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管理制造輪胎的設備中的細長元件的方法和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41013閱讀:990來源:國知局
用于管理制造輪胎的設備中的細長元件的方法和裝置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用于管理輪胎構造設備中的細長元件的存儲和供應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輪胎通常包括胎體結構,所述胎體結構圍繞旋轉軸線環面地形成并且包括至少一個胎體簾布層,所述胎體簾布層具有端部邊沿,所述端部邊沿軸向相對并且接合在環形固定結構中,所述環形固定結構通常稱作“環形件”,所述環形件結合在通常稱作“胎圈”的區域中。

在相對于胎體結構的徑向外部位置設置有帶束結構,所述帶束結構包括一個或多個帶束層,所述一個或多個帶束層布置成相對于彼此并且相對于胎體結構徑向疊置。

帶束結構還可以在徑向外部位置至少在下面的帶束條的端部處包括一層織物簾線或金屬簾線,所述一層織物簾線或金屬簾線沿著圓周布置(0度)。在無內胎型的輪胎中,還設置了徑向內層,所述徑向內層稱作襯里,并且所述徑向內層具有不透氣的特征,以確保輪胎自身的氣密性。

在相對于帶束結構的徑向外部位置處施加有胎面帶,所述胎面帶由彈性體材料制成,并且在胎面帶上限定了胎面表面,所述胎面表面用于與路面接觸。

在胎體結構的側向表面處,分別在軸向外部位置施加有彈性體材料制成的側壁,每個側向表面均從胎面的側向邊緣中的一個延伸到胎圈的相應環形固定結構處的位置。

用于制造輪胎的工藝提供:第一輪胎構造步驟,在所述第一輪胎構造步驟中,在一個或多個構造站中組裝輪胎的包括上述部件的多個部件,以便獲得所謂的“生”輪胎;和后續模制和硫化步驟,在所述模制和硫化步驟中,生輪胎受到溫度和壓力值,以便硫化輪胎的部件的彈性體材料,從而獲得輪胎的最終結構穩定性。

術語“彈性體”用于表示一種合成物,所述合成物包括至少一種彈性體聚合物和至少一種增強填料。優選地,這種合成物還包括添加劑,例如交聯劑和/或增塑劑。由于存在交聯劑,能夠通過加熱使該材料交聯,以形成最終制品。

術語“細長元件”旨在表示一種元件,在所述元件中,一個尺寸相對于其余的尺寸占據主導地位。所述細長元件優選地為彈性體材料制成的或者包括額外的結構元件。所述細長元件優選地分布在成形鼓上,以形成輪胎的至少一個部件。

細長元件優選地為條狀形式,其具有扁平的橫截面。優選地,額外的結構元件包括一個或多個織物或者金屬增強簾線。這些增強簾線優選地布置成相互平行而且優選地沿著同一細長元件的縱向方向延伸。作為優選的替代方式,所述細長元件由服務織物形成,這將在下文中更加詳細地解釋。

WO 2009/068939描述了胎體簾布層,通過施加多個細長元件在成形鼓上構造胎體簾布層。這些細長元件在用在輪胎構造步驟之前通常卷繞在卷軸中,以更容易地運輸和存儲這些細長元件,為了將細長元件供應到使用這些細長元件的特定的輪胎構造站,必須從所述卷軸展開所述細長元件。

同一申請人名下的WO 2009/040597描述了用于生產輪胎的設備和方法,在所述設備和方法中,不同且獨立的生產單元適于適當地相互結合并且彼此同步,以構造不同類型和尺寸的輪胎。在這個文獻中描述的方法針對所生產的每種輪胎使用不同的細長元件,這些不同的細長元件由與構造站操作地相聯的供應單元供應。

本申請人注意到,為了避免卷繞在卷軸上的細長元件的相鄰的匝之間發生不期望的相互黏著現象,細長元件通常至少在其一側上連接到服務織物。為了實施從卷軸展開細長元件的展開操作,使用展開裝置,所述展開裝置特別地布置成從卷軸拉動細長元件,使細長元件與服務織物分離,并且使得能夠在構造站使用細長元件,并且最后在專用的服務卷軸上收集服務織物。

