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載物托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貨物轉運裝置,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為飛機掛設物 品的載物托盤裝置。
背景技術:
在實際的貨物傳輸中,經常需要將貨物》文在載物托盤上才可方便地進行移 送、起重、裝卸,對于某些物品為了實現對其精確定位到某一位置,載物托盤 需要完成俯仰、滾轉、旋轉、縱移等一系列動作,特別是對于飛機掛設某些特 種物品的操作,不僅是將重物移動,還要將懸掛物與飛機掛架進行精確地對接, 這就要求托盤裝置具有精確調節懸掛物的空間位置和姿態的能力。
目前的載物托盤主要存在如下缺點1、現有托盤大都采用平板式結構, 主要靠與之相連的液壓缸的伸縮完成托盤的前后、左右傾斜變換, 一方面傾斜 變換角度小,另一方面受本身結構的限制不能實現任意方向傾斜變換,使得托 盤方向變化不夠豐富;2、現有托盤的液壓缸多采用立式結構,從而使托盤整 體結構高度高,造成托盤體積龐大整體結構復雜,大大降低了動作的靈敏度和 精確度,無法適應狹小、低矮的作業環境,而且立式液壓缸只能完成上下的伸 縮動作,從而使得托盤動作方向受到限制;3、現有載物盤管i 各多而雜,連接軟 管比較拖沓,載物盤若要進行大角度旋轉,必將會纏繞油管,容易發生事故, 因而現有托盤普遍存在回轉角度小的問題。如何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則是本實用新型所面臨的設計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 一種載物托盤裝置, 其主要目的在于該裝置一方面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托盤動作方向不豐富 的缺陷,另一方面解決現有托盤側翻、側翻角度結構小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另 一 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托盤結構高度高、動作不靈活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還有一個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托盤回轉角度小、管路多而雜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載物托盤裝置,包括底板、底座、托盤、液壓馬達、液壓缸、 回轉驅動裝置及縱移裝置,其中,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回轉接頭;所述 托盤的中部為一個半J求面殼體,半球面殼體的底部為中空,活動地套 在所述回轉接頭上并留有一部分空隙;半球面殼體的內腔裝有中心樞 軸,所述中心樞軸安裝在回轉接頭上,中心樞軸邊緣的底部固定有上 推力軸承,底座上固定有下推力軸承,球面殼體位于上、下推力軸承 之間;所述液壓缸的缸筒端固定在底座上,液壓缸上活塞桿的連4妄端 與托盤相連接。所述托盤通過液壓缸帶動半球面殼體擺動實現俯仰、 側翻動作;通過回轉驅動裝置實現托盤回轉動作;通過縱移驅動裝置 實現托盤前后移動。這樣,活動托盤可繞該殼體內外球面的公共球心 做任意方向的擺動,極大豐富了托盤的動作方向。
為了減少結構體積,所述液壓缸斜置在底座與托盤之間,液壓缸 的個數為四支,斜置在底座與托盤之間,其中,左右、前后兩只液壓 缸分別對陳設置在底座的四邊上,托盤背部的四角處安裝有支座,液 壓缸上的活動端與支座相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回轉驅動裝置包括齒輪減速傳動機構、復合滾輪軸承,齒輪減速傳動機構的輸出軸上的齒輪與復合滾輪軸承的外圈的 齒輪相嚙合,所述復合滾輪軸承內圈固定在底板上,外圈與底座固定 在一起。
所述回轉接頭包括回轉接頭套、回轉接頭芯、密封圏,回轉接頭 芯底部設有兩個油口及一個中心孔,所述回轉4妻頭套套在回轉4妾頭芯 上,之間通過密封圈密封。
所述縱移驅動裝置包括底架,托盤底板上設有滾輪,托盤放置在 底架上的導軌上。
所述載物托盤在液壓缸或能夠產生直線推拉力的螺桿機構、齒條 機構、氣動缸或直線電機的帶動下實現托盤的前后移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
1、 本實用新型活動托盤的中部為一個半球面殼體,這樣,活動 托盤可繞該殼體內外球面的公共球心做任意方向的擺動,極大豐富了
托盤的動作方向;
2、 本實用新型液壓缸橫臥斜置放置,使托盤整體結構高度變低,整 體體積變小,大大提高了動作的靈敏度和精確度;
