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重復封合的箱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箱,特別是關于一種可重復封合的箱體。
背景技術:
一般物品運送時,常會利用箱體包裝容置物品,然后再使用膠 帶封合箱體各接合的部位,使箱體內的物品在運送的過程中可以得到 妥善的保護。
然而,使用膠帶封合的箱體在開啟時,通常需要利用刀具割斷 膠帶再加以撕除,除了開啟上較為麻煩之外,膠帶撕除時很容易在箱 體上殘留背膠,甚至可能造成箱體的損壞,導致箱體的重復使用性較 差。
另外,工廠產品的包裝運送通常也會需要大量的箱體,業者基于 成本考慮下,箱體通常都會被再回收使用。但是被回收的箱體上會保 留著之前封合的膠帶,而必須以人工方式加以撕除,此撕除的過程相 當麻煩,且必須要花費較久的時間刮除背膠才能繼續使用回收的箱 體,進而增加了作業時間與成本。
如中國臺灣專利第1271363號揭露出一種『紙箱改良結構』,其 包含有一環繞側板與多數個覆蓋翼板,通過由各覆蓋翼板封合環繞側 板,且各覆蓋翼板的側緣延伸設有一定位突耳,用以將各覆蓋翼板定 位于環繞側板而可避免產生各覆蓋翼板相對于環繞側板的走位問題。 但是最后在固定各覆蓋翼板時,仍必須使用膠帶進行封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箱體,其可重復地使用與封合,且方便開啟,用以提高作業上的便利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箱體,包含有一主體、 多數個第一翼板、多數個第二翼板、至少一第一接合件與至少一第二 接合件。該主體具有多數個側板,各該側板環繞地連接而形成兩開口 ; 各該第一翼板設于該主體的側板的端緣;各該第二翼板則設于該主體 的側板的端緣,且與各該第一翼板交錯排列;該第一接合件設于其中 一該第一翼板;該第二接合件則設于其中一該第二翼板,并結合于該 第一接合件,使各該第一翼板與各該第二翼板可封蓋該主體的開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箱體于包裝物品時,可以不用膠帶 封合而能重復使用、封合,且方便開啟該箱體,用以節省作業時間而 增加作業上的便利性。本實用新型亦可依照所需要的封合強度,增加 或減少各接合件的數量與黏合面積,讓使用者于封合或拆開時更加符
合需求.
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功效所在,茲舉以下 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說明如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分解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主要表示其中
二第二翼板已蓋合的狀態;
圖3概同于圖2,主要表示主體的一開口已封閉的狀態;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圖,主要表示
箱體已封裝完成;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另一態樣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箱體10 主體20
側板22 開口24
第一翼板30 第一接合部32
第三接合部34 第二接合部42 第一接合件50 第二接合件60
第二翼板40 第四接合部44 絨毛面52 黏扣面6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箱體10, 箱體10包含有一主體20、四第一翼板30、四第二翼板40、四個第 一接合件50與四個第二接合件60。于本實施例中,主體20、該等第 一翼板30及該等第二翼板40是由一紙板、 一塑料板或其它材質一體 成型所構成。
主體20由四個側板22相互環繞連接而成,使主體20的頂端與 底端分別形成一開口 24。
各第一翼板30連接于主體20的側板22的頂端緣與底端緣,且 相互對應。各第一翼板30的頂端緣具有一預定寬度的第一接合部32。
各第二翼板40連接于主體20的側板22的頂端緣與底端緣,亦 相互對應,且與各第一翼板30交錯排列。于本實施例中,主體20、 各第一翼板30及各第二翼板40是以一體成型為例。各第二翼板40 的中央部位具有一預定寬度的第二接合部42,第二接合部42的寬度 約略等于二第一接合部32所加總的寬度。第一接合件50為魔鬼氈的 母黏扣帶而具有一絨毛面52。第一接合件50固設于第一翼板30的 第一接合部32。
第二接合件60為魔鬼氈的公黏扣帶而具有一黏扣面62。第二接 合件60固設于第二翼板40的第二接合部42。于本實施例中,各第 一接合件50是以一母黏扣帶為例,各第二接合件60是以一公黏扣帶 為例,當然,亦可將各第一接合件50設置為一公黏扣帶,而將各第 二接合件60設置一母黏扣帶,如此一來,各第一接合件50同樣地能 與各第二接合件60相互接合。