本申請人還發現,在旨在按照彼此技術上顯著不同的要求構造輪胎的構造設備(例如WO 2009/040597中所描述的)中,使用不同類型的細長元件,這些不同類型的細長元件必須以適當的方式接連地供應到構造站。

在這個背景下,本申請人已經發現,考慮到對于多種類型的細長元件,通常需要具有主卷軸(在所述主卷軸上卷繞有將被供應到構造站的連接到服務織物的細長元件)和服務卷軸(在服務織物與細長元件分離之后,服務織物被收集在該服務卷軸上),這將使用大量卷軸。

本申請人還發現大量的卷軸使得卷軸自身從存儲裝置運動到構造站以及從構造站到存儲裝置的運動變得復雜且麻煩。

而且,大量的卷軸需要存儲裝置內部具有較大的空間和體積,結果導致較高的管理成本。

相當重要的是,大量的卷軸還不利于在與構造站相聯的展開裝置上組裝和拆卸相關卷軸的時間。

基于上述發現,本申請人認為必須減少輪胎構造工藝所需的卷軸數量,以便顯著減輕與管理卷軸有關的缺點。

本申請人認識到,裝置的構造(即,裝置包括用于接收細長元件的單獨的纏繞的至少兩個區域,這些區域能夠以彼此獨立的方式旋轉)允許在不改變構造輪胎(并且因此不改變待管理的總細長元件的數量)的工藝的情況下減少卷軸的數量。

本申請人還發現,當提供單體形式的卷軸并且能夠在這些區域不相對于彼此自由旋轉的情況下單獨操縱這種卷軸時,用于管理細長元件的存儲和供應的裝置的傳送、運動存儲操作簡單且可靠。

因此,本申請人發現,通過構造這樣的存儲和供應裝置,能夠滿足所述要求: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設置有至少兩個區域,所述至少兩個區域用于單獨地接收細長元件的不同纏繞,并且所述至少兩個區域能夠相對于彼此獨立地旋轉,并且在適用的情況下,所述至少兩個區域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在一起,以形成能夠單獨操縱的單元。

特別地,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中,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在構造輪胎的設備中管理細長元件的方法。

所述方法優選地包括提供用于存儲和供應至少一個細長元件的存儲和供應裝置,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包括相互同軸的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優選地,能夠選擇性地在第一操作構造和第二操作構造之間控制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在所述第一操作構造中,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二操作構造中,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能夠獨立于彼此自由旋轉。

優選地,當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處于存儲和運送操作時,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保持處于所述第一操作構造。

優選地,當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處于將至少一個細長元件卷繞在所述第一旋轉軸或所述第二旋轉軸上或者從所述第一旋轉軸或所述第二旋轉軸上展開所述至少一個細長元件的過程中時,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運動到所述第二操作構造。

在本發明的第二方面中,本發明涉及一種在構造輪胎的設備中用于存儲和供應至少一個細長元件的存儲和供應裝置。

優選地,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卷軸,所述至少一個卷軸能夠圍繞旋轉軸線運動。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卷軸包括:第一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能夠接收第一細長元件的第一纏繞;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二區域能夠接收第二細長元件的第二纏繞。

優選地,所述卷軸包括第一旋轉軸,所述第一旋轉軸沿著所述旋轉軸線延伸并且與所述第一區域相聯,以卷繞或展開所述第一纏繞。

優選地,所述卷軸包括第二旋轉軸,所述第二旋轉軸與所述第二區域相聯,以卷繞或展開所述第二纏繞。

優選地,所述卷軸包括接合裝置,所述接合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之間,并且所述接合裝置能夠在第一操作構造和第二操作構造之間被選擇性控制,在所述第一操作構造中,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二操作構造中,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能夠獨立于彼此自由旋轉。

本申請人認為,由于用于管理細長元件的方法和用于存儲和供應細長元件的裝置的上述特征,同一個卷軸可以用于以獨立的方式卷繞和/或展開多個細長元件,從而增加了在構造站處分配的細長元件的可能組合并且因此提高了構造處理的靈活性。同時,卷軸可以構造成能夠被單獨操縱的單元,以便在存儲和運送操作中能夠容易管理卷軸。

因此,上述方法和存儲和供應裝置允許顯著降低需要管理的卷軸的數量,從而在存儲步驟期間通過減小存儲體積方面的整體負擔實現了顯著的操作優勢,并且在將卷軸移動到輪胎構造站和從輪胎構造站移動卷軸期間以及最后的在組裝和拆卸構造站處的卷軸期間實現了顯著的操作優勢。