3、 采用新型回轉接頭,將繁雜的管路集成到回轉接頭上,回轉接 頭芯固定在底架上,高壓油通過回轉接頭下部油口進入,經回轉接頭 套進入托盤上的管路,由于托盤和回轉接頭套是同步動作的,當液壓 馬達帶動托盤旋轉時,托盤通過與回轉接頭套連接的管路帶動回轉接 頭套同步轉動,沒有油管纏繞等問題的限制,托盤可繞回轉接頭芯進 行36 0°的》走轉。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載物托盤俯-見圖;圖2為圖1所示載物托盤的A-A剖視圖3為本實用新型載物托盤側^L圖4為回轉驅動單元結構示意圖5為本實用新型載物托盤結構示意圖6為液壓缸分布結構示意圖7為回轉接頭結構示意圖8為回轉接頭俯^L圖9為圖8所示回轉接頭的A-A剖^L圖10為圖8所示回轉接頭的B-B剖視圖。
其中,1、底板;2、底座;3、托盤;4、上推力軸承;5、下推力軸承;6、 中心樞軸;7、回轉接頭;7-1、回轉接頭芯;7-2、回轉接頭套;7-3、密封圏; 7-4、油口; 7-5、中心孔;8、液壓缸;8-1、活塞桿;8-2、缸筒端;8-3、連 接端;81-84、分別代表四支液壓缸;9、液壓馬達;10、復合滾輪軸承;11、 導軌;12、滾輪;13齒輪減速傳動機構;14、底架;15、輸出軸;16、支座; 17、導軌;18、耳板。 *#^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載物托盤的縱向剖視圖,該載物托盤裝置包括 底板1、底座2、托盤3,托盤3的中部為一個半球面殼體3-1,半球 面殼體3-1的底部中空套在固定于底板2上的回轉接頭7上并留有一 部分空隙,此部分空隙必須能夠滿足半球面殼體3-1 J求面擺動時所需 要的空間,殼體的內腔裝有中心樞軸6,所述中心樞軸6安裝在回轉 接頭7上,中心樞軸6邊緣的底部固定有上推力軸承4,底座2上固 定有下推力軸承5,球面殼體位于上、下推力軸承之間,托盤3在液 壓缸8的帶動下半球面殼體3-1開始擺動,/人而實現俯仰、側翻動作; 托盤通過回轉驅動裝置實現托盤回轉動作;通過縱移驅動裝置實現托盤前后移動。這樣,托盤可繞該殼體內外^求面的公共球心做任意方向 的擺動,極大豐富了托盤的動作方向。
參見圖1,圖3,圖5,圖6,托盤在完成俯仰、側翻動作時主要 依靠下列部件液壓馬達9、四支液壓缸8,液壓缸8的缸筒端8-2 固定在底座2上,液壓缸8的活塞桿8-1的連接端8-3與托盤3相連 接。液壓缸8的個數為四支,在底座的一個角"i殳置兩只相互垂直的液 壓缸81, 82,其他與之相鄰的兩個角分別設置一只與其中之一平行的 液壓缸83, 84,即左右兩只油缸82, 84相互對稱,前后兩只油釭81, 83相互對稱,即左右、前后兩只液壓缸8分別對稱i殳置在底座的四邊 上,。托盤背部的四角處安裝有支座16,液壓缸8上的活動端8-1與 支座16相鉸接。當然,由于托盤可能發生旋轉,當托盤旋轉90。時, 原先的前后位置變成左右的位置,原先的左右的位置變成前后的位置, 所以前后、左右的位置其實是相對的。
為了減少整個托盤的結構體積,所述液壓缸8斜置在底座2與托 盤3之間,液壓缸8上的活動端8-1與設在托盤3四角處的支座16 相鉸接。通過液壓馬達9控制其中兩個平行液壓缸81,83上活塞桿作 延伸運動,此時其他兩只液壓釭82, 84/人動,這才羊就可在液壓缸的行 程極限范圍內調節活動托盤的俯仰、側翻動作,俯仰、側翻角可達土 10° 。前俯、后仰及左右側翻動作過程相似,只不過是變換液壓缸的 伸縮狀態。
下面以前俯為例介紹4乇盤的俯仰、側翻動作,如圖1,圖3所示, 靠前的兩只液壓缸81, 82在液壓馬達9的帶動下一起做延伸動作, 此時其他兩只液壓缸82, 84 /人動,即液壓缸82 ^皮迫作延伸動作,液 壓缸84被迫做收縮動作,托盤3在上、下推力軸承4、 5的支撐作用 下,沿過球殼公共球心的Z軸旋轉完成前俯動作。
參見圖4,托盤3在完成回轉動作時主要依靠下列部件液壓馬達9、齒輪減速傳動機構13、復合滾輪軸承10,齒輪減速傳動機構13
的輸出軸15與復合滾輪軸承10的外圏10-2通過齒輪嚙合,所述復合 滾輪軸承10內圏10-1固定在底板1上,外圏10-2與底座2固定在一 起。液壓馬達9通過齒輪減速傳動機構13將轉動傳遞給標準復合滾輪 軸承10,這樣軸承10就可以帶動底座2及安裝在底座上的各部件旋轉。
為了解決大角度旋轉,并解決大角度旋轉時管路纏繞的問題,參 見圖7,圖8,圖9,圖IO,所述回轉接頭7包括回轉接頭套7-2、 回轉接頭芯7- 1、密封圈7- 3,回轉接頭芯7 - 1底部設有兩個油口 7-4,所述回轉接頭套7 - 2套在回轉接頭芯7 - 1上,之間通過密封 圏7 - 3密封。回轉接頭芯固定在底架上,底部的中心孔7-5可用來走 電線,高壓油通過回轉4妾頭下部油口進入,經回轉接頭套進入托盤上 的管路,由于托盤和回轉接頭套是同步動作的,當馬達帶動托盤旋轉 時,托盤通過與回轉接頭套連接的管路帶動回轉接頭套同步轉動,沒 有油管纏繞等問題的限制,托盤同回轉接頭套可以繞回轉接頭芯進行 36 0°的i走轉。
