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具有多組濾網的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78420閱讀:308來源:國知局
一種具有多組濾網的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多組濾網的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具體涉及風力送絲裝置的落料器,屬于卷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卷煙機的風力送絲裝置主要包括風機、蝶閥、落料器、法蘭管和進風管。其中法蘭管用于連接風機與蝶閥、用于連接蝶閥與落料器;進風管的起始端在煙絲倉庫,進風管的末端與落料器連通,進風管用于將煙絲吸入而傳送到落料器中暫存后再向卷接機組供應,以滿足設備正常運轉時的用絲需求;落料器的蓋的頂面中部設有法蘭管用于與蝶閥連接,蝶閥再通過法蘭管與風機連接;蝶閥控制管路的開、關及開啟的截面以控制風力送絲量。落料器的下部為料倉,其底板為兩扇活動鉸鏈板,由兩側氣缸控制其開合。落料器的上部空間為吸風腔,下部空間為料倉,中部為空氣和煙絲流動的空間。落料器內設有濾網,該濾網位于落料器的上中部區域,位于吸風腔之下、空氣和煙絲流動的空間之上,以防止煙絲被吸入風機后排入大氣層污染環境并造成浪費。

現有的風力送絲裝置一直存在一個缺點:由于風力送絲過程中有不少煙絲不能在進入落料器后沉淀下來落入料倉,它們依然隨風飄動而吸附在濾網下表面;隨著時間的延長,吸附的煙絲越來越多使濾網的有效工作面積越來越小,因而使吸風管中的氣流速度越來越小,從而使吸風管吸入的煙絲量也越來越少,造成煙絲供應不足影響生產效率甚至迫使卷煙機停機。此時操作人員只能爬上近2m高的卷煙機后身,把濾網拉出來徹底清理,且每個班次至少要清理3次之多,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并降低了設備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的濾網容易堵塞需要經常停機清理而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影響設備的生產效率的缺點,提供一種具有多組濾網的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該裝置攔截煙絲的能夠大幅增加,并且不增加風力送絲系統的阻力;停機后還能夠清理濾網上吸附的煙絲,清理過程輕松簡單、清理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一種具有多組濾網的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包括落料器,所述落料器具有左側壁、右側壁、前側壁和后側壁,所述落料器內設有濾網,其特征是:所述濾網下方設置一組至多組副濾網。

設置副濾網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固定地安裝的方式,即副濾網安裝后副濾網不能再與落料器產生相對運動,例如僅用多個托塊支撐副濾網,則副濾網相對落料器不能產生移動和轉動;另一種是可運動方式,即副濾網安裝后能夠與落料器產生一定范圍的相對運動,例如副濾網的兩端安裝軸,軸安裝在前側壁和后側壁的軸孔中且二者為間隙配合,則副濾網能夠繞軸孔的軸線轉動。

作為對以上技術方案的限定,所述每組副濾網各由一個至多個小濾網組成。

作為對以上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每組副濾網的總面積是濾網的面積的70%以下。

作為對以上技術方案的又一個限定,所述每組副濾網中的每個小濾網在攔截煙絲時處于水平位置,且處于最高位置的小濾網所在的水平面與處于最低位置的小濾網所在的水平面的距離小于20cm。

作為對以上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濾網下設置兩組副濾網,其中第二組副濾網位于第一組副濾網的下方;所述第一組副濾網由一號小濾網和二號小濾網組成,所述第二組副濾網由三號小濾網和四號小濾網組成;所述一號小濾網和二號小濾網在攔截煙絲的狀態時處于同一個水平面內,且一號小濾網的左側與左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一號小濾網的右側與二號小濾網的左側之間的距離,二號小濾網的右側與右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二號小濾網的左側與一號小濾網的右側之間的距離;所述三號小濾網和四號小濾網在攔截煙絲的狀態時處于同一個水平面內,且三號小濾網的左側與左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三號小濾網的右側與四號小濾網的左側之間的距離,四號小濾網的右側與右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四號小濾網的左側與三號小濾網的右側之間的距離。

作為對以上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號小濾網的兩端各設有一根一號水平軸,所述二號小濾網的兩端各設有一根二號水平軸,所述兩根一號水平軸的軸線重合,所述兩根二號水平軸的軸線重合;