本發明在其至少一個方面中可以具有以下優選特征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接合裝置包括:第一接合元件,所述第一接合元件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到所述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到所述第二旋轉軸。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合元件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旋轉軸朝向和遠離所述第二接合元件運動,以與所述第二接合元件脫開或者以聯接的方式與第二接合元件接合。

以這種方式,通過簡單而不昂貴的機構實現了卷軸的兩個區域的固定或者自由相對旋轉,然而,所述簡單而不昂貴的機構是可靠且有效的。

優選地,在與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結合的過程中,所述第一接合元件被彈性地朝向第二接合元件推壓。

由于這個特征,在沒有外部推壓的情況下,接合裝置被保持在第一操作構造中,使得能夠更加容易地移動卷軸(其具有就旋轉而言相互固定地連接的兩個區域)并將其存儲在存儲裝置。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合元件被同軸地接收在所述第一旋轉軸內部,并且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旋轉軸以受限的方式軸向地滑動。

以這種方式,接合裝置被完全地保持在由旋轉軸限定的空間內部,從而不會增大存儲和供應裝置的總空間需求。而且,接合裝置保持在旋轉軸內部的隱藏并且被保護的位置,從而確保接合裝置免于受到不期望的撞擊以及危險的外部意外操作。

在另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旋轉軸被可旋轉地支撐在所述第一旋轉軸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旋轉軸包括中央芯部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用于支撐所述第一纏繞,所述第一套筒同軸地固定到所述中央芯部,并且所述第一套筒的直徑大于所述中央芯部的直徑。

在一種更優選的方式中,所述第二旋轉軸被可旋轉地支撐在所述第一旋轉軸的所述中央芯部上。

由于這些特征,卷軸的中央支撐件具有緊湊且堅實的構造。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轉軸的直徑基本等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直徑。

優選地,所述第二旋轉軸軸向地錯開并且位于毗鄰所述第一套筒的位置。

以這種方式,卷軸(在其一個變形方案中沒有任何內部凸緣)可以具有基本連續的圓柱狀支撐表面。這個特征使得能夠以傳統的方式使用卷軸,其中,區域相互固定地連接,以便用作細長元件的單個纏繞的支撐件。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卷軸的第一軸向端部處,所述第一旋轉軸包括第一轂,所述第一轂能夠被支撐在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的外部支撐件上。

優選地,在所述第一轂上形成有第一座部,所述第一座部用于以接合的方式接收第一驅動構件的第一聯接元件,所述第一驅動構件用于驅動所述卷軸的所述第一區域旋轉。

在一個更優選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座部具有非圓形的橫截面,以在所述第一聯接元件插入到所述第一座部中時就旋轉而言將所述第一旋轉軸固定到所述第一驅動構件。

以這種方式,能夠使第一旋轉軸以期望的方式旋轉,并且因此能夠使卷軸的第一區域旋轉以期望的方式旋轉。此外,如果接合裝置定位在第二操作構造,則可以以獨立于第二區域的旋轉的方式來控制第一區域的旋轉,而如果接合裝置保持處于第一操作構造,則第一驅動構件可以同時驅動兩個區域旋轉。

在另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卷軸的第二軸向端部處,所述第二旋轉軸包括第二轂,所述第二轂能夠被支撐在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的外部支撐件上。

優選地,在所述第二轂上形成有第二座部,所述第二座部用于以接合的方式接收第二驅動構件的第二聯接元件,所述第二驅動構件用于驅動所述卷軸的所述第二區域旋轉。

在一個更優選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座部具有非圓形的橫截面,以在所述第二聯接元件插入到所述第二座部中時就旋轉而言將所述第二旋轉軸固定到所述第二驅動構件。

以這種方式,能夠使第二旋轉軸以期望的方式旋轉,并且因此能夠使卷軸的第二區域以期望的方式旋轉。此外,如果接合裝置定位在第二操作構造,則可以以獨立于第一區域的旋轉的方式來控制第二區域的旋轉。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座部軸向開口并且與所述第一接合元件連通,使得將所述第二驅動構件的所述第二聯接元件插入到所述第二座部中將使所述第一接合元件運動,以便使第一接合元件與所述第二接合元件脫開。