托盤在完成縱移動作時主要依靠下列部件底架14、導軌17、耳 板18,底板1安裝在底架14上,底架14上設有滾輪12,導軌17與 耳板18相連接,耳板18與舉升裝置(圖中未示出)相連接,所述滾 輪12在導軌17上。在液壓缸的驅動底架14及其之連接的部件一起實 現前后移動,當然,載物托盤也可以在其他能夠產生直線推拉力的螺 桿機構、齒條機構、氣動缸或直線電機的帶動下實現托盤的前后移動。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 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 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載物托盤裝置,包括底板(1)、底座(2)、托盤(3)、液壓馬達(9)、液壓缸(8)、回轉驅動裝置及縱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回轉接頭(7);所述托盤(3)的中部為一個半球面殼體(3-1),半球面殼體(3-1)的底部為中空,活動地套在所述回轉接頭(7)上并留有一部分空隙;半球面殼體(3-1)的內腔裝有中心樞軸(6),所述中心樞軸(6)安裝在回轉接頭(7)上,中心樞軸(6)邊緣的底部固定有上推力軸承(4),底座(2)上固定有下推力軸承(5),球面殼體位于上、下推力軸承(4,5)之間;所述液壓缸(8)的缸筒端(8-2)固定在底座(2)上,液壓缸(8)的活塞桿(8-1)的連接端(8-3)與托盤(3)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物托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 缸(8 )的數量為四支,斜置在底座(2 )與托盤(3 )之間,其中,左 右、前后兩只液壓缸(8)分別對稱設置在底座的四邊上,托盤背部的 四角處安裝有支座(14 ),液壓缸(8 )上活塞桿(8-1 )的連接端(8-3 ) 與支座(16)相鉸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載物托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 驅動裝置包括齒輪減速傳動機構(13)、復合滾輪軸承(1G),齒輪減 速傳動機構(13)的輸出軸(15 )上的齒輪(15-1 )與復合滾輪軸承(10)外圈(10-2)上的齒輪相嚙合,所述復合滾輪軸承(10)內圈 (10-1 )固定在底板(1 )上,夕卜圏(10-2 )與底座(2 )固定在一起。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載物托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回轉接頭(7 )包括回轉接頭套(7 - 2 )、回轉接頭芯(7 - 1 )、密封圈(7 - 3 ),回轉接頭芯(7 - 1 )底部設有兩個油口 ( 7 - 4 ), —個中心孔(7-5 ),所述回轉接頭套(7 - 2 )套在回轉接頭芯(7 - 1 )上,之 間通過密封圈(7-3)密封。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載物托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縱移 驅動裝置包括底架(14 )、導軌(17 )、耳板(18 ),底板(1 )安裝在 底架(14)上,底架(14)上設有滾輪(12),導軌(17)與耳板(18) 相連接,所述滾輪(n )在導軌(H )上。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載物托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物 托盤裝置在液壓缸的驅動下實現托盤的前后移動。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載物托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 物托盤裝置還可以在能夠產生直線推拉力的螺桿機構、齒條機構、氣 動缸或直線電機的帶動下實現托盤的前后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載物托盤裝置,包括底板、底座、托盤、液壓馬達、液壓缸、回轉驅動裝置及縱移裝置,其中,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回轉接頭;所述托盤的中部為一個半球面殼體,半球面殼體的底部為中空,活動地套在所述回轉接頭上并留有一部分空隙;半球面殼體的內腔裝有中心樞軸,所述中心樞軸安裝在回轉接頭上,中心樞軸邊緣的底部固定有上推力軸承,底座上固定有下推力軸承,球面殼體位于上、下推力軸承之間;所述液壓缸固定在底座上,液壓缸上的活塞桿與托盤相連接。這樣,活動托盤可繞該殼體內外球面的公共球心做任意方向的擺動,極大豐富了托盤的動作方向。
文檔編號B65D19/22GK201128514SQ20072015815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30日
發明者劉永春, 周冬生, 李守欣, 意 王, 紀國清, 紀愛師, 陶文廣 申請人:青特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