通過由上述的構件,當使用本實用新型包裝物品時,如圖2至 圖4所示,首先將各第二翼板40先向內折收,接著再將各第一翼板30也向內折收,并利用各第一接合件50的絨毛面52與第二接合件 60的黏扣面62相互沾黏的特性將主體20的一開口 24加以封合。此 時,使用者即可將物品置放于箱體10內部,然后再用同樣的方式封 合主體20的另一開口 24 (如圖3所示),如此一來,即完成箱體IO 的封裝。若要取出箱體10內部的物品時,僅需將該各第一翼板30撕 離各第二翼板40,使各第一接合件50脫離第二接合件60,即可自箱 體10內部取出物品。而且,箱體10于再次使用時,各第一接合件 50與第二接合件60具有可重復分離結合的特性,相較現有技術必須 利用膠帶封合箱體而言,本實用新型不用再清潔殘留的膠帶,可節省 許多作業時間與成本。
另外,如圖5所示,各第一翼板30的兩側端緣可分別設一第三 接合部34,用以供第一接合件50固設,而各第二翼板40的底端緣 亦可設二第四接合部44,用以供第二接合件60固設,使第三接合部 34與第四接合部44相互對應。通過此,當各第一翼板30相對于各 第二翼板40蓋合時,設于第三接合部34的第一接合件50與設于第 四接合部44的第二接合件60亦會相對應地黏合,可進一步加強箱體 IO封合的強度,以確保箱體10內物品的儲放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于前揭實施例中所揭露的各第一與第二翼板,以及 對應黏合的各第一、第二接合件,僅系為舉例說明,并非用來限制本 實用新型的范圍,其它等效組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的申請專 利范圍所涵蓋簡單。
權利要求1.一種可重復封合的箱體,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主體,具有多數個側板,各該側板環繞地連接而形成二開口;多數個第一翼板,設于該主體的側板的端緣;多數個第二翼板,設于該主體的側板的端緣,且與該等第一翼板交錯排列;至少一第一接合件,設于其中一第一翼板;以及至少一第二接合件,設于其中一第二翼板,并結合于該第一接合件,使各該第一翼板與各該第二翼板可封蓋該主體的開口。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箱體,其特征在于,各該第一翼板具有 一第一接合部,用以供該第一接合件接設;各該第二翼板具有一對應 該第一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用以供該第二接合件接設。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箱體,其特征在于,各該第一翼板的頂 端緣具有該第一接合部,各該第二翼板的中央部位具有該第二接合 部。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箱體,其特征在于,各該第一翼板更具 有一第三接合部,用以供該第一接合件接設;各該第二翼板更具有一 對應該第三接合部的第四接合部,用以供該第二接合件接設。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箱體,其特征在于,各該第一翼板的側 端緣具有該第三接合部,各該第二翼板的底端緣具有該第四接合部。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箱體,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接合件為一 公黏扣帶或--母黏扣帶。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箱體,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接合件為一 公黏扣帶或一母黏扣帶。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箱體,其特征在于,該主體、該等第一 翼板及該等第二翼板為- - 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箱體,包含有一主體、多數個第一翼板、多數個第二翼板、至少一個第一接合件與至少一個第二接合件,其中主體由多數個側板環繞連接而成,并形成兩開口,各第一翼板與各第二翼板皆設于主體的側板的端緣,且各第一翼板與各第二翼板交錯排列,第一接合件設于第一翼板,第二接合件則設于第二翼板,并結合于第一接合件,使各第一翼板與各第二翼板可封蓋主體的開口。
文檔編號B65D5/06GK201074045SQ20072014369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8日
發明者陳威成 申請人:環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