由于這個特征,在將卷軸與第二驅動構件相連時,以“自動”的方式使接合裝置從第一操作構造運動到第二操作構造。這確保兩個區域僅在卷繞和展開細長元件的操作時就旋轉而言是獨立的,但在移動和存儲卷軸的步驟期間兩個區域就旋轉而言不是獨立的。

此外,能夠通過將卷軸僅連接到第一驅動構件來選擇以兩個區域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的狀態供應卷軸的模式,并且,能夠通過將卷軸連接到第二驅動構件(并且任選地連接到第一驅動構件)來選擇以兩個區域能夠以獨立的方式旋轉的狀態供應卷軸的模式。

優選地,所述第一座部和所述第二座部具有彼此不同的非圓形的橫截面。

以這種方式,第一驅動構件和第二驅動構件可以以獨特的方式連接到第一轂和第二轂,從而防止第一區域可能會連接到第二驅動構件并且防止第二區域可能會連接到第一驅動構件,使得各個驅動構件的旋轉可以彼此獨立地編程。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用于支撐所述卷軸的外部凸緣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上。

優選地,所述外部凸緣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轂和所述第二轂的區域中。

以這種方式,可以在卷軸的軸向外側附近適當地界定和分離纏繞。

此外,當凸緣具有圓形形式和基本彼此相等的適當直徑時,可以在被支撐在外部凸緣的外邊緣上的狀態下通過滾動來移動卷軸。

在另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用于分離所述卷軸的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至少一個內部凸緣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軸或所述第二旋轉軸上。

以這種方式,可以在卷軸的軸向內側附近適當地界定和分離纏繞。

優選地,所述第二旋轉軸與所述第一旋轉軸同軸。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將所述至少一個細長元件供應到至少一個輪胎構造站。

優選地,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將卷繞在所述第一旋轉軸上的第一細長元件和卷繞在所述第二旋轉軸上的第二細長元件供應到所述構造站。

以這種方式,能夠使用同一存儲和供應裝置將同一細長元件同時分配到兩個不同的構造站或同一構造站。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細長元件與所述第一細長元件不同。

以這種方式,能夠使用同一存儲和供應裝置將兩個不同的細長元件分配到構造站,而不必替換卷軸。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通過將第一細長元件從所述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中的一個展開而將第一細長元件供應到所述構造站,并且通過將第二細長元件卷繞在所述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中的另一個上而拾取第二細長元件。

優選地,所述第二細長元件是服務織物,在第一細長元件被卷繞在所述第一旋轉軸或者第二旋轉軸上時,所述服務織物聯接到所述第一細長元件。

優選地,當從所述第一旋轉軸或者所述第二旋轉軸展開所述第一細長元件以便將第一細長元件供應到構造站時,所述服務織物與所述第一細長元件分離。

以這種方式,存儲和供應裝置可以用于將細長元件分配到構造站,而不需要提供任何用于收集細長元件的服務織物的輔助卷軸。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轉軸或所述第二旋轉軸被彈性元件推壓到所述第一操作構造中,所述彈性元件設置在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中。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實施例,通過將所述第一旋轉軸或所述第二旋轉軸與至少一個驅動構件相聯,來產生到所述第二操作構造的運動,所述至少一個驅動構件用于驅動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圍繞旋轉軸線旋轉。

由于這個特征,可以僅在存儲和供應裝置準備好將細長元件分配到構造站時使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就旋轉而言是獨立的。

優選地,分別由第一驅動構件和第二驅動構件驅動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旋轉,并且通過將所述第一驅動構件或第二驅動構件中的僅一個分別與第一旋轉軸或第二旋轉軸相聯來產生到所述第二操作構造的運動。

以這種方式,根據本發明的教導,能夠選擇是以與傳統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相同的方式來操作存儲和供應裝置(其中,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固定地相互連接,就好像存儲和供應裝置設置有單根軸那樣),還是在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彼此獨立的狀態下操作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

附圖說明

通過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示出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特征和優勢將更加顯而易見,其中:

-圖1是輪胎構造設備的示意性平面圖,所述輪胎構造設備構造成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操作;

-圖2是用于細長元件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的軸向剖視示意圖,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用在圖1的構造設備中;