所述前側壁和后側壁上各設有一個軸線為水平方向的一號軸孔,所述兩個一號軸孔內各安裝一個一號軸套,所述兩個一號軸套的軸孔的軸線重合,所述兩個一號軸套的軸孔的位置和尺寸與兩根一號水平軸的位置和尺寸相對應;所述兩根一號水平軸安裝在兩個一號軸套的軸孔中且一號水平軸與一號軸套為間隙配合;所述位于前側壁的一號軸孔中的一號軸套中的一號水平軸的前端延伸至一號軸套的外部且該一號水平軸的前端安裝一根一號手柄,所述前側壁的外表面、一號軸套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設有一根水平方向的一號定位短桿;當一號小濾網處于水平位置時一號手柄也處于水平位置,當一號手柄處于水平位置且與前側壁中的軸孔中的一號軸套接觸時一號手柄位于兩根一號定位短桿的上方且與兩根一號定位短桿的頂面接觸;當一號手柄與一號軸套接觸時,一號小濾網的前端與前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前側壁中的一號軸孔中的一號軸套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與兩根一號定位短桿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之間的距離;

所述前側壁和后側壁上各設有一個軸線為水平方向的二號軸孔,所述兩個二號軸孔內各安裝一個二號軸套,所述兩個二號軸套的軸孔的軸線重合,所述兩個二號軸套的軸孔的位置和尺寸與二號小濾網的兩根二號水平軸的位置和尺寸相對應;所述兩根二號水平軸安裝在兩個二號軸套的軸孔中且二號水平軸與二號軸套為間隙配合;所述位于前側壁的二號軸孔中的二號軸套中的二號水平軸的前端延伸至二號軸套的外部且該二號水平軸的前端安裝一根二號手柄,所述前側壁的外表面、二號軸套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設有一根水平方向的二號定位短桿;當二號小濾網處于水平位置時二號手柄也處于水平位置,當二號手柄處于水平位置且與二號軸套接觸時二號手柄位于兩根二號定位短桿的上方且與兩根二號定位短桿的頂面接觸;當二號手柄與二號軸套接觸時,二號小濾網的前端與前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前側壁的二號軸孔中的二號軸套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與兩根二號定位短桿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之間的距離。

作為對以上技術方案的又一個改進,所述三號小濾網的兩端各設有一根三號水平軸,所述四號小濾網的兩端各設有一根四號水平軸,所述兩根三號水平軸的軸線重合,所述兩根四號水平軸的軸線重合;

所述前側壁和后側壁上各設有一個軸線為水平方向的三號軸孔,所述兩個三號軸孔內各安裝一個三號軸套,所述兩個三號軸套的軸孔的軸線重合,所述兩個三號軸套的軸孔的位置和尺寸與兩根三號水平軸的位置和尺寸相對應;所述兩根三號水平軸安裝在兩個三號軸套的軸孔中且三號水平軸與三號軸套為間隙配合;所述位于后側壁的三號軸孔中的三號軸套中的三號水平軸的后端延伸至三號軸套的外部且該三號水平軸的后端安裝一根三號手柄,所述后側壁的外表面、三號軸套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設有一根水平方向的三號定位短桿;當三號小濾網處于水平位置時三號手柄也處于水平位置,當三號手柄處于水平位置且與三號軸套接觸時三號手柄位于兩根三號定位短桿的上方且與兩根三號定位短桿的頂面接觸;當三號手柄與三號軸套接觸時,三號小濾網的后端與后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后側壁中的三號軸孔中的三號軸套的后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與兩根三號定位短桿的后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之間的距離;

