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PCB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在PCB板的生產過程中,有多個制程和環節都需要PCB進料,即每一次入料PCB板都只能進料一片才算正常,目前PCB生產廠家大部分在入料環節工位都是手動入料,或者堆疊后抓取入料。這樣的狀態下,因PCB本身的靜電作用或者表面綠漆等因素,導致經常進料疊加兩塊甚至三塊板。
如果需要改變進料異常的狀況,就需要解決進兩塊板或多塊的問題。
即現有技術中,因PCB本身的靜電作用或者表面綠漆等因素,導致經常進料疊加兩塊甚至三塊板。這種不正常狀態,在運轉過程中卡板,導致運行不正常,在這種異常情況下設備停止,發生設備故障,甚至會導致設備嚴重性損壞。且生產效率低下。從而浪費電力資源,人力資源,甚至因設備異常從而導致產品出貨不準時,使其加班加點,無辜增添各種誘發經濟成本。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提到的現有PCB制造中所遇到的進兩塊板的缺點,提供一種能夠解決防止PCB板進兩塊板的裝置,可應用于PCB裁切、鉆孔、清洗、模沖、印刷、測試、包裝等領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 包括:固定座5,設置在固定座5上的用于進料的活動板3:所述裝置還包括:百分尺微調桿1、光電感應器2、導向軸4、直線軸承6、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壓料從動滾輪8、感應片9;
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安裝在固定座5頂部,所述固定座5左右兩端搭載著兩根導向軸4,所述導向軸4承載活動板3;所述活動板3搭載于固定座5承載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所述光電感應器2設置與活動板3連接;所述壓料從動滾輪8,通過與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連接的兩根導桿71搭載于活動板3上,所述兩根導桿71一端連接至兩組直線軸承6,另一端承載壓料從動滾輪8,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承載著感應片9;
通過所述微調百分尺微調桿1,控制著所述活動板3的高度,所述活動板3承載著所述從動壓料滾輪8,所述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將所述活動板3與所述壓料從動滾輪8與搭配設備進料口平行貼合;當PCB物料入料通過時,所述壓料從動滾輪8隨著PCB厚度,讓所述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的回彈力將所述承載的活動板3上升貼附到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當所述微調百分尺微調桿1與所述活動板3之間的寬度,大于一塊PCB厚度且小于兩塊PCB板厚度要求時,控著PCB進兩塊板。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可調范圍為15mm。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導向軸4軸徑為¢16mm。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與所述導向軸4配合的直線軸承軸徑為¢16mm。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所述活動導向軸7軸徑為¢12mm。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與所述活動導向軸7配合的直線軸承軸徑為¢12mm。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所述直線軸承兩端均用卡簧卡住防脫。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彈簧為線徑¢1.5mm.內徑為¢12.5mm。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光電感應器為槽型感應器。
所述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中,所述壓料從動滾輪為冷硫化包膠滾輪。
本發明所提供的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可以有效地防止進料疊板的問題出現,不會在運轉過程中卡板,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并且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路板進出料輔助裝置,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安裝在所述固定座5頂部,通過所述微調百分尺微調桿1,控制著所述活動板3的高度,所述活動板3承載著所述從動壓料滾輪8.所述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直接將所述活動板3與所述壓料從動滾輪8與相關搭配設備進料口平行貼合。當PCB物料入料通過時,所述壓料從動滾輪8會隨著PCB厚度,讓其所述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的回彈力將所述承載的活動板3上升貼附到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當所述微調百分尺微調桿1與所述活動板3之間的寬度,大于一塊PCB厚度且小于兩塊PCB板厚度要求時,就有效控著PCB進兩塊板,當PCB進料時,所述活動板1搭載的感應器片9同時跟著上升,完成與所述光電感應器2的感應接觸,達到計數與控制檢測到是否有PCB板正常進料,通過活動板每次驅動一塊PCB板進行進料,可以有效防止夾板。
本發明微調精密耐用,直線軸承的搭載使其運作更順暢,噪音更低,緩沖彈簧的使用,讓結構更能運作自如。其主要,通過將該防止PCB進兩塊板裝置,應用在裁切、鉆孔、清洗、模沖、印刷、測試、包裝等二十多種工位的設備上,避免了設備的進出疊加兩塊板,避免因卡料造成設備異常,品質異常等,且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設備值守的操作員工,減少因疊板造成相應設備空轉運行等的各種映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包括:百分尺微調桿1、光電感應器2、活動板3、導向軸4、固定座5、直線軸承6、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壓料從動滾輪8、感應片9。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輔助裝置,包括:百分尺微調桿1、光電感應器2、活動板3、導向軸4、固定座5、直線軸承6、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壓料從動滾輪8、感應器9.