-圖3是從圖2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的右側觀察的側視圖;

-圖4是從圖2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的左側觀察的部分側視圖;

-圖5是圖2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的放大比例的示意性軸向剖視圖,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沒有內部凸緣;

-圖6是圖2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的細節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7是圖2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的第一構造變形方案的軸向剖視圖;和

-圖8是圖2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的第二構造變形方案的軸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整體用附圖標記1表示輪胎構造設備,所述輪胎構造設備構造成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操作。

設備1包括至少一個構造站2,在所述構造站2中,細長元件3被分配到成形鼓4的徑向外表面或者被分配到設置在成形鼓4上的輪胎的部件的徑向外表面上。

細長元件3在被供應到構造站2之前卷繞在用附圖標記100表示的相應的存儲和供應裝置的卷軸10上,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方便地存儲在存儲裝置5中。

當需要時,存儲和供應裝置100隨后被運送到構造站2的區域中而且被安裝在展開裝置6上,所述展開裝置6用于從卷軸10展開細長元件3并且使得所述細長元件3能夠在構造站2中使用。

細長元件3可以例如為連續的彈性體材料條,所述彈性體材料條設置有增強簾線,以形成正在處理的輪胎的帶束結構的部件。

自然地,能夠僅僅由彈性體材料和/或由有利于構造輪胎的任何其它增強元件構成細長元件。

細長元件3還可以連接到服務織物3a,所述服務織物3a用于在細長元件3以接續的匝卷繞在卷軸10上時防止細長元件3不期望地粘結到自身上。

服務織物可以由任何適當的材料(例如,聚乙烯或者其它聚合物材料,任選地處理過的聚乙烯或其它聚合物材料)構造而成,并且根據細長元件的具體特征,服務織物可以形成為任何適當的形式,例如,形成為平面帶形式或形成為具有凸起縱向邊緣的平面帶的形式。

用于將細長元件3供應到構造站2的存儲和供應裝置100包括卷軸10,所述卷軸10呈大體圓柱狀,并且圍繞旋轉軸線X延伸。

卷軸10包括中央支撐件11,所述中央支撐件11沿著旋轉軸線X在相對的縱向端部11a和11b之間延伸,在所述中央支撐件11上限定有:第一區域12,所述第一區域12能夠接收細長元件的第一纏繞12a;和第二區域13,所述第二區域13能夠接收不同的細長元件的第二纏繞13a。

特別地,在這里描述的實施例中,細長元件3形成第二纏繞13a,并且,服務織物3a在與細長元件3分離之后形成第一纏繞12a。

可以根據與工藝或者細長元件的特征有關的要求以最有利的形式獲得纏繞12a和13a,例如,每個接續的匝可以以相對于先前的匝成軸向錯開的方式卷繞,或者可以與先前的匝以完全重疊的方式卷繞。

第一區域12和第二區域13相互毗鄰地布置在軸向錯開的位置,并且相互分離開,并且在適用情況下,能夠彼此獨立地圍繞軸線X旋轉,以分別卷繞或者展開第一纏繞12a和第二纏繞12b,這將在下文中更加詳細地描述。

卷軸10的中央支撐件11包括:第一旋轉軸14,所述第一旋轉軸14沿著旋轉軸線X延伸并且與第一區域12相聯;第二旋轉軸15,所述第二旋轉軸15與第一旋轉軸14同軸并且與第二區域13相聯;和接合裝置20,所述接合裝置20設置在第一旋轉軸14和第二旋轉軸15之間,以使第一旋轉軸14和第二旋轉軸15就旋轉而言固定連接,或者使第一旋轉軸14和第二旋轉軸15彼此獨立。

第一旋轉軸14包括:中央芯部16,所述中央芯部16是管狀的并且在中央支撐件11的第一軸向端部11a和第二軸向端部11b之間延伸;和第一套筒17,所述第一套筒17同軸地固定到中央芯部16。

第一套筒17的直徑大于中央芯部16的直徑,并且第一套筒17的軸向尺寸小于中央芯部16的軸向尺寸,例如介于中央芯部16的長度尺寸的30%和60%之間,所述第一套筒17用于支撐第一纏繞12a。

第二旋轉軸15被一對軸承18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撐在第一旋轉軸14的中央芯部16上。

