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排空容器的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從容器(10)中排出液體的裝置(1),包括第一夾持機構(2),用于夾持容器(10)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夾持機構(4),用于夾持容器(10)的第二區域,和一個運動裝置,該運動裝置使兩個夾持機構相向相對運動,通過擠壓的方式使至少部分夾在兩個夾持機構之間的容器被排空。按照本發明,至少一個夾持機構(2)被設計成幾部分,至少設計成兩個能相對移動的組成部分。
【專利說明】一次性排空容器的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排空容器的系統,準確來說是一種排液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已經公開了不同的排液系統。很早就公布過,例如,向需要排空的容器施加壓力,用這種方法把容器里的東西排出來。現有技術還公開過一種裝置,通過擠壓容器把容器里的液體排出來。現有技術已經公開的裝置有兩個夾持機構,夾持機構夾持容器的兩個不同組成部分,兩個夾持機構相向設置。
[0003]現有技術公開了不同的排液系統,例如包括排液開塞龍頭和類似結構的排液系統。針對現有技術已經公開的這些排液系統,如果不定期清洗排液系統的相關部件,就不能保證液體的清潔度,比如干凈的啤酒。
[0004]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想到,可以把排液系統做成至少一部分是一次性的系統,比如開塞管和類似結構是一次性的。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任務在于,制造一種容器內部液體排出機構,這種排液機構至少可以有一些一次性零件。本發明的任務由主權利要求實現。有益的實施例和進一步的發展由從屬權利要求保護。
[0006]本發明所述的從容器里排出液體的裝置包括一個第一夾持機構,用于夾持容的第一區域10b,還包括一個第二夾持機構,用于夾持容器的第二區域(尤其,第二區域和第一區域是隔離開的),還有一個運動機構,用于引起第一夾持機構和第二夾持機構相向相對運動,以便通過擠壓方式排空容器,該容器至少部分地被放置在兩個夾持機構之間。
[0007]根據本發明,至少一個夾持機構被設計成至少兩個可以相互移動的組成部分。
[0008]現有技術的此類夾持機構普遍是一體化結構,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一種由多個構件組成的夾持機構,而且一次性構件的組裝很容易。在更換飲料容器的同時可以很簡單地把一次性構件更換掉。
[0009]夾持機構上有一個活塞,可以阻塞住第二夾持機構,以便能夠把位于夾持機構之間的容器里的液體盡可能的完全排空。因此,在本發明中,提出了使用這樣的兩部分或多個部分組成的活塞。
[0010]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還有一個驅動機構,能夠引起兩個夾持機構相向相對運動,可以是主軸驅動,通過這種控制方法可以讓夾持機構聯動運動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工作時,由多部分構成的夾持機構是固定設置的,也就是說,為了完成一個排液程序,一個夾持機構阻塞住另一個夾持機構。
[0011]在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里,夾持機構里包括一個接收區域,用于放置排液機構,其中,隨著組成部分的相向相對運動,可以到達接收區域。
[0012]為了使排液機構相對于夾持機構處于一個限定的位置,接收區域里設置了一塊支承板。在接收區域里可以設置一個開塞管。有益之處在于,通過兩個組成部分的相對運動,夾持機構被打開,以便設置這個開塞管,當兩個組成部分運動到打開位置時,可以把排液機構一并放置到里面。
[0013]可以設想,夾持機構包括兩個半圓,兩個半圓可以彼此轉開,以便把放置到打開的接收區域里。也可以這樣設想,通過一扇門或類似裝置到達接收區域。有益之處在于,工作時,在切線方向上接收區域完全被夾持機構的其他部分圍裹住。
[0014]在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中,由多部分組成的夾持機構用于夾持容器的開口區域。因此,有可能夾持機構與待排空容器的肩部區域相匹配。還可以看到一個接收區域或者一個接收槽,用于夾持容器的開口部位。
[0015]在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中,本發明所述裝置包括一個從容器里排出液體的排液機構。尤其注意,排液機構和夾持機構是相互分離的。