如圖1所示,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安裝在固定座5頂部,所述固定座5搭載著兩根導向軸4,其導向軸4承載活動板3。所述活動板3搭載于固定座5承載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所述光電感應器2設置與活動板3連接。所述壓料從動滾輪8,通過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的兩根導桿71搭載于活動板3上,所述兩根導桿71一端連接至兩組直線軸承6,另一端承載壓料從動滾輪8,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承載著感應片9。所述微調百分尺微調桿1用于控制著所述活動板3的高度。
如圖1所示,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安裝在所述固定座5頂部,通過所述微調百分尺微調桿1,控制著所述活動板3的高度,所述活動板3承載著所述從動壓料滾輪8.所述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直接將所述活動板3與所述壓料從動滾輪8與相關搭配設備進料口平行貼合。當PCB物料入料通過時,所述壓料從動滾輪8會隨著PCB厚度,讓其所述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的回彈力將所述承載的活動板3上升貼附到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當所述微調百分尺微調桿1與所述活動板3之間的寬度,大于一塊PCB厚度且小于兩塊PCB板厚度要求時,就有效控著PCB進兩塊板,當PCB進料時,所述活動板1搭載的感應器片9同時跟著上升,完成與所述光電感應器2的感應接觸,達到計數與控制檢測到是否有PCB板正常進料,通過活動板每次驅動一塊PCB板進行進料,可以有效防止夾板。
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采用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安裝在固定座5頂部、所述固定座5搭載著導向軸4和直線軸承6、直線軸承6承載著活動板3,活動板3搭載著光電感應器2與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承載著感應片9。并且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內置活動導向軸。通過感應片9與光電感應器2自動感應進料PCB板,通過活動板每次驅動一塊PCB板進行進料,可以有效防止夾板。
優選的,百分尺微調桿1設置在固定座5頂部,固定座5頂部去搭載到第三方設備。
優選的,自動壓回緩沖彈簧組件7承載著感應片9和壓料從動滾輪8。
本發明為解決PCB制造中所遇到的進兩塊板的缺點,提供一種能夠解決防止PCB板進兩塊板的裝置。本發明提供著電路板進出料裝置,微調精密耐用,直線軸承的搭載使其運作更順暢,噪音更低,緩沖彈簧的使用,讓結構更能運作自如。其主要,通過所述感應片感應,活動板推出,可以防止同時進兩塊PCB板。
進一步地,優選的,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可調范圍為15mm。
優選的,所述導向軸4軸徑為¢16mm。與所述導向軸4配合的直線軸承軸徑為¢16mm.
優選的,所述活動導向軸7軸徑為¢12mm。這樣,與所述活動導向軸7配合的直線軸承軸徑為¢12mm.
優選的,所述直線軸承兩端均用卡簧卡住防脫。
優選的,所述彈簧為線徑¢1.5mm.內徑為¢12.5mm。
優選的,所述光電感應器2為槽型感應器。
優選的,所述壓料從動滾輪為冷硫化包膠滾輪。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其使用環境包括裁切、鉆孔、清洗、模沖、印刷、測試、包裝等二十多種工位防止重疊進出兩塊板機構。機構裝置其包括百分尺微調桿1、光電感應器2、直線軸承活動組、自動往復彈簧組、固定座5、活動板、壓料從動滾輪、導向軸等十多種組件構建組成。所述百分尺微調桿1、導向軸搭載于固定座5上,所述直線軸承活動組、光電感應器2、壓料從動滾輪連接在與活動板上。所述導向軸搭載于固定板,承載著活動板與從動滾輪組件。本發明提供著電路板進出料裝置,微調精密耐用,直線軸承的搭載使其運作更順暢,噪音更低,緩沖彈簧的使用,讓結構更能運作自如。其主要,通過將該用于PCB板加工中防止PCB進兩塊板的輔助裝置,應用在裁切、鉆孔、清洗、模沖、印刷、測試、包裝等二十多種工位的設備上,避免了設備的進出疊加兩塊板,避免因卡料造成設備異常,品質異常等,且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設備值守的操作員工,減少因疊板造成相應設備空轉運行等的各種映射成本。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