第二旋轉軸15軸向錯開并且位于毗鄰第一套筒17的位置,并且第二旋轉軸15的直徑基本等于所述第一套筒17的直徑。

在中央支撐件11的第一軸向端部11a處,第一旋轉軸14包括第一轂19a,并且類似地,在中央支撐件11的第二軸向端部11b處,第二旋轉軸15包括第二轂19b。

設置有第一轂19a和第二轂19b,并且第一轂19a和第二轂19b具有允許卷軸10被支撐在外部支撐件上的尺寸,所述外部支撐件例如設置在展開裝置6上,所述展開裝置6與構造站2相聯。

能夠在第一操作構造和第二操作構造之間選擇性地控制所述接合裝置20,在所述第一操作構造中,第一旋轉軸14和第二旋轉軸15就旋轉而言固定地相互連接,所述第二操作構造在附圖中示出,并且,在所述第二操作構造中,第一旋轉軸14和第二旋轉軸15能夠彼此獨立地自由旋轉。

接合裝置20包括:第一接合元件21,所述第一接合元件21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到第一旋轉軸14;和第二接合元件22,所述第二接合元件22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到第二旋轉軸15。

第一接合元件21被接收在座部23中,所述座部23在中央支撐件11的端部11b處同軸地形成在第一旋轉軸14的中央芯部16內。第一接合元件21以能夠在座部23中以受限的方式軸向地滑動的狀態被接收在座部23中,以便相對于第一旋轉軸14軸向地朝向和遠離第二接合元件22運動,以便接合第二接合元件22或者與第二接合元件22脫開,從而使接合裝置20在第一操作構造和第二操作構造之間運動。

在這里描述的優選實施例中,第一接合元件21經由銷23a連接到第一旋轉軸14的中央芯部16,所述銷23a固定地連接到第一接合元件21,所述銷23a接合在軸向通道23b中,所述軸向通道23b形成在座部23中,所述軸向通道23b的軸向尺寸大于銷23a的軸向尺寸。

第一接合元件21還有利地被彈簧24朝向第二接合元件22推壓,所述彈簧24的彈性作用傾向于將接合裝置20保持在第一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第一接合元件21和第二接合元件22相互連接。

第二接合元件22由螺釘22b固定地連接到第二轂19b的軸向內表面。

在這里描述的優選實施例中,接合裝置20是正面接合(frontal engaging)型的,其中,第一接合元件21和第二接合元件22分別包括相互面對的凸緣,每個凸緣均承載軸向地朝向另一個凸緣延伸的前齒環21a、22a。

在附圖中沒有示出的替代變形方案中,接合裝置20是摩擦型的,其中,第一接合元件21和第二接合元件22包括各自的盤形件,所述盤形件由摩擦系數相對較高的材料構造而成。在這個替代變形方案中,彈簧24的尺寸設定為將足夠大的力施加到第一接合元件21,以確保足夠大的摩擦力,從而將第一旋轉軸14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到第二旋轉軸15。

在第一轂19a上形成有第一座部25,所述第一座部25用于以接合的方式接收第一驅動構件(附圖中沒有示出)的第一聯接元件26,所述第一驅動構件用于驅動卷軸10圍繞軸線X旋轉。

類似地,在第二轂19b上形成有第二座部27,所述第二座部27用于以接合的方式接收第二驅動構件(附圖中沒有示出)的第二聯接元件28,所述第二驅動構件驅動卷軸10圍繞軸線X旋轉。

第一座部25和第二座部27均具有非圓形的橫截面,以便在第一連接元件26被接收在第一座部25中時就旋轉而言將第一旋轉軸14固定到第一驅動構件,并且在第二連接元件28被接收在第二座部27中時就旋轉而言將第二旋轉軸15固定到第二驅動構件。

優選地,第一座部25和第二座部27的非圓形的橫截面彼此不同,以便分別以獨特的方式限定與驅動構件的連接方式。在這里描述的優選實施例中,第一座部25具有六邊形橫截面,而第二座部27具有方形橫截面。

此外,第二座部27是軸向通孔,以便與第一接合元件21連通并且以便允許操作第一接合元件21。以這種方式,通過將第二驅動構件的第二連接元件28插入到第二座部27中,能夠使第一接合元件21運動,以便使第一接合元件21與第二接合元件22脫開。