[0016]有益之處在于,排液機構是一個一次性的排液機構。可以這樣設計,排液機構在完成一次使用后不能夠被再次使用,特別是不能在用于其他容器上。
[0017]在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中,排液機構和/或夾持機構包括一個哨合機構和/或哨合機構,在施加一個預定的應力時,嚙合機構轉向這樣一個位置,在這個位置時排液機構不能再用于排空其他容器。有益之處在于,施加的應力是由容器相對于夾持機構運動時產生的壓力。有益之處在于,嚙合機構被設計成單向嚙合機構,也就是說不能把排液機構再次傳送到這個位置,在這個位置排液機構能夠被再次使用。有益之處在于,這個嚙合機構是一個把排液機構的至少一部分和夾持機構的至少一部分連接到一起的機構。特別優選地,排液機構卡合在容器的一部分位置上,液體應該從這部分位置被排出來的,例如卡合在容器的封口塞上。
[0018]在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中,夾持機構的可以相對移動的組成部分可以繞著預定的轉向軸相互旋轉。如上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兩個半圓組成部分,可以彼此轉開。還有一種可能性,小的組成部分相對于大的組成部分可以旋轉開。有益之處在于,有一個軸,軸相對于待排空的容器的縱向或平行或垂直運動。
[0019]換句話說,有益之處是有一個轉向軸,轉向軸在移動方向上轉動,夾持機構彼此都連在轉向軸上。可以通過拉動或抽動的方式把彼此打開。因此,在前文提到的可打開的栓塞里有一個裝置,優選的有一個觸發機構,在安裝容器,特別是安裝塑料容器時,觸發機構,在此處可以是一個滑閥,能夠沿著預定方向,例如朝上滑動,在這個過程中嚙合機構或嚙合機構能夠被打開,這個機構可以保證排液機構只能使用一次。
[0020]嚙合機構或嚙合機構迫使用戶更換一次性的導管,這樣能保證每次都更換排液管道。如此,這整個系統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性系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每完成一次完整排液后,就必須更換或清潔容器,封口塞以及導管。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并不一定要等容器中的液體完全被排空后才換,在夾持機構打開后,即使容器只被抽到半空狀態,也不能再用原來的排液機構抽了,這樣才能做到絕對衛生。
[0021]上述嚙合機構是為排液機構而設的,嚙合機構是通過夾持機構和排液機構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0022]有益之處在于,在排液過程中,排液機構通過動力嚙合的方式被安置在接收區域。有益之處在于排液機構包括一根用于導引液體的導管,即所述的開塞管。
[0023]在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中,排液機構包括一個穿刺件,用于刺穿容器。有益之處在于此處刺穿的是容器的封口塞區域。有益之處在于,穿刺件被做成環形針管狀,這樣一方面可以刺穿容器封口塞插入到容器里面,另一方面還可以作為導管使用,用于輸送液體。在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中,穿刺件可滑動地安裝支承板上。隨著這種滑動,嚙合機構可以被打開,所以,第一次刺穿后,穿刺件就移動到這樣一個位置,在這個位置上不能再從其他容器里抽取液體。
[0024]進一步的,本發明涉及一種從容器里排出液體的排液機構。排液機構包括一個支承板,和一個安裝在支承板上的穿刺件,穿刺件用于刺穿容器,還包括一根導管,用于導出液體。按照本發明,排液機構被設計成一次性的排液機構,并包括一個嚙合機構,它能起到只使排液機構處于只能排干一個容器的位置的作用。
[0025]有益之處在于,穿刺件相對于支承板可以活動,特別是可以垂直活動。特別有益的是,通過這種活動,嚙合機構可以被打開和\或開動。有益之處在于,通過穿刺機構相對于支承板的滑動,可以咬合住穿刺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更多的有益效果和實施例將通過下列圖示進一步闡述:
圖示如下: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從容器里排出液體的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第一夾持機構2的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夾持機構打開時的狀態;
圖4是圖2所示夾持機構閉合時的狀態;
圖5是圖2所示夾持機構的仰視圖;
