋、盒小包裝。實施例2見圖6,所述包裝流水線3還具有2個冷卻槽3-3,包裝輸送帶3-1經過冷卻槽3-3后 再經過藥液浸泡槽3-2,冷卻槽3-3與藥液浸泡槽3-2自進料端向出料端設置或自下向上設 置。本實施例為節約場地,冷卻槽3-3與藥液浸泡槽3-2自下向上設置。冷卻槽3-3除了起 冷卻作用外,冷卻槽3-3中采用的冷卻水是抗酸化酵素主體的溶液,由于延長了米粉保鮮 處理時間,更有利于米粉的保質保存。其余與實施l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包括制作流水線(1),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切斷裝置(2)和包裝流水線(3),切斷裝置(2)處于制作流水線(1)的出料端下方;包裝流水線(3)具有包裝輸送帶(3-1)、藥液浸泡槽(3-2)、米粉下落承接器(3-5)和包裝機(3-6);包裝輸送帶(3-1)的進料端處于切斷裝置(2)的下方,包裝輸送帶(3-1)經過藥液浸泡槽(3-2),米粉下落承接器(3-5)處于包裝輸送帶(3-1)的出料端下方,包裝機(3-5)的進料端處于米粉下落承接器(3-5)下方;包裝機(3-6)的一側設有藥液增濕機(5),藥液增濕機(5)的噴管(5-1)通向米粉下落承接器(3-5)的進口處和包裝機(3-6)的進口處;所述包裝輸送帶(3-1)包括兩回轉鏈條(3-11)和帶動兩鏈條(3-11)運行的鏈傳動機構(3-12),兩鏈條(3-11)之間均勻設有10排以上的料盒(3-4)。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流水線(3) 還具有至少1個冷卻槽(3-3),包裝輸送帶(3-1)經過冷卻槽(3-3)后再經過藥液浸泡槽(3-2)。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槽(3-3) 為2 3個,冷卻槽(3-3)與藥液浸泡槽(3-2)自進料端向出料端設置或自下向上設置。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流水線U) 的包裝輸送帶(3-1)的出料端下方設有觸及鏈條(3-11)和料盒(3-41)的除水刷(6)。
5、根據權利要求1 4之一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流 水線(1)具有磨漿機(1-1)、攪拌機(1-2)、第一回轉輸送帶(1-3)、第一蒸煮槽(1-4)、 中間輸送帶(1-5)、擠壓機(1-6)、第二回轉輸送帶(1-7)、第二蒸煮槽(1-9),上述磨漿 機(1-1)與攪拌機(1-2)之間由管道連接,第一回轉輸送帶(1-3)的進料端處于攪拌機(1-2)出口的下方,第一回轉輸送帶(1-3)從第一蒸煮槽(1-4)的開口上通過,中間輸 送帶(1-5)的進料端處于第一回轉輸送帶(1-3)的出料端下方,擠壓機(1-6)的進口處 于中間輸送帶(1-5)的出料端下方,第二蒸煮槽(1-9)的進料端處于擠壓機(1-6)下方, 第二回轉輸送帶(1-7)從第二蒸煮槽(1-9)的開口上通過,在第一蒸煮槽(1-4)和第二 蒸煮槽(1-9)中均設有蒸汽供管(4),第二回轉輸送帶(1-7)的出料端處設有冷卻水管(1-10),第二回轉輸送帶(1-7)的出料端即是制作流水線的出料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流水線(1) 的第二蒸煮槽(1-9)包括沸水槽(1-8),沸水槽(1-8)處于擠壓機(1-6)下方,第二回 轉輸送(1-7)帶經過沸水槽(1-8)并從第二蒸煮槽(1-9)的開口上通過;第一蒸煮槽(1-4)設有蓋(1-41、 1-91),兩蓋(1-41、 1-91)上各設有排氣口。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斷裝置(2) 具有處于殼體內兩相對轉動的滾筒(2-1),其中一滾筒上設有刀片(2-2),殼體的底部具有 擺動式閥門(2-3)。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輸送帶(3-1) 的兩鏈條(3-11)之間的每排料盒由2 5個單元料盒(3-41)組成。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斷裝置(2) 的殼體內具有與每排料盒的數量一致的通道(2-0),在制作流水線(1)的第二回轉輸送帶(1-7)的出料端設有將米粉分離成與切斷裝置(2)通道數量相同股數的分離器(2-4)。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米粉下落承接 器(3-5)的殼體內具有與每排料盒的數量一致的通道(3-50),各通道上設有擺動式閥門(3-51)。
專利摘要一種袋、盒裝米粉制作設備,包括制作流水線、切斷裝置和包裝流水線,切斷裝置處于制作流水線的出料端下方;包裝流水線具有包裝輸送帶、藥液浸泡槽、米粉下落承接器和包裝機;包裝輸送帶的進料端處于切斷裝置的下方,包裝輸送帶經過藥液浸泡槽,米粉下落承接器處于包裝輸送帶的出料端下方,包裝機的進料端處于米粉下落承接器下方;包裝機的一側設有藥液增濕機,藥液增濕機的噴管通向米粉下落承接器的進口處和包裝機的進口處。本實用新型采用制作流水線和包裝流水線,米粉的制作從原料入口至袋、盒裝米粉完成,實現流水線操作,生產效率明顯提高,而且節省了勞動力,降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由于工人減少和人手接觸的機會減少,有利產品的衛生。
文檔編號B65B25/00GK201167560SQ20072013005
公開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30日
發明者黑川恒夫 申請人:黑川恒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