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具體涉及新型顆粒定量灌裝機。
背景技術:
目前,瓶、罐、桶等包裝容器廣泛應用于包裝盛放液體,半液態化學物品,如清潔液等等,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灌裝機等設備對瓶體容器進行灌裝,但是對于小規模生產或者試制來說,還是采用手動包裝的方式對瓶體進行灌裝, 但是在手動灌裝時,很難控制灌裝機的出液量,如果出液太多,將會導致液體的浪費; 如果出液過少,又會造成灌裝成品的質量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標簽粘貼牢固、完整,防止標簽損傷貼標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顆粒定量灌裝機,包括工作臺、輸液泵、輸送帶;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輸液泵;所述輸液泵連接有出液口;所述的工作臺上設置有儲液罐放置槽;所述的儲液罐放置槽內設有夾持容器的夾持槽;所述的夾持槽設置在出液口下方;所述的夾持槽的側面設置有傳感器;所述的工作臺一側設有電機;所述的電機連接有輸液泵;所述的工作臺還設有輸送帶;所述的輸送帶上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與放置槽的位置相對應,工作臺上設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輸液泵;所述的工作臺上設有檢測傳感器,其檢測傳感器連接控制器。
進一步的,所述的傳感器設置于夾持槽的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的工作臺上設有控制開關。
進一步的,所述的控制開關上設有急停開關。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它實現了自動化傳送,而且傳送帶是平行傳送,可以避免傳統技術中由于高往低的慣性會導致儲液罐連續的碰撞和擦傷,會造成儲液罐的外觀損壞,同時降低了工人操作難度和工作量它性能穩定、調整方便、檢查準確、使用方便,節省了勞動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1、工作臺;2、輸液泵;3、輸送帶;4、出液口;5、儲液罐放置槽;6、夾持槽;7、傳感器;8、電機;9、定位柱;10、控制器;11、檢測傳感器;12、控制開關;13、急停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參看圖1所示,本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顆粒定量灌裝機,包括工作臺1、輸液泵2、輸送帶3;所述的工作臺1上設置有輸液泵2;所述輸液泵2連接有出液口4;所述的工作臺1上設置有儲液罐放置槽5; 所述的儲液罐放置槽5內設有夾持容器的夾持槽6;所述的夾持槽6設置在出液口下方;所述的夾持槽6的側面設置有傳感器7;所述的工作臺1一側設有電機8;所述的電機8連接有輸液泵2;所述的工作臺1還設有輸送帶3;所述的輸送帶3上有定位柱9;所述的定位柱9與儲液罐放置槽5的位置相對應,工作臺1上設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連接輸液泵2;所述的工作臺1上設有檢測傳感器11,其檢測傳感器11連接控制器10。
所述的傳感器7設置于夾持槽6的兩側。
所述的工作臺1上設有控制開關12。
所述的控制開關12上設有急停開關13。
本實施例在操作時,將儲液罐放置到輸送帶3上,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當檢測到儲液罐和出液口位置準確時,控制器10控制輸液泵2將液體注入到儲液罐內,當達到設定的重量時,傳感器7會及時傳送給控制器10,控制器10停止輸送液體,即可完成,通過在工作臺1上設置有儲液罐放置槽5,儲液罐放置槽5起到了防止液體殘留在工作臺1上, 從而弄臟使用者的手的問題; 同時在放置槽內開設有夾持槽6, 夾持槽6起到了固定容器的作用, 無需使用者肉眼進行定位, 定位準確。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為:它實現了自動化傳送,而且傳送帶是平行傳送,可以避免傳統技術中由于高往低的慣性會導致儲液罐連續的碰撞和擦傷,會造成儲液罐的外觀損壞,同時降低了工人操作難度和工作量它性能穩定、調整方便、檢查準確、使用方便,節省了勞動時間。
以上所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