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沖泡即食海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海參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沖泡即食海參。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和營養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營養品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海參由于其含有的豐富的營養物質,成為一種保健食品越來越多的走入人們的餐桌。但由于其發制方法較難掌握,烹飪準備工作比較復雜且占用時間, 很多人只能望參生嘆。近十年來,隨著凍干技術廣泛應用于海參食品中,純干海參、凍干水發海參、海參速食湯等產品技術也越來越多的被授予專利。可是由于凍干產品的發制方法比較難掌握,而且泡開食用的時間比較長,作可口的湯水時的準備工作也比較繁瑣,在現代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新世紀,很難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和飲食需求。并且現今的凍干海參在生產過程中一般是不再放入調料,所以復水之后一般還要進行調制或炒制,增加了食用的環節。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方便食用、沖泡步驟簡單、節省沖泡時間的沖泡即食海參。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一種沖泡即食海參,包括包裝袋、凍干海參顆粒和凍干調料,凍干海參顆粒和凍干調料位于包裝袋內。所述的沖泡即食海參,還包括中空的外包裝,外包裝內設置有若干個密封的包裝袋。所述的沖泡即食海參,所述包裝袋材質優選鋁箔,所述凍干海參顆粒的尺寸為6 mm *6 mm *6mm、8 mm *8 mm *8mm 或 10 mm *10 mm *10mm。所述的沖泡即食海參,所述外包裝材質為金屬、塑料或者紙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將凍干海參制作成凍干海參顆粒,縮短了海參的發制和泡制時間,將凍干調料與凍干海參顆粒放在一個包裝袋中,可以直接將海參和調料復水食用,簡化了使用過程;(2)包裝盒根據不同消費群體和使用情況,采用不同材質,同時滿足送禮、隨身攜帶等多種場合,便于銷售,滿足了大多數人群的營養和飲食需求。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包裝,2、包裝袋,3、凍干海參顆粒,4、凍干調料。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包裝袋2都是密封好的,包裝袋 2內裝有凍干海參顆粒3和凍干調料4。為了防止凍干海參顆粒3和凍干調料4吸收潮氣,包裝袋2采用防潮材質,優選鋁
3箔,所以可以完全將濕氣潮氣隔絕,并且包裝袋2內裝的都是凍干產品,含水量很低,所以包裝袋2不需要抽真空。凍干海參顆粒3在包裝的時候進行了尺寸的篩選,盡量把相同或相近尺寸、形狀規整的凍干海參顆粒3裝在一個包裝袋2中,形狀不規整的裝在一個包裝袋內,以便沖泡的時候可以更好的控制時間,保持海參的口感,經過反復試驗,當凍干海參顆粒3的尺寸為 6mm *6mm *6mm、8mm *8mm *8mm或IOmm *10mm *10mm時沖泡可以達到較好的外觀和口感。為了美觀和提升品位與品質,將包裝袋2裝在金屬材質的外包裝1中,圖中外包裝 1的盒蓋已拿去,在外包裝1內有三排包裝袋2,具體的包裝數量可以根據不同消費群體、不同消費需求進行自由組合,方便靈活。當包裝盒1為金屬或者硬質塑料的時候,將包裝袋2撕開后可以將凍干海參顆粒 3和凍干調料4倒在外包裝1中進行沖泡,不必再準備額外的容器。如果是自己吃,不注重外在包裝的話,外包裝1可以采用軟質塑料,方便攜帶,或者直接帶著包裝袋2。凍干海參顆粒3就是將海參切成顆粒狀再進行凍干,凍干調料4的制備方法已是一種公知技術,在此就不多敘述。
權利要求1.一種沖泡即食海參,包括包裝袋(2)、凍干海參顆粒(3)和凍干調料(4),其特征在于凍干海參顆粒(3)和凍干調料(4)位于包裝袋(2)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泡即食海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中空的外包裝(1),外包裝 (1)內設置有若干個密封的包裝袋(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泡即食海參,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袋(2)材質優選鋁箔,所述凍干海參顆粒(3)的尺寸為6 mm *6 mm *6mm、8 mm *8 mm *8mm或 10 mm *10 mm *10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沖泡即食海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裝(1)材質為金屬、塑料或者紙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海參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方便食用、沖泡步驟簡單、節省沖泡時間的沖泡即食海參。包括包裝盒、包裝袋、凍干海參顆粒和凍干調料,中空的包裝盒內設置有若干個密封的包裝袋,包裝袋內設置有凍干海參顆粒和凍干調料。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將凍干海參制作成凍干海參顆粒,縮短了海參的發制和泡制時間,將凍干調料與凍干海參顆粒放在一個包裝袋中,可以直接將海參和調料復水食用,簡化了使用過程;(2)包裝盒根據不同消費群體和使用情況,采用不同材質,同時滿足送禮、隨身攜帶等多種場合,便于銷售,滿足了大多數人群的營養和飲食需求。
文檔編號B65D81/36GK202138687SQ201120250048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5日
發明者劉勇德 申請人:山東常生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