特別地,第二連接元件28在通過第二轂19b之后抵接推桿29,所述推桿29就平移而言固定地連接到第一接合元件21,使得第二連接元件28在中央支撐件11內的進一步的軸向前進運動使第一接合元件21抵抗彈簧24的作用運動離開第二接合元件22。

優選地,推桿29由軸承30連接到第一接合元件21,以便使推桿29能夠圍繞旋轉軸線X自由旋轉。以這種方式,防止控制第二旋轉軸15的旋轉的第二連接元件28的旋轉以任何方式由推桿29傳遞到第一接合元件21,所述第一接合元件21就旋轉而言固定地連接到第一旋轉軸14。而且,這個特征防止連接元件28和推桿29之間滑動,從而防止發生不期望的磨損現象。

卷軸10還可以包括外部凸緣31和32,所述外部凸緣31和32分別安裝在第一旋轉軸14和第二旋轉軸15上。特別地,外部凸緣31和32通過螺釘33a和33b以可移除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轂19a和第二轂19b處。

此外,用于分開卷軸10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12和13的內部凸緣34和35分別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裝在第一旋轉軸14和第二旋轉軸15上。

在圖7示出的第一構造變形方案中,卷軸10不具有任何內部凸緣34和35,而在圖8中示出的第二構造變形方案中,卷軸10即不具有內部凸緣34和35也不具有外部凸緣31和32。

在這些變形方案中,由第一套筒17和第二旋轉軸15限定的圓柱表面基本連續并且不具有任何肩部。

當存儲和供應裝置100再次定位在存儲裝置5中時,以及在存儲和供應裝置100朝向和遠離構造站2運動期間,接合裝置20由彈簧24的作用保持在第一操作位置,其中,兩個區域12和13就旋轉而言固定地相互連接。

在這里描述的實施例中,在用在構造站2處之前,存儲和供應裝置100的第一區域12沒有任何纏繞并且處于空的狀態,而纏繞13a支撐在第二區域13上,所述纏繞13a由包括連接到服務織物的細長元件的細長元件3形成。

在已經連接到構造站2之后,存儲和供應裝置100以第一和第二轂19a、19b抵接適當的展開裝置6的支撐件的關系安裝在該支撐件上,以便能夠圍繞旋轉軸線X旋轉。

因此,存儲和供應裝置100連接到第一驅動構件和第二驅動構件。特別地,如上文解釋的那樣,與第二驅動構件的連接包括使接合裝置20從第一操作構造運動到第二操作構造,使得兩個區域12和13在圍繞軸線X旋轉的步驟期間相互獨立。

因此,細長元件3的端部被運送到展開裝置6的分離單元,在該分離單元中,通過一系列輥分離服務織物3a并將分離后的服務織物3a朝向存儲和供應裝置100運送,特別地朝向第一區域12運送,所述第一區域12沿著與第二區域13相反的方向旋轉。

因此,致使第二區域13以適當的速率旋轉,以便展開第二纏繞13a并且將第二纏繞13a供應到構造站2。與此同時,致使第一區域12沿著相反的方向旋轉,以卷繞與細長元件分離開的服務織物3a。可以注意到的是,隨著展開細長元件3,第二區域13的旋轉速率將增大,而第一區域12的旋轉速率將逐漸減小。

在第一細長元件3的展開結束時,存儲和供應裝置100的第二區域13處于空的狀態,而由服務織物3a形成的纏繞12a存在于第一區域12中。

因此,從展開裝置6拆卸存儲和供應裝置100,在展開裝置6處用新的存儲和供應裝置替換拆卸的存儲和供應裝置100,并將拆卸的所述存儲和供應裝置100送回到存儲裝置5。

作為上述使用示例的替代方案,能夠在第一區域12和第二區域13上提供例如沒有服務織物的不同細長元件的纏繞12a和13a。

而且,在另一個替代實施例中,卷軸10可以包括多于兩個的區域,這些區域能夠就圍繞旋轉軸線X而言是獨立的或者是固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有利地提供了用于在外部驅動構件和形成中央支撐件的不同區域的不同旋轉軸之間傳遞運動的適當的系統。

自然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采用上述本發明的其它修改方案和變形方案,以符合具體和根據情況確定的應用要求,這些變形方案和修改方案包括在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