所述前側壁和后側壁上各設有一個軸線為水平方向的四號軸孔,所述兩個四號軸孔內各安裝一個四號軸套,所述兩個四號軸套的軸孔的軸線重合,所述兩個四號軸套的軸孔的位置和尺寸與兩根四號水平軸的位置和尺寸相對應;所述兩根四號水平軸安裝在兩個四號軸套的軸孔中且四號水平軸與四號軸套為間隙配合;所述位于后側壁的四號軸孔中的四號軸套中的四號水平軸的后端延伸至四號軸套的外部且該四號水平軸的后端安裝一根四號手柄,所述后側壁的外表面、四號軸套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設有一根水平方向的四號定位短桿;當四號小濾網處于水平位置時四號手柄也處于水平位置,當四號手柄處于水平位置且與四號軸套接觸時四號手柄位于兩根四號定位短桿的上方且與兩根四號定位短桿的頂面接觸;當四號手柄與四號軸套接觸時,四號小濾網的后端與后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后側壁中的四號軸孔中的四號軸套的后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與兩根四號定位短桿的后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之間的距離。

作為對以上技術方案的一個限定,所述一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一號小濾網的中心線不重合且二者的距離小于一號小濾網的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一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左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一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一號小濾網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且小于一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一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所述二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二號小濾網的中心線不重合且二者的距離小于二號小濾網的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二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右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二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二號小濾網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且小于二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二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

所述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的中心線不重合且二者的距離小于三號小濾網的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四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的中心線不重合且二者的距離小于四號小濾網的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水平軸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大于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和四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之和,所述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水平軸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小于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和四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之和。

對近側邊和遠側邊的解釋:當一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一號小濾網的中心線不重合時,有一條側邊與一號水平軸的軸線比較近,則這條側邊是一號小濾網的近側邊;而另一條側邊則是一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依此類推。

對“所述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水平軸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大于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和四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之和”的解釋:設“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水平軸的軸線之間的距離”為A,設“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為B,設“四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為C,則A>(B+C)。

對“所述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水平軸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小于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和四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之和”的解釋:設“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水平軸的軸線之間的距離”為D,設“三號水平軸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為E,設“四號水平軸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為F,則D<(E+F)。

作為對以上技術方案的又一個改進,所述第二組副濾網的下方設有第三組副濾網,其小濾網的數量、結構、安裝方式及分布方式與第一組副濾網相同;所述第三組副濾網的下方設有第四組副濾網,其小濾網的數量、結構、安裝方式及分布方式與第一組副濾網相同。

此外,每個軸套上還可以各設有軸線為豎直方向的油孔,每個油孔內安裝塞子。

有益效果:本申請增加了多組小濾網,增加了落料器攔截煙絲的能力且不增加風力送絲系統的阻力,從而能夠增加風力送絲系統的送絲能力。停機后轉動各個手柄,能夠使該手柄所對應的小濾網與左側壁或者右側壁或者相鄰的小濾網發生碰撞,從而將吸附在小濾網上的煙絲震下來。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具有多組濾網的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中的B—B剖視圖;

圖4為一種具有多組濾網的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的原理圖。

圖中:1、蓋;2、左側壁;3、前側壁;4、濾網;5、法蘭管;6、一號小濾網;7、三號小濾網;8、三號水平軸;9、四號水平軸;10、四號小濾網;11、二號水平軸;12、托塊;13、一號水平軸;14、右側壁;15、二號小濾網;16、一號軸套;17、一號手柄;18、一號定位短桿;19、二號軸套;20、二號手柄;21、二號定位短桿;22、后側壁;23、三號定位短桿;24、三號手柄;25、三號軸套;26、四號定位短桿;27、四號手柄;28、四號軸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一種具有多組濾網的卷煙機風力送絲裝置,包括落料器,所述落料器具有左側壁2、右側壁14、前側壁3和后側壁22,所述落料器內設有濾網4,其特征是:所述濾網4下方設置第一組副濾網和第二組副濾網;所述第二組副濾網位于第一組副濾網的下方;

所述每組副濾網各由兩個小濾網組成;

所述每組副濾網的總面積是濾網4的面積的70%以下;

所述第一組副濾網由一號小濾網6和二號小濾網15組成,所述第二組副濾網由三號小濾網7和四號小濾網10組成;所述一號小濾網6和二號小濾網15在攔截煙絲的狀態時處于同一個水平面內,且一號小濾網6的左側與左側壁2之間的距離小于一號小濾網6的右側與二號小濾網15的左側之間的距離,二號小濾網15的右側與右側壁14之間的距離小于二號小濾網15的左側與一號小濾網6的右側之間的距離;所述三號小濾網7和四號小濾網10在攔截煙絲的狀態時處于同一個水平面內,且三號小濾網7的左側與左側壁2之間的距離大于三號小濾網7的右側與四號小濾網10的左側之間的距離,四號小濾網10的右側與右側壁14之間的距離大于四號小濾網10的左側與三號小濾網7的右側之間的距離;