圖6是夾持機構的另一個實施例;和圖7是圖6所示夾持機構的截面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 I裝置
2夾持機構 6排液機構 10容器
1a 容器10的底部區域 1b 容器10的開口區域
16接收區域
18驅動機構 22第一組成部分 24第二組成部分 25插銷 26鉸鏈 27把手 28彈簧 29底座
30容器的封口塞 32緊固件 34凹槽
42,44導桿,傳動桿 52閥門裝置 54排出口 56節流件 62穿刺件 62a穿刺刃 64底座 65接收室 66排液管 82,84嚙合機構 92支撐件 94托座,支架 L縱向
SI第一轉向軸 S2第二轉向軸 S3第三轉向軸 S4第四轉向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圖1示出的是從容器10里排出液體的裝置。裝置I包括一個第一夾持機構2,用于夾持容器10的第一區域10b,即容器10的開口區域,還包括一個第二夾持機構4,用于夾持容器的第二區域10a,即容器的底部區域。
[0029]使用驅動機構,例如馬達18,可以使夾持機構4向上移動,通過這種方法,放置在兩個夾持機構之間的容器10能夠被擠壓,因此可以把容器里的液體排出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夾持機構4和容器10接觸的面至少有一部分與容器和夾持機構2接觸的面相匹配,因此可以把夾在兩個夾持機構之間的容器擠壓成一個很窄的空間,這樣可以把盡可能多的液體擠出來。附圖標記29是一個底座,通過彈性件28,如彈簧,把夾持機構4安裝在底座上。
[0030]在排液的排液管上可以設置一個節流件56。附圖標記52是一個閥門裝置,閥門能夠打開,以使液體從排出口 54排出來。
[0031]圖2是第一夾持機構2的示意圖,夾持機構2用于夾持需要排空的(塑料的)容器10 (參見圖1)的頂部區域。夾持機構2被設計成兩部分,包括第一組成部分22和第二組成部分24。組成部分24和第一組成部分22通過一個旋接件,如鉸鏈26彼此旋接在一起,此處鉸鏈26是一個垂直運動的幾何軸。
[0032]如圖所示,在夾持機構2閉合的狀態下,在其內部形成一個接收區域16,里面設置了排液機構,該排液機構整體用附圖標記6表不。其中,排液機構6包括一個穿刺件62,其被設計成管狀,在穿刺件的下部區域有一個穿刺刃62a,它能穿透容器蓋。附圖標記65是一個接收空間,在排液過程中,容器封口塞(沒有標示出來)被放在這里。
[0033]附圖標記64是排液機構的支承板,穿刺件62設置在支承板上,并可以縱向運動。
[0034]附圖標記66是一根排液管,它固定連接在排液機構6上。穿刺件62相對于支承板64,同時也是相對于組成部分22和24縱向運動。
[0035]附圖標記82和84是一個嚙合機構,嚙合機構是這樣起作用的,在第二夾持機構插入容器,確切的說是第二夾持機構朝容器繼續運動時,保證排液機構6不能再次被使用在其他容器上。當被排空的容器被拿開后,第一哨合機構被朝上擠開,第二哨合機構被哨合住。其結果是,排液機構朝上移動,不再處于能插入容器的位置。
[0036]把組成部分22和24的支承板做的剛好和容器的肩部相匹配,在這種情況下,容器里的液體幾乎能完全被排盡。
[0037]圖3標示的是夾持機構打開的狀態,也就是第二組成部分24和組成部分22相互打開的狀態。從圖上可以看出,兩個組成部分22和24上都設有支撐件92,這樣可以增加穩固性。
[0038]還可以從圖上看出,嚙合機構82設置在組成部分24上,第二嚙合機構84設置在排液機構6上。還可以看到,圖上有一個托座94,用于托出排液機構。
[0039]在如圖3所示的打開的狀態下,排液機構能夠很容易地安裝到本發明所述的裝置上,也能夠很容易地從裝置拆下來。排液機構和/或夾持機構上預置了一個嚙合機構,它的作用是使排液機構只能安裝到夾持機構2里的,準確的說是接收區域16里的預定位置。有益之處在于,可以不要使用工具就能把排液機構安裝到接收區域16里,和\或也可以不要使用工具就能把排液機構從接收區域16里拆卸下來。
[0040]圖4示出的是夾持機構2閉合時的狀態。在這里也可以看到一個插銷25,插銷25沿著(水平)軸旋轉,能夠打開夾持機構。即使當只能從某一面夠到夾持機構2時,用戶也能夠很容易地組裝夾持機構。
[0041]圖5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仰視圖。在這張圖里也可以看到其他圖里能看到的緊固件32,這些緊固件可以通過旋緊的方式把夾持機構2安裝在裝置的底座上。附圖標記34是一個凹槽,從凹槽里可以引出開塞管。
[0042]圖6是圖5所示裝置的透視圖。從這幅圖里可以看到,第二組成部分24和第一組成部分22圍繞著轉向軸旋開,然而,在這里基本上是圍繞著橫向軸旋開。這意味著,用戶只要在把組成部分24繞著橫向軸轉開后就可以把排液機構6取下來。附圖標記27是一個把手。