所述一號小濾網6的兩端各設有一根一號水平軸13,所述二號小濾網15的兩端各設有一根二號水平軸11,所述兩根一號水平軸13的軸線重合,所述兩根二號水平軸11的軸線重合;

所述前側壁3和后側壁22上各設有一個軸線為水平方向的一號軸孔,所述兩個一號軸孔內各安裝一個一號軸套16,所述兩個一號軸套16的軸孔的軸線重合,所述兩個一號軸套16的軸孔的位置和尺寸與兩根一號水平軸13的位置和尺寸相對應;所述兩根一號水平軸13安裝在兩個一號軸套16的軸孔中且一號水平軸13與一號軸套16為間隙配合;所述位于前側壁3的一號軸孔中的一號軸套16中的一號水平軸13的前端延伸至一號軸套16的外部且該一號水平軸13的前端安裝一根一號手柄17,所述前側壁3的外表面、一號軸套16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設有一根水平方向的一號定位短桿18;當一號小濾網6處于水平位置時一號手柄17也處于水平位置,當一號手柄17處于水平位置且與前側壁3中的軸孔中的一號軸套16接觸時一號手柄17位于兩根一號定位短桿18的上方且與兩根一號定位短桿18的頂面接觸;當一號手柄17與一號軸套16接觸時,一號小濾網6的前端與前側壁3之間的距離大于前側壁3中的一號軸孔中的一號軸套16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與兩根一號定位短桿18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之間的距離;

所述前側壁3和后側壁22上各設有一個軸線為水平方向的二號軸孔,所述兩個二號軸孔內各安裝一個二號軸套19,所述兩個二號軸套19的軸孔的軸線重合,所述兩個二號軸套19的軸孔的位置和尺寸與二號小濾網15的兩根二號水平軸11的位置和尺寸相對應;所述兩根二號水平軸11安裝在兩個二號軸套19的軸孔中且二號水平軸11與二號軸套19為間隙配合;所述位于前側壁3的二號軸孔中的二號軸套19中的二號水平軸11的前端延伸至二號軸套19的外部且該二號水平軸11的前端安裝一根二號手柄20,所述前側壁3的外表面、二號軸套19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設有一根水平方向的二號定位短桿21;當二號小濾網15處于水平位置時二號手柄20也處于水平位置,當二號手柄20處于水平位置且與二號軸套19接觸時二號手柄20位于兩根二號定位短桿21的上方且與兩根二號定位短桿21的頂面接觸;當二號手柄20與二號軸套19接觸時,二號小濾網15的前端與前側壁3之間的距離大于前側壁3的二號軸孔中的二號軸套19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與兩根二號定位短桿21的前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之間的距離;

所述三號小濾網7的兩端各設有一根三號水平軸8,所述四號小濾網10的兩端各設有一根四號水平軸9,所述兩根三號水平軸8的軸線重合,所述兩根四號水平軸9的軸線重合;

所述前側壁3和后側壁22上各設有一個軸線為水平方向的三號軸孔,所述兩個三號軸孔內各安裝一個三號軸套25,所述兩個三號軸套25的軸孔的軸線重合,所述兩個三號軸套25的軸孔的位置和尺寸與兩根三號水平軸8的位置和尺寸相對應;所述兩根三號水平軸8安裝在兩個三號軸套25的軸孔中且三號水平軸8與三號軸套25為間隙配合;所述位于后側壁22的三號軸孔中的三號軸套25中的三號水平軸8的后端延伸至三號軸套25的外部且該三號水平軸8的后端安裝一根三號手柄24,所述后側壁22的外表面、三號軸套25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設有一根水平方向的三號定位短桿23;當三號小濾網7處于水平位置時三號手柄24也處于水平位置,當三號手柄24處于水平位置且與三號軸套25接觸時三號手柄24位于兩根三號定位短桿23的上方且與兩根三號定位短桿23的頂面接觸;當三號手柄24與三號軸套25接觸時,三號小濾網7的后端與后側壁22之間的距離大于后側壁22中的三號軸孔中的三號軸套25的后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與兩根三號定位短桿23的后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之間的距離;