[0043]圖7是圖6所示裝置的截面圖。從這幅圖里可以看到,組成部分24可以整體圍繞著第一轉向軸SI旋轉。兩根傳動桿42和44繼續起作用,使排液機構6或排液機構6的插入部件從圖7所示的水平位置朝垂直位置傾斜。具體來說就是,第一傳動桿借助轉向軸S2與組成部分24旋接在一起,進一步的,第二傳動桿44也借助轉向軸S3與第一組成部分旋接在一起。
[0044]圖7所示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預設了一個接頭件,用于插入排液機構6,接頭部件包括一個圍繞第一預設轉向軸轉動的第一傳動桿42和一個圍繞第二轉向軸S2轉動的第二傳動桿44,優選的,第二傳動桿44也可以連接在轉向軸S4上。優選的,所述轉向軸S1-S4里至少有兩根是相互平行的,優選的,至少有三根是相互平行的,優選的,有四根是相互平行的。如果只有兩個或只有三根是相互平行的,那就是SI和S2或者S2,S3和S4。
[0045]有益之處在于,排液機構6和/或用于放置排液機構的接收區域16的旋轉運動和夾持機構2的組成部分22的旋轉運動是聯動的。
[0046]在圖7所示的實施例里,排液機構從上面被插入,在底端被折合。在圖7所示出的裝置里,排液機構6的拆卸和安裝都在一個平面進行,在圖7里這個平面和圖面疊合,這個平面包括排液容器的縱向面。剛好能夠在這個狹小的位置更換排液機構。優選的,隨著排液機構的回轉運動,排液組件的更換程序開始進行。
[0047]排液機構的另一個沒有用圖例示出的有益的實施例是這樣設計的,在排液機構上預設了一個咬合件,可以咬合容器的封口塞。有益之處在于,咬合件被設計成爪狀件,爪狀件對稱的安裝在排液機構上。當夾持機構和容器相互運動時,爪狀件咬合在容器封口塞上預定的咬合位置上。
[0048]對于和本發明材料里公開的技術特征相似的技術特征,只要它相對于現有技術部分地或整體具有新穎性, 申請人:對此要求權利。
【權利要求】
1.一種從容器(10)中排出液體的裝置(1),包括第一夾持機構(2),用于夾持容器(10)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夾持機構(4),用于夾持容器(10)的第二區域,和一個運動裝置,該運動裝置使兩個夾持機構(2,4)相向相對運動,通過擠壓的方式使至少部分被夾在兩個夾持機構(4,2)之間的容器(10)被排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夾持機構(2)被設計成幾部分,至少設計成兩個能相對移動的組成部分(22,2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I),其特征在于,夾持機構上有一個接收區域,用于接收棑液的排液機構,其中,接收區域是通過兩個組成部分(22,24)相向相對運動形成的。
3.如前述權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由多部分組成的夾持機構用于夾持容器開口區域。
4.如前述權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排液機構(6)用于從容器里排出液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I),其特征在于,排液機構(6)是一次性的排液機構(6 )。
6.如權利要求4或5抽液所述的裝置(I),其特征在于,排液機構(6)和/或夾持機構(2)包括一個嚙合機構(82,84),在施加一個預定的應力時,嚙合機構轉向這樣一個位置,在這個位置時排液機構不能再用于排空其他容器。
7.如前述權利要求至少之一所述的裝置(I),其特征在于,可以相對移動的組成部分(22,24)可以繞著預定的轉向軸相互旋轉。
8.如前述權利要求4-7至少之一所述的裝置(I),其特征在于,排液機構包括一個穿刺件(62),用于刺穿容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1),其特征在于,穿刺件可滑動地安裝排液機構(6)的支承板(64)上。
10.一種用于從容器(10)里抽液的排液機構(6),包括一個支承板(64),一個安裝在支承板(64)上的穿刺件(62),穿刺件用于刺穿容器(10),還包括一根排液管(66),用于把液體引導出來,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I)中的排液機構(6)被設計成一次性排液機構,并包括一個嚙合機構,它能起到只使排液機構處于只能排干一個容器的位置的作用。
【文檔編號】B67C9/00GK104445028SQ201310669489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3日
【發明者】尤特·約翰-溫特貝格爾, 魯珀特·邁因茨英格 申請人:克朗斯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