所述前側壁3和后側壁33上各設有一個軸線為水平方向的四號軸孔,所述兩個四號軸孔內各安裝一個四號軸套28,所述兩個四號軸套28的軸孔的軸線重合,所述兩個四號軸套28的軸孔的位置和尺寸與兩根四號水平軸9的位置和尺寸相對應;所述兩根四號水平軸9安裝在兩個四號軸套28的軸孔中且四號水平軸9與四號軸套28為間隙配合;所述位于后側壁22的四號軸孔中的四號軸套28中的四號水平軸9的后端延伸至四號軸套28的外部且該四號水平軸9的后端安裝一根四號手柄27,所述后側壁22的外表面、四號軸套28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設有一根水平方向的四號定位短桿26;當四號小濾網10處于水平位置時四號手柄27也處于水平位置,當四號手柄27處于水平位置且與四號軸套28接觸時四號手柄27位于兩根四號定位短桿26的上方且與兩根四號定位短桿26的頂面接觸;當四號手柄27與四號軸套28接觸時,四號小濾網10的后端與后側壁22之間的距離大于后側壁22中的四號軸孔中的四號軸套28的后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與兩根四號定位短桿26的后端面所在的豎直平面之間的距離;

所述一號水平軸13的軸線與一號小濾網6的中心線不重合且二者的距離小于一號小濾網6的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一號水平軸13的軸線與左側壁2之間的距離大于一號水平軸13的軸線與一號小濾網6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且小于一號水平軸13的軸線與一號小濾網6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所述二號水平軸11的軸線與二號小濾網15的中心線不重合且二者的距離小于二號小濾網15的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二號水平軸11的軸線與右側壁14之間的距離大于二號水平軸11的軸線與二號小濾網15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且小于二號水平軸11的軸線與二號小濾網15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

所述三號水平軸8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7的中心線不重合且二者的距離小于三號小濾網7的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四號水平軸9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10的中心線不重合且二者的距離小于四號小濾網10的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三號水平軸8的軸線與四號水平軸9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大于三號水平軸8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7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和四號水平軸9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10的近側邊之間的距離之和,所述三號水平軸8的軸線與四號水平軸9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小于三號水平軸8的軸線與三號小濾網7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和四號水平軸9的軸線與四號小濾網10的遠側邊之間的距離之和。

圖1中,左側壁2、右側壁14、前側壁3和后側壁22的內表面設有多個托塊12,所述多個托塊12的頂面在同一個水平面內,濾網4由多個托塊12安裝在落料器內。

圖4以兩組副濾網為例,說明副濾網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當夾帶煙絲的空氣從下至上運行時,有一部分煙絲被三號小濾網和四號小濾網攔截,還有一部分被一號小濾網和二號小濾網攔截。停機后,如果三號小濾網保持水平狀態,則一號小濾網可以順時針旋轉或者逆時針旋轉直到與左側壁發生碰撞,從而將吸附在一號小濾網上的煙絲震下來。當一號小濾網和三號小濾網都從攔截煙絲的工作狀態開始以相同的角速度順時針旋轉時,這兩個小濾網必然發生碰撞,從而將吸附在一號小濾網和三號小濾網上的煙絲震下來。三號小濾網逆時針旋轉、四號小濾網順時針旋轉且二者旋轉的角速度相同,則二者會發生碰撞,即使濾網底面的煙絲掉到三號小濾網和四號小濾網上,也能夠震下來。如果一號小濾網和二號小濾網距離濾網較近,則轉動一號手柄和二號手柄,使一號小濾網和二號小濾網碰撞濾網,能夠將濾網底面的煙絲震下來。為一使圖形清晰,圖2中省略了三號小濾網、三號水平軸、三號軸套、三號手柄、三號定位短桿、四號小濾網、四號水平軸、四號軸套、四號手柄、四號定位短桿等。圖3也是省略畫法。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